孩子教育需要注意的點,不是簡單的贏在起跑線

2020-12-18 圓圓媽咪呀321

有人說要打破寒門魔咒,鄉村兒童的起跑線要更加提前,甚至從0開始!還有人說真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你覺得呢?具體什麼才是贏在起跑線,方法又是什麼呢?

想一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成人後自信、獨立,人際關係處理柔韌有餘,能夠更好地生存生活。歸根結底是贏在教育!

教育廣義上是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心智兩個字就涵蓋了所有的教育本質。心智其實就是大腦、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各種器官,協調合作,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然後輸出信息進行行動。為什麼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解決方式不同?這就是我們的心智系統在起作用。想要有好的解決方法,取決於心智,心智發展無上限,也就暗示了我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對於教育孩子來講,我們的教育應該更注重於孩子習慣,品質的培養,而不只是具體的某個知識的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了解了教育的意義所在,我們才能更好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所取捨。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贏在起跑線上?怎麼起跑?是超前學習嗎?

從幼兒教育談一談,幼兒教育小學化無異於違背了少兒成長規律。超前學習的知識對於孩子相應的年齡有難度,學習效率低,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努力努力又努力,依然不行,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心,損害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破壞了孩子的心理能量,而且這種超前的學習只是知識的學習。拿孩子識漢字來說,文字是符號系統,過早的識字會損害孩子圖像加工的能力,會忽略孩子對圖片顏色、形狀、線條等的認知,剝奪了孩子的圖畫感知能力,那麼等孩子成人時一些複雜問題也是需要配合圖像的,此時,孩子加工圖像的能力就比較單一,且很少有創造性。加之過早的的識字,孩子訓練聽的過程就會相應的減少,對於孩子通過聽來學習的能力也會有所損傷……

由上述可見, 很多時候注重了一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卻剝奪擠壓了其他能力的培養。那麼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全面的眼光去著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培養孩子一生可用的能力才最重要。多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好的習慣、品質、作息制度以及與同伴的交往等。這才是真的贏在起跑上線上,這種超前的學習在於家長的教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培養孩子,而不是報個學習班圖個心理安慰就可以的。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可以去報一些培訓班,但目的也是為孩子創設一些好的情境,讓他更好的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對於做父母的我們,也依然要多學習教育的方式方法,具體教育如何實施不是某一個觀點、某一個說法就能涵蓋所有的。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這種血型的媽媽,孩子「智商」贏在起跑線
    其實,O型血的寶媽生下來的孩子更聰明,這種結論背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O型血寶媽所具有的這幾種優勢,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其他血型的寶媽所比不上的。寶媽身體好,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身體各方面天生會比別人健康一些,胎兒患病的概率會大大降低,甚至對孩子的性格方面也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如此一來,O型血寶媽生下來的孩子,不僅僅是智力贏在起跑線上,還很有可能在性格和情商上面也贏在起跑線上。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終點,善用「職業教育」,讓孩子笑到最後
    3、為了讓孩子對職業方向產生印象,去報很多興趣班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認為藝多不壓身,總有一方面是孩子今後的選擇目標。其實才藝興趣並不等同於職業教育,真正的職業教育是需要有目標、有規劃地去了解,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這孩子的爸爸媽媽表示,因為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文章,講的是孩子怎樣才能贏在起跑線,還推薦了一些早教的方法。爸爸媽媽就開始上心了,決定一定也要給孩子早早開始教育。因此,孩子的爸爸媽媽就經常讓孩子看一些視頻,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有的時候,為了給孩子看五顏六色的顏色,媽媽甚至讓孩子一整天都要盯著電腦,認為這樣才可以促進孩子的感官發育。
  • 你的孩子真的贏在起跑線了嗎?
    著名央視主持人撒貝寧,曾經在主持的節目《開講啦》,說過一番關於「人生起跑線」的觀點,他的這則觀點,讓人印象很是深刻,撒貝寧說:「千萬別相信什麼人生別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起跑你看過誰站起跑線上,大家都一堆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 超前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該加速還是「踩剎車」,父母需謹慎
    人們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所以現在的媽媽們從孩子是胎兒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而超前教育的風也是一直越刮越猛,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在跟風的路上,超前教育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 那些在起跑線發力過猛的孩子究竟贏了什麼?
    她同事告訴她,造成今天這種後果是大兒子小時候沒"贏在起跑線"造成該的。如果要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學前班開始就要做好計劃,注重智力培養,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還要學習數學、圍棋和樂高開發智力,孩子一旦在哪個方面落後了,以後很難彌補,因為大家都在拼命學,所以從小一定不能放鬆。
  • 教育專家坦言: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
    簡單來說就是提高當代孩子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並提高孩子知識面的寬度和廣度,讓孩子更加全面的發展。 在傳統語文中,我們學習的主要有識字、拼音、詞句、成語、閱讀理解、寫作文等等,而大語文卻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拓展了語文的範圍,讓其包含歷史、文學、藝術、詩詞等眾多領域,從而達到開闊孩子眼界的目的。
  • 親悅讀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你的起跑姿勢就錯啦!
    甚至有傳言,一年級的老師如果看到班裡大部分孩子都會了,就會省略不講。如此一來,那些沒提前學過的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相反,提前把一年級的功課學了,孩子就會快速適應,自然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咱們從幾個方面來看一下。首先看看國家相關政策是怎麼規定的。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贏在起跑線上」雖然持續遭到社會詬病,但家長們都像「上了頭」,根本停不下來。現在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了。以前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少聽到「家庭教育」這個詞。我是85年出生的人,生活在農村,那時候八歲入學上小學半年級,當時的幼兒園可能只有縣城才有,幼兒園對我們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小學半年級之後就是一年級,接著一直到五年級,不像現在有個六年級。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的輸贏並不能決定孩子的成敗
    總是有人說:孩子之間的輸贏就是父母之間的輸贏。很多父母就為了這句話就會對孩子付出全力。哪個父母的教育更加合適,更加科學,孩子自然就會更優秀。某一檔電視節目上一個6歲的小女孩讓更多人大吃一驚。她不但熟悉很多許多國學經典,還能準確表達出原文經典隱含的意思。唐詩宋詞對她來講更加輕鬆。
  • 「贏在起跑線」的易烊千璽:被內卷吞噬的童年和被放大的教育焦慮
    教育一定是標化的嗎?01「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都在搶跑,起跑線到底在哪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包裹著成功學糖衣的口號,讓多少家長在教育的洪流中暗自較勁、攀比、競爭,生怕自己的娃比別人落後,不如別人優秀。
  • 補習班興趣班,孩子苦父母累,贏在起跑線不一定能贏在終點線
    教育是一個與老生常談的話題,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們就把弦給緊繃了起來。早教班,興趣班,特色班,文化課培訓班等等,凡是能夠促進孩子的智商發展,以及學習成績提高的方面,家長們都不想錯過,為的就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不給孩子報班的你,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你是否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班,但你卻沒有給孩子報,而覺得焦慮?是否因為這樣,而覺得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如果是,那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是你,輸的是因為焦慮、不問情由就給孩子報班的那些家長。
  •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對不對,教育部終於出手了。如今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就給孩子樹立贏在起跑線的觀點到底對不對,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教育部徵求意見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教育部7日起開始徵求意見,認為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 幼兒園「搶跑」的孩子會「贏在起跑線」嗎?專家:未必!
    一年級開始就擁有好成績,會不會讓孩子更有自信?是不是只有搶跑的孩子會贏在最後,而按部就班的就會落後? 事實上,根據很多小學老師的經驗,沒有提前接觸小學知識的孩子,入學後經過自身的努力,都能跟上小學的進度。首先,目前小學一年級都是嚴格按照零起點標準上課,拼音、漢字、數學、英語等都是從最簡單、最基礎的內容開始教授。孩子只要認真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一般都能跟得上教學進度;其次,決定學習成績的因素絕不是提前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習習慣。
  • 課外輔導班:孩子們到底是贏在起跑線上,還是累倒在起跑線上?
    經常有人講孩子的起跑線,告訴我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意思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誰在給我們洗腦?誰經常說這句話呢?最多的就是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營銷人員,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能幫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嗎?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起跑線贏贏在那?輸又輸在那呢?贏和輸又和一輩子有什麼關係?贏在起跑線上了嗎?
  • 啟蒙巧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非刻板教育所為
    昨天,有一位媽媽向我吐槽說:每天晚上帶孩子下樓玩,結果周圍的媽媽們一開口就在炫耀自己的孩子有多麼厲害。在現今社會,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根本不管孩子累不累。社會的競爭如此殘酷,每一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進入社會之前具備更多的生存能力。
  •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進行家庭教育時,離不開這三個方面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經階段,無論是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會起到重要作用的。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會給孩子報許多的興趣班,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知識。而有的父母因為家裡很富裕,甚至會請一些專門的老師來到家裡給孩子上課,給孩子規劃一系列的學習安排。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三十六計報培訓班為上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先爭取在別人家孩子前面讓自家孩子把該學的學了,鋼琴、舞蹈、繪畫等等,能報的幾乎全報。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新浪教育發布的《全國中小學生課外培訓調查報告》中指出,通過全國範圍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每周參加1-3節課外培訓班的人數最多,其中,城市的孩子佔比人數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