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打破寒門魔咒,鄉村兒童的起跑線要更加提前,甚至從0開始!還有人說真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你覺得呢?具體什麼才是贏在起跑線,方法又是什麼呢?
想一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成人後自信、獨立,人際關係處理柔韌有餘,能夠更好地生存生活。歸根結底是贏在教育!
教育廣義上是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心智兩個字就涵蓋了所有的教育本質。心智其實就是大腦、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各種器官,協調合作,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然後輸出信息進行行動。為什麼同一件事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解決方式不同?這就是我們的心智系統在起作用。想要有好的解決方法,取決於心智,心智發展無上限,也就暗示了我們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對於教育孩子來講,我們的教育應該更注重於孩子習慣,品質的培養,而不只是具體的某個知識的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了解了教育的意義所在,我們才能更好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所取捨。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贏在起跑線上?怎麼起跑?是超前學習嗎?
從幼兒教育談一談,幼兒教育小學化無異於違背了少兒成長規律。超前學習的知識對於孩子相應的年齡有難度,學習效率低,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自己努力努力又努力,依然不行,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心,損害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破壞了孩子的心理能量,而且這種超前的學習只是知識的學習。拿孩子識漢字來說,文字是符號系統,過早的識字會損害孩子圖像加工的能力,會忽略孩子對圖片顏色、形狀、線條等的認知,剝奪了孩子的圖畫感知能力,那麼等孩子成人時一些複雜問題也是需要配合圖像的,此時,孩子加工圖像的能力就比較單一,且很少有創造性。加之過早的的識字,孩子訓練聽的過程就會相應的減少,對於孩子通過聽來學習的能力也會有所損傷……
由上述可見, 很多時候注重了一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卻剝奪擠壓了其他能力的培養。那麼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全面的眼光去著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培養孩子一生可用的能力才最重要。多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好的習慣、品質、作息制度以及與同伴的交往等。這才是真的贏在起跑上線上,這種超前的學習在於家長的教育,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培養孩子,而不是報個學習班圖個心理安慰就可以的。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可以去報一些培訓班,但目的也是為孩子創設一些好的情境,讓他更好的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對於做父母的我們,也依然要多學習教育的方式方法,具體教育如何實施不是某一個觀點、某一個說法就能涵蓋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