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在歷史上真實一個神奇的年代,無論是以往的時候還是現代社會中,都能給不同時代的人們留下非常充足的念想。話說那「詩仙李白」就像是遠古歸來的仙人一樣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話題;再說起來「詩聖杜甫」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來了文人該有的凌厲氣質。但是有著好麼一個人永遠都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溫庭筠。他和魚玄機的故事讓後人猜想連連,他生於唐末卻有著不問世事的仙人氣質。
很多人對於溫庭筠這個文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因為這首詞我們上學的時候學過,小編還記得那個時候初次學到這首詞的時候心裏面就感覺這首詞不簡單。但是又很難背,所以一直到被語文老師拉著背書不吃早飯都沒有背過,可能這是我一直的痛。當然了本期我為大家帶來的其實並不是這首,而是被公認為後世無人超越之心思的一首詞,接下來大家就跟著我進入溫庭筠的精神世界感受一下這首詞。
菩薩蠻·鳳凰相對盤金縷
【唐】溫庭筠
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明鏡照新妝,鬢輕雙臉長。
畫樓相望久,欄外垂絲柳。音信不歸來,社前雙燕回。
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
金線一絲絲一縷縷繡成了鳳凰飛舞的樣子,同樣的也繡除了牡丹該有的樣子,仔細看來這牡丹就像是經歷了一晚上的輕微細雨一樣看起來特別的雍容華貴呀。剛剛塗抹好的妝容在鏡子裡面卻只能夠看到自己的臉稍稍顯的有那麼一點長,鬢角的頭髮輕薄的就像是夏蟬的翅膀一樣。
伊人站在畫樓之上眺望著遠處出了神,欄杆外面的楊柳絲絲低垂在地面上沒有一點生氣,真的就像是閣樓上面站著的那個相思的人兒一樣也是沒有一點聲音。外面唯一在動的東西好像也只剩下那春天的燕子了,他們甚至也是成雙成對的。
這首詞說不好聽點兒其實就是「單身狗的悽慘生活」,說好聽點兒就是「入骨相思知不知」。詞中的女孩子被溫庭筠的神筆寫得實在太美了,女子生的一雙巧手,繡花的巧手想必也是如「小蔥一般」。後半部分描寫女子的「臉長」本來讓人不舒服,卻原來是因為女子的消瘦,這樣的描寫方式少有人能比得上。
而下片中前後兩個部分動靜相結合的描寫方式,突出了女子的相思之深刻,甚至還不如作為一隻鳥來的自由自在呢,其實這樣的情緒在女子的心中肯定出現過的次數不會少,否則也不會有著如此嫻熟的感受。
這首詞在「溫詞」中實屬一絕,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下。這首詞在詞風上面幾乎可以說是少有人及的,不知道大家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