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譽武廟之祖,4副精彩對聯,值得一讀

2021-01-09 源易緣

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譽武廟之祖,4副精彩對聯,值得一讀

三國時期,與劉備、張飛三結義的關羽,死後,被歷代帝王追封。

民間尊稱其為」關公「,在帝王們的追封下,關公也成為了神話傳說中的」關聖帝君「,直接與文聖人孔子齊名,同被尊封為」武聖「,威鎮華夏。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裡,曾談到關羽的家鄉在山西運城解州。

關羽一生,因其忠義誠信,成為民族大義的代表,他去世後,也被道教、儒教和佛教,作為神靈敬奉在全國各地的宮觀寺廟中。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文化,也建有關帝的廟宇。「

由於解州的故鄉在山西解州,始建於隋朝開皇年間,又經過宋、明、清等時期的擴建或重修,使得解州關帝廟——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關帝廟,建築面積多達18500平方米。

日前,」源易緣「一行來到運城,參觀了這座氣勢恢宏的清代古建築——武廟之祖。

進入關帝廟,沿著廟宇內的中軸線,從端門開始、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聖配祠、春秋樓等建築左右對稱,布局嚴謹,主次分明。

關帝廟內,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春秋樓,是廟內的特色之一,也是關帝廟中,最高的建築。

春秋樓上的一副對聯盛讚關公一生,上聯為:聖德服中外,大節共山河不變;下聯: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如今,不論在關公的家鄉,還是其他地方,人們都會隆重舉辦紀念關公的活動。從心底認為,關公不僅是武財神還是人類正義的保護神,信奉關公,能給人們帶來財運和平安吉祥。

在春秋樓的二樓閣頂兩側,還寫有一副對聯,很是有趣。

上聯為:北鬥在當頭,簾箔開時應掛鬥;下聯:南山來對面,春秋閱罷且看山。

站在春秋樓頂,向上仰望,恰好對應著北鬥星的位置,因此稱作」北鬥在當頭。「

下聯中的南山,指的是位於山西省永濟市東南方的中條山。

這副對聯反映出關帝廟的獨特位置,以及關公微服夜讀《春秋》的情節。

再看,廟中的其他兩副對聯,也寫得特別有氣勢。上聯:聖德與天齊,真不愧協天兩字;下聯:常荃從地起,也須知拔地千尋。

上聯中,」協天「2字,是指明神宗時期,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下聯中的」荃「是古書上的一種香草。出自屈原的《 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比喻關公地位極高,與眾不同。

第四副對聯很長,內容又多又全。

上聯:力扶漢鼎,道闡麟經,秉忠義伐魏拒吳, 統南北東西,四海鹹欽帝君仙佛;下聯:氣稟乾坤,心同日月,顯威靈伏魔蕩寇,合古今中外,萬民共仰文武聖神。

上聯中」鼎「代表了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力扶漢鼎,是指關公力挽狂瀾,忠心護佑漢室的事跡。對聯中,關公死後成神,道教和佛教、儒教等都尊為仙佛聖人。

下聯讚譽其,關公正氣長存,死後依然顯威顯靈,護國愛民。

讀過此文,您還知道哪些有關關公文化的精彩對聯呢?歡迎留言互動。

讀過此文,您有何看法或感受呢?歡迎留言互動。

參考資料:《山西文物旅遊》、《運城史志》等;

相關焦點

  • 關公義薄雲天,這副對聯卻有責怨,系曹氏父女所寫,你怎麼看?
    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宮殿,下至普通百姓家,在逢年過節、迎喪嫁娶,祈福避邪等情況下,都會貼上適意的對聯。日前,」源易緣「創作團隊走進山西運城,在關公的故鄉——解州,參觀了這座全國最大規模的關帝廟。同時,還將宣揚關公生平事跡的對聯,擷選十餘副,分別撰寫出《關公故裡看關公: 「赤面表赤心」譽贊關羽,上聯13字一語雙關》、《全國規模最大的關帝廟:被譽武廟之祖,4副精彩對聯,值得一讀》文章,分兩期刊發在了媒體平臺上。
  • 漳州東山關帝廟→臺南祀典武廟:一楹聯牽起兩岸關帝緣
    由於是第一次到東山,記者著實擔心迷路抑或找不著關帝廟。即使沒有關帝廟的指示路標,但一路上不時可遇提著紅籃子,拎著一袋袋供品,帶著一包包焚香的信眾,發現原先自己的所有擔心都是多慮了。 進入風動石景區,眼前便是一片海,經過一池碧水,途經一片古城牆,越靠近,海風愈勁,繞過一廣場,進入思美門,一座氣派的廟宇赫然進入眼帘,眼前所見,便是聞名海內外的關帝廟。
  • 解州關帝廟——關廟之祖
    關帝廟  解州(hài zhōu )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地處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山。
  • 訪古尋蹤|中式營造記錄解州關帝廟~武廟之祖
    解州(hài zhōu)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地處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解州關帝廟山門區域解州關帝廟總面積22萬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間,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
  • 各地關帝廟對聯擷粹
    所以,歷史上的關羽作為劉備手下的大將,也曾叱吒風雲過,但比之同時代的帝王公候們,關羽就只能算是個小人物了。嚴格地說,關羽算不上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但他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本文就擷取一部分關廟對聯中比較優秀的,與大家共享。
  • 臺灣最大的關帝廟竟然起源於荊州!
    這裡是國內最大的關公文化傳播平臺,連接300萬關公信眾,講關公,學關公,拜關公,敬關公。2016年12月20日臺灣祀典武廟總顧問林炳男,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荊州關公文化學研究會名譽主席朱正明,臺灣關公文化學者何錦榮等專家學者聯合發布結論稱:臺灣最大關帝廟——祀典武廟香火祖源發跡於古城荊州,並將起源的具體地理位置鎖定在古城南隅的卸甲山。
  • 【史跡】東山關帝廟
    民國23年(1933)東山縣康美村建築師傅林進金、林進添、林保宗三人應聘到澎湖的馬公、赤嵌、小卷及臺北,住了3年建了4座和銅陵關帝廟同式樣的關帝廟。主殿下的水磨青色大陛石上,雕刻一條全國罕見的盤龍,騰雲吐珠,崢嶸露角。據說這樣的盤龍大陛石全國只有兩塊,另一塊在北京的故宮。是同一對師徒雕刻的。此外關帝廟裡的餾金木雕、石雕刻都出於歷代名家之手,是上乘珍品。主殿中間是關公神像及神龕,兩邊的迴廊是關公的四員侍衛大將。廟內有許多明清近代的石刻、木刻對聯、匾額。
  • 東山關帝廟
    主殿下的水磨青色大陛石上,雕刻一條全國罕見的盤龍,騰雲吐珠,崢嶸露角,這些金石雕刻,都出於歷代名家上乘珍品。主殿中間是關公神像及神龕,兩邊是四員大將,右邊是周倉。廟內有許多明清近代的石、木刻對聯、匾額。清鹹豐皇帝御筆「萬世人極」高懸於上。大殿東側懸掛一口高1.2米、底長2.15米、重400多斤的清道光年間鑄造銅鐘,聲音洪亮,整座廟宇布局嚴整有序,氣魄非凡。
  • 關帝廟對聯
    說好話讀好書  河南周口關帝廟石坊 赤面赤心扶赤帝  青燈青史映青天  關帝廟通用聯 漢家宮闕來天上  武帝旌旗在眼中  關帝廟聯之三。集句之渾成者然未嘗不可移 九伐威名襄夏政  千秋正統凜春王  兵部署中關帝廟聯。上句移他處不得下句春 千裡路途三五步  十萬雄兵七八人  南澳關帝廟戲臺 三人三姓三兄弟  一君一臣一聖人  關帝廟聯 吳宮花草埋幽徑  魏國山河半夕陽  關帝廟聯之四。
  • 福建漳州:東山關帝廟攬勝
    民國23年(1933)東山縣康美村建築師傅林進金、林進添、林保宗三人應聘到澎湖的馬公、赤嵌、小卷及臺北,住了3年建了4座和銅陵關帝廟同式樣的關帝廟。主殿下的水磨青色大陛石上,雕刻一條全國罕見的盤龍,騰雲吐珠,崢嶸露角。據說這樣的盤龍大陛石全國只有兩塊,另一塊在北京的故宮。是同一對師徒雕刻的。此外關帝廟裡的餾金木雕、石雕刻都出於歷代名家之手,是上乘珍品。主殿中間是關公神像及神龕,兩邊的迴廊是關公的四員侍衛大將。廟內有許多明清近代的石刻、木刻對聯、匾額。
  • 世界上最大關帝廟,面積超7萬平米,被譽為「關廟之祖」
    人們常說:「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足以可見,山西歷史之悠久,文化之深厚。而山西文化中,最出名的便是關帝文化。山西運城,是三國蜀將關羽的祖籍之地,坐落在其境內的解州關帝廟,便是最為出名的關帝廟。它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山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漳州行小紀:這座關帝廟歷經千年,是現存至今最古老的武廟
    那麼作為漳州城內現存的最古老的武廟,他又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不如跟著戲子一起去看看吧。據相關資料顯示,這座古武廟最早建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而在最早期的時候,它其實是叫關帝廟的。戲子曾聽聞,在舊時有一位漳州的總兵過來廟裡進香,覺得這座武廟的規模不夠宏偉,於是便另外新建了一座新的武廟。自此以後,當地的民眾便將新建成的廟為新武廟,而原先的武廟則被稱為了古武廟。
  • 關公聖像︱關帝廟的分類
    目前,中國大陸乃至國外現存的關公廟宇,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家鄉祖廟。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常平村,是關羽故裡,鄉人依祖墳立廟,稱之為「關王故裡」。從這裡西行10公裡,有解州關帝廟 ,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規模宏大,布局完整,為我國武廟之冠。
  • 莊嚴篇——解州關帝廟
    春秋樓內「海膽」藻井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孤例崇寧殿26根石雕蟠龍柱,神龍騰雲,氣象萬千【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   】中國規模最宏大的關羽廟山西運城解州東南10公裡處的常平村是關羽的家鄉,建於解州的關帝廟為全國武廟的祖廟。
  • 東山關帝廟:一炷清香佑兩岸
    黃道周對聯解謎東山舊稱銅山,這座面積194平方公裡的海島,是大陸第六大島,福建第二大島。歷史上東山既是海峽西岸的兵戍重鎮,又是東南沿海對臺對外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它與臺灣一水相隔,距澎湖僅98海裡,是大陸靠澎湖最近的地方,因此,東山關帝廟歷史上一直是「澎湖善信之宗教生活重地」。
  • 王建民:全國各地關帝廟楹聯面面觀
    1、1解州關帝廟解州關帝祖廟位於關羽的故鄉、山西省運城市解(讀音:害)州鎮。始建於陳末(南北朝)隋初,歷朝歷代均有擴建修葺,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重修之物,是一處保存完整,規模宏大的古建群,建築布局為我國傳統的「前朝後寢」及中軸對稱的宮殿式布局。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端門、雉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春秋樓。
  • 解州關帝廟 一部忠義文化的歷史教科書
    山西解州作為關羽的故鄉,解州關帝廟就是關羽,民間尊為關公的魂歸之處。  解州關帝廟,一部寫滿關公忠義仁勇的教科書,展示出彪炳日月的浩然之氣。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解州關帝廟參觀遊覽,深切感受了關公忠義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個始創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的關帝廟,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 福建泉州關帝廟
    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人文薈萃,有「海濱鄒魯」之稱,民間信仰文化豐富,被稱為「泉南佛國」。如果你從泉州的街頭走過,你會看到一座座莊嚴古樸的寺廟,開元寺、承天寺、天后宮、清真寺和關帝廟等等。雖歷經千百年的風雨,這些神廟依然矗立在泉州街頭,見證了泉州古城的歷史變遷,成為泉州人最值得驕傲的文化名勝古蹟。
  • 武廟門口石獅子有段「古」!西南武廟這些事你知多少?
    一村一隅,皆可見文化沉澱,宗祠廟宇、舉人進士、革命烈士……無處不是動人的文化故事。話別滄桑,我們繼續追尋「文化西南」的魅力。三水人傍水而居,歷來對水懷有敬畏之心,也在水邊修建了不少的廟宇,以祝願水上討生活的人們和往來船隻平安順利。北江大堤西南段,新風路盡頭,屹立著一座大多三水人都知道的廟宇——西南武廟。
  • 中國第一座武廟,佔地22萬平方米的祖廟,全部供奉關公!
    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61,閱讀約2分鐘山西之行是我整個中國之行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不用擔心的部分山西地處中原北部,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全國30多個省市中,是保存古建築最多的省份。今天我想說的是位於陝西和山西兩省交界處的運城。運城古稱"河東",得名"鹽運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等中華民族的祖先都曾在河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