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裡水泊梁山,宋朝時面積有多大?堪比兩個青海湖,之前更大

2021-01-07 騰訊網

很多朋友都看過關於《水滸傳》的影視作品和小說,裡面的梁山好漢動不動就說800裡水泊梁山,好像那個時候的梁山泊非常大,是個面積廣大的巨大湖泊,梁山好漢們在湖岸邊安營紮寨佔山為王憑險而守,官兵們拿它們也沒辦法。

《水滸傳》描寫的是宋朝時候的事情,但是在宋朝之後,梁山泊的名字就很少再出現了,難道是它消失了嗎?不是的,現在的東平湖就是宋代梁山泊遺留下來的部分。宋朝之後,梁山泊大部分水域漸漸被黃河泥沙淤平,明朝時候絕大部分水域都已經變為平地了,如今只剩下了東平湖和梁山泊溼地。

東平湖位於今山東省東平縣,此地距離梁山也很近,如今仍然是一個面積達627平方公裡的大湖,也是山東省境內的第二大湖泊(第一大湖泊是微山湖),據記載東平湖古時稱蓼兒窪、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鹹豐年間才定名稱為東平湖,如今常年有水面積124.3平方公裡,平均水深2.5米,蓄水總量3億立方米。

梁山泊溼地則位於山東省梁山縣境內,目前只剩下6.8平方公裡左右,已經建成一個溼地公園。

但是在宋朝的時候,梁山泊的面積可要比現在東平湖大多了,據歷史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年,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事件,主要在滑縣、鄆城縣、澶(屬於濮陽市)、濮(屬於濮陽市)等地多次決口,使得東平湖一帶的水域與南邊的巨野澤連成了一片,大水直抵梁山腳下,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巨大湖泊,當時大都稱之為梁山泊,湖岸方圓得有800裡,號稱「八百裡水泊梁山」。《水滸傳》中稱「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裡」。

那麼梁山泊的面積最大時有多大呢?我們常說八百裡洞庭,那個時候的梁山泊和洞庭湖的面積是差不多的,如今洞庭湖的面積還有2600平方公裡,清朝乾隆年間是洞庭湖的面積還在6000平方公裡以上,要比現在大多了,更早的時候,洞庭湖被叫做雲夢澤,面積最大時在4萬平方公裡以上,西周時期面積還有2萬平方公裡左右,之後就越來越小了。

根據歷史記載,從北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到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的100多年前,梁山泊成為黃河河道。黃河水從澶州曹村向東匯入梁山泊,之後又自梁山泊分為兩派:一從南清河入於淮,一從北清河入於海,黃河水決口漫灌之下,造成的水域面積當然是相當巨大了,有專家估計當時的梁山泊和巨野澤在面積最大的時候是合二為一的,水域包含了如今聊城、菏澤兩個地級市轄區的相當大一部分,另外還有濮陽和濟寧的小部分,最大時面積在1萬平方公裡左右,是如今青海湖的2倍多,面積較小時梁山泊和巨野澤分開,梁山泊的面積也在2000平方公裡左右,比現在大了3倍,水面則比現在大了10倍多。

不過這並非歷史上此地水域面積最大的時候,地質和水利學家考證認為上萬年前梁山泊、巨野澤和南面的微山湖一帶的水域都是連在一起的,就是說在如今的山東西部一帶有一個巨大的湖泊,從今濟寧南端向北直達聊城北面,向西到菏澤西部,其面積在2萬平方公裡以上,堪比雲夢澤了,只是後來由於黃河帶來的泥沙不斷淤積,這片水域絕大部分都被田為平地,成了廣闊坦蕩的華北平原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八百裡水泊梁山到底在哪裡?
    《水滸傳》裡面八百裡水泊梁山,英雄好漢輩出,那麼真實的梁山在哪裡呢?梁山縣位於山東西南,隸屬濟寧市。但是「梁山縣」這個作為縣名是新中國建立之後才有的,在此之前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梁山作為行政單位。1949年之前梁山屬於壽張縣,只不過是境內的一處村落,現如今壽張縣卻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不復存在。看地圖如今的梁山只是平原地區的一座小山,四周除了後山有一處新挖的水塘之外再無一點水。也就是說現如今的八百裡水泊梁山根本沒有水!為什麼呢?!歷史變遷。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水泊梁山
    不得不說,施耐庵同志寫的《水滸傳》還是很耐看的,梁山好漢,聚義廳前共起誓,為天下掃除賊害,為大宋盡忠。可歷史上真實的梁山泊裡面真的有108位好漢和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嗎?這裡我說一下中學時候歷史老師和小編說過的話:「歷史就是歷史,我們要用正確的眼光去對待」!客觀的事實不能改變。
  • 【山東故事】濟寧水泊梁山 在水一方英雄鄉
    水泊梁山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裡 ,因《水滸傳》中的梁山起義而得名。梁山的歷史悠久,遠古時期就有先人在此稼穡漁獵,繁衍生息,商紂王庶兄微子封地於此。不過梁山正式命名於漢代,《山東通志》云:「漢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圍獵於此,死後葬於山麓,遂易名梁山。」在此之前,梁山稱作良山。
  • 為什麼說美國的歷史與水泊梁山非常像?
    美國的歷史與施耐庵筆下的水泊梁山其實非常像。一、團夥的形成。五代和北宋時期治理黃河比較失敗,黃河多次改道、決口,在山東西部低洼地帶形成了許多湖泊。到北宋年間,形成了縱貫800餘裡的梁山水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就有一些人在水泊梁山打魚種地為生。
  • 【媒體看梁山】水泊梁山:在水一方英雄故鄉
    不過梁山正式命名於漢代,《山東通志》云:「漢文帝第二子梁孝王常圍獵於此,死後葬於山麓,遂易名梁山。」在此之前,梁山稱作良山。隋唐時期,這裡是頗負盛名的佛教勝地,武則天東巡時曾兩次駕臨梁山蓮臺寺晉香禮佛。五代後黃河多次潰決,大水匯注山足,形成八百裡水泊,梁山泊好漢聚義的故事自此有了生長的土壤和根基。梁山名揚天下,不得不感謝江南才子施耐庵。
  • 去山東水泊梁山景區,做108位綠林好漢的朋友,和他們一起把守梁山
    一部《水滸傳》名揚天下,也讓梁山傳遍全國。在我國歷史上,真的有宋江其人,也真的有梁山好漢之說,不過當時只有30多人,並不是小說裡的108將。水泊梁山景區位於山東濟寧市梁山縣,現在是我國4A景區,是山東水滸旅遊線路的核心景區。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水泊梁山景區,找尋小說裡108好漢。
  • 900年前水滸故事發生地水泊梁山,如今是什麼樣?
    水泊梁山,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的梁山縣境內,由梁山、青龍山、鳳凰山、龜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佔地面積3.5平方公裡,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故事900年前就發生在這裡。曾經的八百裡水泊梁山,如今又是什麼樣呢?
  • 水滸:梁山水泊第一任主人,白衣秀士王倫的失敗教訓
    北宋宣和年間,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宗皇帝,宋徽宗治下的某一天,在梁山水泊的斷金亭之上,一個白衣秀士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在他身旁站著一群表面上義薄雲天,暗地裡卻各懷鬼胎的江湖草莽。躺在血泊裡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江湖人稱白衣秀士的王倫,也是大名鼎鼎的梁山水泊的第一任主人。
  • 水泊梁山最早的故事是這三個,其中兩個與楊志有關
    但這個記載和《水滸傳》中的宋江相差甚遠,宋江的起事地點在淮南而不在一般認為的山東,人數是三十六人而非一百零八人,而且也沒有固定的據點,枉論八百裡水泊了,更不見有關「梁山」的隻言片語。《宋史》上的宋江,除了提供了一個名字和「投降後徵方臘」的半途而廢結局外,沒有什麼更多的乾貨記載了。
  • 108位好漢,犧牲70多人,宋江用梁山兄弟們的命換來的官有多大?
    原因無他,因為水泊梁山上的聚義好漢,讓我們感受到了江湖義氣,讓人熱血沸騰。所以自古就有: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因為水滸中的江湖義氣,太容易讓人為之所動了。但是三國演義中也不單單是江湖義氣,還有許多的江湖險惡。而其中最大的算計,便是宋江的招安計劃。
  • 我國消失的巨型湖泊有哪些?簡單列舉幾個
    我國遼闊的國土上曾經存在過很多巨型湖泊,尤其是之前氣候溫暖、降水豐沛、森林覆蓋率高的時期,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鹹水湖群就是古代巨湖的遺留,古代南方曾有浩瀚的淡水湖群,規模堪比北美五大湖,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的低洼地帶也形成過巨型湖泊。所以我國歷史上的巨湖不計其數。
  • 三國的將領和軍師中選出108位,與水泊梁山108將打一架,誰會贏?
    子非認為,答案其實很明了,把三國時期的將領整合起來,完全可以碾壓水泊梁山的108將。 首先,明眼人都知道水泊梁山雖說有108將,但是其中很多人都是湊數的小角色,武力值根本不值一提。那些人在三國裡面估計姓名都沒報完,就分分鐘掛了;
  • 在歷史中,梁山好漢真的存在嗎
    一部《水滸傳》,把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漢推向社會,以至於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宋江?他們是否在水泊梁山安營紮寨?他們的真實結局到底如何?
  • 《水滸傳》裡的108名好漢在上梁山之前,誰的職位最高?
    《水滸傳》裡的好漢在上梁山之前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魯智深曾擔任過提轄;林衝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宋江曾是鄆城押司。而梁山一百單八將,要說誰的職位最高,那麼此人的職位絕對讓你震驚。這個人就是雙鞭呼延灼,他是大宋開國大將鐵鞭王呼延贊的後人,在上梁山之前曾是汝寧郡都統制。都統制在宋朝時期是個官名,南宋時候設置御營司,派大將為都統制管轄眾將領,權力之大比安撫使還要高出幾分。而都統制以下還有副都統制,再下面才是統制,都統制按照官員等級來排行算是正三品,這已經屬於可以面聖的高級官員了。
  • 讓三國時的將領和軍師隨選出108位和梁山108將打一架,誰會贏?
    老王必須實話實說:這個討論有一些「無聊」,但是很有趣,可以讓人腦洞大開。很值得我們去琢磨,探討!這個在老王看來,三國時的將領和軍師隨便選出108位與水泊梁山108將打一架,三國的贏面很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的綜合力量展現跟社會的發展是有著巨大的關聯性。
  • 【010號•水泊梁山】《懷念辭賦之祖屈原》
    請您欣賞010號作品:懷念辭賦之祖屈原作者:水泊梁山 金鎢曌空端陽天,為何神州悲悽慘。龍船拋粽寄哀思,愛國詩人楚屈原。 路漫漫兮其修遠,上下求索哀民艱。作者簡介:               梁青山(水泊梁山),男,48年生。原籍陝西涇陽人。(現居西安)。退休教師,退伍軍人。曾給《中華神龍文軒作家群》央視網,《長江詩歌》紙刊,《八佳詩佳作》,《珠江詩利》《我愛中華詩詞美》《凌南文學》《詩者同盟》《詩苑縱橫》《騰飛文學網》《金石水秀文學網》《龍風文學刊》《詩意棲居》等發文三百多首。均得文友好評。
  • 上梁山
    在大宋朝日子過不下去了,不用費那些勁跑遠路,上梁山就得了。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得了梁山,你得有兩把刷子,沒有三兩三,是不敢上梁山的。沒有三把神沙,就敢倒反西岐?摘手吧,能上梁山的那都是英雄好漢。我身無長技,胸無丘壑,從東夷而來帶著一身腥風,跑了幾處山寨,拜了幾處碼頭,喝了幾天英雄酒,既然到了梁山自然得上山充充好漢。2019年11月7日上午,我們到了梁山腳下。
  • 水泊梁山兵器譜,排名第一的「兵刃」並非鈍器
    其實轟天雷凌振本可以進入這份榜單,無奈宋朝並不重視火器,最終梁山的那些大炮成了儀仗隊。第五名 張清的石頭如果說花榮手中的利箭是中遠程精確打擊武器,那麼沒羽箭張清的飛石就是近距短程精確打擊武器。梁山攻打東昌府時,張清用飛石先後打傷梁山金槍手徐寧、錦毛虎燕順、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圮、醜郡馬宣贊、雙鞭呼延灼、赤發鬼劉唐、青面獸楊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大刀關勝、雙槍將董平、急先鋒索超等十五員戰將。一直以為,水滸中沒有什麼愛情。林教頭應該是有過的,只是那也不過是他悲愴命運的一個陪襯,曾經的愛情都在滿紙兵戈中化為落花,一如他自盡的妻子。
  • 一百單八將的階級分析,水泊梁山到底算不算「農民起義」
    朝廷為解決財政困難,宣布將整個梁山泊八百裡水域全部收為「公有」,規定百姓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都要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若有違規犯禁者,則以盜賊論處,貧苦的農民與漁民交不起重稅,長期積壓在胸中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終於像火山一樣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