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掌柜大漠邊開客棧 飛天壁畫顯敦煌風情

2021-02-08 中國網山東頻道

遠可眺大漠落日圓,近可觀敦煌飛天姿。「80後」女掌柜張燕林將自己心中的大漠驛站親手一點點裝扮起來,雖沒有她鍾愛的電影《新龍門客棧》那樣的江湖俠氣,可卻多了些敦煌石窟的味道。 徐雪 攝

中新網蘭州3月2日電 (記者 徐雪 李亞龍)遠可眺大漠落日圓,近可觀敦煌飛天姿。「80後」女掌柜張燕林將自己心中的大漠驛站親手一點點裝扮起來,雖沒有她鍾愛的電影《新龍門客棧》那樣的江湖俠氣,可卻多了些敦煌石窟的味道。

  圖為張燕林在客棧中雕刻敦煌壁畫主題的木版畫。 徐雪 攝

初春時節,臨近敦煌鳴沙山的月牙泉小鎮遊人日益增多,大漠風格的建築,天南地北的特色小吃及精美商品,仿佛「再現」了昔日絲路上的市集。

張燕林一眼「相中」了這裡,借著小鎮招商免租三年的優惠,開始將深植於內心的「古代驛站夢」變成現實。客棧內,天花板和四周牆壁繪有「飛天」、「九色鹿」等敦煌壁畫圖案,張燕林還在大廳設計了一面「石窟」牆,模仿莫高窟雕塑的風格樣式,這一切使初踏西北古郡的遊客既新鮮又驚喜。

閒暇時,張燕林便坐下來在木板上雕刻一些壁畫圖案,店內隨處可見她的木版畫作品。「從小在敦煌長大,對大漠、莫高窟自然有特殊的情結,希望為入住在這裡的外地朋友留有關於敦煌文化的一些印象。」

初春時節,臨近敦煌鳴沙山的月牙泉小鎮遊人日益增多,大漠風格的建築,天南地北的特色小吃及精美商品,仿佛「再現」了昔日絲路上的市集。 徐雪 攝

2015年起,敦煌旅遊的井噴式發展幾乎影響到每一個敦煌人的生活。一直以來從事旅遊行業的張燕林嗅到了「商機」,決定在這一年提前開業。「以前敦煌旅遊淡季非常明顯,進入冬季後,市區的酒店、飯店都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客棧在經歷過兩個冬季後,張燕林開始覺得淡季已沒有那麼「淡」,生意也漸漸地步入正軌。

為促進冬春旅遊升溫,敦煌市2016年重磅推出了百家賓館飯店半價住、千萬套票贈遊客、百萬隴人看文博、萬名學子免票遊、全市景區優惠遊等系列冬春旅遊優惠政策,並舉辦冰雪節,引進《天鵝湖》、《絲路花雨》等經典劇目,當年冬季敦煌接待遊客同比增長46.8%。

同樣經營著一家「沙漠主題」客棧的孔菊霞,對旅遊業的發展十分看好,每逢夏秋季,客房常常爆滿,大廳裡的沙池更是擠滿了玩耍的小孩子。

敦煌市還引導當地農民利用資源優勢,發展農家客棧。這樣一來,也為旅遊接待「擴容」起到一定的幫助。

來自廣州的潘鑫選擇在春季「錯峰」出遊,「之前一直很嚮往敦煌,想來感受一下獨特的大漠風情,借著當地的優惠政策一舉兩得。」(完)

【延伸閱讀】這個文物展給力,看完還可以帶個「飛天」帶回家

12月31日 ,絲路之魂文物特展迎來第一個人流高峰。經本封面以皇家龍雲紋為底,邊飾紋樣採用了敦煌莫高窟經典的藻井圖元素,極為端莊優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12月31日,絲路之魂文物特展迎來第一個人流高峰。雖然排隊入場、擁擠看展多少讓人抓狂,但精美的石窟、壁畫以及全國各地70多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是讓人過足眼癮。不僅如此,成都博物館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從敦煌引進的文創產品,這樣大家就能將「敦煌藝術」帶回家了。 據介紹,這些文創很受歡迎,有的在開展第二天就「斷碼缺貨」。此次大展除了成博自己精心研發的文創產品,還匯集了敦煌研究院以及其它相關博物館最暢銷的主題文創產品,品種多達1500種,種類涉及辦公文具、生活家居、圖書字畫、絲織品等。

  1、女神範兒,飛天絲巾代言美麗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節點,大量絲綢製品通過敦煌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西域甚至遙遠的歐洲地區,當時絲綢可是深受貴族喜愛的奢侈品。敦煌的設計師們從敦煌壁畫中獲得藝術創作靈感,將石窟壁畫圖案「變」到絲巾上。「飛天」絲巾圖案取材於莫高窟第329窟《蓮花飛天藻井圖》,蓮花四周環繞四位靈動飄逸的飛天,還有繁複華美的裝飾圖案;絲巾材質為100%桑蠶絲,光澤和質感都棒棒噠。你看,我們承載著千年石窟藝術和絲路文化厚重歷史底蘊的絲巾,是不是比時尚大牌絲巾更有文藝女神範兒呢,價格可是親民多啦!

  2、奇幻世界,敦煌壁畫3D藝術觀看卡

您是不是還在遺憾沒有時間來成博欣賞精美華麗的壁畫?是不是還在為遊覽時間不足,沒能仔細體會壁畫的精妙之處而扼腕嘆息?別著急,有了敦煌壁畫3D藝術觀看卡,無論何時何地,您都可以領略敦煌壁畫中那個華麗奇幻的藝術世界。3D藝術觀看卡利用了科技感十足的3D技術,將精美的敦煌壁畫立體地呈現給您。這次我們為大家精心挑選了幾幅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畫。其中,元代莫高窟第3窟《千手觀音》,該窟是敦煌現存唯一以觀音為主題的洞窟,觀音面容絕美精緻,近距離觀看才是讓人如痴如醉呢。西魏莫高窟第 285 窟《得眼林因緣故事》,該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西夏榆林窟第 3 窟《文殊變》則場景豐富,人物生動,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色彩有點改變,3D技術讓您一覽壁畫細節。

  3、兒時記憶,限量版九色鹿筆記本

您可還記得那頭善良、美麗、身帶九色花紋的九色鹿?想必8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九色鹿》是不少朋友們內心深處那柔軟的童年記憶吧。動畫片《九色鹿》正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圖》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個關於善良和誠信的故事。穿越千年的《九色鹿》如同一個瑰麗的夢,它傳統而含蓄、優雅而深沉、色彩濃鬱、線條優美流暢,是許多人童年的記憶中關於真善美、誠信義那不可磨滅的印跡,喚醒了塵封千年的敦煌石窟,讓人經久回味。為了讓大家回味兒時,我們製作了「九色鹿」元素的限量版筆記本。大家掏出筆記本隨手做個筆記寫點心得,第一眼看到九色鹿的時候,是否也會為童年記憶會心一笑呢?

  4、趙海「漆畫」,「追隨」藝術敦煌

趙海是李可染畫院研究員,敦煌藝術研究室主任,首位應中共敦煌市委之邀在敦煌大唐美術館做個展的畫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從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畢業後第一次赴甘肅敦煌莫高窟學習考察,被深藏於大漠戈壁之中的敦煌石窟藝術深深折服,並沉迷於其精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中。他經過多年的努力,選擇嘗試無數種繪畫創作方式,使古代藝術形式和傳統工藝神交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

此次趙海老師應邀專門為我們的敦煌藝術大展創作出24幅與敦煌藝術相關的精美「漆畫」繪畫作品。這些漆畫作品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還使用到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素材。這些作品是趙海老師對敦煌石窟藝術的領悟創新和漆畫工藝完美交融的藝術結晶。它既是高雅的藝術品,又是實用的裝飾品,有壁飾、屏風和壁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將它擺放在您的家裡,整個空間都會充滿濃鬱的藝術氣息,是不是非常「文藝小清新」呢?

5、密不外傳,藏經洞的抄經本!

《大唐鹹亨三年長安宮廷寫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件於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而後流散於民間。《金剛經》主要內容講述大乘佛教的空性與慈悲精神,其影響源遠流長。本次展覽專門推出了依據藏經洞原件原貌複製而成的抄經描紅本。經本封面以皇家龍雲紋為底,邊飾紋樣採用了敦煌莫高窟經典的藻井圖元素,極為端莊優雅。

相關焦點

  • 敦煌飛天壁畫欣賞見者有福
    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在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公元一二世紀,佛教詩人馬鳴創作的《美難陀傳》中就已出現天女的形象,佛教雕塑和壁畫也延續著古老的神話,時有天女形象出現,如《因陀羅與天女》、《乾闥婆與天女禮佛》等阿旃陀壁畫(公元450至650年間)。不過,在印度佛教雕塑和繪畫中,更多出現的是美麗迷人的藥叉女,而不是天女。
  • 傳統藝術 | 敦煌壁畫之敦煌飛天
    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敦煌飛天,是在中華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融合外來飛天藝術成就並發展創作出來的。敦煌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不只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都說敦煌美飛天美,美在哪裡了?
  • 黨妹還原敦煌飛天:重溫敦煌壁畫,再現莫高窟名片
    B站up主黨妹近期發布了一期關於敦煌的美妝視頻,網友紛紛發彈幕稱讚好美。敦煌是個神聖的名字,許多國家的文化在這裡碰撞。尤其是敦煌的壁畫,為後人帶來了極致的感官體驗與藝術感受。說到壁畫,不得不提起敦煌飛天,這是莫高窟藝術的標誌,也是敦煌的代表。
  • 歷朝敦煌壁畫飛天仙女賞析
    敦煌壁畫作為歷史上十餘個朝代、近千年的音樂舞蹈圖像,是漫長歷史時期音樂、舞蹈和社會生活的生動記錄,在學術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價值。 敦煌壁畫飛天高清圖片
  • 最美不過敦煌飛天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 敦煌莫高窟:飛天舞黃沙
    引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甘肅敦煌歷來作為西域與中原的地域、文化分割線,給人的印象難免是黃沙滾滾、悽楚荒涼,但就是在這裡,交融、孕育出了中原、印度、西域文化的共同結晶——敦煌莫高窟。經五胡亂華後的十六國,到北朝,再到隋、唐,直至西夏、元朝,莫高窟雖然地處位置特殊而敏感,但一直在不斷的開建,元以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朝閉關後逐漸被人遺忘。直到光緒二十三年,王道士發現莫高窟使得其能夠重新現世,它已經有了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
  •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
     提示:點擊上方"鮮花天降的法緣"↑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誌。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 4500餘身」。
  • 敦煌飛天
    河西先後由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五個政權統治。北涼是盧水胡酋長沮渠蒙遜所建立的一個政權。北涼戰亂頻發,避世思想盛行,又因與西域諸國交通,其境內大興佛教。敦煌石窟也在北涼時期得以創建。此時的洞窟比較小,窟形簡單(主要是僧侶坐禪、觀像、禮拜、生活兼用的場所),但洞窟中的北涼壁畫,已成為敦煌佛教壁畫的發端。
  • 乾貨 | 敦煌「飛天」知識攻略
    ——《洛陽伽藍記》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 【大千飾界】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此,天女也常常被印度耆那教等教派歸為惡魔一類的精靈;中國佛教中的夜叉,實際上也是天女負面形象的演變。《楞嚴經》等著名佛經,常常將「夜叉」與「飛天」相提並論,稱作「飛天夜叉」。根據《夷堅甲志·飛天夜叉》(宋·洪邁)的說法,飛天夜叉是唐宋佛教壁畫中常見的形象。學者們探討飛天形象的起源時,多是小心翼翼地對夜叉避而不談或是直接否定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但實際上飛天與夜叉都是印度天女形象發展和演化的結果。
  • 【解讀】敦煌的飛天
    而石窟的創作手段,主要有塑像和壁畫。通過塑像和壁畫塑造佛陀及菩薩、弟子等形象,深入淺出地闡明佛教義理。飛天作為佛教中的一個重要形象,以各種美妙姿態出現在洞窟中,將敦煌石窟裝飾得異常絢爛。4.為什麼稱飛天是敦煌石窟的形象大使?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以莫高窟為主。
  • 點燃這隻蠟燭,在燭火中欣賞敦煌飛天絕美壁畫
    其中,婀娜多姿的飛天已成為敦煌壁畫中典型的形象,也是最美的藝術形象。如何能讓那些不曾去過莫高窟的人,也能真實地感受到這座歷經上千年的文化奇觀?「百工居肆」與敦煌研究院授權合作完成的這款「樂生雲表」手工蠟燭,用絕佳的手工技巧,從「形、繪、觀」三個方面,竟然做到了這一點。
  • 想看懂敦煌「飛天「?請看此文
    ——《洛陽伽藍記》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與洞窟創建同時出現,從十六國開始,歷經十個朝代,歷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有飛天。一千餘年間的敦煌飛天由於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變化,姿態意境、風格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敦煌飛天的鼎盛時期,即整個唐代,敦煌飛天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
  • 敦煌夜市風情美
    在敦煌夜市這個寬敞舒適的客廳裡,天南海北的遊客朋友們觀夜景、品香茗、嘗美食、賞歌舞、感風情、享清閒、樂悠哉,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難怪遊客這樣讚嘆道:「沙州古城風情美,敦煌夜市第一家。」1995年10月,沙州夜市走上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同年並被國家旅遊局列為中國民俗風情遊項目之一,成為敦煌旅遊的新亮點。2012年,沙州夜市華麗轉身為敦煌夜市,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並與新建的敦煌風情城珠聯璧合,相映生輝,成為城中的美景、舌尖的天堂、演藝的中心、藝術的長廊、風情的雅園,再現漢唐氣象,絲路神韻,現代風採。走出敦煌夜市進入風情城,奇石書畫是這裡的一大亮點和誘人看點。
  • 冷知識來了:如何鑑定敦煌飛天的性別?
    從目前的醫學角度來說,鑑定一個活人是男是女,還算是一件簡單的事(擁有兩套生殖系統的人除外,這個我們有機會單獨再來分析好了)。那麼,如果讓你鑑定畫中人物的性別呢?今天的《奇葩問》專欄,打算來做做虛擬人物性別鑑定的工作。我們下手的第一個對象,是大家從小就從課本裡熟悉的人物——敦煌莫高窟壁畫裡的飛天。反彈琵琶的飛天,究竟是男是女?
  • 畫家王峰敦煌壁畫飛天系列臨摹精品
    敦煌壁畫(飛天系列)莫高窟第390窟3飛天--隋代160x43cm 莫高窟第390窟3飛天--隋代160x43cm 敦煌飛天迎賓圖(創作)217x120cm敦煌舞樂圖330x138cm-榆林窟第25窟擊鼓舞伎--中唐-83x61cm敦煌舞樂圖  1300x365cm
  • 臺灣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胡克敏手摹敦煌壁畫 再現莊嚴浪漫國度
    華夏經緯網6月8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古代畫論「六法」,第一氣韻生動,第六傳移摹寫,前輩畫家胡克敏摹繪敦煌壁畫於紙本,其氣韻生動不下六朝、唐宋原跡。數十年後,藝術工作者吳放初見這批敦煌畫作,驚豔不已,將其翻製成無框畫及水泥板畫。
  • 大漠敦煌 ▏合讀:何琳爾 子虞
    敦煌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敗後被遷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戰國和秦時,敦煌一帶居住著月氏人、烏孫人和塞種人。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僔zǔn和尚在此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敦煌莫高窟壁畫
    敦煌莫高窟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 敦煌飛天的由來(上)
    壁畫是敦煌藝術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據統計敦煌數個石窟群共有歷代壁畫作品五萬多平方米。這些壁畫作品數量之豐富,技藝之精湛,藝術水平之高則更加為世人所稱道。在異彩紛呈的敦煌壁畫中,婀娜飄逸的飛天常常為世人所矚目。作為敦煌壁畫的代表之作,敦煌飛天的背後無疑有著深遠的文化背景與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