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今日冬至
不知不覺間,歲末已至。
2020年12月21日18:02:12,我們將正式迎來冬至節氣!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所謂「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幾個月就要來了。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除了寒冷,冬至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節氣。
「冬至一陽生」,這一天,天地間的陰氣盛極,而陰陽本為同根一體,陰到了極致,就會轉化為陽。
此時,人體的生理狀態亦然,因此,冬至養生,不僅要護陰還需養陽。
冬至養生重起居
01早睡晚起
《黃帝內經》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的說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尤其是老人。
從中醫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可以補陽氣。而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布在肌膚表層,負責抵制一切外邪,保衛人體的安全。
02衣著保暖
冬至時陽氣馬上要開始萌芽,所以,注意保暖,保護陽氣不受寒氣所傷是必須的。
「寒則澀而凝之」,人體氣血運行會在此時變的更加緩慢,如再為寒邪所傷,則周身氣血更易發生擁堵。
因此,平素血液粘稠度高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患者,更要做好脖子、肩膀、腰部、膝蓋和腳的保暖工作。
不過,溫暖也應適度,以自我感覺不燥熱,身體不出汗為宜。
過於溫暖,身體處於出汗狀態,則不利於陽氣閉藏,反而更易生病。
03適度運動
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冬至時節不宜做過於劇烈的活動,而應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
夂部:夃夅夆夈変夊夌夎夐夑夒夓夔夗夘夛夝夞夡夣夤夥夦
大部:夨夨夬夯夰夲夳夵夶夾夻夼夽夾夿奀奩奃奐奄奃奅奆奊奌奍奏奐奒奓奘奙奚奛奜奝奞奟奡奣奤奦奨奩奫妸奯奰奱奲
女部:奵奺奻奼奾奿妀妁妅妉妊妋妌妍妎妏妐妑妔妕妗妘妚妛妜妟妠妡妢妤妦妧嫵媯妭妮妯妰妱妲妴妵妶妷妸妺妼妽妿姀姁姂姃姄姅姆姇姈姉姊姌姍姎姏姒姕姖姘姙姛姝姞姟姠姡姢姣姤姥奸姧姨姩姫姬姭姮姯姰姱姲姳姴姵姶姷姸奼姺姻姼姽姾娀威娂婭嬈孌娉娊娋娌娍娎娏娐娑娒娓娔娕娖娗娙娚娛娜娝娞娟娠娡娢娣娤娥娦娧娨娩娪娫娬娭娮娯娰娛媧娳嫻娵娷娸娹娺娻娽娾娿婀婁婂婃婄婅婇婈婋婌婍婎婏婐婑婒婓婔婕婖婗婘婙婛婜婝婞婟婠婡婢婣婤婥婦婧婨婩婪婫婭婮婯婰婱婲嫿嬋婷婸婹婺婻婼婽婾婿媀媁媂媄媃媅媼媈媉媊媋媌媍媎媏媐媑媒媓媔媕媖媗媘媙媚媛媜媝媜媞媟媠媡媢媣媤媥媦媨媩媼媫媬嬃媯媰媱媲媳媴媵媶媷媸媹媺媻媼媾嫀嫃嫄嫅嫆嫇嫈嫉嫊嫋嫌嫍嫎嫏嫐嫑嬡嫓嬪嫕嫖嫗嫘嫙嫚嫛嫜嫝嫞嫟嫠嫡嫢嫣嫤嫥嫦嫧嫨嫧嫩嫪嫫嫬嫭嫮嫯嫰嬙嫲嫳嫴嫳嫵嫶嫷嫸嫹嫻嫻嫼嫽嫾嫿媯嬁嬂嬃嬄嬅嬆嬇嬈嬉嬊嬌嬍嬎嬏嬐嬑嬒嬓嬔嬕嬖嬗嬘嬙嬚嬛嬜嬞嬟嬠嬡嬢嬣嬥嬦嬧嬨嬩嬪嬫嬬奶嬬嬮嬯嬰嬱嬲嬳嬴嬵嬶嬤嬸嬹嬺嬻嬼嬽嬾嬿孀孁孂娘孄孅孆孇孆孈孉孊孌孋孊孍孎孏嫫婿媚
從運動強度上來說,大家應儘量避免跑步、打球等劇烈運動,以免消耗腎精。
從時間上來說,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以免陽氣過度消耗。
運動結束後,要注意補水,防止身體水分消耗過多,導致血液濃稠度升高,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有慢性病的人運動時出現不適,要趕緊停止,並去醫院就醫。
04酌情進補
冬至過後是大補的最佳時機,但也要因人而異。
因為,冬季吃的肉類等肥甘厚味較多,容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內熱積聚,更易引發疾病。
所以大家在食用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稍清涼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
此外,寒冷的氣溫下,大家還可以每日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雜糧粥,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促進食慾。
滋養五臟
01護心
冬至後,人體受外界寒冷刺激血脈多收縮阻塞,心梗、心絞痛、中風、高血壓等疾病高發。
若是連續幾天都感覺乏力、頭暈、胸部不適要及時看病。
平時,大家可適量吃些紅色食物,如紅棗、山楂、紅茶等,滋養心氣。
02養肺
肺為嬌髒,畏寒喜潤,冬至三九寒天氣候乾冷,最宜容易傷伐肺臟。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這都是肺臟感受寒邪的表現,所以度冬要養肺。
大家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具體方法
用鼻深長而緩慢的呼吸,吸氣時,最大限度向外擴張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
每次深吸氣3~5秒,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屏息1秒。
每天練習5~15分鐘即可。
03養腎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
若冬季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了。
養生技巧
01按摩養生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
拉耳垂:用兩手的拇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向下拉耳垂15~20次,以發熱發燙為度。
提耳尖: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適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以微微發熱為度。
摩耳輪:拇指位於耳輪內側,其餘四指位於耳輪外側,揉搓2~5分鐘,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
02醫藥養生
艾灸: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在冬至時選取具有強身保健作用的關元、中脘、足三裡等穴位,並施行艾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
三九貼:冬至過後正式「數九」,患有慢性虛寒性疾病和季節性發作性疾病的人,可以在此時進行三九貼治療。
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激發周身之經氣,振奮人體相應的臟腑功能,驅散病人體內的陰寒之氣,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
03飲食保健
蘿蔔:冬季氣候很燥,每個人的火氣都很大、情緒也容易激動,在這種氣候下,著點急血壓更容易升高。
而蘿蔔有下氣的功效,適當喝點白蘿蔔汁也可以清理內火,不讓情緒產生太多波動。
山藥:山藥是藥食同源的食材,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而且,山藥鉀含量非常豐富,特別適合高鉀低鈉的膳食人群食用。
蓮藕:藕生食能清熱潤肺,涼血行瘀;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補腦。
冬天吃藕,不僅能清熱潤燥,還能「上下通氣」,是順氣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