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保法實施6年公益訴訟進入蓬勃發展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1-01-10 中國網

新環保法實施6年公益訴訟進入蓬勃發展期

環境公益訴訟基本實現對重點地區全覆蓋

核心閱讀

6年來,環境公益訴訟主體擴大,案件類型趨於多元,法規制度逐漸健全,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取得長足發展。不過,在賠償金管理和使用等困擾環境公益訴訟多年的老問題尚沒有徹底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這些問題亟待引起重視並採取措施予以解決。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環保法實施。新環保法明確提出,社會組織可以提起環境訴訟。同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13個省(區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試點。6年來,由檢察機關以及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特別是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逐年增多,基本實現環境公益訴訟對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地區的全覆蓋。

在中華環保聯合會與上海財經大學近日共同召開的「環境公益訴訟理論與實踐」專題研討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廳副廳長呂洪濤透露,2015年以來,檢察機關每年辦理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佔到所有公益訴訟案件的60%左右。作為國內最大的環保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不僅最早涉足環境公益訴訟,而且僅新環保法實施後提起的訴訟就多達50件,多起案件入選「兩高」典型案例。

6年來,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在擴大,案件類型趨於多元,法規制度逐漸健全……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黨務廉政專員、二級巡視員李明義在會上表示,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已經取得長足發展。

儘管環境公益訴訟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但是,在困擾了環境公益訴訟多年的老問題尚沒有徹底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相關專家認為,這些問題亟待引起重視並採取切實措施予以解決。

環境公益訴訟案件類型多元

「2009年起,中華環保聯合會就開始從事環境公益訴訟的探索工作,2009年至2015年,新環保法尚未實施,有些地方法院認為我們沒有原告主體資格,其間提起的23起案件有9起沒有立案。」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魏哲告訴《法治日報》記者,新環保法實施後,截至去年底,中華環保聯合會提起的50起案件只有一起沒有立案,結案率超過70%,有5次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各類典型案例。

「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境公益訴訟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環境公益訴訟取得長足發展。這一點首先體現在訴訟主體日益擴大上。」李明義說,包括中華環保聯合會在內的提起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數量逐步增加。他說,2015年7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以來已成為環境公益訴訟的重要力量。目前,基本實現環境公益訴訟對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地區的全覆蓋。

同時,案件類型趨於多元,「從法院受理案件來看,涉及大氣、水、土壤汙染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佔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絕大多數,涉及森林、草原、灘涂、溼地生態保護以及瀕危動植物,礦產、林木等自然資源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也呈逐年增長態勢。」李明義說,近幾年,公益訴訟的法規制度逐漸健全,環境公益訴訟規則逐步細化。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出臺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兩高還聯合就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應否履行訴前公告程序進行批覆等。

李明義指出,環境公益訴訟的審判執行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多地法院探索在公益訴訟中適用禁止令,以有效預防生態環境損害的發生和擴大。同時,發揮技術專家在損害事實查明、因果關係認定等方面的輔助作用,增強案件實施查明效果。運用替代性修複方式,靈活適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護林護鳥、勞務代償等替代性修復責任,促進生態環境恢復,增強環境資源承載能力。

確立檢察機關主力軍地位

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13個省區市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據呂洪濤介紹,在兩年試點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2017年6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作出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在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中專門增加檢察公益訴訟條款。同年9月,中央深改委決定在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公益訴訟檢察廳;2018年10月,公益訴訟檢察寫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2019年4月,檢察官法明確公益訴訟的職責。

呂洪濤說,在實踐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10月,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共立案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20萬餘件,發出訴前公告和檢察建議17萬餘件,提起訴訟1萬餘件。

「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通過檢察公益訴訟,我們督促修復被損毀溼地面積5千餘畝,督促治理被汙染水源面積20萬餘畝,清理被汙染水域面積282萬畝,保護被汙染土壤154萬餘畝,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370萬噸。」據呂洪濤介紹,2018年,檢察機關立案公益訴訟案件11萬件;2020年前11個月立案13.5萬件。2020年1月到10月,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資源案件總共立案67937件,佔所有案件的55.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4214件。

他表示,2017年,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正式確立以來,檢察機關立案的公益訴訟案件逐年增加。呂洪濤特別提到,2017年到2020年,在生態環境和資源領域,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人民法院判決支持,並且執行到位的生態環境的補償款逾33億元。

「江蘇徐州檢察機關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販賣野生動物案件中,發現海南幾家公司把400多隻熱帶海龜賣到多地。」呂洪濤說,在最高檢的協調下,檢察機關經過與農業農村部漁政管理部門協商,在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支持下,檢察機關聯合海南當地政府在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同時,對海龜放歸作了一系列的部署,最終放歸海龜200多隻,並對其中60多隻海龜安裝了GPS跟蹤系統。

環境公益訴訟仍有難題待解

儘管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環境公益訴訟尚存在諸多不足,如專門裁判規則不完善,適用於環境公益訴訟特殊裁判規則研究還需要深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檢察公益訴訟等領域尚存不少爭議亟待解決;公益訴訟修復資金管理問題不夠統一等。李明義說,公益訴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需要司法實務界和理論界共同研究加以解決。

老問題還包括賠償金的管理和使用問題。魏哲說,目前,許多賠償金被放到地方政府財政專戶裡面。由於有明確的審批流程且必須專款專用,使用起來靈活性較低,導致賠償金容易變成「殭屍」資金。

除了這些老問題,近來又出現了新問題。其中包括環保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與政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撞車」問題。據中華環保聯合會志願律師劉閨臣介紹,中華環保聯合會在山東提起的兩起環境公益訴訟已經在法院審理,後來因為政府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他們的案件被裁定中止審理。「這對寶貴的司法審判資源和環保組織本不寬裕的資金來說都是一種浪費。」劉閨臣說。

就「撞車」問題,魏哲認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應該參照環境公益訴訟建立公告制度,以解決主體銜接問題,避免重複訴訟造成司法資源浪費。

此外,環保組織建議,一些「殭屍」資金放著非常可惜,希望能用以支持其他公益訴訟案件的訴訟費、專家費等等,解決環保組織環境公益訴訟當中經費困難問題。

相關焦點

  • 環境公益訴訟進入蓬勃發展期,社會組織如何乘勢而為?
    原創 童克難 中國環境作為我國環境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公益訴訟自2015年《環境保護法》修訂實施以來,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在此過程中,各地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環境公益訴訟又面臨哪些問題?
  • 公益訴訟一體化辦案的必要性
    新聞來源:正義網2020年9月15日,萬峰湖專案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作機制建設推進會在貴州舉行。筆者認為,構建公益訴訟檢察一體化辦案模式不失為一種選擇。一體化辦案的「四個有利於」(一)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1萬餘件。
  • 羅平縣人民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工作新聞發布會
    12月18日,羅平縣人民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工作新聞發布會。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國蒼,第三檢察部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雲南法制報、曲靖珠江網、羅平縣融媒體中心等多家媒體記者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邀參加新聞發布會。
  • 密室逃脫「加持」新技術進入蓬勃發展期
    美團點評發布的《2019密室行業消費洞察報告》顯示,自2012年開始,國內密室行業悄然興起,經歷了以解謎、推理為主的初始發展階段;技術、模式優化升級,具有沉浸式互動特點的產業化發展階段;2018年以來,已進入蓬勃發展期,《明星大偵探》《密室大逃脫》等綜藝節目的播出,讓密室走向大眾視野。
  • 新聞發布會丨檢察公益訴訟 助力文物保護!
    、新聞發言人馬玉萍,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二級高級檢察官石佔全共同介紹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有關情況,並發布文物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甘肅省檢察院秉承「公共利益代表」使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拓展公益訴訟案件範圍的要求,將文物保護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推進。經過去年在部分市州先期試點,今年2月份,我們與省文物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的實施方案》,採取省級部署、三級聯動、分層推進、分類指導的方式在全省開展專項監督活動,聚力保護文物,護佑文化根脈,服務甘肅文物保護傳承。
  •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1月15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召開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以「當好公益守護人,回應民眾新期盼」為主題,通報2019年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發布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 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通報
    6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全省檢察機關聚焦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公益保護」這個核心,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新要求,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開。
  • 中國網小記者管理中心及小記者站工作條例(試行)
    省(區、市)設立中國網小記者管理中心,負責為本區域學校小記者站提供配套服務,管理和維護小記者後臺系統,配合中國網教育頻道組織公益採訪實踐活動,並對小記者稿件進行線上推選和審核。負責與當地政府、企業、青少年活動場所、教育實踐基地等建立廣泛聯繫,配套學校小記者站開展各種公益採訪活動。
  • 時評| 讓環保法的「鋼牙」更銳利
    時評 | 讓環保法的「鋼牙」更銳利 2020-12-10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民法典為公益訴訟撐腰
    「綠色原則」為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法律保障,實現了綠色發展從理念到制度的飛躍。生態環境是公益訴訟的重要領域,就檢察公益訴訟而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案件始終佔到一半以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也提出「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要求。
  •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 甘肅省文物局聯合召開「檢察公益訴訟 助力文物保護」新聞發布會
    2021年,甘肅檢察機關和文物部門將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加強文物保護的決策部署,繼續聯合開展國有文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以石窟寺、史前遺址和革命文物保護等為重點,以督促文物安全責任體系落實為抓手,加強文物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辦理,以辦案實效回應文物保護現實問題,進一步完善國有文物保護公益訴訟長效機制,合力保護好、傳承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推動新時代甘肅省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
  • 2019年度十大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舉辦方於2020年1月11日向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出了「2019年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徵集函,此後共收到了599件檢察公益訴訟案例,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89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62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9件,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案件399件。經18家單位38位專家的三輪評估,最終評出10件典型案例、10件優秀案例。
  • 中國特色民事審判理論及環境公益訴訟理論的新發展
    中國特色民事審判理論及環境公益訴訟理論的新發展 ——中國法學會審判理論研究會民事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會議綜述
  • 世界海洋日 | 福建省七部門加強涉海洋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協作...
    ,就涉海洋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加強協作配合。會籤聯席會在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舉行,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省法院相關領導蒞會。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羅輝會同相關部門分管領導共同籤署《關於在涉海洋公益訴訟和生態檢察工作中加強協助配合的意見》。
  • 嶽陽廣電新聞頻道:重點推介湘陰檢察公益訴訟工作
    獲取更多精彩信息 【 1月8日晚上19:30、22:00 和1月9日中午12:00,湘陰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紮實推進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工作在嶽陽電視臺新聞頻道《嶽陽新聞》欄目重點推介。】
  • 基層|聚焦檢察公益訴訟,當好公共利益「看護人」
    聘請11名公益訴訟觀察員來自行政執法一線的資深專家、媒體記者和市民代表,作為公益訴訟的重要參與者加入到公益訴訟觀察員的隊伍當中,黃浦區檢察院將與他們攜手為社會公益保護、為美好生活「發聲發力」。頒發聘書公益訴訟觀察員代表進行發言兩名公益訴訟觀察員代表分別結合自己的崗位實際進行發言,交流對公益訴訟的認識,並表達擔任這一新身份後協助檢察機關共同保護社會公益的信心和決心。
  • 上千萬鑑定費卡住檢察公益訴訟之路
    2017年7月1日,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正式施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推開。司法鑑定是公益訴訟中取證的關鍵環節,但在實踐中,「鑑定貴」卻成為公益訴訟發展的「絆腳石」,不少案件因交不起鑑定費用而「擱淺」。有司法鑑定業內人士告訴南都,公益訴訟鑑定費高源於鑑定程序專業複雜。
  •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發布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8日訊 17日,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設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機構聯合發布了《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立足於我國文化發展現狀,從文化事業、文化生產、文化產品、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國內和國際傳播與影響力六個方面,對2018~2019年我國文化發展的新成就、新態勢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做出總體上和指數上的描述和分析,對中國文化近年來所達到的水平和競爭力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評估,對2020年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文化建設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希望藉此為黨和政府的有關決策和管理提供宏觀上的理論參考和數據支撐
  • 檢察公益訴訟亮劍|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亮劍|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2020-12-1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典型案例
    【調查和督促履職】  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以下簡稱「天津三分院」)調查發現,原天津濱海旅遊區管理委員會(現為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委員會)組織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施天津市濱海新區臨海新城區域用海建設期間,自2008年起在臨海新城北部海域建設施工道路1.7公頃,造成天津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所在的21.2公頃海域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