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多不會爬、長短腿!除了運動發育,孩子腿紋這個細節也不容忽視

2020-12-11 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俗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這句關於寶寶大運動發育的順口溜,想必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陌生。

最近,我們醫院來了一個小寶寶洋洋,1歲多了還不會爬、不會站...這讓爸爸媽媽非常擔心。

▽徐文娜主任面診小朋友情況

「寶寶產檢、出生都正常,但現在還不會翻起來坐...」媽媽焦急地說。

雖說每個寶寶發育有個體差異,不能盲目比較,但大致都遵循一個發育規律的。

這小洋洋都超過1歲了,媽媽也太心大了。

比如,當寶寶學會坐之後,寶寶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學習爬行。

而如果寶寶在7個月的時候還不能獨坐,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學爬,進而影響寶寶學走路。

在小洋洋的體格檢查中,徐文娜主任不僅發現孩子的雙下肢肌力弱,同時她還關注到一個讓人憂慮的情況。

洋洋左右下肢不等長!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徐主任在給洋洋體格檢查時,還觀察了孩子的腿紋情況...進而發現了情況。

*往下看,有詳細的自測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90%的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運動發育,什麼時候會翻身會爬會走。

但其實,孩子的腿紋也是需要多留個心眼的。

比如有的寶寶兩腿紋路不對稱,可能是髖關節脫位的信號。

這就需要醫生體檢、做B超或X光來確診。它的後遺症主要表現為雙下肢不等長,跛行等步態異常。

早期多為無痛性跛行,但是隨著年齡和體重的增加,會出現行走疼痛,並伴發脊柱側彎...

雖然腿紋不對稱,跟髖關節發育問題有一定關係,但並不是說,孩子有腿紋不對稱的情況出現,髖關節發育就一定出了問題。

具體需要做檢查!

這裡也特別給家長們分享一份『居家自測方法~看、聽、動、量』,保護我們的孩子,及早發現。

看:皮紋是否對稱

大腿、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是否對稱,包括皮紋的數量、位置、長度、深度。

量:雙下肢是否等長

雙髖屈曲90度,雙腿併攏,雙側內踝對齊,患側膝關節平面低於健側,總是處於曲位,不願意伸直且無力,提示有可能存在髖關節脫位。

動:髖關節外展試驗

「蛙式試驗」

寶寶平躺兩腿屈膝,向外展開髖關節,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5~90度,膝蓋外側可以觸及床面。(注意輕柔)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外展則明顯受限,有的只能外展40~45度。

△如圖,右側的情況就不太好↑↑

聽:髖關節活動時有彈響

給孩子換尿布、把尿時注意聽,孩子的髖關節處有沒有彈響或異常活動,如果有,也需要引起警惕。

劃重點

如果家長觀察到下面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排查。

比如:

1. 寶寶不喜歡蹬腿,也不喜歡把腿伸直;

2. 排斥將兩腿張開;

3. 走路時一隻腳老蹬在另一隻腳上;

4. 到1歲半還不會走路,或是走路搖搖晃晃像小鴨子,容易摔跤,站立姿勢異常...

如果已經查出來孩子的髖關節發育不良,也千萬不要擅自用掰腿方式給他矯正。

強行反覆施加的外力,非常容易傷到孩子,建議家長們最好遵醫囑,根據醫生建議幹預治療。

相關焦點

  • 2歲寶寶腿紋不對稱 被查出關節脫位
    寶寶兩個大腿的腿紋不對稱,家長們要引起重視。近日,東莞東華醫院接診了一位腿紋不對稱、走路像小鴨子的女童,最終確診其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需要手術治療。彤彤的髖關節雙正位影像,提示脫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東莞的李女士有個可愛的女寶,小名叫彤彤,今年2歲多了。但最近,李女士發現她走路時左搖右晃,軟綿無力,便帶她到東莞東華醫院預防保健科就診。
  • 家玥月嫂提醒:關於寶寶O型腿這個謠言,寶媽千萬別信!
    所以,剛出生的寶寶,都是O型腿。02、約2-3歲當寶寶開始學習走路時,通常在6-9個月後,O型腿開始改善,最晚至3歲,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消失。03、約3-6歲在這個階段,寶寶的雙腿又會變成X型腿。這也是孩子生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03、約7歲等到7-8歲時,大部分孩子的腿型會變得正常。
  • 17歲少女腿長135釐米,成為新世界腿王,大長腿是如何修煉的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一個人的外在美,有人說"沒有好看的外表誰會來了解你的內在?"細細想來,這句話似乎有些道理。其實現在人看一個人的外表絕不會只看臉,腿的長短和腿型的粗細也是一個人外表好看的充分條件。
  • 寶寶腿紋不對稱到底怕不怕?真相全在這裡了!
    有寶媽帶寶寶體檢,被醫生告知「腿紋不對稱」「懷疑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啥意思?醫生進一步解釋,髖脫位可能會導致孩子「長短腿」「跛行」,「須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孩子不就是胖點,兩條腿上的褶子不一樣多嗎?真有這麼嚴重?
  • 寶寶腿紋不對稱,兒保醫生讓做髖關節b超,到底有沒有必要做?
    新手爸媽 「醫生,我家寶寶42天體檢腿紋不對稱是什麼情況?」 「醫生,孩子3個月做髖關節檢查遲不遲?」 「醫生,髖關節檢查有什麼用?我們老大以前好像沒有做過這個檢查嘛。」
  • 21歲美女卻是O形腿,醫生:小時候忽視了這個……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治療師向超還記得這位患者:小蓮(化名)21歲,長得也很漂亮,是一位青春活力的陽光女孩,然而一站起來,因為O型腿導致姿態問題十分影響氣質,也讓小蓮感覺到很自卑。經過檢查發現,O型腿出現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她的扁平足。「如果在她小時候發現了扁平足,如果能及早幹預,後來的困擾就不會出現了。」
  • 高低肩、長短腿、駝背,可能是脊柱側彎?
    繼發性多是其他疾病導致的側彎,比如長短腿、椎間盤突出導致脊柱側彎。老年人骨質疏鬆症後導致的側彎屬於退變性,也可歸入繼發性。特發性多是小孩子發育導致的側彎,在發育過程中極易形成不良體態。①外觀上容易出現胸廓畸形、肩胛骨突出、高低肩、骨盆歪斜、長短腿、大小胸等;②胸廓中的臟器,主要是心肺功能受到影響,繼而影響運動功能,活動性和平衡性受限;內臟產生相應的一些移位,影響生長發育。
  • 寶寶出現O型腿或X型腿,不是穿紙尿褲的緣故,真正的「元兇」是它
    有人認為孩子出現O型腿或者X型腿,是因為穿紙尿褲的緣故,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紙尿褲只接觸嬰兒的髖關節和大腿根部,對小腿幾乎沒什麼影響,並不會造成寶寶O型腿或X型腿。造成寶寶O型腿或X型腿的主要原因是小腿脛骨發生不同程度的扭轉,導致大腿和小腿之間視覺上出現了角度。這是因為剛學會走路的小寶寶平衡感還不是很好,走路時心裡害怕,踩踏不穩,所以會出現膝蓋內扣的X型腿現象,這種情況一般在孩子七歲後會逐漸自我恢復,腿型變直。如果孩子2歲後還是O型腿或者7歲後還是X型腿就需要找醫生矯正。
  • 腿紋不對稱,家長千萬別忽視!
    腿紋不對稱,家長千萬別忽視!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孩子腿紋不對稱
  • 長短腿?這4個形成因素,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但你知道這個姿勢很可能會誘發一個體態問題——長短腿嗎。那什麼是長短腿?通俗來說,就是腿長有差異,兩條腿的長度不同。長短腿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結構性長短腿指的是腿本身就存在差異,髖部、腿骨、足踝的差異導致腿長並不等長,通過運動訓練進行改善的效果不明顯,想要有效矯正,可能要藉助醫學手段。
  • 17歲腿上長了肥胖紋怎麼辦 肥胖紋會自動消失嗎?
    在這個以瘦為美的年代,相信每個人都為了減肥瘦身努力過,但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不懈的堅持與努力終於減肥成功,還沒來得及秀身材卻發現身上留下了一道道溝壑狀的紋路,這就是肥胖紋,那麼17歲腿上長了肥胖紋怎麼辦?肥胖紋會自動消失嗎?下文便為你揭曉。
  • O型腿、X型腿,多是因為過早站立,不滿足兩個條件,別強求娃站立
    有一雙大長腿是很多人的願望,不過呢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X型腿或者O型腿。之前我聽說一位媽媽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家寶寶一歲三個月,有點O型腿,怎麼辦?」可能這位媽媽覺得O型腿早發現早矯正會對孩子比較好,但是,這裡有一點誤區要首先說明一下。
  • 寶寶出現O型腿,暗示身體缺鈣了?做好三點,有助於改善孩子腿型
    玲玲的孩子一歲半了,一直在學習走路。前段時間她正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練習著,遇到了鄰居王阿姨,就順便打了招呼。 對方先是過來抱了一下寶寶,誇獎其發育得好,接著說道:「這寶寶哪都好,就是這腿有點彎曲,O型腿有點嚴重哦,是缺鈣嗎?」
  • 讓寶寶在腿上蹦跳?這4個習慣會導致寶寶畸形發育,家長快收手
    「孩子的變化,家長的欣喜」這句話應該就是所有新手父母的心聲,從孩子出生到會爬會走路會蹦躂會叫人,每一個階段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弦。但總會有些父母太過著急,總是想要在他們成長發育的路上「伸出援手」,殊不知,這種幫助並不是一件好事。
  • 寶寶走路腿型不直咋辦?還真不是缺鈣的事,三個細節爸媽要懂
    香港一項針對2000多個孩子的調查數據顯示,2歲之前的孩子存在一定程度的O型腿是正常現象,一般在8歲左右,腿型會自己變直。編輯:邱寫寫孩子的健康是爸媽們最關心的大事,可是寶媽們每次看到自家的娃顫顫巍巍走路的樣子,總覺得哪裡怪怪的。琢磨了半天,寶媽們才搞清楚問題出在哪,小傢伙走路腿型不直,看起來像是「O型腿」一樣,這是咋回事呢?
  • 高低肩、長短腿,脊柱側彎只是不美觀,沒啥大危害?
    駝背、高低肩、長短腿都是脊柱側彎的常見表現!高低肩、長短腿、體態不正……這些很可能都是脊柱側彎的表現,家長千萬別大意!尤其是10歲到15歲的兒童或青少年,不明病因的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發病率最高。脊柱側彎是一種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有較大影響的骨科疾病。
  • 3歲娃腿部畸形,只因過早扶站、用學步車!5個習慣最毀腿型
    其實寶寶2歲前都會有一點O型腿,這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長期蜷縮的體位有關係,是正常的。大多數寶寶的腿型都會經歷一個從O型腿到X型腿,最後再逐漸變成正常腿型的過程。寶爸媽可以對照下圖中的發育規律,來判斷自家娃的腿型情況。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6歲前孩子腿彎大多數都是生理性的,家長不用太擔心。
  • 矯正腿型方法 矯正腿型方法導致膝蓋內測痛
    圖片素材來源於華蓋1、NG習慣:W型跪坐姿勢在寶寶開始學爬、學坐階段,容易呈現膝蓋外翻的W型跪坐姿勢,學齡前的寶寶骨骼發育尚未穩定,寶寶跪坐時,他的腳大多成外翻狀。將會使腿部變形情況更為惡化,尤其原本就有明顯內八特徵的孩子。這時候家長們最好儘量幫寶寶移動腳型,幫他回復到正常的狀態,不過還是儘量避免讓他跪坐比較好。
  • 娃兩條大腿上的褶子不對稱,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來到娃的第一次體檢日,身高 OK、體重 OK、大便 OK,結果醫生冷不丁地問:「你家寶寶的腿紋不對稱,過一個月再複查,可能會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情況。」這讓媽媽的神經一下子緊張起來。什麼,兩個大腿的褶子不對稱,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全,還能長短腿?真可怕!問及周圍的媽媽們,發現很多娃都中招了。
  • 寶貝腿紋不對稱急煞父母 醫生:這項檢查可查髖關節是否發育不良
    杭州網 記者 楊威 通訊員 張穎穎杭州網訊 初為人母的楊女士最近沉浸在喜獲麟兒的喜悅之中,可當帶著寶寶去醫院體檢時,卻被告知寶寶腿紋不對稱,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風險。社區醫生建議去專科醫院檢查。這對楊女士一家人來說頭頂似籠罩上了一層陰雲,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