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那些事

2021-02-19 中國海洋大學

四月迎來了校運會。

春意正濃,陽光熱烈,幾如夏日。

輪迴般地,海大校園裡加油聲幾度連成片。

花開花謝年復年,看臺上的足跡、操場上的汗水,

幾經易主,年年都是不同人的主場。

而朝花夕拾,歲月流轉,

這些人、那些事都在歡呼聲裡變得明滅。

  13王曉慧自運動會開始就不曾放下過心。大一時身兼高水平運動員和體育部幹事兩職,在運動會中當仁不讓地承擔著前期給運動員訓練,幫助部長整理信息,開運動員動員大會諸如此類的工作。大二時懷著服務大眾的心態,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幹事們,同時總結並完善自我工作,致力於使比賽過程和結果更上一層樓。

  「在我經歷過的兩屆運動會中,發生過不少至今還清晰記得的事。第68屆運動會,那時運動會場地還在魚山,那是一場艱難的拔河比賽。儘管沒能贏得最後的勝利,但作為一個團隊,每個人為之付出過,就沒有留下什麼遺憾。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用力每個人的盡力大家看在眼裡。」

  「如果讓我再經歷一次校運會,我會更加用心去做,更好全力奔跑,用心記錄和隊友同學老師每一個瞬間。」


  12法學王偉康,他與運動會結緣頗深。「我參與了大學四年所有的校運會。大一,作為兩操運動員參加健美操啦啦操比賽,而後作為田徑運動員參加了100米比賽。當時也是一名體育部幹事,參與場地布置,搖旗擂鼓等活動。現在想想也是佩服當時的自己,能有那麼多精力。大二擔任體育部部長並作為100米運動員參加比賽。大三擔任學生會副主席並作為運動員參加比賽。大四……應該是這一生最後一次站在跑道上了。」


      回憶往昔,總有那麼幾件事兒停駐在記憶裡,來來回回,不曾遠行。

     「運動會時,每個院的運動員都會為了自己院的榮譽,奮力拼搏。為給院裡爭光,也為不辜負每次起早貪黑訓練的自己。每個人都咬緊牙關,卯足勁兒,在田徑場上奔跑,吶喊,揮灑熱血。」


  「最讓我感動,也是最有趣的事情是:在訓練方隊,訓練加油方案時』怨聲載道』的同學們,真正站在操場上的時候,每個人都十二分認真,沒有人願意輸給別的院。往往那個時候他們才會知道,原來自己是愛這個院的。這個方陣、這個班、這個院,就是我們的歸屬。我可以抱怨法政這不好,那不好,可是你別的院說我法政不好,那就不行。」

  「如果我還有機會,我真的想靜靜的坐在看臺上,看看那場上運動員的汗滴在跑道上,看著大家張大嘴巴,齊聲喊出:法政加油!隨著宣布成績的時候,隨大家一起雀躍而起。」


  13法語常曉宇,作為海大之聲的成員,所參加過的兩次運動會都堅守在主席臺,負責廣播工作。在她看來,「雖然播一整天稿子真的口乾舌燥,但是和大家在一起的那種幸福和快樂感真的是千金不換的!」

  「 大一那年還是在魚山開運動會,所以整個嶗山校區要參加運動會的同學都要起個大早去魚山,一路上N輛校車排成隊行駛在公路上的樣子想想還是挺拉風的。運動會期間,因為要負責廣播工作,所以海大之聲的成員全站都要待在主席臺上,魚山那邊的放音間很陰冷,我們穿著厚外套還瑟瑟發抖,然而坐在看臺的同學們早就熱的不行啦——感覺這種對比挺有意思的。

  我大二這年的運動會是學校第一次在嶗山開的運動會。所有的播音設備都是新的,效果比魚山好很多。每次播成績的時候都能明顯感覺到全場是略微屏息的狀態,播出成績聽到對應學院的同學們高聲歡呼的感覺真是太棒。」


  在13光科羅靜博的回憶中,「大一的時候主要就是走方隊坐看臺和服務本院的運動員。其實那會兒大家走方隊的熱情並不高,但還是會每次都去訓練,也是為了自己的學院做一點小小的事吧。由於走方隊所以當時並沒太大的關注賽事。大二的時候就是帶方隊,就像看著大一的自己一樣。」


  13物流管理王成正回憶他個人所經歷過的校運會時說到:「如果再參加一次校運會,希望能多參與些團體比賽,對於增強彼此情感很有好處。」


  流光易老,故事就講到這兒了。

  對已經歷過校運會的人來說,無論是方隊、看臺,還是烈日、熱淚,都成了回不去的記憶。而只要參與過,就不會有遺憾——畢竟回憶是經歷給予我們最好的饋贈。

圖片 觀海聽濤新聞網學生記者團

文字 程子珊

編輯 楊 雪

相關焦點

  • 這些人 那些事
    在一腳踏三縣的紅橋鎮,道路四通八達,人、車流量較大,與興文縣、長寧縣緊緊相鄰,道路交通管理壓力不言而喻,80後的劉勝誼已鎮守此地兩年有餘。在這個離大隊近50公裡,僅2名民警,4名輔警的邊遠中隊,轄紅橋、大井、五礦3個大鎮,各類工作與其它中隊一視同認,沒有特殊待遇,只有超負荷的工作時間和壓力山大的工作任務。
  • 那些與毅力有關的人與事
    其間出現那些數不勝數的困難險阻,也只有他們自己能夠深刻體會。如果沒有「堅韌不拔」之毅力,他們是不可能走到勝利的最後一步的。而這些,後人都只能從零星的文字記錄中發現極小的一部分。因此,古人的毅力,遠比我們從文字中看到的要頑強得多,強悍得多。他們的成功,萬萬少不了「毅力」這一因素。
  • 忘掉那些人那些事,「交給時間」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專注做每一件事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專心地忙碌一件事的時候,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而且還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反而,當你百無聊賴的時候,時間就顯得慢慢悠悠當你專注於某件事的時候,你會忘了周遭的一切,達到了所謂的忘我的境地,即便這是短暫的,但確實是做到了忘記。這樣一次一次的專注,越來越多的專注,就會去佔領腦海中更多的領地,那些你不想回憶的事、不願重提的人自然就會慢慢地在腦海中退卻,慢慢地,就會越來越淡,最後,即便你想起來,也不會再有曾經的那種糾結,那時會淡然一笑,笑自己的幼稚,笑曾經的蹉跎。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知青生活瑣憶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知青生活瑣憶展秀華      一輛牛車咿咿呀呀行走在鄉間的土路上
  • 警事日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所以,每每冬季恩施城區飄雨的日子,三岔、新塘、紅土、石窯這些地方就該下雪結凌了。大山的守護者們視雪情為警情,把凌凍的天氣當做吹響鏖戰冰雪的集結號!難以忘記在奮鬥中走過的那些年,那抹高山之巔的螢光黃總是那麼執著的出現在風雪飄曳的夜晚,與雪松為伴,把一捧捧融雪劑撒在每一條已凍成一片鏡面似的路面上,而全然不覺其實自己已被寒風撕裂出血口的臉龐和被凍得腫脹的雙手。
  • 【楊傑宏】七中的那些事,那些人
    太多的事,太多的人,有些遠了淡了,有些近了濃了,記憶裡愈模糊的感覺中愈清晰……2012年3月15日,楊林軍打電話給我,有關方面要出一本關於老七中的紀念文集,要求抽空寫篇文章。從七中出來,不期已20年了,提起筆來卻不知從何處說起。突然想起,前幾天在麗江一個文化人的問話:「你是麗江地區中學哪一屆的?」我說是七中畢業的,他頗為驚訝,說印象裡我是地區中學畢業的。
  • 回憶那些人那些事!漢代最傑出的科學家——張衡
    社會流行的「熱點事件」更新的速度也的得到了「提速」,那些熱點、看點較高的人與事吸引著廣大讀者、看官的眼球。而一些歷史人物與故事仿佛要被人遺忘,今日帶您簡讀那些不能被遺忘人和那些事。一個不能被遺忘的漢代科學家漢代的科學家?張衡是誰?下面就帶您了解張衡的生平貢獻,了解這位漢代的科學家!
  • 翠雷山下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先說遠點,據記載,1929年春,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由井崗山向贛南、閩西進軍,幾次活動在翠雷山周邊的寧都洛口,苦竹村的包洛口店、包家祠一帶。據年長者回憶,當年,開採鎢砂礦工最高峰人數達2萬多人。解放初期的1954年,鎢礦為中央企業,冠以「中南有色金屬管理局金華山鎢礦」,可見鎢砂價值之高,機構規格之顯赫。
  • 關於孤獨那些事
    關於孤獨那些事About loneliness關於孤獨那些事02:25來自LearningYard學苑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黎)紀伯孤獨並不是身邊沒有人陪你、沒人聽你講話、你說的話沒人聽,它是來自靈魂深處的一種不知什麼時候冒出的感覺,它不像悲傷和高興那樣來得猛烈,它更像是一層紗,若隱若現,但就是掉不了,籠罩在身上。它是上天給人的恩賜,它不斷折磨著人也不斷地在提醒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除了你自己真正知道你想要什麼,其他人都不知道。
  • 親口聽她們講那些年的事和別的途徑而來的那些年的事有什麼不同
    鶴髮童顏難掩你的美麗容顏,在我心中你是最可愛最美麗的人!幹休所有這麼一個老婦人,白髮蒼蒼。腿腳不怎麼利落,依然顫巍巍的扶著一樣腿腳不利落的老伴來食堂打飯。她們幾乎不怎麼和人講話。無論是我們這些年輕的姑娘,還是身材健碩的士兵。甚至是一樣老邁的同伴。她們的目光有一些茫然,似乎所有的熱情都已經消散。她們的兒女都在外地,一年也不能回來一兩次。
  • 園林線上課堂「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中國營造學社紀實」展春華秋實
    「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人——中國營造學社紀實」展是中國園林博物館精心策劃推出的專題展覽。展覽分為悠悠經年、春華秋實、山河故人三大章節,以照片、圖檔、模型、測繪圖、手稿、書籍刊本、人物圖譜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中國營造學社」這一民間學術團體輾轉於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用心血凝結出的中國古典建築史、園林史的珍貴記錄。
  • 那些不確定的事
    那些不確定的事,才是故事中最該關注的地方!有時候,本來很清楚明了的一件事情,到了去做的時候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事情往往會因此走上一條岔路。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去努力掌握關於這道題的知識,以免將來重複失敗在同一道題目上。有時候面對著手頭的事情我們會產生失控感,沒有足夠的把握真正做好這件事。這時,就會在心裡產生一種莫大的壓力,如果再加上事情失敗的打擊,很可能讓我們一蹶不振。
  • 《亞裔美國人》紀錄片告訴你,有關美國亞裔的那些事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Thirteen網站18日發表了《我從「亞裔美國人」紀錄片中知道的十件事》一文,通過PBS旗下KOCE-TV一檔名為「亞裔美國人」的節目,為人們了解亞裔美國人在美國歷史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些參考。圖為3月12日,亞裔在波士頓州議會的臺階上就疫情期間遭受的種族歧視進行抗議。
  • 那些人渣教會我的事
    如果你去監獄裡轉一圈,問那些罪犯你覺得你有罪嗎?95%都會說自己是被冤枉的,都是別人的問題哪怕是窮兇極惡的人也是如此。人性就是這樣的奇怪,所以啊!壞人頭上從來不會寫一個壞字,人渣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人渣,甚至他們會覺得自己都是對的,不怕真壞人就怕假好人,尤其是那些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假好人。回題是岸。說說那些人渣教會我的事。
  • 《楊光那些事》開機 魏一顏丹晨等主演
    6日下午,陣容龐大的「《楊光快樂生活》之《楊光那些事》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龍達溫泉生態城成功舉行。旨在通過」楊光系列」的全國範圍內放映,讓更多人了解天津人文化與天津的發展,同時通過開機儀式讓喜歡」楊光」的粉絲們,搶先了解新劇的梗概。
  • 能扛事的人,往往具備這些能力
    但,能扛事的人,會把生活的苦難當成向上攀登的階梯,苦難越深,離成功越近。 少年如棋之開局:贏在格局。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我們不應局限於眼前的一草一木,而應該放開眼界,謀劃長遠。中年如棋之中盤:進退裕如。
  • 勇敢面對那些讓自己害怕的事與物
    許多人都經歷著彷徨與恐懼,我們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這是難免的。我們應該怎麼面對恐懼呢,是逃避還是忍受。都不是。我們應該勇敢面對這些讓我們害怕的事與物。我們應該勇敢面對並擁抱緊張,丟人,嘲笑,失敗,評價,謾罵,現實等一切讓自己感到害怕痛苦的人,事,物。今天你緊張了嗎,害怕了嗎,如果有那說明你的機會來了,磨練的機會,成長的機會,這是好事,是幸運的,來吧朋友,安靜的湖面練不出牛逼的水手,讓暴風雨來吧,我們是勇士,我們敢於直面,我們擁抱恐懼,面對恐懼,甚至喜歡挑戰。
  • 主持人大賽的那些年那些事
    主持人大賽的那些年那些事 在小小少年的心中,那些或風流倜儻或花枝招展的帥哥靚女們,口吐蓮花、侃侃而談,那英姿颯爽的模樣簡直不能讓人更羨慕。他們就是智者的化身,強者的代名詞。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成為了少年的我心中的目標。 2007年,第五屆「白象杯」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或許是因為太過精彩也或許是因為正值少年熱烈的青春,被深深的銘記。
  • 減肥那些事
    這些相信的女人,最後選擇了原諒了男人,給男人一個改過的機會。那些原諒出軌的人最後過得怎麼樣但是身邊的人都在幫他,說他只是一時糊塗,讓我再給他一個機會。講心裡話,我非常清楚最理智的做法就是離開他,可是這麼多年的感情說捨棄就能捨棄那一定是假的。所以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原諒他。
  • 《減肥那些事》
    提到減肥,或許大家都能舉出各種各樣的案例來,有些人通過持之以恆訓練逆襲成功,有些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想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那些想要減肥和正在運動減肥的朋友,以及你身邊那些通過節食減肥的朋友,有所啟發,給他們指明一條正確的瘦身之路。對於上文前兩種減肥人群,我們不會感覺到可惜或驚訝。但第三種情況,往往會出乎我們的預料。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