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線上課堂「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中國營造學社紀實」展春華秋實

2020-12-22 中國園林博物館

為了讓大家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園林文化,了解園林的魅力,中國園林博物館特別推出「園林線上課堂」,持續進行科普教育。

「園林線上課堂」觀展專題精選園博館精品展覽,帶您品鑑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探尋園林歷史文化脈絡

「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人——中國營造學社紀實」展是中國園林博物館精心策劃推出的專題展覽。展覽分為悠悠經年、春華秋實、山河故人三大章節,以照片、圖檔、模型、測繪圖、手稿、書籍刊本、人物圖譜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化地呈現「中國營造學社」這一民間學術團體輾轉於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用心血凝結出的中國古典建築史、園林史的珍貴記錄。

本期「園林線上課堂」我們將為您介紹本展覽的第二章節「春華秋實」,簡要瀏覽營造學社在田野考察、古建保護、學術出版和園林走訪等方面的寶貴成果。

無論是在抗戰前期的華北,還是在戰時的西南,中國營造學社作為一支非官方的考察隊伍,在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的奔波中,積累了大量有關中國古建的第一手資料。在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些古建遺構,如五臺山佛光寺,是在這一時期由學社成員發現並測繪的,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反響。除此之外,學社撰寫出版大量有關中國建築的學術著作,走訪調查各地民居和園林實例,參與古建、文物保護工作,均取得很大成就。

田野調查

營造學社所從事的中國古建研究,在當時的中國學術界仍是一片未經開拓的荒漠,中國學術界此前沒有任何田野調查的經驗。薊縣獨樂寺、河北趙州橋、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國寶級文物都是通過他們的考察才被世人熟知並從此被加以保護。

獨樂寺

薊縣獨樂寺始建於唐,重建於遼。1932年,梁思成一行對獨樂寺進行了考察,這也是學社的首次田野調查。他們對古寺進行了測繪並拍攝了大量照片,調查後整理發表的學術論文使獨樂寺從此聞名海內外。

梁思成在《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門考》中寫道,「(獨樂寺)上承唐代遺風,下啟宋式營造,實為研究我國建築蛻變上重要資料,罕有之寶物也。」首次揭示了獨樂寺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重要地位。

獨樂寺觀音閣模型

佛光寺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始建於北魏,857年重建。20世紀30年代,日本學界宣稱中國已經沒有唐代的木構建築,要看唐代木構建築必須去日本奈良。1937年6月底,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紀玉堂四人到達佛光寺,克服重重艱難,連續工作七日,對寺廟進行了全面考察。

調查過程中,林徽因在梁架下發現了微弱的墨跡「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寧公遇」,與殿外紀年為唐大中十一年的石經幢上所記載的「女弟子佛殿主寧公遇」相吻合,據此確認了佛光寺的重建年代。這是對日本學者的有力駁斥,更是建築史學上的重大發現。

林徽因調查佛光寺的照片
營造學社調查佛光寺的資料

辨章學術

中國營造學社在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古建文獻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論是對《營造法式》的註解重刊,還是集眾家之長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的出版,其存續期間共撰寫和出版了有關我國的建築專著30多種,為後人深入研究中國古建奠定了第一手資料。

《中國營造學社彙刊》1-7卷

中國營造學社編輯並發行的刊物,印行於1930-1945年間,共計7卷23期22冊,約5600頁,其中插圖約2500幅。

《中國營造學社彙刊》

《營造法式》考訂、重刊

1919年版《營造法式》刊行後,在朱啟鈐的倡導下,眾多藏書家、版本學家搜集傳本,對該書展開了細緻的版本考證與校勘,並聘請老工匠對圖樣部分進行了重繪。

陶本《營造法式》考訂稿本

完成《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自1939年起擔任中央博物院建築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從1942年開始著手編寫中國建築史,兩年後完成。

此外,學社在長期的田野調查和古建測繪修復工作中,積累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籍、資料,還校勘和撰寫了大量專業著作,這些成果包括:《髹飾錄》《牌樓算例》《元大都宮苑圖考》《新編魯班營造正式》《營造辭彙》《工段營造錄》《西山名勝圖說》《故宮營造史料》等等。這些資料和書籍至今仍然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

中國營造學社纂《營造辭彙》

清代允禮等纂,營造學社重新剪貼並繪圖的《工部工程做法》

文物保護

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營造學社受中央研究院委託對北京故宮進行測繪,此項工作由梁思成負責,邵力工協助。至1937年,共對故宮60餘處古建進行了測繪,繪製圖紙數百張。此外,學社還參與了圓明園、護國寺等多項遺址、古建的研究、修繕等工作,是當時北平最為專業的古建修繕諮詢團隊。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測繪工作被迫中止,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共同決定,將這些珍貴的資料存入天津麥加利銀行(英資)。

營造學社曾使用過的信封

梁思成就護國德勝庵遷移鐵影壁事致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的書信

走訪園林

中國營造學社在園林學方面亦頗有建樹。社員闞鐸校刊《園冶》,讓沉寂了300年的園林巨著為人所知;劉敦楨發表《同治重修圓明園史料》《蘇州古建築調查記》等,考察蘇州城內怡園、拙政園、獅子林等,建國後仍將其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社員劉致平對圓明園、北海等園林亦作了大量研究。

中國園林博物館建館以來,收錄了大批中國營造學社有關園林的歷史資料,在園林文化研究和古建築保護方面具有極高價值。

學社社員走訪江浙園林時所拍攝的漏窗
江浙園林中的門洞
學社社員拍攝的西安城樓
學社社員拍攝的寧波天一閣

15年間,在戰爭的陰影下,學社同仁奔走在紛亂的鄉鎮和田野間,克服千辛萬苦,足跡遍布15個省220個縣,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寶貴財富,使中國傳統文化的薪火得以傳續,是建築史上一道無法忽略的奪目風景。

相關焦點

  • 營造學社90年:在古建築裡發現中國
    這棵樹上還有一支早早分叉出去的小枝椏上,上面標註著「中國、日本建築」,沒有任何細節、不在「文明」主線之上。同一時間在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學習建築的劉敦楨也閱讀了這本教材,他有一樣的感受:西方中心主義的視角令人難以接受。 可面對著中國大地上無數的宮殿、廟宇、塔樓、園林,當時誰又能說得清楚,它們建築結構上的特點、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學原則是什麼?
  • 營造學社_三聯生活周刊
    可面對著中國大地上無數的宮殿、廟宇、塔樓、園林,當時誰又能說得清楚,它們建築結構上的特點、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學原則是什麼?從唐、宋到明、清,中國建築怎樣一步步發展而來?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是什麼、在哪裡?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知青生活瑣憶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知青生活瑣憶展秀華      一輛牛車咿咿呀呀行走在鄉間的土路上
  • 中國營造學社成立始末:破譯一本「天書」,培養一代學人
    1930年初春,一個私人學術團體在北平寶珠子胡同7號一間民房中悄然成立。這個小團體是那麼不起眼,門口沒有掛牌,屋內只有三張桌子、幾把椅子,每天上班的只有三人。因為太不起眼,它竟連個成立儀式都沒有,以至於後世學人為它是1929年成立,還是1930年成立爭論不休。它就是在中國學術界影響深遠的中國營造學社。
  • 主持人大賽的那些年那些事
    主持人大賽的那些年那些事 在小小少年的心中,那些或風流倜儻或花枝招展的帥哥靚女們,口吐蓮花、侃侃而談,那英姿颯爽的模樣簡直不能讓人更羨慕。他們就是智者的化身,強者的代名詞。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成為了少年的我心中的目標。 2007年,第五屆「白象杯」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或許是因為太過精彩也或許是因為正值少年熱烈的青春,被深深的銘記。
  • 園林線上課堂(40)|雲賞春·東風嫋嫋泛崇光
    在當前特殊時期,中國園林博物館「閉館不閉展,服務不斷線」,推出「園林線上課堂」,持續推廣科普教育。為了讓你在家裡也可以看到園博館中的滿園春色,「園林線上課堂」賞景專題推出「雲賞春」,一起欣賞那一簇簇盛放在園林裡的春景吧。
  • 園林線上課堂(45)|雲賞春·無邊光景一時新
    在當前特殊時期,中國園林博物館「閉館不閉展,服務不斷線」,推出「園林線上課堂」,持續推廣科普教育。為了讓你在家裡也可以看到園博館中的滿園春色,「園林線上課堂」賞景專題推出「雲賞春」,一起欣賞那一簇簇盛放在園林裡的春景吧。人間四月天,滿載著溫暖和希望。以花喚春,以木醒春,以風迎春,以鳥鳴春。
  • 警事日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友情歲月裡唱不盡得,是那些年一起摸爬滾打的兄弟們。責任今天上午9點,我收到石窯一位老百姓發來的微信,詢問秋木山到石窯集鎮的那條危險路段是否因為凌凍又採取了封路措施。回完微信後才發現,朋友圈內已被因倒春寒而造成高山、二高山路面凌凍的照片、視頻給刷了屏。
  • 翠雷山下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先說遠點,據記載,1929年春,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由井崗山向贛南、閩西進軍,幾次活動在翠雷山周邊的寧都洛口,苦竹村的包洛口店、包家祠一帶。1947年,有人在一次伐木中偶然撿到一塊烏黑閃光的石頭,鄰裡相傳,經行家驗證是貴重鎢砂,讓這裡人氣大增。據年長者回憶,當年,開採鎢砂礦工最高峰人數達2萬多人。解放初期的1954年,鎢礦為中央企業,冠以「中南有色金屬管理局金華山鎢礦」,可見鎢砂價值之高,機構規格之顯赫。
  • 那些年那些事(二十)
    上下兩千餘年,縱橫大江南北,廣泛流傳於中華大地,歷百世而不衰。偉大往往藏於民間,偉人稱人民群眾才是世界歷史的創造者,實不我欺也。趴貓兒,又稱「藏貓貓」,其實就是捉迷藏。這遊戲近年的一次網絡大火,緣起一樁名噪一時的刑事案件:四天後就要結婚的四川青年李某,因上山砍樹而被拘留,之後命喪拘留所。警方稱死於關押人員的躲貓貓。
  • 那些年,雅虎教會我的那些事
    我曾在雅虎中國做過4年小編,到現在自己創建微信公眾號「朕急播煩」,都得益於在雅虎的工作積累與沉澱。 有人說我的故事好,文採好,排版好,公眾號的名字也起的牛逼閃閃,我想說所有的一切絕不是拍拍腦袋瞎貓碰死耗子撞大運撞出來的,是雅虎給我了機會,是雅虎給了我方法,是雅虎給了我前進的方向。
  • 中國營造學社成立之初僅三人上班,梁思成等人還在此破譯「天書」
    1930年初春,一個私人學術團體在北平寶珠子胡同7號一間民房中悄然成立。這個小團體是那麼不起眼,門口沒有掛牌,屋內只有三張桌子、幾把椅子,每天上班的只有三人。因為太不起眼,它竟連個成立儀式都沒有,以至於後世學人為它是1929年成立,還是1930年成立爭論不休。它就是在中國學術界影響深遠的中國營造學社。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三年援疆路,一生疏勒情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崔志遠蔥嶺巍峨,包容世界冰川之父,孕育地球萬山之祖。第四季冰川融水發源了蓋孜河、克孜河和庫山河,它們萬年恆流,滋潤著帕米爾高原下的一片綠洲—喀什噶爾。2008年7月份,我有幸參加了第六批援疆工作,擔任喀什地區疏勒縣招商局局長兼南疆齊魯工業園管委會主任。
  • [普法課堂] 旅行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雖然疫情當下我們身不能動,但不妨礙我們「心已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關於旅行需要知道的那些事。一、旅行社應當告知、警示義務的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第八十條的規定,旅遊經營者告知、警示義務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正確使用相關設施、設備的方法。
  • 品冠,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品冠《那些女孩教我的事》昨晚我們聊了光良的「喜糖」其實是新曲《想你了》的鋪墊,聽了讓人莫名哀傷的《童話》。它讓我想起了「無印良品」中的另一位歌手—— 品冠 。品冠單飛後的品冠,在2001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疼你的責任》,並拿到全亞洲華人排行榜金曲獎。
  • 【楊傑宏】七中的那些事,那些人
    太多的事,太多的人,有些遠了淡了,有些近了濃了,記憶裡愈模糊的感覺中愈清晰……2012年3月15日,楊林軍打電話給我,有關方面要出一本關於老七中的紀念文集,要求抽空寫篇文章。從七中出來,不期已20年了,提起筆來卻不知從何處說起。突然想起,前幾天在麗江一個文化人的問話:「你是麗江地區中學哪一屆的?」我說是七中畢業的,他頗為驚訝,說印象裡我是地區中學畢業的。
  • 那些與毅力有關的人與事
    我也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逃不出平凡人的窠臼——毅力總是不夠用。但我讀書的時候,也稍稍用心注意了教材裡提到的那些有強大毅力的歷史名人。我記得歷史教材上,有意無意間都提到一些史學家、科學家等名人花了多長時間完成了他們的巨著。司馬遷用了十多年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李時珍花了27年完成了醫藥巨著《本草綱目》;徐光啟用了26年寫成《農政全書》云云。
  • 那些年,那些記憶
    原標題:那些年,那些記憶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並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
  • 回憶那些人那些事!漢代最傑出的科學家——張衡
    社會流行的「熱點事件」更新的速度也的得到了「提速」,那些熱點、看點較高的人與事吸引著廣大讀者、看官的眼球。而一些歷史人物與故事仿佛要被人遺忘,今日帶您簡讀那些不能被遺忘人和那些事。一個不能被遺忘的漢代科學家漢代的科學家?張衡是誰?下面就帶您了解張衡的生平貢獻,了解這位漢代的科學家!
  • 親口聽她們講那些年的事和別的途徑而來的那些年的事有什麼不同
    鶴髮童顏難掩你的美麗容顏,在我心中你是最可愛最美麗的人!幹休所有這麼一個老婦人,白髮蒼蒼。腿腳不怎麼利落,依然顫巍巍的扶著一樣腿腳不利落的老伴來食堂打飯。她們幾乎不怎麼和人講話。無論是我們這些年輕的姑娘,還是身材健碩的士兵。甚至是一樣老邁的同伴。她們的目光有一些茫然,似乎所有的熱情都已經消散。她們的兒女都在外地,一年也不能回來一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