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名的建築,不是一個建築師循規蹈矩建造的作品,而是傾入更多創造力的產物,但不是每個設計師都能面面俱到的考慮問題。
我國又被稱為基建狂魔,原因是我國的基建工程建設速度快,質量高,主要取得成就的領域有發電站、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等。在修路方面,不得不提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境內連接香港,澳門,珠海的橋隧工程,也是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世界稱為一大「奇蹟」,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有類似的產物。
【港珠澳大橋:中國境內一座連接中國香港、廣東珠海和中國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區域內,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以及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著名的加拿大魁北克大橋
魁北克大橋是加拿大境內一座寬29米高104米的橋,他177米的懸臂支撐著195米長的中間段,迄今為止保留著世界第一懸臂橋梁跨徑記錄。
當年,建造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聖勞倫斯河兩岸周邊的居民跨河,因為天氣的原因,這條河一到冬天就結冰,直到夏季才能恢復正常交通。1887年,加拿大政府終於將造橋事宜提上日程,卻在建造過程中頻頻發生事故。
發生事故的原因
計劃之初,承建這座大橋的鳳凰長橋梁公司總工程設計師以前從沒有負責過超過80米跨度的橋梁,所以他們專門聘請了著名的橋梁建築師對工程進行設計,並監督施工進行,設計師在了解到大橋的情況後,決定將這座橋設計成他一生的代表作,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要將這座橋設計成全世界最長的橋,私自將橋的長度增至110米,卻沒有考慮橋梁承重的原因,釀成悲劇。
其實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就發現橋梁出現彎曲的現象,但沒有引起設計師和橋梁公司的重視,為了縮短橋梁的建造工期,設計師要求工人加快施工速度,橋梁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1907年,工程接近尾聲,就在剪彩前,19000噸鋼筋瞬間墜落,75名工人當場喪生。
再度重演的悲劇
此後工程被宣布叫停,直到1913年,加拿大政府接手大橋的施工工作,開始這座大橋的重修,由於新橋主要受壓構件的橫截面比設計時增加了一倍,導致悲劇再次發生,1916年9月,由於懸臂安裝時一個錨固支撐構件斷裂,橋梁中間段再次塌陷,導致13名工人喪生,兩次事故共有88名工人因此喪生,終於在1917年,魁北克大橋竣工通車。
「工程戒」的由來
1922年,魁北克大橋竣工後的五年,加拿大七大工程學院將建築過程中倒塌的殘骸全部買下,用這些鋼材打造戒指,發給每年從工程系畢業的學生,由於技術的限制,橋梁殘骸的鋼材無法打造,學院只好選用其他材料,但為了體現橋梁塌陷的殘骸,這些戒指被設計成扭曲的鋼條形狀,戴在每一位工程系畢業學生的小拇指上,用來紀念在魁北克大橋建造過程中喪生的工程師們,就這樣,工程師之戒在工程界流傳開來,作為對每個設計師的警示,告誡工程師,時刻謹記安全的重要性。
事實上,在一座建造物完工之前,可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困難,我們不能一味埋怨設計師,更多要落實安全工作的還是工程公司的責任履行,只有將安全責任抓牢,才能從根本上避免事故的發生。我國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建築物安全性,出臺很多相關政策嚴抓違法工程,但更重要的還是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只有將這些都做好了,才能使生產處於最安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