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庫裡,"萌"旋風

2021-02-28 財訊體育


CURRY FLURRY

「萌」旋風

美國《體育畫報》記者 LEE JENKINS

根本沒有任何預兆。這名球員尚未找到得分的手感,而比分卻已經落後了,一名主力隊友此時正遭遇禁賽……他挨了一次犯規,啃咬著牙套,他問自己("究竟怎麼了?")……一次投籃砸在了籃筐後沿,微微一笑,再一次投籃中的……狀態回勇,又進了一個,找到了感覺……幹拔跳投,金雞獨立,27英尺外的空心球……球場內、替補席上、看臺中,所有人都在高喊:"把球給他!"……對方教練大喊要掩護防守,他們叫了暫停,球迷們發出了噓聲……替補席變得不知所措了,防守開始支離破碎,籃球聖地此時變成了野外宿營地……一個6英尺3英寸,190磅的"萌神"製造了這瘋狂的一幕,而他在球場上只會考慮如何與隊友再進行擋拆配合,因為他知道如果連自己都開始享受眼前這一幕的話,它就會馬上消失。

"腳踏實地打球,甘願奉獻自己的全部,這就足夠了。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金州勇士的組織後衛史蒂芬·庫裡說道,"如果你能排除一切幹擾,腦子裡只想著你的隊友,你就不會只考慮自己了。因為你知道自己的手感再熱也只是暫時的,熱度過了就必須要傳球。"曾幾何時,庫裡曾是一名被大學嫌棄的球員,他會遭受外界無端的指責,球探們也都覺得他實在太瘦小了。但庫裡從來都不在乎這些不愉快的往事。"那都是幹擾,"他答道。他不需要將憤怒作為進步的動力。相反他在追求一種和諧,一種籃球與手腕之間的和諧。關於投籃手感的話題,其實是很難用文字來表達的,除非你能在庫裡投籃時聽到他大喊了一聲:"短了!"此時,被投出的籃球會朝著籃筐的前沿飛行--而他更願意看到球能徑直穿過籃筐正中心。他尖叫道:"挺住!"--如願命中。

在體育的世界裡,著名球星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得分區域。相比之下,庫裡區域則更大、更熱而且更可靠持久。他現在還能回憶起第一次在球場上大發神威的情景,當時的庫裡在多倫多讀八年級,他加入了一個名為"5-0"的旅行球隊。結果在一場比賽裡,他獨自砍下了63分。


"我到處投籃,從來都沒失手,"他告訴記者。然而在比賽還剩下20分鐘的時候,球員的老爹卻已經提前離場了。"所有人都湊到了場邊準備看個究竟,現場變得鬧哄哄的,看上去他就準備一直這麼投下去了,"前NBA神投手戴爾·庫裡回憶道,"我覺得自己必須要離開那裡。我為對方球隊感到抱歉,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這麼對待他們。"

戴爾·庫裡的大兒子史蒂芬,在NBA中已不再是一名投手這麼簡單了,他現在是MVP!與此同時還是一名與隊友心靈相通的傳球手、一名值得信賴的防守者。不過令外界最感興趣的還是他的遠投技術,目睹火熱的籃球離開球員指尖的瞬間,球迷們會變得異常興奮。西部決賽,勇士的對手是休斯敦火箭和MVP排行榜位列第二的詹姆斯·哈登。對手會針對庫裡布置一套戰術,"如果庫裡跑到這兒……"火箭就在他距離籃筐還有30英尺的位置開始實施夾擊。雖然這麼做會拉空己方的內線,但庫裡又是不得不防的,因為所有球隊都害怕自己被一道厚牆隔在內線,任憑庫裡製造的"三分雨"噼裡啪啦地砸在自己的腦袋上。庫裡的威脅在哪裡?只要球員出場,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脅。


威脅無處不在。季後賽首輪對陣鵜鶘的第三戰,庫裡在第四節投中了一記關鍵的底角三分球,引領一度落後20分的勇士實現了逆轉;第二輪對陣灰熊的關鍵第四戰,庫裡在上半場就狂攬21分,幫助球隊扭轉了系列賽中的不利局勢……這樣的情景在過去27年裡,曾無數次發生在訓練館內。一些動物擁有提前感知地震的能力,而那些最熟悉庫裡的人則能夠提前預感到一股"庫裡旋風"早晚也將席捲整個聯盟。如果比賽一開始就沒有找到手感、如果他的球隊從一開始就處於落後的境地、如果他的整個賽季都打得踉踉蹌蹌、如果一名隊友遭遇到了傷病或禁賽、如果他在比賽中挨了對手一肘、如果對手試圖激怒或惡意幹擾他,那麼對手就攤上大事了。

他的表現已經承載了太多的期待,對於一支1976年之後就從未躋身過西部決賽的球隊而言,他們現在必須要擺出自己的所有籌碼。"趕上大場面,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猶如在看慢鏡頭一樣,"庫裡總結道,"而你會感覺很自在,你不會著急。你也知道這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舞臺,但你還會把它視為賽季中最普通的第27場比賽。你之所以有這樣的心境,是因為你以前在這裡曾失敗過。"


作為勇士的頭號球星和聯盟新科MVP,庫裡總能吸引外界關注的目光。

讀八年級時經歷的那場比賽,並不是庫裡第一次在"庫裡區域"中發威,只不過這是他還能回憶起的第一場比賽。"當他只有六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這麼做了,"馬爾科姆·桑德斯,庫裡在夏洛特一家活動中心打球時的籃球啟蒙教練說道。他們給自己的球隊起名為火焰隊。"他會先投進一個球,然後一個接一個地命中。每當他的臉上露出萌萌的笑容時,你就知道比賽已經完了。所有人都會圍過來看他,而他也會繼續表演給大家來看。"按照桑德斯的說法,火焰隊在長達四年的時間裡沒有輸過一場球。當庫裡剛剛九歲的時候,他們就參加了AAU巡迴賽,球隊那時改名為"群星隊"。隨後它依然保持著全勝的戰績,直至他們來到了10歲及10歲以下全美錦標賽的決賽,比賽地點被安排在奧蘭多郊外的迪士尼綜合體育中心。

桑德斯回憶道: "群星隊"在決賽中一開始依舊保持著領先的優勢,但名為波託馬克藍魔的對手卻在最後關頭反超了3分。教練利用最後一次暫停機會布置了戰術,庫裡被安排在右側投三分。這個安排基本奏效了。庫裡在投籃時被對手侵犯了,他需要完成3次罰球。"史蒂芬可從來不會失誤,這場比賽沒問題了,"桑德斯當時心裡想著。然而他的第一次出手就失誤了。

庫裡努力恢復了平靜,把第二次罰球投進了。第三次罰球時,他只能故意投偏來爭搶籃板,而他再次失誤,比賽也隨即結束。"那是我童年時最重要的一個時刻,"庫裡表示,"這件事在我腦子裡存了整整一年。擺在我面前的路有兩條:我可以從此開始選擇逃避,或者就此努力再來一次。我選擇了後者。"

四年後,庫裡搬家來到了多倫多,因為他的父親與猛龍籤了約。昆士威基督學院成為他就讀的新學校,他也隨即加入了該校的籃球隊。此前它是一支勝率在50%浮動的平庸球隊,但在場均能砍下40分的庫裡到來之後,昆士威就不再輸球了。在一項錦標賽的半決賽中,昆士威遭遇到了強勁的希爾克列斯公立學院,在各個位置上他們的球員都高出庫裡和他隊友一頭。"史蒂芬當時只有5英尺5英寸,而負責盯防他的對手則有6英尺2英寸,"前昆士威校隊教練詹姆斯·拉基告訴記者,"對手一直都在糾纏他,用他從未見識過的強度來衝撞他。"比賽時間就剩下了一分鐘,而昆士威還落後6分。在暫停時拉基向球員們講了句實話:"我覺得咱們扳不回來了。"

"把球給我,"庫裡插嘴說道,"我們還能贏!""你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還記得特雷西·麥格雷迪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連得13分的情景嗎?"拉基反問記者,"當時就發生了相似的一幕。他先是投了一個三分球、然後斷球、再進了一個三分、對手進攻犯規、又進了一個三分。最終我們不僅贏下了比賽,還足足贏了對手8分。"後來從安大略到奧克蘭,都留下過有關庫裡神奇得分的相似故事,其中一些情節都類似於神話一般。

庫裡後來代表夏洛特基督高中校隊參加了一項在北卡羅來納州舉行的錦標賽。在他亮相的首場比賽裡,他就在一次進攻中將全部40秒的時間都用於跟一名防守球員進行鬥牛,結果他在最後關頭用一記三分球埋葬了對手。"這個傢伙,"夏洛特基督高中的教練肖恩·布朗感慨道,"就是未來啊!"

客場對陣東密西根大學,是庫裡進入戴維森大學後的第一場比賽,那場比賽裡他總共失誤13次;不過在第二場比賽--客場對陣密西根大學時他很快就找回了比賽狀態,個人獨得32分。在競爭無比殘酷的NCAA錦標賽裡,庫裡也與戴維森的隊友一起品嘗了勝利的快感。那場對陣貢薩格大學的惡戰,庫裡的球隊在半場結束時還落後對手5分,球隊的主力大前鋒託馬斯·桑德勒還被打斷了拇指。"我們該怎麼辦?"球隊的主教練鮑勃·麥克洛普自問道。結果庫裡給出了答案,他在最後15分23秒的時間裡獨攬24分,戴維森贏了。

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戴維森)野貓又在對陣喬治城的比賽中一度被對手落下了17分,而庫裡也在自己前16次投籃中錯失了其中的13次。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樣--我們該怎麼辦?通過最後7分13秒的時間,庫裡一個人拿到了18分,幫助戴維森再次逆轉取勝。"就像辛納屈在唱歌時,"麥克洛普陶醉地回憶道,"帕瓦羅蒂又加入了高音一般美妙。某種魔力終究會被釋放出來,你只是想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生,而它會在最關鍵的時刻發生。"


"庫裡旋風"代表作

1.2008 vs.貢薩格

傳奇就從這裡起步:10號種子球隊戴維森在對陣7號種子貢薩格的比賽中下半場總共得到46分,而庫裡一個人就包辦了30分。

2.2013 vs.掘金

在季後賽關鍵場次第三節獨得22分的表現還不夠醒目?那麼請注意:庫裡所做的這一切,總共才耗時5分38秒。

3.2015 vs.灰熊

灰熊完全有機會藉助主場之利在這個系列賽中取得3-1的領先優勢,但庫裡硬是在關鍵時刻通過一記三分球、四個兩分球和三次罰球幫助勇士重新穩住了陣腳。

2009-2010賽季的82場NBA比賽,金州勇士似乎從未遇到過關鍵時刻。庫裡處子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是客場挑戰波特蘭開拓者,此前他們的成績僅為25勝56負。這也是老帥唐·尼爾森執教生涯的最後一戰,勇士只有6名健康的球員可以出場。結果在比賽進行的過程中,一名球員又傷了,接下來又有一名球員理應六犯離場,但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他被留在了場內。在這樣一場亂鬨鬨的比賽裡,庫裡卻交出了一份42分、9籃板、8助攻的答卷。這也是他進入NBA頭三年裡最好的回憶了,因為隨後的兩個賽季裡勇士一直在成績上萎靡不振,而庫裡也因腳踝受傷而休戰了大半個賽季。

"當大家把你排除在外,說你已經沒有機會的時候,這反而更容易幫助我集中精力,"庫裡表示。2013年2月,勇士要前往麥迪遜廣場花園對陣尼克斯,庫裡在該場比賽中瘋狂砍下了54分。不過在比賽前兩個小時,誰也看不到庫裡大爆發的任何苗頭--勇士的大前鋒大衛·李,因為在前一個客場比賽中與步行者球員打架而被聯盟禁賽;而在球隊前往賽場時,大巴車還因為違反交規遭遇了警察的攔截,熱身和準備時間因此全都沒了。"難道我們不該一爛到底嗎?"勇士中鋒安德魯·博古特說道,"每件事都不順,我們匆匆忙忙地投入了比賽,隨後就落後了對手10分,然後,突然之間,嘭!他(庫裡)開始不停地投籃,你甚至不希望別人再去分享他的出手權。即使這小子腳步還沒站穩、身體還沒有正對準籃筐,他也依然能夠用投籃錘倒對手。"

2013年庫裡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次季後賽,勇士的對手是丹佛掘金。第4戰比賽之前,大衛·李因為髖部屈肌受傷而休戰,庫裡的情況也不太妙--左腳腳踝扭傷了,左眼眼眶也被對手打腫了。因此他在上半場的比賽裡只投中一球,但在第三節裡他卻突然發威得到了22分。"那是升華的開始,"勇士的總經理鮑勃·邁爾斯點評道,"從這一刻開始,他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天賦是不容限制的。無論面對主場比賽、客場比賽,常規賽、季後賽、包夾防守還是人盯人防守--他都不會改變。即便是最好的球員,他們的自信心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出現起伏。但庫裡卻從來不會。"

現在的庫裡,會選擇在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比賽中完成偉大的投籃。在本賽季,他呈現了一打優秀候選"作品",而主場對陣小牛的那場比賽則是最為特殊的一場,因為這場比賽讓他想到了紐約一役。比賽開始時他的手感很差,他甚至來到場邊詢問起自己的個人教練布魯斯·弗雷澤"我的狀態是怎麼搞的"。開場僅僅七分鐘,勇士就落後了20分。在一次暫停中,庫裡開始發怒了。"他平日裡不經常發怒,"勇士的播音員鮑勃·菲茨傑拉德告訴記者,"但如果他真的發怒了,他就會把怒火全都傾瀉到你的身上。"

於是在這場比賽還剩下最後一分鐘時,庫裡已經拿下了48分,而隊友還在瘋狂地給他餵球。"拿50分!"德拉蒙特·格林喊出了現場所有人的心聲。庫裡為他們完成了最後一擊,一記距離籃筐28英尺的三分球,51分。賽後他找到了弗雷澤,問道:"你能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嗎?"當然了。"史蒂芬具有自動糾錯的能力,"弗雷澤後來說道,"他有時候也會投偏,但如果能抓住一次機會把球投入籃筐,他的身體就能自動重新找回那種感覺--那種感覺是他這輩子完成了千百萬次投籃後所形成的。一直到比賽結束,這種感覺就會一直伴隨著他。"這是一種能夠克服一切不確定因素的感覺。去年12月,庫裡在對陣魔術的比賽中曾投出了一記絕殺三分。弗雷澤採訪時問他是不是剛一出手就感覺這球肯定能進,"當然了,"庫裡聳了聳肩答道。

弗雷澤喜歡研究庫裡投籃的軌跡和弧度,並用來預測未來。庫裡喜歡乾脆的籃外空心球,不過當他投出的球開始砸在籃筐後沿的時候,弗雷澤就知道庫裡已經非常接近命中了。他還知道庫裡的許多經典表演都有著相似的劇情--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完成戲劇性的逆轉,並促使球員達到不可預見的高度。他說:"最偉大的投手是如此優秀,以至於他們會覺得普通的場面會有些無聊。"

兒子奪取MVP獎盃的三天之後,戴爾·庫裡也準備開車上路了。老庫裡已經50歲了,但他依然還能在夏洛特的家中打球,在指定位置投8個三分球,倘若不能命中至少6個球,他就要懲罰自己做10個伏地挺身。"我就是這麼教孩子們的(包括史蒂芬·庫裡和他的弟弟塞斯·庫裡,司職後衛的塞斯目前在發展聯盟打球),"戴爾說道。在戴爾·庫裡16年的球員生涯中,其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0.2%,在NBA歷史數據統計中排名第27。"你必須要時刻挑戰自己、保持競爭欲望,否則你就會退步。"

2013-2014賽季,布萊恩·斯卡拉布萊恩以助理教練的身份加入勇士。他曾當著全隊的面給庫裡講起了有關凱爾·科沃爾的訓練故事。每次訓練結束之後,科沃爾都會沿著三分線找到5個點,每個點連續投籃10次,順時針投一圈,然後再逆時針投一圈,總共完成100次投籃。曾與科沃爾一起在公牛共事過的斯卡拉布萊恩坦言,在一次訓練時他親眼看見科沃爾投進了99個球,而他的平均成績也有94球。"全隊都說我講的是狗屎,"斯卡拉布萊恩告訴記者, "他們覺得'不可能,絕對不是真的。史蒂芬才是全世界最棒的投手',但我告訴他們,在定點投籃上,科沃爾才是最棒的。史蒂芬都被我氣瘋了,我不知道因為我說了這些話,他還會不會喜歡我。"但在此後,斯卡拉布萊恩看到了變化。庫裡也開始採用與科沃爾一樣的訓練方式了,最近兩年一直都如此。

常規賽階段的最後一個星期二,庫裡又在勇士的訓練館裡練習起了三分球。他先是在右側底角處投籃10次,命中了9球。"很好,"負責給庫裡撿球的助教尼克·尤蘭說道。然後庫裡又挪到了三分線的右翼處投籃,10投10中。"更好了,"尤蘭點頭稱讚。再接下來,庫裡又在三分線的弧頂處10投10中,尤蘭此時開始驚訝地望向籃架邊上的觀眾,他張大了嘴讚嘆道:"哇哦!"沒錯,歡迎來到"庫裡區域"。在第一圈投籃訓練中,他50次出手結果命中了48球。然後他又按照逆時針順利往回再投一圈,左側底角處10投10中,三分線左翼處10投10中。隊友們都看呆了,而攝像機也都開著呢。"別把自己弄暈了,"庫裡自言自語道。他一連命中了77個三分球,而當他在三分弧頂最終錯失了一球之後,他一把抓走了格林手中的球衣,開始尖叫。100次投籃,總共命中了94球。

然而第二天早晨重複相同的工作時,成績則有所不同。他在每個點的10次投籃中只能命中8球。"他感覺無聊了,"弗雷澤點評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讓他們在23英尺之外把皮球投進一個小鐵圈裡,這都是一種挑戰。"但對於史蒂芬而言,這很簡單,"弗雷澤繼續說, "當他開始失誤時,通常是因為他已經感覺無聊了,你必須要重新激起他的興趣。"弗雷澤大聲喊來了勇士的主教練史蒂夫·科爾,球員時期的"神投手"科爾開始挑逗庫裡:"我的這身能耐,你想要嗎?"於是,兩人又開始了一場罰球競賽。再後來,助教盧克·沃頓也拉開架勢與庫裡比試了一場三分球賽。勇士的賽前訓練最終變成了一次自由活動。"他需要這樣的刺激,才能開啟得分模式,"弗雷澤說道。

西部決賽對決火箭,對於已經厭倦了小場面的庫裡而言,這實在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他的對手卻只能在一旁大吐苦水。常規賽中兩隊碰面四次,勇士都成為最後的贏家,而且分差還都是雙位數。今年1月在兩隊之間的一場比賽開打之前,哈登曾告訴自己的隊友 "勇士也沒有那麼好",結果火箭在那場比賽裡淨輸25分;四天之後兩隊再戰一場,火箭球員特雷沃·阿里扎曾在第三節對庫裡實施了"挑釁",結果事發三分鐘後火箭就在比分牌上被甩下了30分。事實上,所謂的"挑釁"只不過是火箭教練組給阿里扎布置的一項任務--極力壓縮庫裡的空間、逼迫他發揮失常。"每個人都企圖這麼做,結結實實地對他來一些硬的,"勇士的助理教練埃爾文·金特裡表示, "但我覺得這根本不管用。這反而會刺激到史蒂芬,讓他打得更好了。"

固執的火箭倒是沒有放棄自己戰術安排,結果西部決賽的五場比賽裡遭遇了1-4的慘敗。讓哈登他們稍感安慰的是,他們總算贏下了一場比賽(第四戰),而且頭兩場比賽裡火箭加起來也才輸了5分而已。

金特裡上賽季還是快船陣中的一員,"我告訴過他,當時我們是如何對他實施布防的,"金特裡告訴記者,"我們曾發誓不讓他擊敗我們。"為了限制住庫裡,快船全隊在庫裡還無法攻擊到籃筐時就對其實施了夾擊,堅決不讓庫裡起勢。"但你可以換一個方式來擊敗對手,"金特裡跟庫裡講道,"如果你始終能吸引對方的兩名球員,如果你能把球傳出去,那麼他們就沒戲了。"其實金特裡的建議也挺多餘的。在庫裡為戴維森大學打球的最後一學期裡,他曾在對陣俄克拉荷馬大學的比賽拿到了44分,強勢擊敗了這支由布雷克·格裡芬領銜的球隊。一周之後,他們的對手馬裡蘭也曾動起了"夾擊庫裡"的腦筋。庫裡在遭遇雙人包夾的情況下,3次出手1次也沒成功,但戴維森卻取得了30分的大勝。

除了擁有不俗得分能力之外,庫裡在季後賽階段平均每場還能貢獻1.8次斷球和6.8次助攻。

庫裡本賽季常規賽場均得分為23.8分,比上賽季(24.0分/場)略少。但勇士的贏球場次卻從去年的51場,增長為聯盟第一的67場--這也是因為勇士其他隊友經常能在球場上遇到四打三的場面。得益於這一點,庫裡身邊的隊友格林(11.7分/場)、克雷·湯普森(21.7分/場)和哈裡森·巴恩斯(10.1分/場)均在得分的數據上達到了職業生涯的新高。"我喜歡展現出自己從未釋放出來的激情,但隨著球齡的增加,我也學會了如何保持平衡,"庫裡表示,"根據比賽的過程,我已經能夠感覺到什麼才是真正需要的--我能感覺到球隊裡哪些人的狀態正佳,哪些人狀態不好,而我本人的狀態是好還是壞。"

當然在勇士時隔40年才重新殺回到總決賽之際,庫裡就不應該如此無私了。在這個一美元都相當於五美元、兩分球的價值等同於20分、小小的掙扎都將變成一場危機的背景下,勇士也需要對於投籃、得分稍感麻木的新科MVP能夠掀起一股"萌旋風 "出來。"你永遠不知道這股旋風什麼時候會到來,"庫裡說道。

你只知道它肯定能到來。


編譯/梁大鵬


相關焦點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三"太極拳名家陳鑫的書裡寫到:"擊首尾動精神貫,擊尾首動脈絡通。當中一擊首尾動,上下四旁扣如弓"。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一個中國籍"移民"最近在加拿大火了!它的名字叫:"大毛"圖片裡這隻熊貓名叫大毛,2013年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居住在多倫多動物園。最近加拿大天氣寒冷,大毛有點不適應。分享者來自世界各地,從美國到俄羅斯到澳洲都有。然後大毛就登上了各個媒體的頭條:
  • "發勁如放箭"一一敢問箭射何方?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五每一個練拳的朋友都對"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耳熟能詳",甚至在夢裡都親身演繹過這種功夫。那麼這句話只是打個比方呢?還是實在可操作的一種太極技法呢?進一步具體發問: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弓"可有形,"弦"可虛張,但"箭"在哪裡?"箭"射何方?先來看一看楊澄甫的答案。"與敵對手時,內勁如開弓⋯⋯我如弓,敵如箭,出勁之速,敵如箭出矣。
  • 【雲間漫談】有感"元旦書紅"
    舊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古人云"四氣新元旦"。一年中的第一個月為元月,稱正月;正月初一,又稱"元日"。北宋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清嘉慶《松江府志》載:"正月一日,雞初鳴,悉起正衣冠,拜天地,家廟尊長,後以次拜鄰裡親戚。輿服華煥,雜遝街市,各投刺於門,曰賀歲。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喬丹和兒子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二登哥"的勇猛存在!他不是通過其"父""上位"的人。並於當月成為了"月最佳新秀",同年5月,戈登入選了08-09賽季最佳防守陣容二陣,已經有"鋒芒畢露"之勢。&34;五年,被叮咬的傷痕累累在紐奧良的5年裡,戈登場均可以得到16.3分,外加2.4個籃板和3.2次助攻。可這幾年裡,戈登經歷了無數次傷病的折磨,打打停停,各種稜角也都被無情地磨平,與人們的期望越走越遠。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一一隨著身體向一個方向轉動,腳跟隨之,腳趾反向平衡。則既無"腳趾抓地"之僵,亦可得"放鬆貼地"之果,即時刻保持了腳面與大地的完美契合。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