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後,極力報復兄弟胤禩和胤禟,過程之殘酷讓人不寒而慄

2021-02-13 商代歷史

康熙朝晚年,眾位康熙皇子為了奪取皇位,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戰,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最終,雍正成為了勝利者,並且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後,順利繼承了皇位。

然而,就在雍正登基之後,也隨即對當年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其他康熙皇子進行了極為殘酷的打擊和報復。

這其中,結局最為悲慘的便是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他們不僅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至死,就連名字也被改為了極富羞辱意思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其家人們也全部跟著遭了殃。

而縱觀整個雍正對這兩位康熙皇子的懲治過程,更是讓人產生了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八阿哥胤禩,雍正最為痛恨的政敵與對手,同時其結局也最為悲慘。

八阿哥胤禩的生母是辛者庫出身的良妃衛氏,這也就使得胤禩成為了出身最為卑賤的康熙皇子,但也正是卑賤的出身,反而極大的激發的胤禩的上進心。

胤禩自幼聰慧,並且待人處事非常的謙恭與隨和,這也就使其得到了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在內的眾多康熙皇子以及朝中大部分官員們的擁護。

與此同時,胤禩年紀輕輕就表現出了非常卓越的能力,進而讓康熙也對自己的這位皇子刮目相看,不僅將其晉封為貝勒,還在自己外出期間多次委以其署理政務的差事,並且還安排其迎娶了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為福晉,可見這一時期康熙對於胤禩的喜愛與器重。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在「九子奪嫡」期間,胤禩表現出了對於皇位強烈的覬覦之心,成為了雍正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的最大阻礙。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康熙皇帝「一廢皇太子」後,胤禩便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表現非常的活躍。他先是支持與自己「一母所養」、從小關係密切的大阿哥胤褆,隨後,在胤禵因為用「魘鎮」詛咒太子胤礽的事情敗露,進而被康熙下令圈禁終身後,又藉助其強大的影響力,直接參與到奪位之爭,就此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勢力集團。

只不過,胤禩的如此行為引發了康熙皇帝的極度不滿,儘管在此期間康熙兩度廢黜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但也始終沒有考慮將皇位傳給胤禩,並且伴隨著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斃鷹事件」,胤禩徹底也從「九子奪嫡」的進程中徹底出局。然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胤禩開始全力扶保、支持雍正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參與皇位的爭奪。

可以說,不管是自己直接參與奪嫡,還是先後支持大阿哥胤褆和十四阿哥胤禵進行奪位之爭,八阿哥胤禩始終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上,並且憑藉其在皇子與朝臣中的雄厚實力與影響力,給雍正製造了巨大的麻煩與困擾,這也使得雍正對其是恨之入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順利登上了皇位,並且加封胤禩為廉親王,並任命其為總理大臣,協助其署理政務。

實際上,這樣的安排僅僅是雍正緩兵之計,一方面,此時雍正在朝堂上的支持力量非常的單薄,尚不足以對胤禩進行直接的懲治和打擊,另一方面,則是雍正還需要藉助胤禩的力量,來完成政令的實施,以實現皇權的順利過渡與交接。

然而,沒過多久,雍正的「報復」行動就開始了。

他將支持胤禩的九阿哥胤禟派到西北隨軍,十阿哥胤䄉議罪圈禁,十四阿哥胤禵也被發配到馬蘭峪去看守皇陵,徹底將胤禩孤立起來。同時,他還不斷找各種理由,在公開場合對胤禩進行嚴厲的打壓和訓斥,甚至還有過多次懲罰其長跪的舉動,這也極大的削弱了胤禩在朝中的威信與影響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終於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此時皇位已然徹底穩固的雍正,開始對胤禩下「死手」了。

這一年,雍正以「懷挾私心,播弄是非,動搖百官意志,攪擾阻撓施政方針」為由,羅列了胤禩「四十條大罪」,並對胤禩進行了嚴厲的痛斥:

「允禩自絕於天,自絕於祖宗,自絕於朕,斷不可留於宗姓之內,為我朝之玷!謹述皇考諭,遵先朝削籍離宗之典,革去允禩黃帶子,以儆兇邪,為萬世子孫鑑戒。」

於是,胤禩被削宗奪爵,囚禁於高牆之內,他的名字被改為了「阿其那」,其子弘旺也被改名為「菩薩保」。

而僅僅過了數月,胤禩就慘死在了禁所。

「允禩患嘔噦,命給與調養,未幾卒於幽所。諸王大臣仍請戮屍,不許。」

按照《清史稿》的說法,胤禩是因嘔吐不止而亡,並且雍正不準為其收殮,而在民間和野史記載中,也流傳著胤禩是被雍正下毒致死的說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八阿哥胤禩本人,他的那位出身高貴的嫡福晉郭絡羅氏同樣結局悲慘。

雍正對於這位胤禩的「賢內助」也是極為痛恨,於是在懲治胤禩的同時,還勒令其與胤禩離婚,之後又下旨:

「令允禩之妻自盡,焚屍揚灰。」

其娘家,也就是整個安親王嶽樂家族,也遭到了雍正毀滅式的打擊,盡數被雍正削奪爵位,並被宗人府除名。而那位被雍正改名「菩薩保」的胤禩之子弘旺,也於一年後,在惶恐與不安中鬱鬱而終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九阿哥胤禟,雍正同樣是恨之入骨,其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九子奪嫡」期間,九阿哥胤禟是八阿哥胤禩的堅定支持者,同時也是「八爺黨」的核心骨幹之一,而雍正對於胤禟的憤恨之情,絲毫不亞於對待胤禩。

一來,胤禟天生聰慧,極富經商頭腦,因而積攢了大量的財富,成為所有康熙皇子中最為富有的一位。而他也將這些財富用以幫助和支持八阿哥胤禩以及之後的十四阿哥胤禵參與到奪嫡之爭中,是「八爺黨」之中名副其實的「財神爺」。

二來,胤禟利用其與明珠家族的密切關係,特別後來是他還與明珠之子、翰林院掌院學士納蘭揆敘結為了兒女親家,以此為胤禩等人爭取到了重要的政治資源,極大的擴充了「八爺黨」的實力。

三來,胤禟本人也是極富謀略,他還能夠為胤禩等人積極的出謀劃策,進而給雍正製造了不小的麻煩與阻礙。

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對於胤禟是恨之入骨,可更令雍正感到憤怒的是,在雍正登基後,胤禟依舊明裡暗裡的不斷挑戰著雍正,散播對於雍正不利的負面言論,而這對於雍正的皇權統治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於是到了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在懲治胤禩的同時,也對胤禟進行了最為殘酷的打壓與報復。

就這樣,胤禟被雍正定下了「二十八條大罪」,進而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並被改名為「塞思黑」,之後被押解到了保定,圈禁於高牆之中,交由當時的直隸總督李紱看管。

徐鑫先生在《雍正帝陵歷史之謎》中,詳細介紹了胤禟在被圈禁時的情形,對於此也只能用觸目驚心、殘酷至極來形容:

「被押入四面加砌高牆,重兵把守的囚室。雍正皇帝下令,除下賤飲食以轉擁送人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很快,隨胤禟前來的4名家人,也被隔離圈禁,胤禟的生活更加不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歷經三個半月的折磨後,胤禟死于禁所之中。

而在胤禟去世後,李紱是用「密折」的形勢向雍正做了匯報,而這也就留下了「胤禟之死」的歷史謎團。到底是雍正授意讓李紱折磨死了胤禟,還是李紱立功心切,積極討好雍正,進而自作主張將胤禟折磨致死,也就此變得不得而知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此同時,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絡羅氏,也因為胤禟的緣故,成為了雍正發洩憤怒的目標。

就在康熙剛剛去世,屍骨未寒的時候,雍正就開始向自己父親的這位「寵妃」頻頻發難,甚至進行了當眾的羞辱與訓斥。並且雍正在對康熙后妃冊封太妃的時候,宜妃也都是沒有獲得任何的冊封。而宜妃去世後,雍正也下令不準對其進行下葬,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宜妃郭絡羅氏才被安排葬入到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這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在歷經了無盡的折磨與痛苦後,以非常悽慘的結局收場,直到五十多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得以被「平反」,進而恢復了宗室的身份。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八爺黨」的另外兩名成員,即十阿哥胤䄉以及十四阿哥胤禵,雖然也遭到了雍正的圈禁,但終究是保全下來了自己的性命,並且等到了雍正去世,乾隆登基的那一天,從而重獲自由,最後壽終正寢,也算是得以善終了。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雍正對胤禩和胤禟打擊極為殘酷,為何又會善待胤禟的親哥哥胤祺?
    雍正登基後對待昔日的競爭對手,參與爭奪皇位的這幾位兄弟都是非常嚴酷,尤其是對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最為殘酷,但令人奇怪的是雍正對老九胤禟的同母親哥哥胤祺卻非常不錯,而且還經常誇獎胤祺,這確實是讓人費解,下面就來說一說雍正為何會對胤祺如此這麼不錯。
  • 九阿哥胤禟之死:對雍正不服氣的「作死」舉動,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於是,登基之後的雍正,隨即開始對此前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兄弟們,展開了瘋狂的清算與報復,而這也直接導致了這些康熙皇子大都沒能夠以善終收場。在這其中,胤禩作為雍正曾經最具競爭力的對手以及實力最為強大的政敵,其結局之悲慘也是可想而知的。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正式下旨將胤禩削宗奪爵、革除黃帶子,進而將其治罪圈禁、折磨致死,就連胤禩的名字也被改為了「阿其那」。
  • 雍正當皇帝後,為什麼不放過九王爺胤禟?
    胤禟雍正上位後,要鞏固自己的權力,必須先穩住奪嫡的對手,內部事情安定了,才能著手處理外患。雍正採取的是拉攏懷柔策略,使之部分歸順自己,並且可以利用他們的勢力,進一步穩住其他人,然後再分化瓦解,最後一鍋端。既穩住了局面,又化解了敵我矛盾。剛繼位的雍正,並沒有對他最大的對手胤禩發動實質性的攻擊,這主要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
  • 北方人能理解雍正給胤禩胤禟賜名的含義:阿其那是魚,塞思黑是筐
    雍正皇帝胤禛是個有學問的人,儒釋道三家修為都很高,他是絕不會稱自己的八弟九弟為「豬」、「狗」的,這一點已經有史學大家陳寅恪出面澄清:「阿其那、塞思黑,非滿文『豬』、『狗』之音譯,且世宗亦無以豬、狗名其同父之人之理。」
  • 雍正王朝中胤禟無心帝位,為何拼命幫胤禩奪嫡?這兩點尤為關鍵!
    導語:雍正王朝中胤禟無心帝位,為何拼命幫胤禩奪嫡?這兩點尤為關鍵!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出人意外,康熙皇帝選擇了由四阿哥胤禛承大統、繼皇帝大位。公元1722年,四阿哥在暢春園繼位,是為雍正皇帝。雍正帝繼位後,對曾經參與到奪嫡紛爭中的兄弟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八爺黨以胤禩為首腦,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雍正的同母弟十四阿哥胤禵為重要成員。早期的八爺黨在奪位之爭中實力雄厚,不光是黨羽中有眾多皇子,還因為八阿哥胤禩的賢名而贏得了許多朝臣的支持。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前,為了穩住朝局,四阿哥胤禛即任命八弟為和碩廉親王,並讓他參與到重要的國事中,沒過兩日又加任他為理藩院尚書。
  • 雍正和他八弟胤禩的矛盾為什麼會在雍正四年才爆發?
    雍正繼位之前與胤禩矛盾並不明顯,而且兄弟二人關係還極為親密其實在雍正在繼位之前是人緣也很不錯,在與眾兄弟之間相處非常融洽,尤其是他與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關係都很不錯,確切的說是在太子胤礽二次復立之前雍正與胤禩、胤禟關係還算不錯,實際上雍正繼位前與胤禩沒有太多或者是太直接的矛盾。
  • 《雍正王朝》中的「毒蛇老九」,最終落得何種下場?死得可慘了
    如果說皇十子胤俄為胤禩提供了「背景」支撐,那麼堪稱「富豪皇子」的胤禟則為胤禩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財力」支撐。和政治智慧幾乎為零的胤俄不同,胤禟不光具備天生的商業頭腦,還一度兼任「八爺黨」的智囊,這也使得雍正皇帝剛一登基便將其視為了重點報復對象。在《雍正王朝》的角色設定和劇情演繹中,皇九子胤禟絕對對得起「毒蛇老九」的稱號。
  • 佟國維曾全力支持胤禩,還公然對抗康熙,為何依然能得到雍正敬重
    「九子奪嫡」期間,佟國維也曾八阿哥胤禩的堅定支持者,甚至為了力保胤禩還在康熙面前「以死相逼」,從而遭到康熙的嚴厲訓斥。可儘管如此,佟國維的地位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不僅是康熙對其依然敬重有加,就連日後登基的雍正也是對其極度尊崇,而這便與同一時期的另外兩位權臣索額圖和明珠形成了鮮明對比。
  • 溥儀在養心殿佛龕內發現一份密詔,揭開雍正傷害胤祀和胤禟的真相
    但二人真的是被雍正逼迫致死嗎?對此史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確鑿的歷史資料。不過幼年時候的溥儀和弟弟溥傑在養心殿玩耍時,卻從東廂房處的一座隱蔽佛龕內發現了一份密詔。正是這份密詔揭露了胤祀和胤禟的死亡真相。康熙執政中晚期,朝中遍布黨羽的胤祀一黨,是胤禛奪嫡的主要競爭對手。胤禛登基以後,作為八爺黨重要成員的胤祀和胤禟,卻先後離世。
  • 親生兒子胤禔在奪嫡中失利後惠妃轉而支持養子胤禩
    而後,胤褆便向清聖祖推薦與自己一母所養、關係極佳的兄弟,八阿哥胤禩作為新的太子,而推薦的理由便出自江湖術士張明德對於胤禩的一番評價:「皇太子暴戾,若遇我,當刺殺之,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
  • 逼宮事件:《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和胤禩的最後一場巔峰對決
    拉攏隆科多,將京城守備和皇宮宿衛完全掌握;拉攏四位旗主王爺,讓關外八旗參將共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將京郊軍備掌握。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再加上四位旗主王爺,按照胤禩的設想,「八王議政」制度如果恢復,光是「八爺黨」就能佔據其中七個席位。如果「八旗議政」成為決策機構,那麼雍正皇帝的皇位危矣;皇三子弘時的皇帝之位更無可能。
  • 雍正王朝:胤禩的「謎之自信」——不控制胤祥,為何就敢發動政變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胤祥,雍正皇權不會穩固,雍正皇帝甚至都坐不上皇位。可就這樣一位能夠直接決定「八王逼宮」成敗與否的關鍵性人物,竟然被廉親王胤禩忽略了!胤禩哪來的「謎之自信」,敢於直接忽略胤祥的決定性作用?沒控制胤祥,胤禩為何就敢認為「已經擁有九成勝算」?其實,對於胤祥的忽略,並非是胤禩的疏忽,而是他經過縝密考慮以後的結果。
  • 「九子奪嫡」四阿哥雍正成功後,他的另外八個兄弟結局如何?
    因和太子有來往,雍正繼位後,派他去給康熙守陵,胤(允)祉私下抱怨被雍正知道後,雍正下令剝去了他的爵位,並在景山囚禁了他, 雍正十年胤祉病逝。4.八子胤禩(sì)老八一直是皇位的核心競爭對手,除了眾多朝臣,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是他的支持者,胤禩善於團結朝臣,被稱讚為「八賢王」。但老八私下拉攏朝臣之事,這點康熙早有察覺,但念及父子情,並沒有處置胤禩。
  • 康熙「眷顧最深」的宜妃,終因不識時務給了雍正實施報復的藉口
    於是,雍正將惠妃那拉氏交由了其養子八阿哥胤禩撫養,而在胤禩去世後,又重新被雍正接進宮中照料,最終以善終收場,並且在當年就被葬入到了景陵之中。相比之下,宜妃郭絡羅氏的結局確實非常的悽涼而又悲慘。康熙朝晚年,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出異常激烈的「九子奪嫡」大戲,最終雍正成為了這場皇位爭奪戰的勝利者,在康熙去世後登上了皇位。然而,雍正的登基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整個過程中,對其威脅最大,並且與其競爭最為激烈的便是「八爺黨」的一眾皇子,包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以及十四阿哥胤禵。
  • 胤禩布局失敗?雍正能順利登基,實源於康熙去世前的「絕地反殺」
    前言:在康熙去世前,為雍正順利登基所做的後手,讓八爺胤禩的所有準備功虧一簣。康熙六十一年11月13日,這本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康熙大帝的離世讓一切變得不再平凡。康熙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這一天裡發生了太多事情,時間軸如下:丑時(凌晨1—3點):康熙病情突然加重,宣胤禛(四子)入暢春園;寅時(凌晨3—5點):宣胤祉、胤祐、胤禩、胤禟、胤祹、胤祥和隆科多,宣布詔書;
  • 老十也屬於「八爺黨」,為何雍正沒有動他,看看他的背景就明白了
    在清朝歷史上面,九子奪嫡讓多少人看得淚目,康熙皇帝的皇子膽識,魄力皆屬上乘,但也正因為優秀的兒子太多了,因此這個皇位也成了眾兄弟失和的原因。在四爺黨和八爺黨的爭奪當中,四爺黨獲勝了,雍正登基。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面對自己的手足,雍正也不曾心慈手軟。
  • 皇太子胤礽和他的幾位兄弟,被圈禁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面,皇太子胤礽二度遭到廢黜以後,被關在高牆裡面圈禁,康熙過來看他,胤礽居然瘋瘋癲癲衣衫襤褸,堂堂皇太子硬是被圈禁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九子奪嫡中,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禟結局都很慘。特別是胤礽,自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被關進鹹安宮圈禁,到雍正二年(1724年)被幽死,整整被關了十二年。
  • 四爺當了雍正皇帝,他的十四個兄弟最終命運如何?
    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褆、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誐、十二弟胤裪、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禵(禎)、十五胤禑、十六弟胤祿和十七胤禮。大阿哥胤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康熙帝派貝勒延壽等輪番監守,並嚴諭:疏忽者,當族誅。胤褆已成為一隻不再見天日的死老虎。
  • 雍正上臺後,嚴厲打擊老八胤禩,他是怎麼處理胤禩唯一兒子的
    雍正繼位後,對於曾與他爭儲的皇子們殘酷打壓,其中與他針鋒相對的八皇子胤禩更是被削除爵位,革除宗籍,還被改名「阿其那」(豬的意思)。那麼,雍正是怎樣對待胤禩的兒子的呢?胤禩一生只有一妻一妾,子嗣不豐,只有一兒一女。弘旺便是胤禩的獨苗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