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布局失敗?雍正能順利登基,實源於康熙去世前的「絕地反殺」

2021-01-14 瀚海說史

前言:

在康熙去世前,為雍正順利登基所做的後手,讓八爺胤禩的所有準備功虧一簣。

康熙六十一年11月13日,這本是個平凡的日子,但康熙大帝的離世讓一切變得不再平凡。

康熙

根據《清聖祖實錄》記載,這一天裡發生了太多事情,時間軸如下:

丑時(凌晨1—3點):康熙病情突然加重,宣胤禛(四子)入暢春園;寅時(凌晨3—5點):宣胤祉、胤祐、胤禩、胤禟、胤祹、胤祥和隆科多,宣布詔書;巳時(上午9—11點):胤禛問安康熙三次;戌時(晚上7—9點):康熙駕崩。那麼問題來了,從凌晨3點到晚上7點,一直與四爺胤禛爭奪皇位的八爺胤禩,隨著康熙的一紙傳位詔書,就放棄了奮鬥多年的目標?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胤禩

表面風平浪靜的背後,八爺胤禩其實早已將一切布置停當,只待康熙駕崩,便迅速動手。

豐臺大營被八爺胤禩牢牢抓在手中,交由心腹成文運操縱,京城內外則有隆科多的步軍統領衙門兩萬人馬掌控局面,只要情況有變,立馬關閉九門,隔絕宮城內外聯繫。

八爺胤禩對自己的準備很是自信,想著內有百官擁戴,外有精兵維護,何愁大事不成。既然老爺子沒有選定他為繼承人,就別怪他心狠手辣,當然前提是得確保老爺子真的離世了,不然一切努力都會是徒勞。

胤禩

然而,胤禩還是低估了自己的老爺子,俗話說得好,知子莫如父,康熙怎麼會不清楚當自己把皇位傳給四子胤禛時,八子胤禩要有的動作呢。

於是乎,八爺胤禩打的一切如意算盤在「老糊塗」的康熙眼中,就如同明鏡一般清晰,直接使用以下幾個方法見招拆招:

康熙宣所有皇子暢春園覲見,並封鎖一切消息,這就杜絕了任何皇子在外指揮逼宮;康熙交給四爺胤禛一塊「如朕親臨」的令箭,命其親自前往釋放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之後火速回園覲見,這是康熙為四爺胤禛創造「後手的」時間;康熙給掌管步軍統領衙門的「八爺黨」隆科多下兩道截然相反的聖旨,宣布遺詔,則「生」,並為顧命大臣;不聽話即「死」,就這樣隆科多站到了四爺胤禛一邊,八爺胤禩直接失去了一半勝算。

胤禛

當然,康熙的這些應對措施只能左右局勢,並不能直接拍板定釘,決定勝負的天平還得由胤禛自己決斷。

四爺胤禛將十三阿哥胤祥親自釋放後,命其到豐臺大營召集舊部,重奪兵權,又花用三十萬兩家底買通西山銳健營。

自此,京城內外防務全都被在四爺胤禛握在手中,八爺胤禩就如秋後的螞蚱一般,在沒有槍桿子做後盾的情況下,也就只能瞎蹦躂,過過嘴癮而已了,最後灰頭喪氣地接受現實,不得不低頭。

隆科多

結束語:

作為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雖說康熙晚年由於繼承人一事的優柔寡斷,導致了九子奪嫡的混亂局面,但當他最終確定人選時,那麼為其鋪路勢在必行,且行之有效。

可惜八爺胤禩沒有明白這一點,當隆科多宣布遺詔時,他恨得那叫一個咬牙切齒,只是人已在屋簷下,只能坐等接下來的悲慘下場。

相關焦點

  • 佟國維曾全力支持胤禩,還公然對抗康熙,為何依然能得到雍正敬重
    「九子奪嫡」期間,佟國維也曾八阿哥胤禩的堅定支持者,甚至為了力保胤禩還在康熙面前「以死相逼」,從而遭到康熙的嚴厲訓斥。可儘管如此,佟國維的地位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不僅是康熙對其依然敬重有加,就連日後登基的雍正也是對其極度尊崇,而這便與同一時期的另外兩位權臣索額圖和明珠形成了鮮明對比。
  • 雍正登基後,極力報復兄弟胤禩和胤禟,過程之殘酷讓人不寒而慄
    最終,雍正成為了勝利者,並且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後,順利繼承了皇位。然而,就在雍正登基之後,也隨即對當年參與了「九子奪嫡」的其他康熙皇子進行了極為殘酷的打擊和報復。這其中,結局最為悲慘的便是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他們不僅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至死,就連名字也被改為了極富羞辱意思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其家人們也全部跟著遭了殃。
  • 胤禩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為何還會失敗
    康熙冊立胤礽為太子,是因為胤礽是孝誠仁皇后所生的嫡子。孝誠仁皇后在生下胤礽後,便因難產去世,康熙悲痛不已,就將所有期望放在胤礽身上。康熙盡心培養胤礽,希望他將來能順利繼承皇位,當一個好皇帝。可與此同時,康熙又太過溺愛胤礽,導致胤礽長大後,距離他期望的樣子越來越遠。
  • 雍正王朝,忠正耿直的八賢王胤禩,走向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要說《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什麼?毋庸置疑,一定是九子奪嫡了。在這場奪嫡之戰中,每一位皇子都傾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的衝擊嫡位。可最後卻一個個敗下陣來。尤其是八阿哥胤禩。對內,他在年幼時期就深受康熙皇帝的喜愛。
  • 雍正和他八弟胤禩的矛盾為什麼會在雍正四年才爆發?
    歷史上的雍正和政敵弟弟老八胤禩的矛盾其實在雍正繼位前並不明顯,主要在於雍正繼位之後,胤禩一黨對於雍正的皇權不肯臣服,最終徹底激怒了雍正。下面從雍正繼位前後說一說他和他的政敵胤禩恩怨糾葛。這主要因為雍正在沒繼位前太善於耍兩面派,他一面在父親康熙面前擺出一副至誠至孝的樣子,一面又在眾兄弟面前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眾兄弟都能保持和氣。雍正主要表現就是兼尊儒釋道,清朝皇室本身就信奉佛教,雍正為了製造自己無心皇位想做「天下第一閒人」的假象,他故意表現出非常痴迷於道教,尤其是表現出痴迷於道教丹藥。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八爺黨開始反撲,在康熙的壽誕上將胤禵送的壽禮調包成一隻死鷹,康熙並沒有追究。實際上康熙是在穩定形勢,不給胤禩攪亂局面的機會,以便能在大限將至前順利完成傳位。
  •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對雍正有「養恩」,卻不是其登基路上的「靠山」
    康熙皇帝的另一位親舅舅佟國維,官至領侍衛內大臣,前文中所說的康熙皇帝的兩位后妃,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愨惠皇貴妃佟佳氏,都是他的女兒。他的兒子中,最為出名的便是康熙朝末年以及雍正朝初年的重臣隆科多。而他的另外一個兒子慶復,也在雍正朝時期以及乾隆朝初年擔任過朝中要職。
  • 康熙「眷顧最深」的宜妃,終因不識時務給了雍正實施報復的藉口
    (圖片來源於網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被康熙皇帝極度寵愛的后妃,在康熙皇帝剛剛去世後,就遭到了雍正持續性的羞辱與打擊,之後又是被雍正直接趕出宮外,就連其去世之後都不被允許葬入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皇四子胤禛順利登上了皇位,成為後來的雍正皇帝。康熙去世是在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然而,就在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康熙去世僅僅十多天的時候,雍正就在朝會上發布「上諭」,對宜妃郭絡羅氏進行了非常嚴厲的「聲討」。
  • 雍正能順利繼位是因為康熙大帝為他做了這樣的安排
    文治武功極佳的康熙大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清朝帝王中妾侍后妃最多的一位皇帝,多達五十五人以上,他的兒子有三十五個。在中國歷史上,康熙真可稱為「千古一帝」。「都知道人前顯貴,沒看到人後受罪」這句民諺,放在當皇帝的康熙身上,也不例外。
  • 雍正王朝:為何在看完八阿哥留下的書信後,雍正會隨即一命嗚呼?
    康熙朝末年的「九子奪嫡」,這對兄弟之間便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戰,而在雍正登基之後,八阿哥胤禩又是通過使用各種陰謀和陽謀手段,利用所有一切可以打擊雍正的機會,衝擊著雍正皇權統治的根基,只不過每一次勝利的天平都倒向了雍正一邊。最終,伴隨著「逼宮」行動的失敗,徹底宣告了八阿哥胤禩的失敗,而雍正則成為了這場持續了數十年的交鋒與較量的最終贏家。
  • 康熙臨死前,交代讓雍正善待兩個人,雍正當上皇帝後,是怎麼做的
    據李朝史籍記載,康熙死前,將王位傳給雍正,並向雍正交代,讓雍正正要善待他的大哥胤和二哥胤。所以雍正在當上皇帝之後,又是怎麼做的呢?次年,禁閉中的胤礽去世。康熙死後,雍正追封他為果親王,雍正又親自到康熙靈前祭奠。在此可以看出,雍正對二哥胤礽的確很好,也嚴格執行了康熙的詔書。那麼雍正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大哥哥,允祥呢?那時候,與胤礽一樣,允禩也處于禁錮之中。自從雍正掌權後,就沒有放他出去,也沒有見過他。到雍正十二年末,他死於囚禁之中。
  • 此女是康熙最討厭的兒媳,只因兒子喜歡沒動她,雍正登基直接賜死
    康熙在位末年遲遲沒有定下繼承人,導致他的那些兒子們一個個為了儲位爭得頭破血流,「九子奪嫡」簡直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盛況」。而在這些皇子中,八阿哥胤禩原本希望很大,後來卻又被康熙厭棄,究其原因,一部分還是因為他有個為康熙所不喜的福晉。
  • 康熙的九位皇子為何要拼了命爭奪皇位,卻不願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圖片來源於網絡)縱觀整個康熙朝時期,在康熙去世前獲封親王和郡王爵位的僅有五人,即直郡王大阿哥胤褆(後被康熙下令削宗奪爵、圈禁終身),誠親王三阿哥胤祉,雍正王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於是,雍正充分吸取了胤礽以及胤禩等人失敗的教訓,採取了「爭是不爭,不正是爭」的策略,成功獲得了康熙的好感與信任,進而成為了「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
  • 逼宮事件:《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和胤禩的最後一場巔峰對決
    就算最後的死鷹事件,雖然表面上看是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之間的內鬥,但其本質仍是胤禩和胤禛關於皇位最後爭奪的人為政局設定。皇四子胤禛登基成為雍正皇帝以後,廉親王胤禩仍是雍正皇帝最大的威脅,將其任命為總理事務王大臣乃係當時具體政局環境決定,更是雍正皇帝為了徹底剷除「八爺黨」政治勢力集團而麻痺對手、贏得時間的無奈選擇。
  • 雍正對胤禩和胤禟打擊極為殘酷,為何又會善待胤禟的親哥哥胤祺?
    雍正登基後對待昔日的競爭對手,參與爭奪皇位的這幾位兄弟都是非常嚴酷,尤其是對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最為殘酷,但令人奇怪的是雍正對老九胤禟的同母親哥哥胤祺卻非常不錯,而且還經常誇獎胤祺,這確實是讓人費解,下面就來說一說雍正為何會對胤祺如此這麼不錯。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但凡有康熙皇帝出巡的時刻,張廷玉必定會隨侍一旁,不是因為他沒資格「留京理政」,而是康熙皇帝離不開這個能洞察自己心意,能為自己解圍,更能在關鍵時刻提醒自己的老臣。剛才皇上幾乎要把微臣給嚇死了,要是萬一,誰能控制住如今的局面啊?」注意,此時的張廷玉還只是排位第三的上書房大臣,而排位第二的上書房大臣——馬齊,此時也在康熙皇帝的病榻前。
  • 皇八子胤禩,到底因何觸怒了康熙皇帝?他被自己最信任的哥哥坑了
    在康熙朝晚期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中,皇四子胤禛「內得力於隆科多,外得力於年羹堯」,僥倖取勝,登基為帝;但這並不能說明其餘奪嫡皇子就是昏聵無能之輩。其中,被雍正皇帝數次評價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的皇八子胤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此時胤禩面對雍正,已實無反擊之力
    在梁羽生先生的《江湖三女俠》中有這麼個叫呂四娘的主角,武功高強,行俠仗義,可以用飛劍在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級,她這部小說中的主要任務就是刺殺雍正,結局雍正皇帝在寢室之中,被呂四娘用飛劍砍下了頭顱。當然這是野史小說中的描寫,但在真實的歷史中,雍正登基之初真的曾經有人策劃要刺殺他。
  • 雍正王朝中張五哥是怎麼當上侍衛的,為何那麼受康熙喜愛?
    因此康熙對他非常看重,不但成為貼身護衛而且成為雍正登基前後很多關鍵環節的執行者。張五哥雖然在劇中出現的相對短暫,但是卻頗富傳奇。本來居住在距離京城千裡之遙的江夏鎮,但是偶然的接回結識江南賑災籌款的兩位皇子(胤禛和胤祥)。張五哥一家的善良和仗義讓兩位皇子感動,但是雙方身份的巨大差距也許誰也沒有想到會在以後有什麼交集。
  • 胤禩名聲最好深得康熙溺愛,最先提升貝勒,為何最終斷絕父子關係
    所謂的總理事務大臣班子,是康熙去世的第二天,尚未正式即位的雍正下達的第一道指令,任命康熙的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允詳和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四人為總理事務大臣。對此雍正解釋說,居喪期間,心緒不寧,因此臣下「有所啟奏事」,除藩邸事務外,「俱交送四大臣,凡有諭旨,必經由四大臣傳出」,這樣「以便把各種事情有條不紊地辦好」《清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