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平衡 吃出健康人生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

「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路潛說,「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出了改善營養狀況的平衡膳食和適量運動的建議,具體有6條: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食物分為五大類:谷薯類、蔬菜和水果類、動物性食物、大豆類和堅果類、油脂類。「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路潛說,不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種類和含量不同,只有多種食物組成的膳食才能滿足人體需要。

在路潛看來,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食物多樣應做到每日12種以上。

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在吃動關係上,路潛建議,首先,定時定量進餐,以避免過度飢餓而引起的飽食中樞反應遲鈍,進食過量。

其次,提倡分餐制,根據個人的生理條件和身體活動量,進行標準化配餐,記錄自己的食物份和量。

第三,每頓少吃一兩口。對於容易發胖的人,適當限制進食量,最好在感覺還欠幾口的時候就放下筷子。

第四,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學會看食品標籤上的「營養成分表」,了解食品的能量值,少選擇高脂肪、高糖含量的高能量食品。

「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路潛說,「我們應該讓身體活動成為一種習慣。而任何使身體動起來,令呼吸變快、心跳加速的活動都屬於身體活動。」

比如,利用上下班時間,增加走路、騎自行車、登樓梯的機會;增加戶外活動;多進行散步、遛狗、逛街、打球、踢毽等活動。

多吃蔬菜、奶類、大豆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膳食中我們應儘量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蔬菜。」路潛說,「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路潛提示,吃水果最好是在運動後,兩餐之間或睡前2小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穩定,可在兩餐之間攝入200克以下的低糖類水果。

牛奶是膳食中鈣的最佳食物來源。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選擇酸奶。乳飲料不是奶。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路潛建議,每周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克。「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她說,外出就餐儘量用魚和豆製品代替畜禽肉。

另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對膽固醇提出攝入限制——300毫克,特別強調了對膳食裡飽和脂肪酸的控制,不超過總能量的10%,意味著不能大量吃肉、蛋、內臟。

對於高血脂患者,由於體內脂肪代謝能量受到影響,還是需要注意控制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也提倡吃雞蛋不棄蛋黃。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路潛表示,應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油25—30克。糖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克。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此外,路潛還建議,改變口味過鹹的習慣,可在烹調時加醋提高鮮香味。少食用醬菜、醃製食品和其他過鹹的食品。

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路潛說,要想做到「興新食尚」,應該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製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籤,合理選擇食品;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

路潛強調,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良生活方式改變也需要決心與恆心。首先要有健康意識,進而積極尋求正確的營養知識,並努力踐行,從點滴做起,平衡膳食,才能吃出健康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膳食平衡,吃出健康人生
    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路潛說,「平衡膳食」是按照不同年齡、身體活動和能量需求設置的膳食模式。
  • 膳食平衡,吃出健康人生(健康直通車(第45站))
    羅大富攝(人民視覺)吃,不是人生之目的,卻是人生之必須。吃什麼,怎麼吃,如何吃得健康是人們所關心的。對此,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護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教授路潛有話說。「減少或者杜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我們儘量做到平衡膳食。」
  • 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 初冬來肯德基學習怎麼吃著更健康
    天津營養學會秘書長李豔玲拿著這個看起來像數數玩具一樣的「膳食算盤」給大家生動講解了怎樣吃才是合理膳食。「咱們的膳食結構應該像這個『金字塔』——塔基是谷薯類,要有5-6份,蔬菜類4-5份,水果類3-4份……塔尖的油鹽類是最少的哦,一定要適量。」拿著「膳食算盤」,小朋友們回憶著自己一天吃的東西,移動算盤上不同顏色的「算珠」代表的膳食種類,認真地計算自己一天吃的營養夠不夠。
  • 淺談保持健康的四大要素之一:學會吃飯,合理平衡膳食營養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其實如果會吃,合理平衡地吃,就會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很多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基本上都與吃有關,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為了減少疾病的發生,提倡合理膳食營養,最基本的應該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居民膳食指南推薦,該指南基本上滿足了大部分人的營養需求。我們應該牢記以下幾個要點:一、充足的飲水量,最好是白開水。明確是單獨飲水的量為1500ml至1700ml(註:腎功能不全者飲水量遵醫囑或詢問營養師),也就是大約是三瓶礦泉水的量左右。少量多次飲用。
  • 合理膳食 營養健康
    根據健康龍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省部合作協議相關要求,12月18日,寶山區開展了「健康龍江、營養健康」「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主題宣傳活動。區疾控中心在八一廣場懸掛了主題條幅,以發放宣傳資料、營養健康現場諮詢、發放慰問品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 減肥怎麼吃?直接參考《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做2點改變即可
    如果你為了減肥,長期吃的很少或食物種類單一,就會導致營養素缺乏,不僅影響減肥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身體健康。只有通過食物攝入充足的蛋白質才能維持組織的更新,保持身體各器官組織的健康。而很多減肥的朋友非常理性的選擇了不吃肉,不吃肉優質蛋白質攝入肯定不夠,時間長了,一定會影響各組織的更新,影響身體健康。
  • 吃零食能飽還健康?修曼膳食蛋白棒的魔力
    因此小編有一個人生願望——希望吃多少零食都不胖。小編又去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原來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延緩胃排空,促進排便,還可以幹擾葡萄糖吸收,把原本由糖類分解供能轉換為由脂肪分解供能,從而啟動脂肪分解。怪不得,小編吃了它以後不僅不餓甚至瘦下來了一點點,原來膳食纖維才是減肥成功的大功臣!
  • 膳食纖維你真的吃對了嗎?如何挑選優質膳食纖維?
    健康飲食已是一個全民的話題了,在健康飲食當中,有七大營養素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膳食纖維,對減肥人士來說,膳食纖維簡直就是減肥必吃食物,因為膳食纖維既不能被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是飽腹的好食物,也是減肥最大的利器。
  • 我國居民主要的膳食營養與健康問題
    不同的調查研究有不同的貧血率數據,但都顯示出貧血問題的嚴重性。有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整體貧血率為20.1%(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貧血),女性高於男性。平衡型膳食模式的特點是動植物食物構成比例適宜,事務性食物佔較大比重,動物性食物仍有適當數量,即可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又可預防慢性病。
  • 南街街道開展健康膳食知識競賽活動
    中國張掖網甘州訊 為使「合理膳食適度運動」的健康生活理念在街道得到廣泛的普及,近日,南街街道開展了「健康膳食·你我同行」健康膳食知識競賽活動。
  • 酷暑時節健康養生與營養膳食
    不知道您有沒有感覺到,只要一出太陽,那立刻就會感受到夏日的火熱與高溫。人們出汗多,就容易疲勞,所以,夏季,健康養生與營養膳食顯得尤為重要。我院中醫專家對體虛者特配製了神清本草晶養生茶,服用後可有助於健康清爽度過酷暑的夏季。問酷暑季節怎樣喝水及飲品?答「喝水很重要!」。水對於人體各項機能的運作平衡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健康身體+健康地球的「雙贏」膳食
    這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 通過行動改善氣候(climate action) 對於每個人來說,一日三餐是和生活最貼近的行動,膳食也正是「個人健康」和「地球健康」之間的重要交匯點。
  • 吃動平衡,科學的維持健康體重
    有個朋友從事美容美體行業,吃飯就吃一小口,然後就說飽了,說是帶了「束腰」以後,胃口越來越小了,不吃也不覺得餓。都說美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其實想健康的美,健康的減肥很簡單,管住嘴,邁開腿。管住嘴,不是節食,是要健康飲食,吃飯七八分飽,不暴飲不暴食,飲食清淡,油炸食品適當攝入,新鮮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膳食纖維。
  • 簡便膳食法,為健身健康助力
    提到健身或者健康,膳食作用的重要性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但一提到健身餐或者健康飲食,許多人腦海中往往想到這樣幾個短語:嚴格的膳食搭配精準的食譜沒時間自己烹飪尤其是飲食,它對於健康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甚至是終生的效應,健康的膳食並不會短期帶來所謂的「效果」,80分的堅持遠遠好於100分的衝刺。就像我經常勸一些父母不需要太關注孩子是否輸在起跑線上,因為人生不止是長跑,還是馬拉松式的障礙跑,再好的起跑器也不會直接對結果造成太大幹擾。
  • 營養科醫生闢謠,平衡膳食才是健康所需
    素食者,可能是不喜歡或咀嚼困難導致不吃肉類,也可能是出於某種個人信仰,從而不吃奶蛋肉類,只接受穀類、豆類和蔬果類。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們的日常飲食需要攝入充足的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才能維持機體的新陳代謝和日常需要。這也是我們強調了多次的平衡膳食。
  •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安利紐崔萊參與新版《中國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楊月欣介紹,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表明,飲食因素導致的疾病負擔佔到15.9%,已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啟動新版DRIs的修訂,彰顯我國營養科學和應用的又一次重大進步,對於合理膳食、營養保健、食品生產、改善中國居民的營養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 主食 一要吃夠 二要吃對(吃出健康來)
    在中國營養學會推出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日常食物被分為5層,其中主食類佔據最底層,攝入量最大,意味著主食是平衡膳食的基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成年人每天應攝入穀類食物250克—400克。主食以澱粉為主,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最迅速、最清潔的人體能量來源。
  • 與每一個人的健康相關!《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啟動修訂
    12月22日,由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膳食與健康科學證據專家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的營養學專家針對膳食以及營養素對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行了深入研討。安利紐崔萊86年聚焦植物營養素研究受到疫情影響,國民對於營養健康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營養健康知識和膳食補充劑的需求迅速放大,這一方面帶動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如老年人、慢病患者、孕產婦、上班族等細分人群的營養健康指導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顯示了DRIs修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份運動前的膳食指南,送給你,跟著吃,更健康,鍛鍊效果更好
    鍛鍊前的健康飲食是至為關鍵的,如果你想知道你應該在健身訓練前準備怎樣的健康食譜,並且獲得最大的健身效益,你必須在你進入健身房之前就打好基礎。看看下面的運動前的膳食指南吧。有大量證據表明,碳水化合物是一種有價值的鍛鍊前膳食。
  • 1份運動前的膳食指南,送給你,跟著吃,更健康,鍛鍊效果更好
    鍛鍊前的健康飲食是至為關鍵的,如果你想知道你應該在健身訓練前準備怎樣的健康食譜,並且獲得最大的健身效益,你必須在你進入健身房之前就打好基礎。如果做對了,你就會充滿力量,成為一名健身超人——充滿能量和堅不可摧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