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新發現:隋唐兩代宮殿「疊羅漢」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是隋唐兩朝前後共用的一處皇帝避暑行宮,遺址位於今陝西省麟遊縣城區。12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麟遊縣公布了4號殿遺址發掘的階段性成果。 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麟遊遭暴雨,洪水和泥石流,衝毀了九成宮大部分宮殿。九成宮從營建到水毀至淪為廢墟,共歷時三百多年時間。 從1978年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九成宮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發現其繚城城垣、內皇城城垣、諸多宮殿、亭臺樓榭、寺廟、道觀及生活設施等眾多遺存。
-
中斷25年的九成宮遺址考古重啟後再獲重大發現!「4號殿極有可能就...
12月24日,在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舉行的「2019年至2020年隋仁壽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考古發掘領隊李春林宣布,中斷了25年的九成宮遺址考古重啟發掘後又有新收穫——去年4月至今年8月,他們已初步揭露出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隋唐4號殿基的西半部,已揭露出的殿基主體東西最長27米、南北寬25米、自南面石砌散水至殿面高4.2
-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取得新進展
/col/col46/index.html縣區新聞/col/col50/index.html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取得新進展 來源:麟遊縣人民政府 發布時間:2020-08-21 15:40 瀏覽次數: 近日,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專家論證會在麟遊縣召開
-
沉睡千年的玄武門遺址重現真容,城磚上還有古人手印?
令人驚喜的是,在考古發掘中,發現該處遺址是唐宋兩代遺蹟的疊壓,城磚上留有千餘年前匠人留下的手印,清晰可見。同時,還發現了苗圃,有疑似種植牡丹的跡象。雖然目前隋唐洛陽城玄武門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還有一些秘密等待著考古工作者進一步揭示。
-
【河南故事】)1000多年前,隋唐洛陽城宮城玄武門長啥樣?
令人驚喜的是,在考古發掘中,發現該處遺址是唐宋兩代遺蹟的疊壓,城磚上留有千餘年前匠人留下的手印,清晰可見。同時,還發現了花圃,有疑似種植牡丹的跡象。雖然目前隋唐洛陽城玄武門遺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還有一些秘密等待著考古工作者進一步揭示。提起玄武門,多數人會想到發生在長安的「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登基,開啟「貞觀之治」。但是,在史書文獻上,關於隋唐洛陽城玄武門建制等記載寥寥。
-
隋唐洛陽城遺址,皇城、宮城、郭城
1960年,考古工作者結合史料記載和考古勘探,明確了九州池遺址的範圍。之後又經過多次勘查和發掘,基本摸清了九州池遺址的情況。在遺址範圍內,共探出多座小島,此外在其中的三座島上還發現了殿亭遺址,保存較好的一處長11.4米,寬8.58米,基址是用夯土所築,四周用磚包起。在遺蹟西南側發現一處呈東西走向的大型廊房建築,廊房建築的東端還發現兩條並列的下水道,東北流入九州池內。
-
市區共享單車玩起「疊羅漢」,又髒又亂像在收廢品
共享單車服務進入我市以來,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但近日記者在巡街時發現,市區部分共享單車停放點存在管理不到位、衛生狀況差等情況。在市區春榮路的這個共享單車停放點,幾十輛單車東倒西歪,有的甚至玩起了「疊羅漢」,橫七豎八地堆疊在一起,雜亂不堪。
-
考古學 阿巴坎宮殿遺址
Abakan Gongdian yizhi 阿巴坎宮殿遺址 Ruined Palace at AbakanCity 南西伯利亞地區漢式宮殿基址。
-
王子奇: 北朝隋唐時期鴟尾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考古發現較為明確的例子有大同操場城遺址出土鴟尾殘片(圖五),大同方山思遠佛寺遺址出土鴟尾殘片(圖六)、北魏洛陽永寧寺遺址出土鴟尾殘片(圖七)等。其中大同操場城遺址和洛陽永寧寺遺址所出鴟尾在風格和樣式上十分接近,但這些鴟尾均為局部殘塊,已難以了解其全貌。
-
中國宏偉宮殿:故宮只能排倒數,最大宮殿是故宮的2000倍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
行走隋唐大運河紀實二十五:鎮河鐵犀與州橋遺址
州橋遺址現狀。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李華錫 攝深埋地下的州橋遺址離開了鐵牛村,考察組來到了位於河南省開封市中山路和自由路交匯處南側的州橋遺址,它是北宋時期御街和汴河交匯處的一座著名的橋梁。見證了隋唐大運河與汴梁城的繁華與落寞。據明成化《河南總志》記載,州橋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780年-783年),因唐代開封城稱汴州,州橋即稱為「汴州橋」。
-
鄉村記憶之隋唐大運河遺址濟陽古鎮
更令人矚目的是,濟陽鎮是隋唐大運河遺址的夏邑縣示範段。距離濟陽鎮東1公裡的劉鋪村西頭,一座巨大的鋼結構建築傲然屹立。鋼構建築大棚下是考古學家發掘的隋唐大運河夏邑濟陽段遺址。遺址再現了隋唐運河時期人們留下的足印風貌和極具考古價值東西。
-
俄羅斯發現一座千年宮殿,發現漢字瓦片,是中國將軍的住宅?
經過系統的挖掘和清理,考古學家莉迪亞發現這座宮殿有一個奇特之處,就是宮殿的風格和俄羅斯的風格格格不入的,整個遺址的房屋造型及其構造,與中原的房屋幾乎如出一轍,而宮殿中刻字的牌匾也都是中國的漢字,大殿上發現了許多和西漢中原地區有關的文物,並在大殿的牆面上發現了一批刻有漢字的瓦片。整個宮殿遺址基本挖掘完畢。
-
中國歷史上十大宮殿,故宮第九名,第一世界最大宮殿
第三大宮殿:長樂宮,是中國漢代的三宮之一,屬於皇族宮殿群。因為位置與未央宮東,又稱作東宮。是西漢第一座正規的宮殿,始於高祖五年。 第四大宮殿:建章宮,是漢武帝太初年間建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往來方便,跨城築有飛閣輦道可直通未央宮。規模之大,有千門萬戶之稱。
-
洛陽隋唐城遺址天堂明堂
歷史上的天堂天堂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內的一座重要宮殿,是武則天的禮佛堂。文獻記載:"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懷義作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於明堂北構天堂以貯之。堂始構,為風所摧,更構之,日役萬人,採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
-
洛陽考古新進展!玄武門遺址歷史真容初現,看看出土哪些文物!
今日,洛報融媒記者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工作隊獲悉,經過近一年的清理髮掘,隋唐洛陽城宮城玄武門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這座被深埋地下一千多年的重要城門,歷史真容首次呈現世人。玄武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河南志》記載:「北面二門,東曰安寧門,西曰玄武門。
-
《九成宮醴泉銘》全文及譯文
大道無名,上德不德,玄功潛運,幾深莫測,鑿井而飲,種田而食,靡謝天功,怎知帝力,上天之載,無臭無聲,萬類資始,品物流形,隨感變質,應德效靈,分焉如響,赫赫明顯。雜遝景福,葳蕤繁祉,雲氏龍宮,龜圖鳳紀,日含五色,烏呈三趾,頌不綴工,筆無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悅,流謙潤下,潺湲潔白,萍旨醴甘,冰凝鏡澈,用之日新,挹之無竭。
-
解密《九成宮》鮮為人知背後的秘密!
九成宮是隋唐皇帝離宮。
-
《九成宮醴泉銘》注音版
》由魏徵撰文,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正面隸書「九成宮醴泉銘」六個大字。碑座已經破損。陝西省麟遊縣在西安西北160公裡處,隋朝在這裡修建了避暑離宮仁壽宮,唐朝改建為九成宮。當時長安城水源睏乏,宮中用水全靠從河道裡「以輪汲水上山」。公元632年,李世民在九成宮四城之陰散步時,發現有一塊地皮比較溼潤,用杖疏導便有水流出。於是掘地成井,命名為「醴泉」,意思是水跟美酒一樣香甜。大家極為高興,認為是祥瑞之兆。
-
新發現 | 秦鹹陽城遺址——基於城市手工業考古視野下的工作成果
城址以渭水為界分為南、北兩區,渭河以北遺址區考古工作已開展逾60年,取得了眾多成果。2014年以來,新時期的考古工作立足大遺址全局觀,結合渭河北岸自然地貌,以溝、路、水系等線性遺存為框架劃分遺址功能區,逐年擇點發掘以確定典型遺存時代與性質,剔除晚期遺存。最終以城市手工業考古視角為研究突破點,取得了城市整體布局和功能區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