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明末戰場遺址第三次考古發掘結束。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本次發掘工作前後歷時3個多月,發掘面積5000平方米,勘探面積10000平方米。進一步了解遺址分布範圍及文物分布規律為目的,開展相關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總計出土各類文物10000餘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主要為金銀器。其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金印,方形印臺、龜形印鈕,印面鑄有「蜀世子寶」四字。印臺邊長10釐米,厚3釐米,含金量高達95%。「蜀」字證明這枚金印原為明蜀王府之物,「世子」為明代親王嫡長子。從印文可知,這枚金印為明代蜀王世子所擁有,既是蜀世子的身份象徵,也是蜀王府歷代世子傳用之珍寶。「蜀世子寶」是國內首次發現明代世子金寶實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
本次考古發掘進一步確認了江口遺址為古代戰場遺址的性質,搶救和保護了大批珍貴文物,對遺址本身尤其是文物分布規律的認識取得了重要突破,對未來遺址的全面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賈聰聰
來源:央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