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幾點因素,你注意到了嗎?

2021-01-19 Lency姐姐

孩子從出生開始,專注力的集中程度是基本一致的,有的孩子會出現專注力不好的問題,大多是後期家庭教養和生活環境所致,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01家庭環境與教養方式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撫養,因為很多家長都忙於工作,撫養孩子的任務就要落到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身上,隔代撫養和自己撫養自然也會出現不同的方式,這會讓處於構建認知階段的孩子不能適應。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遇到孩子在專心地玩一個玩具時,突然奶奶就喊一句「你要不要吃飯吶?」、「要不要喝點水啊?」,就這樣,孩子的專注力就一次一次地被打斷,孩子又怎麼能認真專注於一件事呢?

此外,家庭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家裡若有兒童房,家長可能會布置得非常的精緻,有各類玩具、繪本等,孩子看完書、玩玩完具,房間可能就變得亂七八糟的,則會讓孩子心情煩悶,難以專心做一件事,因此家裡的乾淨整潔也非常重要。

02讓孩子過早地攝入甜食、碳酸飲料等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發布了有關成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強烈推薦人們限制游離糖的攝入,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把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游離糖,指的是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不包括新鮮的完整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奶類中的乳糖,也不包括薯類和薯類中的澱粉。

對於孩子來說,10%和5%分別代表多少糖呢?

1-2歲的孩子來說,10%大約是20-30克,5%大約是10-15克;

4-6歲的孩子來說,10%大約是30-40克,5%大約是15-20克。

家長最好把控好這個量,孩子若過早、過多地攝入糖類,不僅容易讓孩子長齲齒,高糖飲食會導致胰島素抵抗,會破壞促進學習和記憶形成的腦細胞間的通信,不利於孩子專注力得集中。

03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很容易吸引到小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看電視或者手機,他們能專注地玩一整天,這對孩子的視力影響是一回事,電子產品的閃屏對孩子專注力的破壞是不可逆的。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不哭鬧或者哄孩子,讓孩子玩手機、pad或者看電視,自己就有時間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本人不是不贊同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曾經也有研究表示,在自然中長大的孩子和在電子產品中學習長大的孩子,反而是後者發展得比較聰明。在面對電子產品,家長要把握好時間,事先和孩子商量好在幾點前要把手機還給媽媽或者把電視關掉,讓孩子對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有個概念,不僅保護好視力,也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不過能少用電子產品就少用,畢竟能減少對專注力的破壞。

04自身身體發展不協調,即感統失調

現在由於生產方式或者家庭教養的問題,很多孩子出現感統失調的問題,導致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出現這類問題需要到專業的機構中進行感統訓練。

在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事事做到全面,養育孩子也一樣,對孩子的專注力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可以得到鍛鍊的。首先我們需要辨別孩子的專注力是哪個方面的問題?若是視覺上的,就要對孩子進行視覺上的訓練,做一些有利於專注力的遊戲,例如打羽毛球是個不錯的選擇,家長拋球孩子接球等,方式有很多。若是聽覺上的問題,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聽力進行訓練,可以給孩子讀故事,聽錄音,然後讓孩子簡單複述,這樣的一個過程對孩子也是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三大因素
    有很多家長說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特別差,究竟應不應該引起重視呢?對世界充滿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歡探索是好事,但家長應該加以引導,尤其是5歲以上的孩子,更需要培養專注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強迫孩子專注和他發自內心的投入是天壤之別。
  • 孩子的專注力,受到「內外」兩種因素的影響,父母要合理培養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孩子而言專注力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和訓練。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影響孩子的未來發展,如果孩子的專注力足夠,那麼在未來生活過程中就能夠更好的完成一些事情。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注意是心靈的唯一窗戶,意識中的一切想要表現出來,必須要經過注意。」
  • 專注力好壞有標準:看看你家孩子專注力如何
    有什麼特定的標準嗎?專注力強弱的判斷依據是不是看孩子做一件事持續時間的長短呢?今天我就一起來看看~通常,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的量化標準來判斷孩子專注力的強弱。1.時間專注力好壞有標準:看看你家孩子的專注專注力好壞有標準:看看你家孩子的專注力如何2.連續性
  • 毀掉專注力等於毀掉孩子的學習,家長該如何修復孩子的專注力?
    1、生理方面的因素孩子的專注力時長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逐漸增加,如下圖所示:年齡小的孩子,專注力時長就會較短,正如處於好動年齡的,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不動,家長會覺得正常嗎?當孩子睡眠不足,精神狀態不佳的時候,或者因為缺水或者飢餓導致大腦能量供應不足的時候,身體就會發出警告,將專注力轉移到修復或者改善身體狀態方面,集中專注力就會變得困難。這種狀態下:專注做事情的驅動力就會明顯不足,狀態自然就不佳。2、心理方面的因素專注力為當下所產生的行為提供驅動力。這句話充分說明:專注力受興趣或情緒的影響比較大。
  • 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顯而易見,培養孩子專注力,試試這些遊戲訓練
    文丨圖圖爸爸專注力對孩子的影響,家長們應該都能夠體會到。一般情況下,相同的一件事情,專注力比較強的孩子,將會做得更好、更快、更理想。而專注力比較差的孩子,往往很難在規定時間內將一件事情做好,甚至是很難完成。就算是孩子勉強的完成了這件事,事情的結果可能也不是那麼的讓人滿意。
  • 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看你中招了嗎?
    根據研究,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專注力,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破壞了,家長常做的這3件事,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看你中招了嗎?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專注力,比如我們上課聽講時,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夠學到知識;我們開車的時候,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夠保證安全。
  • 孩子缺乏專注力,家長佔主要因素,試用「心流狀態」來破局
    說到後天專注力的培養,家長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終身的學校。市面上也有很多關於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這裡我們要介紹如何在「家長」這個主要因素的幫助下讓孩子達到「心流狀態」從而提高他們的專注力。「心流狀態」?
  • 注意分配的影響因素,你知道嗎?
    現實生活中,你可能會碰到這樣的現象:小朋友A可以載歌載舞,一邊唱歌的同時還能一邊進行跳舞;但小朋友B往往會顧此失彼,同一時間只能顧上唱歌顧不上跳舞。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如何用注意分配的相關理論去解釋呢?今天讓我們來一探究竟!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注意分配是什麼?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同時從事幾種不同活動的現象。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一定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這個事故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專注力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很多人之所以可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情。
  • 孩子也機靈,成績卻提不上去,家長注意,專注力才是重點!
    絕大多數家長和老師認為,但是學習成績卻不上去,不是孩子不夠聰明,他們覺得是因為學生的態度不端正,只要思想問題解決了,學習成績會很快提高。事實上,這些孩子的真正問題是他們專注力低下。或許這個概念對許多家長來說比較陌生,但在自己孩子身上,出現專注力不夠的情況也很多。
  • 貪玩坐不住丟三落四是專注力不夠,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國內外有關教學研究統計顯示,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成績的好壞,只有20%與智力因素相關,其中80%是非智力因素。而其中,專注力是一個影響很大的因素。 (1)環境因素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可能跟家庭環境有關。家庭關係是否和諧,是否經常打擾、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是否過度放縱,以及是否過度刺激如過早讓孩子頻繁接觸電子產品等,都會對專注力產生負面影響。
  • 舒爾特方格訓練法,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孩子上課不能集中,做作業拖拉磨蹭,總是丟三落四,記憶力差一直困擾著家長們。如何改善,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是很多家長所關心的問題。孩子專注力較弱可能和孩子的視知覺能力和聽知覺能力有關。視知覺能力較弱的孩子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落後同齡人,對某些事物的記憶能力強,但對讀、寫、算方面的記憶能力弱;運動技巧差,動作協調不良等現象。小編最近了解到舒爾特方格法,對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改善孩子專注力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 訓練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每天堅持10分鐘,孩子專注力一天一提升
    兒童只有很好的注意力集中,才能有出色的學習和記憶力,也能夠更好地計劃自己的事情,一個人的專注力,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等等。教科文組織指出:兒童注意力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學習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 你的「好心」正在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學習也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如果學習上有專注力,就像集中火力去攻克難關一樣,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很難考出好成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學習的時候,人在曹營心在漢,效率低下。對於家長而言,孩子缺乏注意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在學習上。演員姚晨的兒子土豆,一轉眼也到了上學的年紀,輔導作業是姚晨最頭痛的事情。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而有的孩子卻能專注的看繪本或者玩玩玩具,上幼兒園之後這種差別更明顯,有的孩子在教室裡根本就坐不住。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啥呢?難道是孩子得了多動症?還真不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和多動症沒關係,而是涉及到孩子的專注力。
  • 專注力強的孩子才是學習的料!兩個小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學習的重要基礎,是影響成績與效率的重要因素。專注力差,學習效率自然就變低了。家長群裡,家長們總是抱怨孩子的各種不聽話:孩子寫作業,如坐針氈,坐不住,一點都不安心。孩子做事情,精力不集中,總是做小動作,轉筆、摸牆,各種作妖。
  • 孩子專注力差和父母正在犯的錯有關,如何提升孩子專注力你懂嗎?
    這樣,宣萱也明白了孩子注意力受影響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經常喜歡打擾孩子的思考。從那以後,宣萱再也沒有打擾孩子們的思考。幹擾、替代和幹擾可能會削弱兒童的注意力事實上,許多父母都有和宣萱一樣的問題,他們總是喜歡在孩子全心全意地做事時打擾他們。打擾孩子的行為主要有三種:首先是中斷。
  •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
    這些品質將伴隨著他們的一生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保護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四點: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不僅會影響兒童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而且會使兒童在進入學校後,對學習產生叛逆和傲慢的心理。他們會覺得自己懂書本知識,沒必要認真聽課,以至於在課堂上經常走神。一旦這種習慣形成,當孩子到了小學階段,他們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困難,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 這些「好」行為你知道嗎?孩子天生的專注力就是被這樣破壞的!
    孩子以後成材是爸爸媽媽們都有的期盼。但是很多家長卻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成材的道路。寶貝,都學1個小時了,餓/渴了吧?來,吃點東西/喝口水!天哪,月亮可不像你畫的那樣!必須這樣做!……這些,寶爸寶媽有說過類似的吧?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一個孩子很難專注於一件事嗎?用「心流狀態」幫助改善兒童專注力
    為什麼有些孩子下午可以坐在安靜看書,而有些連的孩子卻很難玩玩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經常發現孩子做得不夠認真,他們總是半途而廢。這是因為孩子缺少專注力?這兩個例子是因為孩子專注力不夠嗎?1: 孩子讀了一會兒書,放下書做別的事。2: 當孩子們試圖建造積木時,有時他們不會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