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龍泉寺地宮出土五重棺-資料照片

2021-02-22 絲路遺產

2008年5月7日,山西省太原市太山文物保管所在修建消防蓄水池時,發現石條、石門等遺物。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報後立即進行了現場勘察,同時報告山西省文物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太山文管所成立聯合考古隊,對遺蹟進行了保護性發掘,並委託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 (簡稱IICC-X)對出土文物實施整體保護工作。

太山龍泉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成立文物保管所。龍泉寺位於風峪溝入口處的太山山腰,中軸線建有山門、三大士殿、觀音堂。三大士殿為寺院的主殿。院內存有唐景雲二年(711年)石碑一通。據史料記載,太山寺始建於唐景雲元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擴建。遺物發現於三大士殿以東數十米處的山坡中段。此處為一臺地,南北兩側的山坡幾乎完全被植被覆蓋。

出土地宮坐北向南,方向195度。由甬道、宮門和宮室組成。甬道長 94釐米,寬77釐米,由不規則石塊壘砌而成。宮門總高49釐米,寬42釐米,包括門檻、門扇、門框和門額,均由條石搭砌而成,兩邊門框外側各塑有力士像1尊。宮室平面呈六邊形,由條石砌築而成,長97釐米,寬88釐米。宮室底部用沙石鋪成,北半部砌有供臺,高10釐米。


唐代武周時期塔基及地宮考古發掘現場

塔基及周邊地層出土大量建築構件,有繩紋磚、板瓦、筒瓦、瓦當等殘件。數量較多的為布紋板瓦,還出土一些青輥瓦、指壓紋板瓦、刀割紋板瓦等。瓦當均為泥質模製而成,紋飾有獸面紋和蓮花紋。其中蓮花紋瓦當居多。塔基周邊還出土銅錢、陶罐、瓷片等。

地宮內出土石函一件及「開元通寶」銅幣一枚。石函平面呈長方形,由函蓋、函身扣合而成,幾乎滿置宮室。函蓋外表刻滿文字,大都為供養人的名字,據統計,幾乎都是女性。而石函兩側名字多為男性,但清晰度不如正面。眾多人名中有安西都護府田楊名夫人字樣。函身為砂石雕鑿,前寬37.2釐米,後寬46.4釐米,長57.5釐米,高31.2釐米。


打開後的地宮及內置石函


函蓋特寫

石函內第二層為鎏金銅飾木槨。出土時已殘損,槨身木板及四周裝飾的鎏金銅飾件散落於石函內。


石函內木槨及散落的鎏金銅飾物

第三層木胎鎏金銅槨長27釐米,高22.8釐米,前高寬,後低窄。蓋頂兩側各有2個鋪首銜環,槨身前擋正中裝飾有門,由火焰紋門額、聯珠紋門框和飾有門釘及鋪首的門扇組成。門兩側站立供養人,門上方飾有朱雀』。後擋正中裝飾佛足一對,佛足上方飾有玄武。槨身左側和右側分別飾有青龍、白虎,四角有卷草紋護欄。


出土銅棺(側)

銅棺細部

銅棺內置木胎銀槨,長15釐米,高10釐米,其裝飾構件與鎏金銅槨相近,只是質地不同,尺寸略小,且更為精細。


銅棺內置銀棺


銀棺細部及側面紋飾


銀棺側面細部及供養人等紋飾

銀棺內置第五層金棺,長9釐米,用絲帶綑紮,上系蝴蝶結。


金棺頂部俯視

出於保護考慮,金棺至今尚未開啟。據x光射線檢測內有聚成堆的顆粒狀物體,應為舍利子。


金棺側面X光掃描成像


金棺正面X光掃描成像及內置顆粒物

這次龍泉寺的地宮金棺讓人很容易和1987年陝西省扶風法門寺的地宮佛舍利聯想在一起,法門寺放有釋迦牟尼指骨舍利的盛器算來有8重棺槨,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只此一枚。
石、木、銅、銀、金五重棺槨,在全國現有發掘中已屬罕見。考古學者們猜測,可能在金槨裡套有水晶棺或者玉棺,也有可能舍利子置放於玻璃或者瑪瑙瓶中。如此一來,龍泉寺地宮舍利子就是六重棺槨。

龍泉寺原為道教場所,建於唐睿宗李旦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名昊天祠,祠院在金、元兩朝毀於火災。明朝初期在原址重建,改為佛寺。寺裡的唐碑立於公元771年,佛塔為唐武周時期建(公元690-705年),而在地宮中發現的開元通寶,又出現一個時間段為公元713-741年。佛塔的年代說明,在公元710年前就有寺廟存在,難道是先修佛塔,再建道教祠?而開元通寶的出現,又一次排列年代為先有塔,再葬舍利子。這些年代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還有待於專家們一一剖析。

後附:石函刻文解讀

第一排:清信劉「和」訓妻「朋」普供養清信王「俵」古妻慕「黃」供養

第二排:清信楊秀「惠」妻趙光明「藏」等供養清信「草字頭禾魚」元貞妻「段」

第三排:大雲「等」供養清信「禿寶蓋下面一個稷」果「」妻元等供養清信董少「郷」妻

第四排:劉等供養清信王文「軋」妻公孫男楚進妻「馬」等供養清信

第五排:董家阿婆董景「個」大娘董「軋」「禮」董「難」「陋」武玄貞等供養

第六排:董四娘趙元「観GUAN」妻董張「董」「胖」妻董宗大方妻董衡二娘

第七排:「色字很像那個字」婆阿女丁婆何法要王世尊男「提手一個年」利男和慶男思泰口男萬

第八排:「興XING」男思儉孫男神「並」男純福男「難」陁TUO男難仁男「茂」琳男神

第九排:合壽妻宗大慈阿田婆張二娘董七娘王元「草字頭下面一個間」阿李婆阿王婆

第十排:王元「威」常仁「母字下面貝,或具或直接是貫字」竹山買妻「問」「蕒MAI」曹土表妻白仼翼王三娘阿「顫取掉頁換成毛」婆第十一排:「住,主下面一撇一捺」二娘摩枝何梁婆「問或阿」段婆「問或阿」常婆小李婆大常婆張三「也許是婆字」

第十二排:阿武婆成「禾乍」妻張王鳯禮妻帝「釋」王元進馬「袩」妻李李「一橫」

最後一排:曾二娘陳「尊」仁母普慈何二娘何善信妻「來」樊「尚」仁妻「空」

阿白婆溫嗣恭張智X妻馬樊表母王樊X妻並女

清信劉X訓妻XX供養清信王俵古妻慕等供養

清信楊秀忠妻趙光明藏等供養清信X元貞妻X

大雲X供養清信X樂X妻元等供養清信董少鄉妻

劉等供養清信王文X妻公孫男楚進妻馬等供養清信

董家阿婆董景X大娘董乹禮董難X武玄貞等供養

董四娘趙元觀妻董張重X董宗大方妻董衛二娘

邑婆阿女丁婆何法要X寧男X利男和慶男思泰X男萬

與男思儉孫男神X男純福男難X男難仁男X琳男神

合壽妻宋大慈阿田婆張二娘董大娘王元蘭阿里婆阿王婆

王元威常仁貫竹山買妻阿曹曹王表妻白仼翼王三娘阿氈婆

X二娘摩枝阿梁婆阿X婆阿常婆小李婆大常婆張三X

阿武婆成X妻張王鳳禮妻帝釋王元進馬X妻李李XX

曹二娘陳享仁母普慈何二娘何善信妻李樊尚仁妻XX

霍大亮妻四娘女洛王皇甫婆奴妻X何高婆XX

晉X寶阿僧男XX

鳳仙不冝養賣XXX

仏家普供養仁榮妻

趙大娘和忠妻王吳方

妻X於供養賈四娘供

養如響X智楊X

忠龍九妻李妙真阿

白婆供養張大娘供養

阿劉婆母子X劉道德

供養XX阿梁婆

趙X妻X供養

晉陽主XXX良供養

西明府XXX雅X

李X文合家供養

長史X文XXX

男X供養XXX

靜妻劉供養

寶仁明要四娘靜真

董元妻張董鹹妻

王男女等供養杜方

妻X女明府李蝸仁

並妻供養馮昉妻

張楊公子妻王X

並妻供養阿薛婆

阿趙婆X長蒲阿王

婆羽生妻白嚴師衛

神寶妻王X伏仁X

仁禮並母供養X條

德兄弟嫡妹等供養

武萬登妻衛合家等

供養薭德相妻X合

家等供養楊玄X妻

衛南婆供養

相關焦點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秘色瓷鑑藏
    秘色瓷位於地宮中室的銀香爐之下  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從法門寺傳出:14件精美的瓷器從地宮中出土。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共有碗7件,其中兩件為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還有盤、碟共6件及瓶1件。
  • 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瓷器欣賞
    ▲法門寺地宮後室場景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從法門寺傳出:14件精美的瓷器從地宮中出土。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共有碗7件,其中兩件為鎏金銀稜平脫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還有盤、碟共6件及瓶1件。
  • 法門寺地宮出土珍寶
    館內主體建築--珍寶閣,是仿照地宮出土的唐代鎏金銅浮屠的式樣建造,高大宏偉,別具一格,與寺院真身寶塔相輝映。鎏金珍珠瓔珞裝捧真身菩薩出土於法門寺地宮中室,是地宮出土文物中的極品,是唐懿宗鹹通十二年(873)十一月十四日其三十九歲生日為供養佛指舍利而由僧人澄依敬造
  • 法門寺唐塔地宮 出土——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詩歌、文獻的描寫越是優美,越引得人們去考證、猜想,以致於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處,知道的人越少,也就越發加劇了這種瓷器的神秘感。於是發掘工作開始了,4枚至高無上的佛骨舍利和大量奇珍異寶的出土立即轟動海內外,人們將目光不斷投向法門寺,期待更多的發現。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秘色瓷出土場景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從法門寺傳出:14件精美的瓷器從地宮中出土。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唐五瓣葵口小凹底秘色瓷盤相反,其他非凹底的侈口秘色瓷器則不具備器底凸面對光的發散效果,光線很難形成器底和器腹的層次感,所以水感很弱。更為巧合的是:地宮還同時出土了20件琉璃器。
  • 法門寺神秘地宮被打開!出土的稀世珍寶,足夠買下幾個國家!
    法門寺地宮(資料圖)在經過與當地文物局的匯報商討後,考古隊幾經艱難將巨石門打開,根據裡面兩隻立鳳的羽毛形狀屬於盛唐的特徵,考古專家斷定這是盛唐的地宮,而且鎖住石門的也是唐代的鎖。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解決了陶瓷界長期以來議論不休的問題,同時有力地說明了於「秘色瓷」晚唐時開始燒造,五代時達到高峰。
  • 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 丨 秘色瓷及珍貴國寶
    秘色瓷出土場景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從法門寺傳出:14件精美的瓷器從地宮中出土。據地宮出土的《物帳碑》記載:唐懿宗「恩賜……瓷秘色椀(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疊(碟)子共六枚。」經專家核實考證,它們居然就是消失世間千百年來世人苦苦尋覓的秘色瓷!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這批秘色瓷,器形規整,造型簡潔,釉色青綠(其中有12件),晶瑩潤澤。
  • 太山龍泉寺令人,在這個神秘的地下宮殿裡,發現了唐代的佛舍利
    大多數太原人不知道省會太山龍泉寺有這樣一座廟宇太山龍泉寺,建於位於山西太原晉陽古城以西3公裡處的鳳峪溝北坡。龍泉寺的名稱是由於泉水位於山澗的上下遊,有大量來自遠近的朝山的崇拜者。因此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調查,發現了葬於太山龍泉寺的唐代佛塔地下宮殿。這座地下宮殿的發現,不僅整理出了1000多年前的五重寶函,而且還發現了佛舍利核心層金棺裡。這一令人震驚的發現,不僅為中國在文化史、宗教史、社會史、經濟史、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也印證了龍泉寺在建設之初的規模和檔次。
  • 山西發掘一具純金棺槨,至今過了11年也沒開館,專家:碰都不能碰
    供奉舍利的風氣也是逐漸盛行,為了安葬舍利,選擇的容器也是隨著時代豪華了起來,金棺銀槨是佛教最高待遇,它主要安放在佛塔地宮當中,最早的金棺是在1985年陝西臨潼代王姜原村慶山寺遺址塔出土的,現藏臨潼博物館。
  • 法門寺地宮下的驚世寶藏
    法門寺地宮天下聞名,出土寶物璀璨奪目。地宮一開,就是半個盛唐。在1987年,地宮開啟的那一剎那,考古學家看到了什麼?當考古學家走進地宮時,首先看到的並不是佛指舍利,而是滿地的銅錢、金銀寶器和絲織衣物。據統計,除佛骨外,法門寺地宮還出土了以下文物:金銀器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7件,珠寶等400件(顆),石質文物12件,漆木器及雜件19項,絲織品及衣物700多件,以及數萬枚銅錢。
  • 法門寺地宮珍貴文物,價值連城!
    唐 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燻爐及銀爐臺蓋徑25.9釐米 內徑24.8釐米 腹深7釐米通高29.5釐米重6408克1987年扶風法門寺地宮後室出土五獨角天龍獸足,兩足間以銷釘套接綬帶盤結的朵帶。爐臺底面鏨文:「鹹通十季,文思院造八寸銀金花香爐一具,並盤及朵帶環子全共重三百八十兩,臣陳景夫,判官高品臣吳弘愨,使臣能順」。香爐是佛教香花供養的重要法具之一,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燻爐、爐臺成組配套尚屬首次。
  • 法門寺地宮珍藏文物空降深圳,你準備好去看了嗎?
    >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八重寶函之第四重。五獨角天龍獸足,兩足間以銷釘套接綬帶盤結的朵帶。爐臺底面鏨文:「鹹通十季,文思院造八寸銀金花香爐一具,並盤及朵帶環子全共重三百八十兩,臣陳景夫,判官高品臣吳弘愨,使臣能順」。香爐是佛教香花供養的重要法具之一,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燻爐、爐臺成組配套尚屬首次。
  • 山西修繕一宋代建築發現罕見地宮 磚上刻有銘文
    山西修繕一宋代建築發現罕見地宮 磚上刻有銘文時間:2020-12-13 20: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西修繕一宋代建築發現罕見地宮 磚上刻有銘文 新華社太原12月13日電(記者王學濤)記者獲悉,持續約兩年的上黨長春玉皇廟修繕工程近日順利竣工,維修人員在其殿內意外發現地宮
  • 五臺山有五處108級臺階,為何登龍泉寺臺階,能夠棄煩惱並辨善惡
    步步登高的臺階,在山西省沂州市五臺山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有五處有趣的臺階,它們都是108階高,每一級都暗藏玄機,民間傳說,登上龍泉寺108級臺階,就可以辯善惡,棄憂慮,這背後有什麼玄機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作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和北臺葉鬥峰,它們五部分相連環抱,頂部又都是平坦區域,好像「九層之臺」,這就是「五臺山」名字的由來。五臺山的人文歷史十分悠久。南北朝時期是五臺山發展的開始,北魏孝文帝在此進行了大規模地建設,樓宇群已是初具規模。
  • 周至司竹御竹皇苑龍泉寺
    於是……同心莫化……度其廣狹、先建大殿三座……上堂僧僅有八十餘眾……」當時龍泉寺是景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寺廟大秦寺的下院,明代的三位師父均欽賜度牒。據碑石記載,古剎始建於唐,有兩頃之闊,原有大殿三重,鐘鼓二樓,歷來久盛不衰,香火不斷,信徒眾多,明代佔地五頃之多,形容當時寺院很大,民間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東(寶蓮寺:在今界尚村四組。)西(龍泉寺)佛爺寺,跑馬關四門。晨暮鐘聲起,佛佛爺詠祥雲。」
  • 風口浪尖的龍泉寺
    他遠遠地看著海澱區的名校和中關村,一盤大棋,在他心中醞釀,他要將龍泉寺打造成中國學歷最高的寺廟。二、2004年3月28日,學誠法師攜僧眾五人正式入住龍泉寺,成為寺內僧團第一批成員。五名僧眾學歷很高,兩名清華博士,一名中科院博士,一名北航教授,一名北大哲學研究生。
  • 在這個冬日,讓我們圍爐夜話,靜靜聽一個章丘龍泉寺的故事~
    尤其在「文革」中,造反派曾在這裡製造過一次「赤臂」事件……風來雨去,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剝蝕殆盡,記載說明龍泉寺歷史面目的碑碣橫遭粉碎。龍泉寺成了一本文字嚴重殘缺的書,成了一個很難猜透的謎。作為龍泉寺修復的員筆者有幸參加了考證方面的全過程,接觸了一些資料,訪問了數位鄉老。但總感支離破碎,想「解讀龍泉寺」談何容易!
  • 龍泉寺裡的高材「僧」
    在哪兒?」即使是道地的北京人問出這句話,也別驚訝。儘管始建於遼代,稱得上京西名剎,但北京龍泉寺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麼知名。在古都北京,有建於唐代的法源寺,有系出皇門的雍和宮,龍泉寺並非北京人燒香禮佛的首選。事實上,這座偏居山嶺的寺廟,復建還不到十年。然而,這個冬天,網際網路意義上的龍泉寺卻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你知道龍泉寺的科研實力有多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