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四種「怪癖」行為,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可別以為是壞毛病

2021-01-10 小舅媽育兒

引言:

在每個家長的心中,都有一個完美孩子的模型。他們應該要善良,脾氣溫和,有上進心,積極陽光等等。但是這僅僅是理想中孩子的樣子,大多數時候,自己的孩子並不能達到要求。

現實中的孩子總是有些叛逆,任性,有時候還總是說一些奇怪的話,做一些奇怪的事,這些被家長稱之為「怪癖」,但是實際上孩子的很多行為,在父母看來,不是很能夠理解,卻也顯示了他們的高智商。

從古至今,恰恰是那些不被人們理解,不被人們看好的人取得了成功,比如說愛因斯坦,我們現在都知道他,是因為他成為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家,我們會覺得是因為他很聰明,可其實在他很小的時候,也是被家裡人吐槽笨,腦子不靈光。記憶力也不夠好,總是會忘東忘西的。可以說當時沒人覺得他會有很大的出息,可其實他卻是一個高智商的人,從小有專研精神,肯吃苦,肯學習,所以最後他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所以小時候孩子的一些表現,並不能決定他以後成為一個怎麼的人,父母也不能因為孩子一些不被理解的行為而去質疑他們,否定他們。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下面這些行為,其實是說明了他們的智力發育得很好,父母應該感到欣慰。

首先是對未知充滿好奇。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會被外界的一些東西吸引,看到越是奇怪的東西越是感興趣,可能他們自己都還不知道那是什麼,就不由自主地想靠近。這就說明孩子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精神,這樣的孩子一般來說,動腦能力是很強的,肯思考。

其次就是喜歡觀察大自然。

有些孩子看到蟲子之類的東西會被嚇哭,而有些孩子卻喜歡觀察這些小蟲子。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盯著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之類的東西看,說明他們很細心,喜歡觀察事物,而且他們的注意力也會很集中,不容易分心。

孩子喜歡發呆。

不要以為孩子一個人一動不動地坐著,就是呆傻的表現。其實有時候,他們是在思考。看起來身體沒有動,但是大腦卻在很飛速地進行運轉,雖然他們思考的東西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思考是促進大腦發育很好的方式。

別看孩子還小,其實他們懂的也很多,說不定他們在腦海裡進行思考的時候,就在規劃自己以後的生活。這也是可能的。

最後孩子對陌生環境很敏感。當他們到達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時,會產生排斥的心理,會繃緊自己的神經,用小眼睛觀察四周的環境,緊緊地跟著自己的爸爸媽媽。這說明孩子的防範意識是很強的,他們不會輕易地對外界放鬆警惕,這樣遇到危險的時候,他們也能及時求得幫助。

結語:每個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完美的孩子,但是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可有時候就是那些我們以為不完美的地方,卻是孩子帶給父母們的小驚喜。

相關焦點

  • 孩子小時候有這些「怪癖」,家長先別急著糾正,這是有出息的表現
    誰不希望將來自己家孩子能夠有出息?誰不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能夠有一番成就。於是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自己希望的樣子,從孩子小就開始下功夫進行培養。但是有些家長給孩子培養半天,孩子身上一些優點,反而被家長當成了「怪癖」,一個勁地糾正孩子,其實家長不知道,家長眼中的這些「怪癖」正是孩子有出息的表現。
  • 孩子有這4種特點,暗示智商高,家長卻誤以為是「壞毛病」!
    以下4種家長們眼中孩子的「壞毛病」,其實暗示了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一起跟著來看看吧!01話 嘮「話嘮」的孩子特別讓老師頭疼,因為他們上課時總喜歡找同桌、前後桌講話聊天,影響老師上課、同學學習。相信有一個成天講話不停的孩子,家長會經常被老師「關注」吧!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到了吃飯的時候還不去吃飯還在解,小麗的暴脾氣一下上來了,大聲呵斥兒子先吃飯,可兒子紋絲不動繼續鼓搗。丈夫看不下去了,「你兇他幹啥,讓他玩去吧,這能鍛鍊他的大腦。」過了一會兒,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竟然把九連環解開了,小麗覺得很欣喜,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應該是智商比較高。果然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兒子都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商天賦。
  • 6歲前有這3個「怪癖」,暗示寶寶智商高,家長別盲目去管教
    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招人喜歡,所以從小就會注重兒童智商的培養,但是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像我以前就總會用成年人的對錯來評判孩子,像孩子在水坑裡玩,我就認為是錯的,就回去管孩子,制止她的行為。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扼殺了天才
    1、 喜歡拆東西,搞破壞小林的兒子今年3歲了,每當小林下班回到家中時,都能看到一地凌亂的的東西,不是孩子在撕一些紙張或書,就是在拆卸自己的玩具,嚴重的時候一些大型玩具都能拆。小林為此很苦惱,覺得這是一種壞毛病,於是經常訓斥孩子。
  • 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智商高,父母別亂糾正,當心扼殺天才
    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們總是做一些自己認為很對,但是我們覺得無釐頭的事情,家長通常把這種行為稱為「怪癖」,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各位父母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往往高智商,別扼殺天才,很多父母還傻傻糾正!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 孩子有以下5種「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平日我們沒少聽到家長抱怨,自己家孩子多麼調皮,搞得家裡無一日安寧,只有到了睡覺的時候,家裡才能恢復平靜。 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怪癖,認為這類孩子太難帶。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被稱之為的「難帶」孩子,智商都非常高。如果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請不要限制他們的行動。
  • 孩子有這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智商的點也都是不一樣的!從孩子在娘胎的時候,孩子的智商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從娘胎裡出來後,家長就需要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挖掘了,需要儘量大程度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家長的開發的力度,對於孩子之後是否能夠成為天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孩子走路早晚,暗示了「智商」高還是低?家長們可別被忽悠了
    文/小雪媽媽孩子的出生是一個家庭非常重要的事情,看著他嗷嗷待哺到蹣跚學步,成長得非常健康,家長心裡是非常高興的。尤其是孩子學什麼東西都很快,父母會認為孩子比較聰明,智商比較高,心裡難免會拿其他孩子做比較。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別認為是太淘氣,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孩子的天性就是對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越強就能接觸和學習越多的東西。然而對於媽媽爸爸來說,這就成了淘氣,甚至要打罵孩子。那麼孩子的「淘氣」真的是壞的嗎?其實,有的孩子看似不聽話,有很多問題和毛病,特別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孩子卻非常難得,因為這是智商高的表現。專家認為,太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調皮一些的孩子將來不一定沒出息。
  • 孩子身上有這四種「癖好」,家長有福了,說明孩子智商高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有一些特殊的癖好,認為這種現象不正常,於是趕緊制止。殊不知這些特殊的癖好其實暗示著孩子擁有較高的智商。而母親的阻止耽誤了孩子的發展,讓他長大很難有出息。
  • 孩子「揪著」寶媽的耳朵才能入睡?不是壞毛病,而是皮膚「餓了」
    在《做家務的男人》這個節目中,傅首爾作為常駐嘉賓,來和大家共同探討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當有人問道,她和老劉結婚十年,有沒有特殊的「怪癖」時,她回答說:「喜歡揪老劉的耳朵」。這個回答看似很「親密」,但你是否有想過,孩子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景,當然這個「怪癖」不僅體現在揪耳朵,還有摟著寶媽的胳膊或是摸肚子等。有一位寶媽說,女兒不揪自己的耳朵是不會睡覺的,她本來是很討厭別人碰她耳朵的,結果還是敗給了自己的孩子。
  • 孩子4歲前有這三種「壞毛病」,很可能智商極高,父母不要扼殺
    若孩子盲目聽從,將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人生觀,即使成家立業後也會影響下一代;若孩子對父母的話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更容易激化和父母之間的矛盾,難以建立深厚的親情。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正確教育孩子,並非所有壞習慣都是錯的,現代育兒理念中,更講究的是用科學辦法應對。特別是當孩子有這些「壞毛病」時,家長正確引導,將來說不定智商極高,不要扼殺在搖籃裡。
  • 寶寶的「搗蛋」行為,實則是在偷偷漲智商,父母可別遏制孩子
    文|文兒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認為寶寶在一兩歲的時候非常可愛,乖乖的,讓人忍不住疼愛。但是再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寶寶就是各種調皮搗蛋,被父母又愛又恨地稱之為:熊孩子。家長千萬不要煩孩子種搗蛋行為,其實這是孩子在偷偷漲智商,家長千萬別遏制孩子的行為。
  • 孩子總拆家、搞破壞?智商高的孩子都有「怪癖」,家長不要亂管教
    我們讀書的時候就能發現,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為什麼有些孩子就能輕鬆掌握知識,有些孩子即使課後花費十分的功夫,也追趕不上?可能這就是智商的差異性吧!畢竟普通人的智商都在80-115之間,人類平均智商也是100。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癖好」,父母千萬別扼殺了「天才」
    但有趣的是,通常,這些名人,他們的童年卻有一些可笑的「怪癖」,甚至被稱為「低能」。比如:遲鈍、不愛學習,記憶力差……其實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在孩子身上存在著一些隱藏的特徵,若是父母能善用,或者有其他巧合,他們最終會成為世界矚目的人。這些所謂的「怪癖」正是他們成功的特徵。許多科學家和發明家年輕時有一些「古怪」的行為,這些行為往往很難理解。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哈佛大學曾做過研究,實驗結果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都有3個明顯的特徵,家長們不妨對照看看,千萬別盲目阻止孩子。哈佛研究:孩子出現這3個行為,通常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多關注話多、喜歡問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現象,經常會追著父母問為什麼:「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
  • 李玫瑾:孩子走路「早晚」,暗示智商的高低?家長們可別上當了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個小中心,對父母們來說孩子的健康狀況和心理髮育十分重要,但是每個家長也同時希望自家寶寶健康的同時,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畢竟智商的高低決定了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路,孩子智商高未來的成就大概率的就會很高,這樣長大後孩子們的人生就會更加順利,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