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重慶市河長制條例》《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重慶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將正式施行。
10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人大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對3個條例進行解讀,並回答媒體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向詩佳 攝
《重慶市河長制條例》
明確工作機制
全面提升河流管理保護水平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副主任黎藜介紹,《重慶市河長制條例》(下稱「河長制條例」)共六章三十五條,主要對河長制的組織體系、工作機制、各單位工作職責作出了規範。
在進一步完善組織體系方面,河長制條例要求設立市、區縣(自治縣)、鄉鎮(街道)三級總河長;按照河流流域分級分段設立市、區縣(自治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河長。其中,村(社區)級河長的設立將打通河流管理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此外,條例還進一步細化各方職責、明確了工作機制、加強監督考核。如,條例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完善了河長制中的10餘項工作機制;對履職不力的河長、河長辦等,根據不同的情形,可以採取提醒、約談、通報、追究責任等措施,推動實施精準問責。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一級巡視員賈天平表示,到2017年底,重慶已全面建立了河長制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考核體系和監督體系,設置市級河長21名、各級河長1.75萬餘名。
河長制實施以來,水汙染治理效果明顯,河流亂象大為減少,水資源管理有效加強,水生態環境有效改善。河長制條例的實施將對深入推進河長制,全面提升河流管理保護水平,切實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實現「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的轉變。
11月22日,龍河(豐都段)順利通過全國示範河湖建設驗收。市河長辦供圖
如何貫徹落實河長制條例?重慶市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市河長辦副主任任麗娟表示,重慶全面建立河長制以來,全市各級河長1.75萬名,巡河216萬人次,解決問題5.1萬餘個。通過發布1號、2號市級總河長令,重拳治理河湖亂象,群眾反映強烈的遺留問題得以解決,河湖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為加快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將通過集中宣傳、學習引導、壓緊壓實河長責任等多方面推動河長制條例落地見效。
目前,條例要求建立的重慶統一的「智慧河長」平臺正在招標建設,該平臺計劃整合共享各級、各部門涉河涉汙數據資源,通過運用衛星遙感、5G及高清VR等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為河流管理保護提供信息化技術支撐,服務各級河長的決策、管理和監督。
重慶市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全景 張坤琨 攝
《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
循序漸進鼓勵餐飲、住宿、娛樂場所
室內區域全面禁菸
「《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有利於減少二手菸的危害,維護公眾健康。」重慶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皮曉青表示,根據2018年重慶市菸草流行監測數據顯示,重慶二手菸暴露的比例為71.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為減少二手菸危害,切實保障公眾健康,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下稱「控煙條例」)結合重慶實際,借鑑天津、福州、西寧等17個城市的控煙立法經驗,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規定餐飲、住宿、娛樂三類場所可以劃定或設置室內吸菸區,但應當遵守嚴格的條件,並鼓勵這幾類場所的室內區域全面禁菸。此外,加強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突出宣傳教育,強化監督管理及責任追究。
重慶軌道交通列車禁菸標識 圖:重慶軌道交通
同時,控煙條例還規定了多部門齊抓共管模式,建立了「政府統一領導、多部門密切配合、衛生主管部門兜底」的監管體系。突出了社會共治原則,明確了個人的自律義務,落實了場所經營者和管理者的主體責任,鼓勵志願者組織及個人積極參與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活動。通過規範公共場所吸菸行為,促進公眾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推動形成社會共識,促進公共場所衛生環境改善。
黎藜表示,控煙條例立足於重慶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客觀實際,綜合考慮維護公民健康權的需要和增強法規可操作性,從妥善處理好非吸菸者健康與吸菸者自由的關係出發,沒有作出一刀切的規定,期待法規實施後,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以中心城區帶動其他區縣,城市帶動鄉村,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菸。
如何貫徹落實控煙條例?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夏沛表示,市衛生健康委將按照條例規定,牽頭做好相關工作,商請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等十一個部門,共同建立公共場所控制吸菸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會商控制吸菸工作的規劃、政策、方案,協調解決控制吸菸工作中的問題,督促、檢查、評估控制吸菸工作開展情況等。
同時,協調「12345」政務服務熱線,做好控煙舉報的接報轉辦等工作,形成公共場所控制吸菸工作的強大合力,確保條例順利貫徹實施。並抓好示範引領,加強無煙機關、無煙衛生健康系統、無煙學校建設,倡導開展無煙企業、無煙家庭創建活動,到2022年,把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基本建成無煙機關。
《重慶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將促進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重慶市人力資源服務業已形成包括招聘、派遣、培訓、人力資源測評、中高級人才尋訪、就業創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諮詢、人力資源信息軟體服務等在內的全業態產業鏈,全年共為近1200萬人次的勞動者、36萬家次的用人單位提供了各類人力資源服務。
「儘管重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行業營業總收入都處於西部地區前列,但與東部發達省市的發展水平,與重慶高質量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與市委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重慶市人大社會委副主任委員鄧茂強表示,制定和實施人力資源市場條例,是解決現階段人力資源市場突出問題、促進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
11月22日下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閉幕。閉幕式上,180名引進人才、20個引進項目代表在現場集中簽約,1000餘個引進人才及引進項目通過線上「雲」籤約方式籤訂合作協議。羅嘉 攝
黎藜解讀,《重慶市人力資源市場條例》(下稱「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共七章五十條,對人力資源市場培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人力資源市場活動規範、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和補充。
在進一步規範人力資源市場各方主體方面,為了構建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人力資源市場,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對求職者、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監管部門等人力資源市場活動主體的行為作了進一步規範。其中,第二十九條明確了六類禁止性行為,切實保障求職者權益。如不得提供、發布虛假招聘信息,發布虛假招聘廣告;不得扣押求職者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證件;不得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或者變相收取押金、保證金、風險金等財物。
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 劉敏 攝(資料圖)
在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方面,為促進人力資源依法有序流動,人力資源市場條例明確了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活動、監管的相關原則、根本目的、政府職責、重要舉措等。
對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如何貫徹落實,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何振國表示,人力資源市場條例審議通過後,市人力社保局組建了專家團隊撰寫《條例》釋義,目前已完成審稿,預計12月中下旬公開發行。此外還將通過印發通知、組織宣講團宣講、開展座談會、舉行培訓班、啟動宣傳月活動等方式,確保人力資源市場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