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連州市謝氏聯誼」免費關注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這就是軍事學上的經典戰爭案例-淝水之戰
謝氏先祖,以東晉時期的80萬戰勝800萬的淝水之戰而使得家族地位成為貴族中的貴族,
猶如嶽家軍、楊家將、戚家軍,曾經縱橫四海、所向無敵,不論多少年過去,他們的英雄氣依然在天地間激蕩,讓人懷念、崇敬,而在東晉,也有這樣一支軍隊,那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北府軍」,創始人叫謝玄。
太元二年(377年),為抵禦前秦襲擾,謝安薦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他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訓練一支精銳部隊,號為「北府兵」。
謝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裒之孫,謝奕之子,謝安之侄。東晉時期軍事家。謝玄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早年為大司馬桓溫部將。
太元四年(379年),率領」北府兵「擊敗前秦軍的進攻,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
太元八年(383年),在淝水之戰中,任前鋒都督,先遣部將劉牢之率部夜襲洛澗,首戰告捷;繼而抓住戰機,計使秦軍後撤致亂,乘勢猛攻,取得以少勝多的巨大戰果。
太元九年(384年),率兵為前鋒,乘勝開拓中原,先後收復了今河南、山東、陝西南部等地區。後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與吳興太守張玄之並稱「南北二玄」,為時人所稱美。
太元十三年(388年)卒,時年四十六。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獻武。
名門世家
謝玄出生於陳郡謝氏家族,其家在謝玄時代已經成為江左高門,號稱"詩酒風流"。謝玄生父為安西將軍謝奕,母親阮容,乃阮籍、阮鹹族人。
早而聰慧
謝玄出身於魏晉名門陳郡謝氏,從小就聰慧且理解能力強,與堂兄謝朗一同為叔父謝安所器重。
《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太傅即謝安,車騎即謝玄。謝安曾告誡自己的子侄們,問道:"我們家的子侄並不需要出來參與政事,為什麼還要每個人都有才能呢?"一時誰也沒有回答上來,這時謝玄答道:"像芝蘭玉樹一樣,而且要讓他生在自家的庭院中。"謝太傅心裡為之一動,覺得他的與眾不同,所以,謝太傅開始對謝玄另眼相看。
謝安又曾問他,詩經中最喜歡哪句,他回答說是"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後世人認為是性情中人。
步入仕途
謝玄長大後,顯示出了治理國家的才能,朝廷幾次徵召,他都推辭不受。後來與王珣一起被桓溫闢為掾屬,都受到了桓溫的禮遇和器重。轉任徵西將軍桓豁的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徵諸軍事。當時前秦苻堅正是勢力強盛之際,多次侵擾東晉邊境。朝廷於是下令徵召能夠抵禦外患的良將。謝安任人不避親,推薦了謝玄。
中書郎郗超歷來與謝玄不和,但聽到這一舉薦也不得不嘆息說:"謝安敢於冒觸犯眾怒的危險舉薦親侄子,確實是英明的;謝玄一定不辜負他叔叔的推薦,因為他確實是難得的人才。"當時許多人都不贊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說:"我曾經與謝玄共同在桓將軍幕府做事,親眼見他用人能各盡其才,即使是一些細小事務,安排人也非常恰當。所以知道他一定能成功。"
於是朝廷召謝玄回朝,以其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謝玄在任上,大量招募頑強勇敢之人,劉牢之與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及孫無終等人都因為勇敢威武而應選。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稱"北府兵",使敵人畏懼。
嶄露頭角
公元378年(太元三年),苻堅派軍圍困襄陽,車騎將軍桓衝率部抗擊。朝廷下詔命令謝玄徵發三州民夫兵丁,並派彭城內史何謙率軍隊在淮水、泗水一帶遊弋,讓他們構成援助襄陽的態勢。襄陽陷落後,苻堅的部將彭超向彭城的龍驤將軍戴逯發動進攻。
謝玄率領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將軍何謙駐紮在泗口,想要偷偷地派遣使者告訴戴逯,讓他知道救兵到了,卻找不到前往的途徑。小將田泓請命前往,於是他就潛在水中偷偷地過去,快要到城下時,不幸被敵軍抓獲。敵軍用豐厚的賞賜收買田泓,讓他對彭城守軍說"南來的援軍已被打垮了"。田泓假裝答應。但到了城下時,卻大聲告訴城中說:"南來的援軍很快就要到了,我一個人前來報信,被敵人抓住,諸位一定要努力堅守啊!"於是遇害。
當時彭超將輜重放置於留城,謝玄於是揚聲要派遣何謙等進軍留城。彭超聽聞後,率軍返回留城保護輜重。何謙迅速率軍前進,解彭城之圍。彭超又進軍南侵,苻堅的將領句難、毛當從襄陽率軍前來與其會合。彭超在三阿包圍幽州刺史(此為虛銜)田洛,有軍隊六萬人。朝廷下詔命謝玄叔父徵虜將軍謝石率水軍往塗中,右衛將軍毛安之、遊擊將軍王曇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內史丘準往堂邑。不久,盱眙城失陷,高密內史毛藻戰死,毛安之等人都感到驚恐,於是各自退軍,朝廷為之震動。
於是謝玄從廣陵往西討伐句難等。何謙率軍擊敗敵軍,解除了對田洛的包圍,隨後進據白馬,大破前秦軍,斬其將都顏。趁機再次進擊,又將其擊破。斬其將邵保。彭超、句難率軍引退。謝玄率何謙、戴逯、田洛追擊,在君川與其展開戰鬥,再次大破其軍。謝玄的參軍劉牢之攻破浮橋和白船,督護諸葛侃、單父令李都又攻破其運輸船。句難等各自率軍北逃,只有本人得以倖免。於是解除彭城、下邳的軍隊守衛。下詔遣殿中將軍慰勞謝玄,並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還屯廣陵,以功封東興縣侯。
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太元八年),苻堅親自率軍駐紮項城,號稱雄兵百萬,前秦涼州之軍抵達鹹陽,向南順流,幽并二州的軍隊也接連而至。苻堅先遣苻融、慕容暐、張蠔、苻方等人至潁口,梁成、王顯等屯駐洛澗。
晉孝武帝下詔命令謝玄為先鋒,統領徐州、兗州、青州以及揚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各支軍隊,和謝石、他的從弟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龍驤將軍檀玄、建威將軍戴熙、揚武將軍陶隱等抗擊,共有八萬人。謝玄先派遣廣陵相劉牢之率五千人奔襲洛澗,首戰告捷,很快就殺了梁成和其弟梁雲,敵人的步騎兵同時崩潰,爭著渡過淮水逃跑。劉牢之派兵追擊,活捉敵將梁他、王顯、梁悌、慕容屈氏等,獲取其軍用物資。
苻堅進軍駐紮在壽陽,在淝水沿岸布陣列兵,謝玄的軍隊不能過河。謝玄派人對秦將苻融說:"你們那麼遠到我們的疆土,卻在淝水邊上列陣,這是不想速戰速決。請你們稍微退後一點,也好讓我們的部隊渡過河去同你們拼一拼。我和你們從容觀看,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苻堅的部下都說:"咱們應該憑藉淝水把他們堵在河對岸,我們人多,晉軍人少,情勢一定會有利於我們的。"苻堅卻說:"只管讓軍隊退後,讓他們過河,等到他們過來了,我們再用鐵騎數十萬把他們全部趕進河裡去,徹底消滅他們。"苻融也認為應該這樣,於是就指揮秦軍向後退卻,誰知後退的命令一發出,那麼多人一下子就亂了陣腳,再也控制不住了。
在此情況下,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帶領八千精兵渡過淝水。苻堅中箭,苻融臨陣被殺。苻堅的軍隊潰敗奔逃,自相踐踏,投水而死的不計其數,淝水因而都堵塞不流通。其餘人馬拋棄鎧甲連夜逃走,聽到風聲鶴叫、甚至山風吹來的呼哨聲,(這也是成語「風聲鶴唳」和「草木皆兵」的來歷),都以為是東晉軍隊已經來到,草行露宿,再加上挨餓受凍,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獲得苻堅的乘駕雲母車,加上他的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堆積如山,牛馬驢騾駱駝等十萬餘頭。孝武帝下詔派殿中將軍慰勞謝玄軍隊,加授謝玄前將軍、假節,但謝玄堅決推辭不接受。朝廷賜其上百萬錢,上千匹彩綢。
率軍北伐不久,謝安上奏朝廷,認為苻堅新近敗喪,應乘有利時機,以謝玄為前鋒都督,率冠軍將軍桓石虔直指渦、潁,經略舊都。於是謝玄又率部進駐彭城,遣參軍劉襲攻打苻堅的兗州刺史張崇於鄄城,趕走張崇,派劉牢之據守鄄城。
兗州平定後,謝玄憂患水道險阻不通,運糧艱難,便採納督護聞人奭的建議,築土壩攔截呂梁之水,樹立柵欄,合七埭為一支流,承接兩岸的流水,以利於漕運,從此公私兩便。又進軍攻青州,所以將這一水利工程稱為青州派。
再遣淮陵太守高素率三千人馬出擊廣固,迫使苻堅的青州刺史苻朗投降歸順。又進軍討伐冀州,遣龍驤將軍劉牢之、濟北太守丁匡據守碻磝,濟陽太守郭滿據守滑臺,奮武將軍顏雄渡過黃河建造營壘。苻堅之子苻丕遣部將桑據進駐黎陽。謝玄命劉襲夜襲桑據,桑據逃走。苻丕惶恐不安,打算降晉,謝玄答應請求。苻丕告飢,謝玄送給苻丕二千斛軍糧。又遣晉陵太守滕恬之渡過黃河據守黎陽,三魏之地皆歸降東晉。
朝廷因兗、青、司、豫四州均已收復,便任命謝玄都督徐、兗、青、司、冀、幽、並七州軍事。謝玄上疏朝廷,認為剛平定河北之地,幽州冀州必須專門命人總督,司州遙遠,應歸豫州統管。朝廷論功封謝玄為康樂縣公。謝玄請求把他先前所封東興侯的爵位賜予侄兒謝玩,朝廷許可,封謝玩為豫寧伯。謝玄又遣寧遠將軍竂演討伐佔據魏郡的申凱,擊敗了申凱。謝玄打算讓豫州刺史朱序鎮守梁國,自己坐鎮彭城,北可以鞏固河北之地,西可以援救洛陽,內可以捍衛朝廷。
壯志未酬
但此時朝臣卻議論認為徵戰已久,應當設置戍守邊關,然後休兵養息,派謝玄回鎮淮陰,朱序鎮守壽陽。適逢翟遼叛亂,佔據黎陽,拘捕滕恬之,又加上泰山太守張願率全郡反叛,河北之地騷動不安。謝玄自認為處置不當,便上疏朝廷,奉還符節,請求解除全部職務。朝廷下詔慰勞謝玄,命令他暫且回鎮淮陰,以朱序代鎮彭城。
病逝會稽
謝玄回到淮陰後,患上疾病,又上疏請求解除職務,詔令不許。謝玄又自陳述,說既然不能履行職責,恐怕會荒廢軍務。
朝廷又下詔讓他移鎮東陽城。謝玄便奉命上路,以病重懇求解職。朝廷為謝玄派了一名醫術高明的醫士,並讓他好自調養休息,又讓他回京口治病。
謝玄奉詔回京口,病卻長期不見好轉,於是又上疏道:"臣兄弟七人,都先後凋謝殞滅,惟有臣一人,孑然獨存。經歷的艱難困苦,誰可與臣相比!臣之所以含悲忍痛,希求繼續苟活人世,是因為滿懷無窮忠心,欲上報朝廷恩德,或許能恢復康健,便可以完成此志。況且臣家中遺孤甚多,想起他們,心中就不勝悲傷,為此求生之心,不能即刻付與塵土。臣一片勤懇之情,實可哀憐。懇求陛下憐憫臣的忠訴,霈然降恩,不使臣含恨九泉。"
所上奏的奏疏被扣住不予答覆。謝玄前後上了十餘道奏疏,很久之後,朝廷才改任謝玄為散騎常侍、左將軍、會稽內史。謝玄抱病登車去會稽郡任職。公元388年(太元十三年),謝玄在會稽去世,終年四十六歲。朝廷追贈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獻武。
公元420年7月10日(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劉宋,當時前朝東晉的封爵中只有王導、謝安、溫嶠、謝玄與陶侃子孫的爵位未被廢除,謝玄爵位康樂縣公被降封為康樂縣侯,食邑五百戶。
謝玄和謝安是歷史上東山謝氏的傑出代表,目前大多數的謝氏後人都來自東山謝氏。尤其是佔人口最多的廣東、江西、湖南三省,幾乎都是東山後人。
再讀歷史,是為了讓我們時刻銘記先輩遺願,發揚謝氏優秀精神,繼續努力,為家族為國做出更多的奉獻。
感謝,感恩!
歡迎投稿,歡迎一起討論、傳播謝氏文化!
聯繫方式:
微信:13392466060
郵箱:13392466060@qq.com
點擊閱讀原文,讀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