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天我們仍要讀希臘古典?

2021-01-09 澎湃新聞

「讓我們學習莫裡哀,讓我們學習莎士比亞,但是首先要學習古希臘人,永遠學習希臘人。」    

——歌德

普羅米修斯用粘土按照自己的身體造出了人類。

他教人類知識和技能,在眾神舉行的聯席會議中,為保護人類免於宙斯苛刻的獻祭條件而惹怒了宙斯。宙斯拒絕向人類提供生活必需的最後一樣東西:火。普羅米修斯設法竊走了天火,偷偷帶給人類。宙斯大發雷霆,於是令山神把普羅米修斯用鎖鏈縛在高加索山脈的巖石上,讓他永遠不能入睡,疲憊的雙膝不能彎曲,讓飢餓的惡鷹啄食他的肝臟,這樣持續三萬年。普羅米修斯堅定地面對苦難,從未喪失勇氣。最終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用箭射死神鷹,解救了普羅米修斯。

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在悲劇《普羅米修斯》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古希臘悲劇的大名,你肯定多少聽過。

去劇院,你能看到《阿伽門農》《美狄亞》等著名劇作上演;除了剛剛提到的「普羅米修斯」,日常生活中,「特洛伊」「潘多拉」等詞也為人熟知;如果再研究高深的哲學、政治學,等等,那麼《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一些篇目,也必在討論範疇之內。

古希臘悲劇雖時代久遠,但它早已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悲劇打開了我們的想像,穿越歷史長河,像一顆明珠,散發著迷人魅力和絢爛之光。

古典不是歷史的陳跡,不是枯燥的學問,而是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特洛伊》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

讀西方文學,一定要讀古希臘悲劇。

讀古希臘悲劇,一定要讀埃斯庫羅斯。

古希臘文明是源遠流長的西方文明之源,作為西方文明的第一次高峰,深刻影響了緊隨其後的古羅馬文明,在哲學、數學、文學、藝術、歷史學等多個領域也開創了璀璨的先河。思想大師懷特海說,「整個西方哲學史就是對柏拉圖的註腳。」哲學如此,文學也一脈相承,但丁的《神曲》到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等一系列西方經典文學著作,始終和古希臘羅馬作品有著緊密的聯繫。

可以說,讀西方文學,就一定要讀古希臘悲劇;而要讀古希臘悲劇,就一定要讀「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的作品。

馬克思最愛的作家之一

古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

說到古希臘悲劇,當然首推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裡庇得斯。

埃斯庫羅斯是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中年代最早的一位,因其對古希臘悲劇藝術發展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被譽為「悲劇之父」。他的悲劇風格崇高,語言優美,富於抒情氣氛,對整個西方戲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悲劇大部分取材於神話,多以三聯劇形式呈現。他創作的《阿伽門農》《普羅米修斯》等都是我們熟知的故事,也是古希臘悲劇中廣為流傳、備受讚譽的翹楚。

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埃斯庫羅斯悲劇集》插圖

據說,埃斯庫羅斯是馬克思最愛的作家之一,馬克思每年都要重讀一遍埃斯庫羅斯的劇本。精熟古典作品的尼採也大加讚嘆,稱埃斯庫羅斯具有「偉大天才的美妙『能力』」與「藝術家嚴峻的自豪」。

埃斯庫羅斯

閱讀埃斯庫羅斯的作品,我們今天仍然能受到很多啟發。有人說,希臘文化是悲劇的文化。悲劇精神是希臘文化堅定的內核和深邃的意涵。埃斯庫羅斯悲劇的「悲」,是把命運看作超越諸神和人類而穩居寶座的永恆正義。他筆下的人物,都有堅強的意志和剛毅的性格,如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等等。悲劇精神是一種對抗可怕之物的拒絕接受,是對無常命運產生恐懼之後油然而生的情感淨化,更是一種超越悲觀、體認痛苦的旺盛生命張力。

 

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埃斯庫羅斯悲劇集》插圖

市面上的古希臘悲劇不少,埃斯庫羅斯的悲劇集也有若干版本,讀什麼,怎麼讀?這其中卻有大學問。

對於外國經典文學著作而言,最重要的是譯本。譯者可以說是翻譯作品的靈魂捕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羅念生、王煥生兩位先生是著名的古希臘羅馬文學翻譯家。《中國大百科全書》這樣寫道:「無論從開創局面,翻譯年數之多,數量之大,用力之專與勤來看,中國當首推羅念生。」

 

羅念生

羅念生先生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古希臘文學學者、翻譯家。他是第一位到希臘留學的中國人,更是第一位將古希臘戲劇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一部部古希臘文學作品經過羅念生先生的翻譯來到中國,架起了中國文化與希臘文化交流的橋梁。1987年12月,希臘最高文化機關雅典科學院授予羅念生「最高文學藝術獎」。這一獎項在全球範圍內僅4人獲得。

羅念生傾其畢生所學從事翻譯出版古希臘文學作品,一生譯著和論文有50餘種,1000多萬字,填補了祖國希臘文學研究的許多空白,被讚譽為「一座奧林匹斯山」。

王煥生

王煥生先生是古希臘羅馬文學翻譯專家,1965年由蘇聯莫斯科大學語言文學系古希臘羅馬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畢業回國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從事古希臘羅馬語言文學研究。他畢生從事古希臘羅馬文學翻譯,五十年如一日。王煥生先生繼羅念生先生之後翻譯《荷馬史詩》,第一個全面系統地譯介了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的許多重要作品。他的譯著達三十餘部之多,其中《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於1999年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奧德賽》於2001年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2011年,王煥生因在傳播古羅馬文化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獲頒「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獎章」。

古希臘悲劇原本都會演出,沒有畫面感怎麼行?

雖然不能將演出本身原本呈現,但我們仍能通過一些圖像感受悲劇。《埃斯庫羅斯悲劇集》中,每部劇都配有精美彩色插圖,包括雕塑、瓶畫、版畫、油畫等共51幅,以珍貴的藝術作品生動再現戲劇情景。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不光能體會到文字的卓越魅力,更能感受到史詩般歷史長卷的氣魄。 

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埃斯庫羅斯悲劇集》插圖

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埃斯庫羅斯悲劇集》插圖

文景古典·名譯插圖本《埃斯庫羅斯悲劇集》插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聽古典音樂
    最早的時候,在90年代以前,我們國家《人民音樂》這樣的雜誌,更多是為主流音樂,為我們國家的民族音樂、歌曲服務,很少有人對中國古典音樂、西方古典音樂做一些評論、講解、引導,所以才有了1992年《愛樂》雜誌的應運而生。這個雜誌出來後,才湧現出來一批真正做古典音樂評論的評論家。其實也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
  • 馬克思最愛的古典詩人,為什麼是他?
    打開這這本書,與偉大的靈魂對話讓我們學習莫裡哀,讓我們學習莎士比亞,但是首先要學習古希臘人,永遠學習希臘人。——歌德普羅米修斯用粘土按照自己的身體造出了人類。他教人類知識和技能,在眾神們舉行了聯席會議中,為了保護人類避免宙斯苛刻的獻祭條件,因而惹怒了宙斯。
  • 《希臘人和希臘文明》:青年和戰爭告訴你,為什麼要學習希臘文明
    從1872年開始,布克哈特就開始發表了關於希臘系列演說。他原本想將這些手稿結集成書進行出版,可直到他去世都沒能完成這個心願。還是他的侄子選擇了其中的手稿,並取書名為《希臘文化史》進行了出版,可一經發行,就遭到了許多專業古典學家的強烈批評,主要是針對其對希臘歷史的「非專業性」。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芬尼根的守靈夜》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芬尼根的守靈夜》?——  一座無法繞開的奇峰  《芬尼根的守靈夜》是一個英語文學的裡程碑,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無法繞開它。這部書既是喬伊斯對自己過去創作的一次超越,也是對當時文學的一次超越,是從審美到觀念的一次重大轉變。
  • 都知道希臘神話重要,但這麼混亂,究竟該怎麼讀?
    不過,要說這些神的名字吧,我們總把希臘和羅馬版本搞混;說這些神的關係吧,那更是一團亂麻;聊聊希臘神話故事吧,可能只能記得開頭或者結尾,中間發生了什麼總也說不清……希臘神話,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它很有趣,也很重要,可該怎麼讀?朵朵做了很多功課,希望用一份小小的知識清單,給大家開一扇門。
  • 希臘雕塑系列之一:古典希臘時代的四位雕塑大師
    彼得大帝「全盤西化」接受了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        這位希臘雕塑家,波留克列特斯(Polykleitos),創造了三個理想男性形象:拿王冠,長矛和鐵餅。       在他之前或同期,出現了古典希臘時代三大雕塑家:沒有真人大小的女性裸體雕塑。       在他之後的時代,又出了希臘化時代三大雕塑家:真人大小的女性裸體雕塑,出現了。
  • 馮俊:為什麼要讀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中講的「西方」並不完全是一個地理概念,它並沒有包括中國西邊的所有地域或國家,它講述的主要是古代希臘羅馬所屬或者活動所涉及的疆域,即今天的地中海沿岸、西亞、北非等地區,文藝復興和近代以來主要是義大利、荷蘭、英、德、法等西歐諸國。從文明形態上講,體現的主要是希臘文明和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的交流和融匯。
  • 【古希臘列國志】希臘古典時代(一):波希戰爭1
    希臘古典時代(一):波希戰爭1 古典時代(公元前5—4世紀中葉)是古希臘歷史上的重要的歷史時代。
  •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讀阿瑟·米勒?
    活動以「今天我們需要阿瑟·米勒」為主題。馬凌提到在競爭過於惡性,過於內捲化的今天,大家普遍感嘆生活過於疲憊。而阿瑟·米勒在40、50年代就已經對此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因為大蕭條,阿瑟·米勒原本富有的家庭變得一籌莫展,他的哥哥不得不退學,他也刷過盤子,當過歌手。當時的他對於完全競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有一種沖天的憤怒。
  • 九上第6課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
    第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一、習題訓練1.文學和雕塑(1)文學:《_______________》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後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曆的基礎。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_______________。二、習題訓練1古希臘的著名雕塑「女神維納斯」雕塑透露出女性體態豐滿,具有協調性,反映了人體之美。這反映出古希臘文化的特點是(         )A.希臘神話影響廣泛       B.
  • 為什麼要讀西塞羅?(你不知道的永久魅力)
    其結果,是他的政治哲學作品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政治行動(這也是為什麼有時發表它們是危險的原因)。希臘哲學為他提供了理論分析工具,羅馬為他提供了原料。《劍橋希臘羅馬政治思想史》是英語世界第一部綜合與全面研究古代希臘羅馬政治思想的著作,始於荷馬,止於古典晚期,以基督教和異教對神聖的與人類秩序的思考終篇。
  • 《刺客信條 奧德賽》細節感受:在古典希臘續寫刺客的篇章
    話不多說,以下就是我們對新作的解析吧! 年代背景:黃金時代的希臘遊戲的主要劇情將發生在公元前 431 年左右的古典希臘。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記得,這正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的時間。這段歷史,發生在第二次波希戰爭之後。波斯國王薛西斯率大軍進攻,希臘各城邦結成同盟反抗,贏得了第二次波希戰爭勝利。
  • 圓桌|這個時代,我們為什麼要讀通識?
    在《文化極簡史》中,作者將世界歷史分為古典、中世紀、近代、現代四個時期;每一時期由代表性人物進行串聯,每個人物僅佔據1-2頁篇幅,表達「風趣而輕鬆」。作為法國文學翻譯家和法語專業教授,袁筱一表示,她在大學中向學生推薦的法語理論讀物,往往要求學生的知識積累;而此書不要求讀者的知識積累,可以覆蓋的人群非常廣泛。
  • 儒林外史是古典名著,為什麼讀起來很費勁?讀者:有點枯燥
    《儒林外史》是古典名著,是古典章回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在看完了四大名著之後,如果你還想看古典小說,那麼一般人都會推薦《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在文學史上一直有很高的評價。比如魯迅評價《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
  • 好書精讀 | 在崇尚理性的時代下,我們為什麼要讀神話?(上篇)
    在崇尚理性的時代下,我們為什麼要讀神話?徐斌老師在上周的直播和今天的文章裡給出了答案。作為有兩個孩子的童書工作者,文學碩士,他有充足的育兒經驗和學術水平,這篇好書精讀,也被他寫成了精彩的「論文」。他以《北歐神話》為切入點,和大家分享如何看待神話,以及如何在親子閱讀時利用神話與孩子進行情感連接。邏輯清晰,內容豐富,充滿哲思,錯過直播的朋友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 訪談|詹姆斯·波爾特:後古典主義與伯克利古典系的改名
    因此,在我們改變傳播-接受模型過程中,我們又達到了什麼新的目標?我並不認為我們實現了我們想實現的目標。我之前在密西根大學有個同事,他問我為什麼要研究語文學史,研究語文學史等同於去研究一個堆砌著各種錯誤的學科。因此,我認為更有趣的途徑是去承認我以上提到的這些模型都存在。沒有太大變化的傳播的確會存在,也存在在中途發生一些改變的傳播,理解和誤解並存。
  • 當代人為什麼要讀古詩詞?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很早之前就有朋友問我,你為什麼喜歡古詩詞?每天都看不煩嗎?讀了這麼多用得上嗎?剛開始被問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後來我想了很久,大概是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因為堅持所以成了習慣。你為什麼喜歡讀古詩詞?我們看看網友們怎麼說?因為從古自今,我們對美好的期盼始終如一,我們和古人的精神連結並沒有斷裂。
  • 我們為什麼要讀《魯賓遜漂流記》?
    後來我又讀到羅蘭·巴特說過一句更有趣的話:「假如世界上有一種極其專制的政權,專制到把所有科系都查禁了,禁止人們讀人類學、社會學,讀一切關於人的學問。那麼這個知識是不是就停止了?」他說不會,他認為只要有一本《魯賓遜漂流記》,我們就能重新恢復所有的知識。
  • 黃昱寧: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簡奧斯汀
    如今,我們仍可以通過經典文學、影視文學重新審視、深思女性面臨的問題,並通過文學創作中的女性形象來探索女性「自我生長」的話題。近日,上海圖書館舉辦系列雲上外國文學講座,聚焦西方小說與女性形象,關注女性成長。本期邀請到翻譯家、作家、出版人黃昱寧講述「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奧斯汀」。
  • 讀《再生緣》:中國古典小說,大多竟可不讀
    據說此書在江浙一代頗具影響,但也許只是故事頗為流行,讀過此書的人未必很多。小說《再生緣》是根據彈詞改編的。讀此書的原因有二,一是源於美麗的誤會,以為《再生緣》就是《女駙馬》,聽著「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的唱段,總想嘗過雞蛋之後再見見下蛋的母雞;另一個原因是兩年前聽江逐浪教授提起過《再生緣》,說起來《再生緣》如何如何不凡。聽她說,「要是我是孟麗君,我就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