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城市的一隅開個小茶店,每天栽花養草,讀書品茗,幾乎是每一個女人的夢想」。毫不例外,荷堂主人何麗榮也是如此。
2010年,走訪遊歷了全國,甚至走出國門,去過日本、英國等地到處尋茶的她,一心想在彭州給自己喜歡的茶安個家,又因自己是個鋼琴教師,除了喜歡泡杯茶練練琴,教教學生而外,根本不懂什麼經營之道,只記得小時候爸爸開茶店時每天都有好多人來店上喝茶,爸爸的吆喝聲,得意勁兒現在都讓人羨慕。所以與來自中國核心茶產區的茶商合作開起了功夫茶店,半年很快過去,慢慢了解了茶葉經營的小技巧,了解了店上每天結帳都有收入,於是在彭州、郫縣等地開起了自己喜歡的「茶書店」、「茶琴店」、「茶花店」等,還驕傲地給每個店主命名「麗麗店」,「華華店」、「琳琳店」-----因為這些小店都是何麗榮根據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並收集自己行走全國對茶的理解和認識而精心設計的,很多路過茶店的人都會進去瞧一瞧,甚至說這個老闆應該不是賣茶的,沒有經營經驗的茶店也曾多次被過路的混混進去拿了茶不給錢就走,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卻叫不出聲,噗噗的眼淚直往心裡流。
在快樂與痛苦的茶店經營中,因經驗缺乏,自己大半生的全部積蓄也付之東流。
2012 年新年,在老媽的「你爸賣茶就沒賺到錢,你偏要去賣茶」的責怪聲中,帶著1000元過年錢,陪著家人去峨眉山過了一個「最特殊的年」,也開始思考愛茶的她怎樣走出陰影,重回生活。
2013年拜師冷柏青書法家習書,想暫時忘掉自己最愛的茶。「山窮水路凝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成都習書的日子裡認識了更多的愛茶人,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行業老師們的進一步指導。特別是從事茶商的經歷也讓何麗榮更了解了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茶葉品種的種植、生產、銷售和品鑑等,也為她後來成為評茶大師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一年她也開始把自己的重心放到了公益教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