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金輪金蒙古微刊"關注!
蒙古族姓氏表
蒙古族姓氏表
(附:推薦蒙古族姓氏一部專著 供參考)新增注釋
白音門德
漢拼蒙古姓 漢文縮寫
乞顏 --齊、祁、陳、秦
納古斯 ---- 那
肖德 --肖
客烈亦惕 --和、何
孛爾只斤 --鮑、包、寶、博、奇、羅、波
汪古惕 汪、王
弘吉喇惕 --洪
帖良古惕 --鐵、車
兀良哈 烏、吳、於、魏
滿楚古得 --滿
杜爾伯特 --杜、司
和碩特 和
郭爾羅斯 --郭、高、何
呼和淖如得 和
伊斯得 伊
夏日高勒 --夏、黃、何
梅日根哈拉 ----梅
閆忽德 閆 門
泰亦赤兀惕 戴
胡勒目斯 --胡
杜格慶 杜
海那赫 -海、畢
周爾那德 ---周
華努特 -華
齊木德 --齊
敖勒高努德-- 敖、趙、王
白如徳 ---白
海勒圖德 ----海
賴哈圖德 ----賴、趙
李莫斯日 ----李
都如德--- 杜 霍
亦日呼德 伊
朱勒豁得 朱、周、康
兀濟葉惕 武、吳
烏珠穆沁 烏、武
巴爾虎 ---巴 胡
召蒙岱 ---趙
克什克騰 和、何
木斯臣 ---穆
寶勒格沁 暴
席熱臣 ---席
包日罕特 -包
臺本 -邰、伍
通事納爾- 佟
唐古特 ---唐、夏、項
夏那日 ---夏、項
朱理真 ---朱
忽思慧 ---忽、胡
泰亦什 ---師
呼和紹布 和、付
海拉蘇 ---海、俞
薩都喇 ----薩
扎喇亦爾 -趙、季
毛忽來 ----牟、何、李
蔑爾乞德 --穆
撒勒只兀惕 蔡、馬
塔塔爾 戴、譚、白、王
玉裡巴雅兀惕 --俞、白、富
席勒特德 邢
永謝布 雲、榮、永
翁高德 敖
瓜勒給亞 --關
楚勒呼德-- 褚、邱、陳
森吉德 沈
察哈爾---- 常、張、白
努圖格沁 --歐
強科勒 喬
宮固如徳---- 孔、宮
錫勒朱徳 ---謝、邢
索很 ---宋
達日呼德--- 戴
楚兀日出德 常
朝魯圖德 ---喬、晁、曹、石
斡恩真 溫
速勒吉德-- 孫
杭錦 ---康、韓
昂沁 ---安
宰桑 ----翟
亦魯特- 尹
扎蘭努德 張
哈日努特 ---韓、哈
莫勒圖特---- 孟
布忽納惕--- 全
巴魯喇斯 ----胡
斡羅納爾 ----多
那牙勤 --關
土默特-- 萬
土爾扈特 段
哈達努德 馮
埃日德 --金
斡亦喇惕 林、劉、張
朱嘎沁 ---錢
準噶爾--- 左、朱
溫德日格慶-- 高
達郎古德 梁
俄格德格 寧
呼勒都古德----董、胡
都仍太本 滿
努克楚德 姚
尼格斯爾 伊
浩齊特 ---陳
杭席古德 賈
哈榮古德 羅
紀勒格勒德--- 藤
呼熱特--- 袁
陶日根席日--- 段、黃
阿都沁 ---馬
兀和日沁 -牛
陶高沁 ----郭
豁尼沁 ----楊、霍
哈日瑪赤 --謝
塔日阿沁 --田
兀納嘎沁 --鞠
博斯沁 卜、戴
特木日沁-- 鐵
陶格沁 齊
珠勒沁 鄧
瑙木沁 弓、宮
扎格斯沁--- 於
薩日塔兀勒 越、嶽
明安 ---千、錢
兀蘇德 徐
巴克西納爾---- 師
沙畢納爾 --苗
席日努德 --黃、金
寶古--- 鹿
阿拉圖德 ---金
輝特 ---冷
嘎勒楚德 ---霍
尼出古惕 ---白、倪
兀亦桑 周、魏、吳
忙忽惕 何、賀、
馬鄂 --烏
布裡牙特-- 甫、全
敖漢 ---白
亦赫君- 孟
固兀日-- 白、顧
朱日其德--- 康
俄勒特德--- 胡、白
嘎察古特 ---李、甘
翁牛特 高、包、敖
喀喇沁 烏、韓
扎勒楚特--- 陶、秦
斡魯徳 -王、單
臥特日古斯- 金
畢德兀德 ----狄
何勒楚德 ---宦
格根託如勒 劉
寧嘎德 -王、寧
哈吉古特---- 柴
俄勒斯特--- 梅
嘎樹努德---- 趙
哈布哈沁 陳
失寶赤 -宮、龔
希日木德--- 嶽、鐵
囊嘉 ---王、南
塔布囊 -烏、吳
阿巴嘎納爾- 安、嶽
寶日努德 ----吳
沙吉蓋 --潘
巴亦拉葛赤-- 邊
敖陶格圖- 林丁
蒲甘 -蒲
普魯-- 楊
---
翁牛特旗蒙古族之姓氏
今翁牛特旗有蒙古族4.7萬多人口,其中多數是原翁牛特左翼旗的蒙古人,其次是沿者哈河北岸居住的原敖漢旗的蒙古人,還有一部分是從土默特、喀喇沁以及奈曼、庫倫、巴林等旗遷移來的蒙古人。翁牛特、敖漢的蒙古人,都記著自己的蒙古姓氏,其中有些按姓氏的音或意採用了漢姓。來自南部各旗的蒙古人都採用了漢姓,其中不少人已不知道自己的蒙古姓氏。以往,蒙漢通婚者,子隨父民族。198O年以後有近50O0名漢父蒙母者改為蒙古族,他們仍沿用其父之漢姓。
翁旗內居住的蒙古族之姓氏如下:
1.孛爾只斤氏(漢姓鮑)——孛爾只斤在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史集》)。翁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
2.不古納歹氏——他們是阿蘭豁阿五子之一,不古納臺的後裔(《蒙古秘史》)。
3.塔塔兒氏(漢姓戴、譚)——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史中經常出現。
4.奧矣·毛都氏(漢姓林、穆)———奧矣·毛都蒙古語為林木,該氏可能是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蒙古秘史》)。
5.弘吉刺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元代常與孛爾只斤氏聯姻,本旗人數不多。
6.宏豁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秘史》中記作「晃豁壇」,也有記為「晃豁攤」的。「宏豁」蒙古語有鈴鐺之意。
7.兀日罕氏(漢族於、吳)——有人說他們是兀良哈氏之一支。
8.術布姑真氏(漢姓龔)——術布姑真蒙古語為「養鷹人」。元、明時期的史書中常出現,也記作「朱保真」。「龔」可能取自「弓」的諧宜。
9.哈布格欽氏(漢姓陳)——明代蒙古有「哈麻真」,蒙文中「麻」、「布」二音有混用現象。「哈布格」蒙古語為狩獵用的枷。欽為人稱,故有人釋為「狩獵者」。
1O.唐兀惕氏(漢姓唐)——旗內人數較多,早有「五百唐兀惕」之說。唐兀惕氏為古代西夏人。
11.夏那日氏(漢姓夏、唐、白)——該氏人自己說是唐兀惕氏之一支。「那日」在蒙古語中是人稱複數詞尾,如漢語中的「們」。「夏那日」意為「夏的人們」。
12.察哈爾氏
13.喀爾喀氏
14.杭蓋勒氏
15.季如特氏(漢姓季)
16.海拉蘇氏
17.薩日黑惕氏———「薩日黑」蒙古語為酒,故譯為「釀酒的人們」。
18.色勒莫氏——色勒莫蒙古語為「劍」。
19『特古如格·太本氏——一該氏人稱自己是察哈爾氏之分支,與察哈爾氏不通婚。
20.召·額日氏——「召」為百,「額日」為男子漢。「召額日」可釋為「百條勇士」。明代《北虜考》有「召阿兒氏」。
21.楚和日氏(漢姓褚)——其中分支稱「烏合日·查幹」(漢姓牛)。
22.希日努特民(漢姓汪、黃)
23.希日·乞丹氏(漢姓黃)
24.呼克蘇勒氏
25.乞丹斯氏(漢姓陳)
26.於聰氏
27.希湯古特氏
28.太本·薩坦氏
29.額登氏
3O.保青氏
31.賚肖爾氏
32.桑薩瓦氏
33.呼勒都氏——「呼勒都」蒙古語為「凍」。據說他們是奧矣·毛都氏的一個分支。
34.柴爾吉惕氏(漢姓柴)
35.海鳩特氏(漢姓柴)——「海鳩特」蒙古語有「偏坡」或「旁側」之意。
36.阿拉他斯氏(漢姓金)
37.嘎拉他斯氏(漢姓霍)
38.嘎拉珠氏(漢姓馮)
39.道勞·道古森氏(漢姓祁)
4O.蒙格惕氏(漢姓孟)
41.查達氏
42.兀魯惕(漢姓吳)
推薦蒙古族姓氏一部專著 供參考
如想了解蒙古族姓氏詳實介紹和解釋,讀者可以參閱阿拉坦格日樂先生所編、蒙漢文對照《蒙古族姓氏錄》一書。該書共著錄560餘個姓氏,注釋近300個姓氏之源。關於蒙古族人最初的姓氏起源,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但研究蒙古史學的學者公認的說法,是自成吉思汗特別是自元朝建立以後,蒙古人以部落名作為姓氏的做法普遍流行起來。
從現代蒙古族史學及有關姓氏研究的結論上看,蒙古族的姓氏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以部落的名稱為姓,如烏姓、奇姓、雲姓等。二是以本氏族的名稱為姓,如包姓。三是以歷史上的某種特殊稱呼為姓。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徵時,留在後方的家屬等稱為「奧魯」,於是這些家屬便取姓「奧魯」。後代改姓為「奧」。四是以祖先的名字為姓,如莫姓。後諧音記作「孟」。五是直接取漢姓,如姓李、姓白等。興安地區土著蒙古族均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裔,為孛兒只斤姓氏,即包姓。在現今興安地區的蒙古人中,以包姓、白姓居多。
興安盟地區的蒙古人在給嬰兒命名時,主要有以下八種情況:一是以蒙古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如帖木兒、康熙等。二是以長輩的期望、意願或象徵孩子命運的事物命名,如巴雅爾(大喜)、巴圖(堅強)、白音(富有)、呼吉雅(兒子的命運)、杜達古拉(帶弟)等。三是以日月星辰花草鳥獸的名字命名,如娜仁(太陽)、薩仁(月亮)、其其格(花)、其木格(花蕊)、阿爾斯冷(獅子)、巴爾斯(老虎)、金鴿、美鹿等。四是以嬰兒出生時祖父的年齡或出生的月份命名,如那音臺(九十)、吉仁臺(六十)、正月、三月等。有的直接用漢語稱呼,如七十二、五十八等。五是按蒙古古代公認的社會稱呼命名,如巴特爾(勇士或騎士)、必勒格(智者)等。六是以貴重的金屬或珠寶命名,如阿拉坦(金)、孟和(銀)、塔娜(珍珠)、哈森(玉石)等。七是取藏名,多是請喇嘛賜予,如尼瑪、仁欽、桑布等。八是取漢名,有的蒙古人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氏,如金·布和、韓·烏力吉等。蒙古人改漢姓者在興安地區很普遍,有李、王、張、白等多種姓氏;也有直接起漢名的。
(請轉發分享)
文章來源:內蒙古之家公眾號簡介
微信號:BBS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