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蒙古族姓氏表,看看你身邊的蒙古族朋友對應的漢姓!

2021-02-19 altanhurd金輪網

 提示點擊上方"金輪金蒙古微刊"關注!


蒙古族姓氏表

蒙古族姓氏表

(附:推薦蒙古族姓氏一部專著 供參考)新增注釋

白音門德

漢拼蒙古姓 漢文縮寫

乞顏 --齊、祁、陳、秦

納古斯 ---- 那

肖德 --肖

客烈亦惕 --和、何

孛爾只斤 --鮑、包、寶、博、奇、羅、波

汪古惕 汪、王

弘吉喇惕 --洪

帖良古惕 --鐵、車

兀良哈 烏、吳、於、魏

滿楚古得 --滿

杜爾伯特 --杜、司

和碩特 和

郭爾羅斯 --郭、高、何

呼和淖如得 和

伊斯得 伊

夏日高勒 --夏、黃、何

梅日根哈拉 ----梅

閆忽德 閆 門

泰亦赤兀惕 戴

胡勒目斯 --胡

杜格慶 杜

海那赫 -海、畢

周爾那德 ---周

華努特 -華

齊木德 --齊

敖勒高努德-- 敖、趙、王

白如徳 ---白

海勒圖德 ----海

賴哈圖德 ----賴、趙

李莫斯日 ----李

都如德--- 杜 霍

亦日呼德 伊

朱勒豁得 朱、周、康

兀濟葉惕 武、吳

烏珠穆沁 烏、武

巴爾虎 ---巴 胡

召蒙岱 ---趙

克什克騰 和、何

木斯臣 ---穆

寶勒格沁 暴

席熱臣 ---席

包日罕特 -包

臺本 -邰、伍

通事納爾- 佟

唐古特 ---唐、夏、項

夏那日 ---夏、項

朱理真 ---朱

忽思慧 ---忽、胡

泰亦什 ---師

呼和紹布 和、付

海拉蘇 ---海、俞

薩都喇 ----薩

扎喇亦爾 -趙、季

毛忽來 ----牟、何、李

蔑爾乞德 --穆

撒勒只兀惕 蔡、馬

塔塔爾 戴、譚、白、王

玉裡巴雅兀惕 --俞、白、富

席勒特德 邢

永謝布 雲、榮、永

翁高德 敖

瓜勒給亞 --關

楚勒呼德-- 褚、邱、陳

森吉德 沈

察哈爾---- 常、張、白

努圖格沁 --歐

強科勒 喬

宮固如徳---- 孔、宮

錫勒朱徳 ---謝、邢

索很 ---宋

達日呼德--- 戴

楚兀日出德 常

朝魯圖德 ---喬、晁、曹、石

斡恩真 溫

速勒吉德-- 孫

杭錦 ---康、韓

昂沁 ---安

宰桑 ----翟

亦魯特- 尹

扎蘭努德 張

哈日努特 ---韓、哈

莫勒圖特---- 孟

布忽納惕--- 全

巴魯喇斯 ----胡

斡羅納爾 ----多

那牙勤 --關

土默特-- 萬

土爾扈特 段

哈達努德 馮

埃日德 --金

斡亦喇惕 林、劉、張

朱嘎沁 ---錢

準噶爾--- 左、朱

溫德日格慶-- 高

達郎古德 梁

俄格德格 寧

呼勒都古德----董、胡

都仍太本 滿

努克楚德 姚

尼格斯爾 伊

浩齊特 ---陳

杭席古德 賈

哈榮古德 羅

紀勒格勒德--- 藤

呼熱特--- 袁

陶日根席日--- 段、黃

阿都沁 ---馬

兀和日沁 -牛

陶高沁 ----郭

豁尼沁 ----楊、霍

哈日瑪赤 --謝

塔日阿沁 --田

兀納嘎沁 --鞠

博斯沁 卜、戴

特木日沁-- 鐵

陶格沁 齊

珠勒沁 鄧

瑙木沁 弓、宮

扎格斯沁--- 於

薩日塔兀勒 越、嶽

明安 ---千、錢

兀蘇德 徐

巴克西納爾---- 師

沙畢納爾 --苗

席日努德 --黃、金

寶古--- 鹿

阿拉圖德 ---金

輝特 ---冷

嘎勒楚德 ---霍

尼出古惕 ---白、倪

兀亦桑 周、魏、吳

忙忽惕 何、賀、

馬鄂 --烏

布裡牙特-- 甫、全

敖漢 ---白

亦赫君- 孟

固兀日-- 白、顧

朱日其德--- 康

俄勒特德--- 胡、白

嘎察古特 ---李、甘

翁牛特 高、包、敖

喀喇沁 烏、韓

扎勒楚特--- 陶、秦

斡魯徳 -王、單

臥特日古斯- 金

畢德兀德 ----狄

何勒楚德 ---宦

格根託如勒 劉

寧嘎德 -王、寧

哈吉古特---- 柴

俄勒斯特--- 梅

嘎樹努德---- 趙

哈布哈沁 陳

失寶赤 -宮、龔

希日木德--- 嶽、鐵

囊嘉 ---王、南

塔布囊 -烏、吳

阿巴嘎納爾- 安、嶽

寶日努德 ----吳

沙吉蓋 --潘

巴亦拉葛赤-- 邊

敖陶格圖- 林丁

蒲甘 -蒲

普魯-- 楊

---

翁牛特旗蒙古族之姓氏

今翁牛特旗有蒙古族4.7萬多人口,其中多數是原翁牛特左翼旗的蒙古人,其次是沿者哈河北岸居住的原敖漢旗的蒙古人,還有一部分是從土默特、喀喇沁以及奈曼、庫倫、巴林等旗遷移來的蒙古人。翁牛特、敖漢的蒙古人,都記著自己的蒙古姓氏,其中有些按姓氏的音或意採用了漢姓。來自南部各旗的蒙古人都採用了漢姓,其中不少人已不知道自己的蒙古姓氏。以往,蒙漢通婚者,子隨父民族。198O年以後有近50O0名漢父蒙母者改為蒙古族,他們仍沿用其父之漢姓。

翁旗內居住的蒙古族之姓氏如下:

1.孛爾只斤氏(漢姓鮑)——孛爾只斤在突厥語中意為藍眼睛的人(《史集》)。翁旗孛爾只斤氏是成吉汗三弟哈赤溫之後裔。

2.不古納歹氏——他們是阿蘭豁阿五子之一,不古納臺的後裔(《蒙古秘史》)。

3.塔塔兒氏(漢姓戴、譚)——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史中經常出現。

4.奧矣·毛都氏(漢姓林、穆)———奧矣·毛都蒙古語為林木,該氏可能是早期的「林木中的百姓」(《蒙古秘史》)。

5.弘吉刺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元代常與孛爾只斤氏聯姻,本旗人數不多。

6.宏豁惕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蒙古秘史》中記作「晃豁壇」,也有記為「晃豁攤」的。「宏豁」蒙古語有鈴鐺之意。

7.兀日罕氏(漢族於、吳)——有人說他們是兀良哈氏之一支。

8.術布姑真氏(漢姓龔)——術布姑真蒙古語為「養鷹人」。元、明時期的史書中常出現,也記作「朱保真」。「龔」可能取自「弓」的諧宜。

9.哈布格欽氏(漢姓陳)——明代蒙古有「哈麻真」,蒙文中「麻」、「布」二音有混用現象。「哈布格」蒙古語為狩獵用的枷。欽為人稱,故有人釋為「狩獵者」。

1O.唐兀惕氏(漢姓唐)——旗內人數較多,早有「五百唐兀惕」之說。唐兀惕氏為古代西夏人。

11.夏那日氏(漢姓夏、唐、白)——該氏人自己說是唐兀惕氏之一支。「那日」在蒙古語中是人稱複數詞尾,如漢語中的「們」。「夏那日」意為「夏的人們」。

12.察哈爾氏

13.喀爾喀氏

14.杭蓋勒氏

15.季如特氏(漢姓季)

16.海拉蘇氏

17.薩日黑惕氏———「薩日黑」蒙古語為酒,故譯為「釀酒的人們」。

18.色勒莫氏——色勒莫蒙古語為「劍」。

19『特古如格·太本氏——一該氏人稱自己是察哈爾氏之分支,與察哈爾氏不通婚。

20.召·額日氏——「召」為百,「額日」為男子漢。「召額日」可釋為「百條勇士」。明代《北虜考》有「召阿兒氏」。

21.楚和日氏(漢姓褚)——其中分支稱「烏合日·查幹」(漢姓牛)。

22.希日努特民(漢姓汪、黃)

23.希日·乞丹氏(漢姓黃)

24.呼克蘇勒氏

25.乞丹斯氏(漢姓陳)

26.於聰氏

27.希湯古特氏

28.太本·薩坦氏

29.額登氏

3O.保青氏

31.賚肖爾氏

32.桑薩瓦氏

33.呼勒都氏——「呼勒都」蒙古語為「凍」。據說他們是奧矣·毛都氏的一個分支。

34.柴爾吉惕氏(漢姓柴)

35.海鳩特氏(漢姓柴)——「海鳩特」蒙古語有「偏坡」或「旁側」之意。

36.阿拉他斯氏(漢姓金)

37.嘎拉他斯氏(漢姓霍)

38.嘎拉珠氏(漢姓馮)

39.道勞·道古森氏(漢姓祁)

4O.蒙格惕氏(漢姓孟)

41.查達氏

42.兀魯惕(漢姓吳)

推薦蒙古族姓氏一部專著 供參考

如想了解蒙古族姓氏詳實介紹和解釋,讀者可以參閱阿拉坦格日樂先生所編、蒙漢文對照《蒙古族姓氏錄》一書。該書共著錄560餘個姓氏,注釋近300個姓氏之源。關於蒙古族人最初的姓氏起源,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但研究蒙古史學的學者公認的說法,是自成吉思汗特別是自元朝建立以後,蒙古人以部落名作為姓氏的做法普遍流行起來。   

  

從現代蒙古族史學及有關姓氏研究的結論上看,蒙古族的姓氏主要有以下五種:一是以部落的名稱為姓,如烏姓、奇姓、雲姓等。二是以本氏族的名稱為姓,如包姓。三是以歷史上的某種特殊稱呼為姓。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徵時,留在後方的家屬等稱為「奧魯」,於是這些家屬便取姓「奧魯」。後代改姓為「奧」。四是以祖先的名字為姓,如莫姓。後諧音記作「孟」。五是直接取漢姓,如姓李、姓白等。興安地區土著蒙古族均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裔,為孛兒只斤姓氏,即包姓。在現今興安地區的蒙古人中,以包姓、白姓居多。   

  

興安盟地區的蒙古人在給嬰兒命名時,主要有以下八種情況:一是以蒙古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如帖木兒、康熙等。二是以長輩的期望、意願或象徵孩子命運的事物命名,如巴雅爾(大喜)、巴圖(堅強)、白音(富有)、呼吉雅(兒子的命運)、杜達古拉(帶弟)等。三是以日月星辰花草鳥獸的名字命名,如娜仁(太陽)、薩仁(月亮)、其其格(花)、其木格(花蕊)、阿爾斯冷(獅子)、巴爾斯(老虎)、金鴿、美鹿等。四是以嬰兒出生時祖父的年齡或出生的月份命名,如那音臺(九十)、吉仁臺(六十)、正月、三月等。有的直接用漢語稱呼,如七十二、五十八等。五是按蒙古古代公認的社會稱呼命名,如巴特爾(勇士或騎士)、必勒格(智者)等。六是以貴重的金屬或珠寶命名,如阿拉坦(金)、孟和(銀)、塔娜(珍珠)、哈森(玉石)等。七是取藏名,多是請喇嘛賜予,如尼瑪、仁欽、桑布等。八是取漢名,有的蒙古人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氏,如金·布和、韓·烏力吉等。蒙古人改漢姓者在興安地區很普遍,有李、王、張、白等多種姓氏;也有直接起漢名的。
(請轉發分享)


文章來源:內蒙古之家公眾號簡介

微信號:BBS0471

相關焦點

  • 蒙古族姓名,就是這麼神奇
    蒙古族的姓氏大體有五種:1、以本部落的名稱為姓。《蒙古秘史》中記載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學端察擄一女俘名「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為部落名稱,阿當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兒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稱。東部區蒙古族象這種轉姓的情況也不少。4、既非以部落、氏族為姓,也不是以父名為姓,而是出於歷史上一種特殊稱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徵時,留在後方的家屬、輜重稱為「奧魯」,於是這些家屬便取姓「奧魯」,後代改姓「奧」。元代時,凡降元編入蒙古軍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於是後人有了以「蒙」為姓的。另外,明代常給蒙古人賜姓。如火你,於洪武九年(1376)內附,更其姓名為霍莊。
  • 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如"顧古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流行的高冠,高約1尺,頂部為四邊形,上面包裹著五顏六色的綢緞,綴有各種寶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野雞尾毛等裝飾物,製作精美,絢麗多姿。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
  • 河南省蒙古族同胞的起源與分布
    一、 南陽地區       南陽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境內有蒙古族10萬人,佔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各少數民族中人口僅次於回族,居第二位。分布於13個縣(市、區),其中,尤以鎮平最多,佔全區的50%以上。在1000人以上的縣(區)為:淅川、南召縣、社旗、內鄉、新野、臥龍。其他諸縣多在百人左右。
  • 蒙古族棋類
    蒙古族棋類作者:魏鐸          蒙古族棋類是草原牧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智力遊戲,平時茶餘飯後,牧民的蒙古包裡就會擺開棋盤相互對弈,藉以提神醒腦,消遣娛樂,增添寂寞時光中的生活情趣。每年一度的各地草原那達慕大會,也常常把蒙古族象棋列為體育比賽的項目之一,每逢這樣的比賽場面,只見一長排的棋盤擺列在草地之上,遠近聞名的象棋高手雲集一處,駕馬飛車,鬥智鬥勇。圍觀助陣的男女老少,裡外三層,水洩不通。最後奪得比賽冠軍的蒙古族象棋高手會讓大家讚嘆不已,由衷欽佩。
  • 中華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國蒙古族人口約為650萬,中國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國內蒙古、東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
  • 蒙古族特色奶酒的秘密
    來到新疆牧區,如果能喝上幾碗蒙古族人的奶酒,那甘醇的香味兒會使你久久難忘。
  • 〖遼寧蒙古族〗遼寧蒙古族民族來源
    遼寧蒙古族民族來源            蒙古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遼寧省內的蒙古族人口僅次於內蒙古自治區,現有67萬人口。上述蒙古各部、八旗蒙古、巴爾虎蒙古的後裔構成了遼寧蒙古族的主要部分。遼寧蒙古族主要分布於朝陽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縣、建平縣、凌源縣、北票縣,阜新市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彰武縣。       清代,遼寧境內蒙古族的階級等級分明。統治階級是蒙古封建王公貴族,被統治階級分為平民階層、屬下階層和奴隸(家奴)階層。滿族統治者在蒙古地區推行盟、旗制度,統治蒙古族人民。
  • 蒙古族的圖案藝術
    蒙古族的民間圖案運用範圍十分廣泛,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圖案的存在,這深刻地反映出蒙古民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充分地體現了廣大蒙古族人民的藝術創造力。一、蒙古族圖案分類與特點蒙古族圖案在內容上分為:1.
  • 蒙古族冠帽文化研究
    蒙古族冠帽文化是蒙古族服飾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相關歷史文獻、考古、壁畫藝術證明,蒙古族冠帽的不同種類在元代、明代的中原地區,甚至鄰裡民族民眾中被廣泛使用。清代滿族統治者創造性的接受並使用了蒙古族冠帽文化。一、蒙古族冠帽文化史,可以折射出蒙古文化發展的變遷史。就蒙古族冠帽的起源、發展歷史淵源,從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分析,蒙古族冠帽是整剝獵物中的幼小動物和身小動物皮,然後曬乾縫合而成。
  • 蒙古族服飾色彩的「尚」與「忌」
    蒙古族服飾色彩的「尚」與「忌」(1)蒙古族服飾的生命在於色彩,沒有色彩就沒有蒙古族服飾。蒙古族服飾色彩,一般用色彩鮮豔、五彩繽紛、爭奇鬥豔、美輪美奐來形容,的確,蒙古族自身對服裝服飾的色彩極為重視,不同季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份,在服飾色彩上都有所選擇。認為蒙古族服飾在色彩上多追求豔麗,沒有忌諱是不全面的。
  • 蒙古族的過年習俗
    古代,蒙古族把農曆春節叫「希恩吉勒」,即新年。也有稱「白節」或「白月」的,這與奶食的潔白緊密相關。蒙古族把正月稱為「查幹薩日」。蒙古族春節除夕之夜,要舉行祭祖儀式。蒙古族春節雖與漢族大體一致,並吸收一些漢族習俗,如吃餃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許多蒙古族的傳統習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闔家團圓。春節來歷關於蒙古族春節的來歷說法不一。一是據五世達賴《黑白算答問》一書所說:「成吉思汗於公元1227年,取西夏國都,盛筵慶功,並以此為蒙歷歲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見稱」。
  • 獨特的蒙古族習俗
    蒙古族自古以來有著待人熱情誠懇的傳統美德,以粗獷豪放、胸懷坦蕩、誠實熱情而著稱。其實蒙古族也很多獨特的習俗文化。今天就讓北疆君帶領大家領略一下吧。 獻哈達
  • 當非遺傳承人遇見公益人 蒙古族長調不再「孤獨」
    母親怎麼也勸不住哇哇哭的我,無奈之下,她就總會佯裝生氣的說:「再哭就把你扔進駝棚裡去睡,讓你抱著駝羔哭個夠!」這是9月25日下午5點左右,落日的餘暉鋪撒在內蒙古阿拉善額濟納旗一片金色的胡楊林,空氣中瀰漫著些許燥熱,林中一位穿著花長裙、著紅色披肩的短髮女士正向圍繞在她身邊的人們講述著自己兒時的故事,她便是出生於阿拉善的國家一級演員、蒙古族長調國家級傳承人阿拉坦其其格。阿拉坦其其格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 〖遼寧蒙古族〗阜新地區蒙古族探源 (上)王紫晨
    在蒙古民族族源的問題上,現代、當代多數學者認為蒙古族出自東夷族東胡一支。東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號的大小部落的總稱。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在匈奴東,故曰東胡。」清代在蒙古族地區建立盟旗制度,或編旗設置總管加以統治。    早在元太祖九年(1214年)十月,成吉思汗令大將木華黎統率大軍徵討遼西,攻打懿州(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鎮),年底懿州陷落。不久蒙古大軍撤軍,懿州復歸金國。元太祖十一年(1216年)七月,木華黎第二次攻陷懿州。元朝設懿州路,轄興中、義州二州,範圍包括今阜新全境及康平、法庫、朝陽、義縣部分地區。
  • 蒙古族長調——呼倫貝爾長調系列(一)
    蒙古族長調——天籟之音,生命之歌——呼倫貝爾長調民歌欣賞系列蒙古族著名民族音樂家烏蘭傑先生,近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集中整理編譯一系列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一份民族音樂獻禮饋贈給眾志成城的你們我們蒙古音樂公眾平臺分享錫林郭勒、科爾沁、呼倫貝爾、昭烏達、阿拉善色彩區蒙古族長調民歌,望大家關注蒙古音樂平臺,傾聽草原音樂魅力,感受蒙古族長調魅力!第一集
  • 蒙古族的祭火習俗
    下面,小編引用蘇龍高娃所著的《蒙古族「祭火」習俗考析》一文[文章編號:15-116/C-(2011)01-0012-05],把烏拉特蒙古族祭火習俗相關內容分享給大家,有出入之處,敬請諸位海涵並發表評論!
  • 蒙古族家具|粗曠豔麗的草原木色
    北方高寒地帶生長的樹木的特徵直接影響著蒙古族傳統家具的裝飾工藝,表面多加以裱糊、批麻批灰等,這就造就了蒙古族傳統家具厚漆重彩的典型裝飾特徵。而家具漆飾顏料的協調搭配,能夠真實地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習俗以及審美取向。
  • 九原區蒙古族姓氏淵源
    蒙古族姓氏起源與其先祖的名稱、居住地名、地域、宗教、相貌、服飾、職業、生產、生活器具的製造使用、兵器具種類、座騎的顏色、習俗、信仰等密切相關。眾所周知,世界的每一個民族是不斷地分離、變化、融合的共同體。我們從《蒙古秘史》及《黃金史》等諸多蒙古族名著中能夠看到蒙古族不斷分離、變化、融合的過程。
  • 長生天護佑的偉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世界上大部分的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又被譽為「草原驕子」。  清新的空氣,明麗的陽光,晶瑩的露水,給了蒙古族純潔的心靈;蒼茫的原野,狂暴的風雪,嚴峻的天氣,給了蒙古族粗獷和堅韌的性格。在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滲透著阿爸的汗水,阿媽的奶汁,珍藏著蒙古族人民勤勞、樸實的靈魂,記述著一個馬背民族的古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