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結束前一小時,美軍突然炮轟志願軍,這究竟是為何?

2020-12-22 歷史的寶庫

抗美援朝戰爭可以說是我國的立國之戰,憑藉著這場戰役的勝利,我國得以在世界上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和威信,迫使西方國家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裡不敢再對我國有非分之想。可以說在我國剛剛發動抗美援朝之際,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相信我國能夠最終戰勝美國的,因為不論是紙面實力還是軍事裝備,我國都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而美國人也正是憑藉著自己的種種優勢不可一世,絲毫沒有將我軍放在眼裡。

但讓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輕敵終究是嘗到了苦頭,因為中國軍隊並不是他們想像中的軟柿子,反而是他們在戰場上碰到過的前所未有的硬骨頭。在漫長的戰爭中,我軍一直秉持著「敵進我躲,敵懈我打」的戰術方針,這個方針的具體實施就是美軍在轟炸時我軍全部撤到防空洞中,等到他們鬆懈下來時,再予以還擊。也正是在這個方針的實施下,美軍的每次炮火轟炸都不能取得顯著戰果,反而我軍的反攻每次都會給他們造成不小的麻煩,令其措手不及。

所以正是在這樣一種打太極的攻勢下,我軍先後取得了五次戰役的勝利,最終迫使美軍來到了談判桌前,開始和我軍商量和解協議。然而令人氣憤的是,就在韓戰結束的前一小時,美軍卻突然開始大規模轟炸志願軍,這是為何呢?

原來,由於在我軍手中吃了不小的虧,因此好勝的美國人便想要「找回場子」,他們在正式停戰前集結了一大批空軍,想要趁機讓我軍遭重。所以在戰爭結束前的一小時裡,美軍派出了大量飛機轟炸我軍陣地,以達到他們的目的。然而又讓美軍沒有想到的是,其實我軍對美軍的這一手早有防備,畢竟美國人的出爾反爾已成共識。所以早在美軍進攻之前,我軍便將隊伍全部撤到了防空洞中待命,這也使得美軍最終只能無功而返。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軍派遣部隊想要檢驗「戰果」時,我軍立即搬出火炮對其射擊,一時間又有大批美國士兵被擊斃。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一手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也算是給他們的一個最後教訓。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 距離停戰前十五分鐘 為何志願軍還炮轟美軍?
    韓戰經過了近三年的時間,但實際上早在1951年7月,雙方就已經開始了停戰談判,這一過程非常的艱難,甚至要比戰爭一線都激烈。在1950年10月中國志願軍進入朝鮮之後,平均在一到兩個月之間就會發動一次大型戰役,這讓聯合國軍非常的難受,在五次戰役當中,聯合國軍沒有佔到任何的便宜,部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之前甚至提到要在聖誕節之前結束這次戰爭,結果第二年聖誕節還沒結束。1951年4月,美國認識到要想儘快結束韓戰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可能。
  • 韓戰美軍統帥:韓軍隊把中國志願軍看成天兵天將
    在了解這次戰役前,我們要先大致梳理下抗美援朝戰爭的來龍去脈。簡單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蘇聯與美國共同幫助被日本侵佔的朝鮮半島進行恢復建設,並建議朝鮮半島成為一個擁有同一政權的國家。在一小時的激戰過後,人民志願軍全殲韓軍隊。據統計,此次戰役共殲滅韓軍隊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中隊,繳獲槍枝163支、火炮12門、汽車38輛。而除卻這些物資上的所得,更重要的是,這次戰役打響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槍,壯大了人民志願軍得聲勢,也讓韓軍隊開始畏懼這些從鴨綠江對岸走過來的「天兵天將」。
  • 韓戰結束後,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5年後才離開,發生了什麼?
    於是在同年10年,我國為了保衛領土安全,再加上應朝鮮的請求,決定派兵同朝鮮一起作戰。就這樣一支名為志願軍的部隊由此誕生。從1950年10月,進入朝鮮作戰開始算起,有將近240萬人先後加入到這支部隊之中。在這場世界矚目的戰鬥中,我國志願軍打出了國威軍威。最終在我國的努力之下,將戰線打到了三八線,1953年7月,戰爭結束。
  • 在韓戰中,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 韓戰最後一戰,這支美軍部隊被志願軍一頓暴揍,軍旗都被搶了
    軍博中展覽的韓軍白虎團團旗(右)和美軍555榴彈炮營營旗(左) 1953年7月13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了金城戰役,這也是韓戰最後一個戰役。與美軍第555榴彈炮兵營的作戰,只是順帶之舉,搶走他們軍旗,也只是順帶之舉。這也導致了在戰後志願軍老兵的回憶文章裡面,對這一段戰史,只有寥寥數筆。除了時間和番號,沒有其他什麼細節了。
  • 韓戰,美軍看到志願軍為何會害怕?志願軍的衝鋒號代表什麼?
    提起抗美援朝戰爭,對我們來說可以說是這張戰爭打出了我們中國的力量,這關鍵的一仗,無疑是彰顯了我們的國威,證明了我們的實力。當時的中國還是處於新中國剛成立的階段,本在就處於恢復期的中國原本對於支援朝鮮都採取消極的態度,但是美軍對中國的挑釁徹底讓中國決定出戰,最終中國帶著接近300萬名的志願軍奔赴到了朝鮮的戰場。我們也都知道那個時候的美軍肯定是不把我們中國的軍隊放在眼裡的,美國的軍隊擁有著先進的武器,精良的部隊,在他們看來我們志願軍對他們來說基本上不造成任何的威脅。
  • 為何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還是被美軍火力壓制
    但是我們仔細的研究歷史,我們會發現在戰爭過程中志願軍是非常被動的,尤其是火力方面,志願軍的重火力是非常少的,被美軍壓制的非常的慘,我們都是使用夜襲戰和機動作戰來消耗美軍的,在當時我們主要使用的是小米加步槍來和美軍作戰,但是在當時中國國內是並不缺少重型武器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充裕的。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李奇微作為韓戰的親身參與者和指揮者的身份,寫下了一本《韓戰回憶錄》,對這場讓美國人心有餘悸的戰爭,給予了非常細緻的描敘,也不斷的甚至充滿激情的更滿懷牢騷的抒發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深刻感受,作為一個中國人民的敵人,我們想要他給出對這場戰爭公正的評價,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我們依舊能從他的敘述中看到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向前無所畏懼的精神
  • 韓戰初期,不可一世的美軍為何連吃敗仗?這4個原因很重要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強大、不可一世的美國,在韓戰初期,竟然沒能旗開得勝,反而接連吃了好幾場敗仗。這究竟是為何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在韓戰中,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美軍的武器裝備比起來,那可真的是天差地別。
  • 美軍回憶韓戰:志願軍的屍體漫山遍野,每走一步都要踩到屍體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美軍打得如火如荼,第一次戰爭之後,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並沒有遭到重創,繼續兵分兩路,繼續北上。其中,東線是美第10集團軍,西線是第8集團軍。11月25日之後,志願軍發動了反擊,第二場戰爭開始打響。朝鮮的戰場上,主要是分為東線和西線,尤其是在東線長津湖附近發生了一次慘烈的鬥爭,這就是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也是東線戰場上重要的一個節點。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當今社會因為核武器的誕生,世界格局進入了恐怖的平衡,大國之間對於戰爭都保持著克制,這個平衡的要素就是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器,然而在韓戰的時候,這種平衡是不存在的,美國的實力對於當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單方面壓倒性的實力,既沒有先進的飛機大炮,更沒有毀天滅的的原子彈,那麼為啥抗美援朝期間,美國為何沒有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動用原子彈呢
  • 志願軍究竟殲滅了多少美軍?中美兩國給出的數字為何相差懸殊?
    當然,這197,000多人,並非所有人都是志願軍將士。這其中,除了直接犧牲在戰場上的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之外,還包括支前的民兵、民工和工作人員,以及1953年7月停戰之後,志願軍在回國之前幫助朝鮮生產建設犧牲和因為舊傷復發犧牲的人員。
  • 韓戰!中國空軍沒有參戰,美軍戰機為何在鴨綠江被擊落2架?
    韓戰爆發後的1950年10月,中國空軍還沒有參戰,美軍戰機為何在鴨綠江上空被擊落2架?換句話說,到底是哪個對手進駐中國境內,幫助中國空軍擊落了美軍戰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1950年秋季,美國大兵已經跨過三八線,席捲整個朝鮮半島。美國空軍的1200架戰機更是以風捲殘雲的態勢,對朝軍潰逃的部隊展開轟炸。當時的麥克阿瑟和美國遠東空軍對朝軍的情況非常自信。在麥克阿瑟看來,朝鮮空軍已經損失慘重,不可能和美軍直接交鋒。中國空軍組建不到一年時間,也不具備與美軍打空戰的實力。美軍完全有力量徹底掌握朝鮮半島的制空權。
  • 韓戰,志願軍、美軍的武器差距有多大?我軍戰士用的是啥?
    韓戰在一開始只是一場內戰,和我國唯一的關係就是戰場離我國邊境有點近,但無論怎麼想,朝鮮和韓國對打都不可能影響到我國。但在美國開始介入戰場後,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美軍在登陸朝鮮半島以後我國的東北地區就經常受到美軍的騷擾,雖然美軍一直說是失誤,但是我國也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威脅。
  • 朝鮮空戰中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機,為何卻冒充志願軍
    朝鮮戰場上,蘇軍爆錘美軍,擊落1106架美軍戰鬥機,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明實力這麼強,為何要冒充志願軍呢?一、韓戰中方志願軍實力有限1950年6月開啟的韓戰,使多少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倒在了他國異土上。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韓戰中,若志願軍越過38線繼續進攻,能趕走美軍嗎?
    而對於那場戰爭的最終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我們不能說全勝,而美軍也不能說全敗,兩家最後還是在三八線附近停戰了,而雙方的代表最終在板門店那個地方籤下了條約,而我們也知道,嚴格來說,就是現在的朝鮮和韓國也基本上一直是處於隨時戰爭的這麼一個狀態!
  • 韓戰,美軍為何攻不下上甘嶺,美國人至今還想不明白
    美國人至今還想不明白,當年韓戰上甘嶺一役,憑藉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動用了聯合國軍共7萬餘人的龐大兵力,為何攻不下上甘嶺。 1952年下半年,韓戰進入了相持階段。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指著朝鮮地圖對十五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二百公裡無險可守。
  • 為什麼韓戰結束5年後,志願軍才撤回中國?3點關鍵原因
    中國從1950年10月出兵朝鮮半島,派出志願軍幫助朝鮮與美韓等多國軍隊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近3年時間,我國共計出兵200多萬人次,到1958年底才將軍隊全部撤回國內。為什麼戰爭結束5年時間,志願軍才從朝鮮撤完呢?主要有3點原因,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 為何韓戰3年結束,越戰拖了20年?
    上世紀五十年代,韓戰結束剛剛兩年,美國又馬不停蹄奔赴中南半島。好容易休兵止戈,本應閉關恢復元氣,美國為何如此「不辭辛勞」?這要從法屬印支殖民地(含越南、寮國、柬埔寨)說起,二戰中該殖民地被日軍侵佔,戰後法國回歸試圖恢復對該地區的統治,結果在越南抗法戰爭中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