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火火的日子 紅彤彤的本

2020-12-17 山西日報數字報

  寒冬時節,長治市潞城區翟店鎮小天貢村村民牛寬喜在自家的新房院裡翻曬著紅彤彤的辣椒,院中捆起的黃澄澄的玉米、摘好的綠油油的冬瓜,再加上放晴的藍盈盈的天空,牛寬喜在這「紅黃藍綠」的小院子裡看著這一年的收穫,忙活得有滋有味。
  除了喜獲豐收,日子過得紅火,牛寬喜還有一件喜事,就是領上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提起這放在家中的紅本,更是讓正在院裡忙活的牛寬喜笑逐顏開。他走進家裡,用那雙皮膚黝黑、布滿了老繭的手拿出了一本紅本讓大家看,並且高興地說:「這下土地也有了『身份證』,我們老百姓算是吃上了『定心丸』。這個本上寫得很清楚,我的土地是10.86畝。你看,這上面還精確畫著圖哩。」
  牛寬喜手中的紅本,就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關於通報表揚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的通知》,長治市和潞城區上榜了「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長治市確權工作涉及到了3466個行政村,完成合同籤訂工作3464個村,完成頒證任務3463個村,完成率達99.9%,小天貢村正是完成確權工作走在前列的村莊之一。
  小天貢村位於潞城區翟店鎮中部,全村112戶、424人,有耕地面積800餘畝。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這裡四季溫差不大、氣候宜人、土地廣袤、土壤肥沃、風調雨順,非常適合農作物及蔬菜生長。近年來,小天貢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領黨員群眾「入股份、興產業、強經濟、齊奔小康路」,讓村民變「股東」、荒山變「寶庫」,壯大了集體經濟,帶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成了潞城區的重點村、明星村,先後榮獲了「省級衛生村」「省級森林村」等多項殊榮。
  牛寬喜是土生土長的小天貢村人,也算是典型的農業專業種植戶,他見證著小天貢村一天天的變化,感受著生活條件一天天變好,心中的滿足感、幸福感也越發強烈起來。現在自己的土地有了「身份證」,更是讓靠種地賺錢的他有了充足的底氣,他先後在自己家院前修建了好幾座蔬菜大棚。
  「我除了自己的10.86畝土地,還承包了本村村民的一些土地,與他們籤訂了土地承包合同。經營他們的閒置土地,一共有30多畝,加上大棚的收入,今年總共收入10多萬元,收益還不錯,就是大棚種植需要付出的精力真不少……」牛寬喜笑容燦爛地說道。
  好事成雙,喜事連連。拿上紅本的牛寬喜今年還住上了自己蓋的新房子,新房子是一座三層小樓,牛寬喜和家人們如今已經搬進了新家。他說:「房子別看簡陋一點,但多是我自己動手修建的,用足了料。外牆全是厚厚的保溫材料,現在天氣變冷了,家裡卻是相當暖和。這陽臺修的是落地窗戶,站在陽臺就能看見自己家的大棚,陽光照進家裡特別敞亮。」和房子一樣敞亮的還有牛寬喜一家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我是一名農民,靠著土地為生、靠著土地而富,種地讓我收穫糧食、紅本讓我收穫權益,這兩個紅本就是我心中最大的底氣。」牛寬喜用響亮的聲音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這時,人們看到了他手上的另一個紅本,這是小天貢村集體頒發的股權證,這個股權證上面清楚地寫著牛寬喜一家佔7股,因分紅可以得到一份共計560元的固定股份錢,這讓牛寬喜一家多了一份固定收入、多了一份固定保障。
  牛寬喜一家的日子因這兩個紅本過得越來越紅火,同時,小天貢村的集體經濟也因股權證發放發展得越來越旺。從2017年6月26日小天貢村發放了第一本農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權證開始,到現在小天貢村的農業綜合體建設,小天貢村的村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民」。他們人人手中拿著紅本,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一路向前共同奔向致富小康路。

  李志江 郜文俊

相關焦點

  • 潞城區:紅火火的日子 紅彤彤的本
    潞城區:紅火火的日子 紅彤彤的本 2020-12-2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安區金石鎮辜厝村:瓦窯紅彤彤 日子紅火火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他們有著怎樣的良好願景?本報今起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鄉村裡的國慶節」欄目予以報導,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黃瓊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恰好同一天,不少在外工作學習的市民特地趕回家鄉跟親人團聚。昨晚,在潮安區金石鎮辜厝村文化活動中心,村民們歡聚一堂,以燒瓦窯這一傳統方式歡慶佳節的到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扶」著行到自己「走」 杜海剛:日子...
    東北網7月5日訊(記者 劉嘉)4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小分隊來到雞西市雞東縣向陽鎮,採訪精準扶貧典型杜海剛、田玉娟夫婦。向陽鎮忠信村杜海剛田玉娟夫婦,家中有3個孩子。由於家裡人多地少、3個孩子上學,兒子又從2010年到2016年一直生病,使這個本就一貧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杜海剛、田玉娟夫婦。東北網記者 劉嘉 攝向陽鎮黨委得知這一情況後,為他們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免擔保、免抵押。夫妻倆2018年用這筆貸款購買了母牛3頭,2020年初,賣出了一頭繁育後的小牛,收入了12000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張婷婷說,這樣的生活,是她小時候做夢都想擁有的。  「老一代做琴,新生代拉琴,這日子可不就是節節高嘛。」王金堂笑著說。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相關連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5分鐘「圈」出美好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水清岸美產業興——江蘇南通小康路上的綠色實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麗江市古城區金安鎮光樂村——種好魔芋日子美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麗江市古城區金安鎮光樂村——種好魔芋日子美 2020-07-17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梅江村的華麗蛻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這個村子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今天(10月1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我們就跟隨記者到江西高安的梅江村去看一看。當記者來到梅江村時,突然遭遇狂風暴雨,村民們說,這要是在幾年前,大伙兒可沒現在這麼淡定了。一夜大雨後,當記者再次來到了梅江村,看到的是清新整潔舒適的景象。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2020-09-19 07:10:00來源:央廣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芳婆笑著說: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 6842437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萍鄉:幸福村裡話幸福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萍鄉:幸福村裡話幸福「村裡都成了4A級景區,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們跳動的就是小康生活的節拍。」在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麻山鎮「福文化」廣場,幸福村村民陳芝連正帶領著村民跳廣場舞。
  • 綠富同興 小康路寬(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呼倫貝爾草原致富帶頭人米吉格道爾吉——「科學利用草場讓我們受益無窮」7月16日,記者一行來到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克爾倫蘇木芒來嘎查。這裡曾經是貧困嘎查,如今是全旗牧區現代化試點建設的排頭兵。「過去由於分散經營,收支成本沒有很好計劃與控制,牧民收入很低。」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田理 楊詩野)2020年12月16日,由中共遼寧省委網信辦指導,巨量引擎渠道銷售管理中心主辦,遼寧迪潤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大力支持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在瀋陽盛京大劇院盛大舉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2020-07-2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彩雲之南:小康路上的最美笑臉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如果說上面這段話更多是抽象的數字,那麼記者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中的所見所聞,特別是那一張張掛在鄉親們臉上的絢爛笑容,深深感染和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這正是脫貧攻堅最靚麗的底色,是小康生活最鮮活的註腳,是奮鬥之路最耀眼的光芒。彩雲之南,目之所及,處處山青水綠、天碧雲淨,產業更興旺,日子有奔頭,黨的好政策託起了百姓的好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半程鎮:戶戶通,鋪就村民幸福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半程鎮:戶戶通,鋪就村民幸福小康路 2020-09-30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張廣平 循著藥香奔小康 2020-08-11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市清水縣:雲端玄頭 讓小康來敲門
    這個「仙氣飄飄」的村子以前可沒有這麼脫俗,用村民們的話說,窮的讓人看不到頭,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祖祖輩輩被大山隔絕,過著「閉關」的日子。2013年,一條寬敞的通村水泥路打開了通向外界的一扇門。村民走出了大山,客商走進了村子,玄頭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陽光大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操作工成了扶貧帶頭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操作工成了扶貧帶頭人 2020-07-06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本文轉自【求是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黑土地上的好日子本刊記者 楊紹華 鄂 璠 58歲的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村民劉淑梅笑得陽光燦爛,看一看她現在的舒心日子在物質豐盈的同時,他們正享用著精神大餐:成立了文化大院,唱二人轉、扭大秧歌、跳廣場舞,參加公益活動……村風民俗向上向善,村民日子過得多姿多彩。 黃昏時分,一天的採訪結束,記者將踏上歸程。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