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3縱司令員韓先楚虛心接受2縱5師建議,俘敵師長王世高!

2020-12-08 激情回聲

一代戰將韓先楚,在指揮作戰中,既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卻不退讓,可是,也能接受別人的有效建議。據原北京軍區副司令汪洋回憶:

解放戰爭遼瀋決戰開始時,韓司令員指揮的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擔任首先攻克義縣的任務。

義縣是位於錦州北面的重要據點,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工事堅固,由國民黨第93軍暫編第20師半美械裝備的1萬多人防守。

為了加強攻堅力量,東野首長決定將我二縱5師調歸三縱首長指揮,作為攻克義縣的主攻部隊之一。

我當時任5師參謀長。

按照三縱首長攻城部署;先是賦予5師從義縣城西面突破,協同三縱另兩個師從南面和東面突破,會殲守敵的任務。

受命後,我同師長吳國璋、政委石瑛及參謀人員先後去看地形,先從義縣的西邊,爾後又繞到西南方向看,並在現地對兩個方面的利弊條件做了具體分析對比,覺得西南方向綜合條件比西面要好一些。

因此5師最好是從城西南方向突破,但這不符合三縱首長的決心,怎麼辦呢'當時我們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應該提出來供三縱首長考慮,另一種則認為,我師初次配屬友鄰指揮,就對決心提出不同的童見,會給三縱首長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利於團結。

還有一點顧慮是:師長,政委都和韓司令不熟悉,聽說韓司令作戰決心一旦定下來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有點不大敢提。

經討論,最後師領導一致認為,為了打好仗,有意見還是積極提出來好,並且在怎麼個提法上很用了一番心思,制定了一個提意見的「策略」:

第一步,在縱隊作戰會議上由石瑛政委把改變突破方向的想法捉出來,再由我具體匯報兩個方向利弊得失的分析對比和決心建議。第二步,如果三縱首長不採納5師建議的話,則由師長出來表示個決心,即「堅決執行三縱首長的決定」,便於收場。

縱隊作戰會議,本來沒有要參謀長參加,我是師長,政委向縱隊請示後批准參加的。他們認為我過去給韓司令當過參謀,比較熟悉,好說話,同時意見由參謀長提出來,分量輕一些,採納與否,迴旋餘地大一些,真可謂煞費苦心。

縱隊會議上,韓司令徵求大家意見時,我們就按「計劃」發了言,提出了建議,韓司令聽完後考慮了一下說,「這樣吧,暫時休會,我們研究一下。」

復會後,韓司令明確宣布說:「同意5師的意見,把突破口由城酉面改到城西南角。」

我們聽了以後特別高興.幾天來壓在心上的一塊石頭放下來了:上級的信任極大地增強了我們完成好任務的信心。

戰鬥的結果正和預料的那樣,敵工事雖然堅固,守備雖然頑強,但是由於正確地選擇了突破口,構築了很好的進攻出發陣地,加上突破部隊組織準備得好,步炮協同好,5師部隊迅速突破了城牆,進入縱深,俘敵師長王世高以下數千人及大批武器裝備,協同友鄰全殲義縣守敵,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這件事說明韓先楚同志作為一個高級指揮員,他既頑強果斷,又很民主,能虛心聽取下級的意見。對好的建議,毫不猶輩地採納。

這種軍事民主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它的影響是很大的。

雖然過去40多年了,但5師的老同志對韓司令這一段事跡,一直記憶猶新。

相關焦點

  • 許世友答:韓先楚!再問為什麼,答5字
    韓先楚判斷,這支部隊剛從熱河調來,驕狂冒進,位置突出,果斷決定集中優勢兵力誘殲該敵。4月1日,他指揮我軍採用「牽牛」戰術,故意示弱,將敵89師和54師162團誘至預定地域。3日,部隊發起總攻,經過10小時激戰,將敵全殲。敵被俘副師長張校堂佩服地說:「沒想到你們這麼厲害,幾分鐘的工夫,就把我們的部隊打得稀巴爛。」
  • 東野1947年組建5大縱隊,號稱5隻虎!司令員是誰,1955授什麼軍銜
    在黑土地上,東北野戰軍在1947年5至8月間第一次組建了5個野戰縱隊,後來被稱為「五大虎軍」,有人說是林彪的五隻虎!這五大縱隊是1縱、2縱、3縱、4縱和6縱,即後來的38軍、39軍、40軍、41軍和43軍,司令員分別是李天佑、劉震、韓先楚、吳克華、陳光。後來,他們是什麼職務?1955年,他們又授什麼軍銜?李天佑在紅軍時期,就是一員虎將,廣西臨桂人 。
  • 是韓先楚還是胡奇才?
    以下是本人收集、查閱資料後得出的一些基本看法,用以批駁此類謠言製造者——證據1、根據國防大學戰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史》記載,新開嶺戰役發起前,從10月初至18日,當時縱隊司令員胡奇才率11師主力(欠32團)和縱隊直屬炮兵團在10師側後小市、鹼廠、賽馬集一帶,對25師設防,並沒有與韓先楚在一起
  • 為打掉整編第3師,除6縱外,還有一個旅,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雖然部隊很是疲乏,但田厚義還是率部投入到了緊張的戰鬥之中,特別是獨四旅在打這一戰之前,已經是經歷過一場惡戰,但戰士們還是與敵人頑強的戰鬥在了一起,即便是傷亡慘重,在長達7天多的時間裡面,田厚義帶著戰士卻始終沒有後退一步,甚至在腿有上的情況下,多次率領戰士們衝鋒,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
  • 劉鄧大軍中最能打的6縱,其司令員政委各是誰?後來如何了?
    第6縱隊是太行軍區的主力部隊改編而成的,6縱的成名戰是1946年9月2日至7日發生的定陶戰役大楊湖之戰。 於是,就選中了老蔣的嫡系部隊:趙錫田的第3師。於是,牽引著趙錫田這個牛鼻子的任務就被第6縱隊搶到了,在1946年9月,第6縱隊抽調了2個團,採取運動防禦作戰的方法,引誘國民黨整編第3師到預定戰場,他們邊打邊撤,終於讓趙錫田部上鉤了。於是「劉鄧大軍」總部命令第3縱隊、第6縱隊、第7縱隊,開足火力,經過五天的激戰,全殲第3師,俘虜了師長趙錫田。
  • 「旋風上將」韓先楚:許世友最服他,杜聿明最怕他
    出發後不久,紅25軍就遭到了國軍3個師和5個支隊的圍追堵截。當時正是冬天,天氣異常寒冷,天時地利都於我非常不利,在這樣的情況下,爆發了一場決定紅25軍命運的血戰——獨樹鎮戰役,最後部隊擺脫千難萬險,成功突圍。
  • 韓先楚反對政委的作戰方案,怎麼辦?政委的做法很不一般
    1947年9月底,韓先楚調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司令員。政委羅舜初是3縱的元老級人物,這支部隊中的大多數都是他從山東帶來的。羅舜初辦事穩重,3縱的指戰員都很信任他。 韓先楚剛到3縱,就接到了民主聯軍總部關於秋季攻勢的作戰指示。羅舜初之前制定的作戰方案是:集中全縱隊兵力先殲滅駐守西豐的國軍,再向縱深擴大戰果。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在根據地被極大的壓縮以後,東北民主聯軍進入了一段緩慢的發展時期,由於初期我軍各個部隊進入東北過於分散,因此無法集中力量,在退守北滿以後,東北民主聯軍內進行了系統的整合,以新招募的士兵和舊部隊,又重新組建了3個縱隊,即1縱、2縱、6縱,和3縱、4縱一起形成了東野早期的5大主力縱隊。
  • 東北最後一戰(中):黃永勝六縱血戰廖耀湘,林彪連連稱讚
    此時我軍、五縱、六縱正隱蔽在廖耀湘兵團後方,如果廖耀湘想要撤回瀋陽,那麼五縱、六縱就可以堵住他的退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於24日夜接到總部命令,要他們以強行軍速度插到半拉門地區,防止敵人撤退。六縱連夜行動,於25日中午到達預定位置,正積極構築工事準備作戰。
  • 韓先楚將軍麾下的三位師長,有兩位授少將軍銜,他為何僅授大校?
    大家都知道,韓先楚是被人們譽為一代名將的開國上將,對於他的戰績有很多的記載,特別是在1950年解放海南島一戰中,他在沒有海空軍配合的情況下,冒著喪師瓊州海峽的極大風險親率40軍、43軍四個師三萬多人乘坐400多艘風帆船從雷州半島燈樓角起渡,跨海進擊海南島的事跡,從此更是聞名天下。
  • 他是東野2縱5師師長,東野戰鬥力最強,重創美軍第1師,授少將
    他是東野2縱5師師長,東野戰鬥力最強,重創美軍第1師,授少將解放戰爭中我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就是東北野戰軍了,從最北打到最南,立下赫赫戰功。而在東北野戰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2縱5師。第5師被稱為是「朝陽之師」,進步快,善於突擊,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他們的戰鬥風格很獨特,就是「猛衝、猛打、猛追」,讓敵人措手不及。5師的師長是誰呢?他就是鍾偉,名氣非常大。5師戰鬥力強,肯定少不了猛將,除了師長鍾偉,參謀長汪洋也很厲害,是一位開國少將。
  • 林帥麾下五虎上將,韓先楚只能排第五,第一名實至名歸
    劉震作為開國上將之一,特別的低調,名氣並不大,但是劉震是林帥旗下二縱隊司令員,二縱是林帥最為倚重的縱隊,所以劉震列入五虎上將,可謂名正言順。一、劉亞樓上將劉亞樓(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福建武平縣人。林帥麾下第一愛將,是林帥最親密的戰友,二人關係情同手足。林帥一向自命清高,能入其法眼的人並不多,劉亞樓就是為數不多的一個,這在其他四野將領裡面是沒有的。
  • 沒他就沒渡海這一戰,軍長親自率部衝鋒,一戰殲敵5個師3.3萬
    雖然擁有金門戰役的失利,1950年2月1日十五兵團在廣州召開戰前會議中,還是認為攻打海南島我軍佔有主動優勢,特別是還有馮白駒將軍的瓊崖縱隊在島上接應,經過充分考慮以後,上級決定以以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賴傳珠指揮第40、第43軍2個軍及1個加農炮團、1個高炮團和部分工兵、通信兵、反坦克炮兵共10萬人,組成渡海作戰兵團並完成充分的準備工作。
  • 東北這場終極戰,東北名將都參加,而6縱司令員卻缺席,他去哪裡
    遼瀋戰役是東北戰場的一場終極決戰,這也是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之一,此戰歷經52天,很多東北戰場的名將都參加了這次戰役,但是卻有一位名將缺席了。此人不僅是東北戰場的重要開拓者之一,而且還是6縱隊司令員,那他去了哪裡呢?
  • 東野1縱最初的3位師長,分別是誰?性格、特點、軍銜如何?
    自1946年秀水河子戰鬥後不久,東北民主聯軍直屬1師、2師和7縱3支隊在 吉林通化 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司令員為萬毅,副司令員為李作鵬,全縱共下轄3個師,各師師長分別是誰?性格、特點及軍銜如何?讓我們接著往下滑!
  • 國共黑土地較量時,有新1軍、新6軍,怎還有新3軍、新5軍、新7軍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抗戰結束後,國軍把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1軍、新6軍、第5軍、第74軍,第18軍。1946年,蔣介石把陸軍作戰部隊進行整編,集團軍機構改為綏靖區和整編軍,軍縮編為整編師,師縮編為整編旅。原計劃第一期先整編黃河以南、以西的部隊,第二期整編華北、東北部隊。當時在華東戰場的第5軍、18軍、74軍分別整編為整編第五師、整編第十一師、整編第七十四師。
  • 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中原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以劉鄧為首長,所以也稱劉鄧大軍。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原野戰軍一共有幾個縱隊!各縱隊司令員,政委都是誰!
  • 6縱二戰漣水,王必成此後幾乎沒睡好覺,孟良崮擊斃張靈甫才安睡
    同時,將軍向當時華野副司令員粟裕請戰:"若打七十四師,不要忘了六縱。"語氣懇切,十分冷靜。粟裕當即回復到:"打七十四師,一定少不了六縱。"如何面對失敗?王必成將軍給了一個很好的回答。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被失敗打敗,形成了心理上的陰影。可是,王必成將軍不同,失敗只會激發他內心的鬥志。既然是七十四師打敗了自己,那這個場子,只有把七十四師打敗了才能夠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