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和群眾情深誼長丨天柱縣坌處鎮四康村駐村幹部...

2020-12-23 天眼新聞

每當響起《情深誼長》這首歌時,我就心潮澎湃,眼前總會湧現出脫貧攻堅路上與群眾的點點滴滴……

我叫潘德鵬,是天柱農村商業銀行的一名員工,2018年3月,為響應脫貧攻堅號召,我主動請纓申請駐村幫扶。

4月1日,我告別家人,踏上了天柱縣坌處鎮四康村的駐村徵程。到村後的第二天,我和駐村工作隊主動敲開群眾家門,挨家挨戶地開展摸排,與群眾促膝長談,了解群眾家庭生活情況並徵求群眾對村級工作的意見建議,收集到意見建議達300多條。

開展院壩會

開展入戶走訪工作

一個多月下來,雖然皮膚曬黑了,鞋子走爛了,但我用腳步丈量了四康村,摸清了群眾訴求。根據掌握到的情況,我多次組織村「兩委」開會商討四康村的發展事宜,「抓黨建促脫貧保群眾增收」的思路不斷清晰。

群眾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是根本。2018年以來,我先後帶領160餘名致富能手分5批次到竹林、黎平、餘杭等地學習。2018年9月,大山村覃太平和唐昌忠就著手實施養豬項目,由於資金缺口較大,項目遲遲未能完工。我了解到兩人困難後立即向單位領導匯報,共爭取到60萬元信貸資金扶持項目建設。建成後,該養殖場年出欄生豬1600頭,為群眾帶來利潤60萬元,11戶貧困戶從中受益。在此基礎上,我又向單位協調3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抱塘村吳傳躍種植百合30畝,該項目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3年獲得豐收,每年淨利潤達15萬元以上,9戶貧困戶從中受益。

2019年以來,四康村硬化了蔣溪至大山通組路3.5公裡,產業路硬化0.5公裡,開展了串戶路及庭院硬化13470平方米,為22戶「四類對象」實施了危房改造,動員53戶227人進行了易地扶貧搬遷,對40戶存在透風漏雨的群眾房屋進行了整治,爭取到39萬元資金實施了抱塘、鳳林、大山、蔣溪綜合文化中心項目。

通過村「兩委」及駐村工作組的積極努力,四康村群眾的短板全部補齊,人居環境、群眾思想認識、創業帶富能力都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曾記得四康村大山電壓不足,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影響,我與村書記兩次去遠口供電所對接,並成功解決問題。我也記得2019年5月1日,劉友梅當天要栽種2畝辣椒無勞力向我求助時,我自己出錢請4個勞動力來幫忙栽種辣椒。

帶領村裡致富能手到餘杭學習

駐村近3年來,群眾為感謝我,經常為我送來自家種的菜,多次邀請我們駐村幹部去他們家吃連心飯。通過駐村幫扶,我們的工作得到群眾認可,群眾滿意度得到提高。

我不禁又想起了《情深誼長》那首歌,這首歌將一直激勵著我向前進!

【人物小傳】

潘德鵬,男,天柱農村商業銀行員工,天柱縣坌處鎮四康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如今的村裡一年四季皆美景丨天柱縣坌處鎮中和村...
    我叫胡國錦,2015年擔任貴州黔東南天柱縣坌處鎮中和村同步小康第一書記,幾年來與村幹和網格員一起走村入戶,宣傳政策,幫助村裡和群眾解決困難問題,有艱辛、有苦楚,但更多的是充實和滿足。  後來撤區並鄉後,鄉政府撤了,也不趕集了,但是那些臨時搭建的房屋、鋪面卻留了下來,由於多年無人居住,無人經營,經過長年日曬雨淋,長滿青苔,有的東倒西歪,搖搖欲墜,有的千瘡百孔,破爛不堪。  2019年,拆掉這些導致「眼球貧困」的廢棄房屋、鋪面、雜棚成了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第一個要啃掉的「硬骨頭」。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與幸福同行丨天柱縣石洞鎮大坪村脫貧...
    由於自己業務知識不夠熟練,很多政策性文件都比較陌生、工作壓力大,在駐村期間,我邊工作邊學習。為了能讓貧困戶脫貧致富,我經常到群眾家中了解情況,通過與群眾傾心交談,疏通群眾思想上的頑疾。唐先淋走訪群眾曾記得,我第一次走進貧困戶周彰海家時,他那破舊的老屋,潮溼的地面,窘迫的生活,讓我的心猛地一顫。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我叫楊紅芬,是貴州黔南惠水縣好花紅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有幸能成為鎮扶貧站其中一員並負責指導三都片區的業務工作。在面對各村提出的關於扶貧相關問題對現在的我來說,這些問題都能對答如流,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急得滿頭大汗,除了翻箱倒櫃找文件、查資料,根本給不了什麼實際的建議。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給我上了「難忘的一課」丨天柱縣竹林鎮地興...
    我叫吳恆黃,2019年6月,被單位安排到偏僻的貴州黔東南天柱縣竹林鎮地興村任第一書記。6月10日,我懷著信心和忐忑到達崗位。  6月15日,鎮主要領導到村委辦公室召開緊急會議,會議講了竹林鎮與湖南省接邊,鄰近湖南省內的村子發生了疑似非洲豬瘟,本鎮有幾個村的生豬已感染並死亡20多頭。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必須在16日內完成撲殺全村生豬任務。  第二天,我帶著撲殺生豬隊上戶,李大叔是位老黨員,養了兩頭母豬。
  • 「我的扶貧故事」我把群眾當親人丨鳳岡縣農業農村局駐石徑鄉兩...
    我叫方剛,是鳳岡縣農業農村局派駐石徑鄉的駐村第一書記。從2017年10月開始,進駐兩河口村駐村後,我就暗下決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緊緊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要求,按照駐村幫扶「一宣六幫」責任要求,全面抓好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全面工作。為了當好黨的「傳聲筒」,做好群眾「貼心人」。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送來錦旗,是感念更是鞭策丨天柱縣白市鎮坪內...
    我叫林遠真,是天柱縣民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白市鎮坪內村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4月15日傍晚,天柱縣白市鎮坪內村下著滂沱大雨,村民楊通玉冒雨來到村委會,手捧一面「駐村幫扶辦實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錦旗,要送給我和同事王瑞輝。
  • 「我的扶貧故事」琅琊村貌換新顏丨麻江縣宣威鎮琅琊村駐村幹部程威
    我叫程威,是一名駐村幹部。   2016年4月21日,是一個讓我永生銘記的日子。從這天起,我便成為了琅琊村脫貧攻堅工作組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組織召開群眾大會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我,對農村親切如故,但對扶貧工作卻是不知所措。民情風俗、村情實際及方言所帶來的不便,這都給我在扶貧工作上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時間手足無措。
  • 「我的扶貧故事」奮鬥青春美麗色 炫彩成長在前行丨天柱縣坪地鎮...
    我叫滕芯維,現為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於天柱縣坪地鎮人民政府開展志願工作。2020年11月20日,是我來天柱縣坪地鎮的第117個星期五。一晃眼,距離三年服務期離崗還有39個星期,這個距家116.4公裡的地方,帶給我無限的美好。
  • 「我的扶貧故事」為群眾的美好生活而奮鬥丨赫章縣媽姑鎮九股村...
    我叫劉世承,是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工礦建築系一名普通教師。根據學校安排,我於2019年7月至今在赫章縣媽姑鎮九股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剛到村裡時,我對一片茫然,駐村幫扶工作跟我所熟悉的教學工作相去甚遠。
  • 【我的扶貧故事】銅仁玉玉屏駐村幹部殷家慧:做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我叫殷家慧,是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委統戰部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6月,我主動申請駐村,成為朱家場鎮長華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長華村位於朱家場鎮西南部,東與詹家坳村相鄰,南靠興隆村,西接大興村,北與岑鞏縣天星鄉河塘村接壤,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屬全縣1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 ...我和群眾成了 「親戚」丨大方縣對江鎮杉林社區駐村幹部潘顯飛
    「只有心裡裝著群眾,群眾心裡才能有你。」我叫潘顯飛,是大方縣城鄉居民醫保管理局派駐對江鎮杉林社區一名駐村幹部,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到大方縣對江鎮杉林社區駐村。  到杉林社區後,首先要對社區貧困群眾進行遍訪,和他們聊家常,向他們宣傳當前的扶貧政策,認真聽取他們訴說困難和問題。通過近兩個月走訪了解,我成了他們困難和問題的傾訴對象,脫貧攻堅工作的工作局面也隨之打開,貧困戶成了我最熟悉的人,甚至是「親戚」。
  • 「我的扶貧故事」「小郭,最甜的橘子我給你留著」丨劍河縣南加鎮...
    我叫郭宇,2017年11月在劍河縣南加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來到了南加鎮城西社區南孟村,擔任駐村幹部,開啟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對於南孟村架獨山自然寨來說,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在這個「養老寨」上居住的,大多是6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他們捨不得離開這個住了一輩子的地方,捨不得腳下肥沃的田土。
  • 「我的扶貧故事」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丨天柱縣藍田...
    我叫潘軍,是黔東南州天柱縣藍田鎮東風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我背起行囊正式入駐東風村。  剛到東風村,迎面而來的不是催人奮進的「東風」,而是讓人心裡犯難的陣陣「歪風」。這是我的辭職書......」  「沒有二十萬,哪怕是天王老子來,村委會建設都不能開工......」  「搞什麼產業喲!還不如打工強.......」  撲面而來的困難,給了我一個下馬威,我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心想怎麼來到這個「鬼地方」駐村。
  • ...故事」我和貧困戶的那些事兒丨黃平縣重安鎮黃猴村駐村幹部呂宗祐
    我叫呂宗祐,2019年10月,我到重安鎮人民政府報導,我的扶貧故事也就從那一刻開始了。剛從學校出來的我,基層的一切對我而言都顯得那麼陌生,在皎沙村擔任網格員時迎來了第一次碰壁,還清晰的記得那句話「你一個城裡來的娃娃,怎麼知道我們的難處。」
  • 「我的扶貧故事」從資料員到駐村幹部丨正安縣市坪鄉粗石村駐村...
    錄入群眾資料但熟悉的是生活環境,老政府外面的橋是我離家等車時必到的地方,這條街道我走過無數次,街上哪一家的粉好吃我也知道,回家那條破大路上的風景我尤其熟悉。  剛到鄉政府報導,在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到扶貧辦工作,那時的扶貧辦只有我和主任兩個人,那時的扶貧工作才開始,從上到下都還沒摸清路子,算是摸著石頭過河。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時光最難忘丨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幹部...
    我叫徐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與孔屯結上了「扶貧緣」,開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2019年,組織選派我到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並掛任鎮黨委副書記,從那以後,我離開了不到一歲的小孩,堅持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丨黔西南貞豐縣魯貢鎮坡艾村駐...
    駐村幹部與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到王澤伍戶核對住房信息,為王澤伍戶申請保障性住房接觸過的朋友都會經常這樣問我:「你剛畢業就被安排到村裡,在村裡扶貧都幹了些什麼呢,有效果嗎?」對此,我曾疑慮過,也想放棄過。如今,駐村的年頭過去了三個春秋。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丨仁懷市茅壩鎮雄豐村駐村幹部...
    我是郭誠,2019年5月,得知單位需要派幹部駐村幫扶,我主動請纓,成為了茅壩鎮雄豐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員。時光荏苒,駐村已一年有餘。在這一年多的人生經歷中,我提升了專業能力,加強了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鍛鍊了自身品格。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要說三聲感謝丨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駐...
    我叫田俊,2019年7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任第一書記。駐村伊始,我的第一場戰鬥就是「全面回頭看,精準定措施」大遍訪工作。白天開展入戶走訪,晚上按要求做好走訪臺帳,從晨光曦微到點點繁星,我與扶貧工作隊一心投入到戰鬥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進行走訪,與貧困群眾一起細算收入帳,確定脫貧具體措施,確保農村貧困人口按時全部脫貧。一周內,我和戰友們就完成了全村792戶3550人的入戶排查工作,看到各類扶貧臺帳整齊有序擺放在會議桌上時,我們非常有成就感。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趕路人|赫章縣興發鄉新營村駐村幹部吉荷
    >  脫貧路上誰都不得偷懶  田間地頭,村頭寨尾  國家政策一路宣講  披著星星  頂著月亮  你是扶貧的趕路人  你來了  我也來了  我們都來了  我們是脫貧攻堅的趕路人  我們心向黨旗和群眾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