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響起《情深誼長》這首歌時,我就心潮澎湃,眼前總會湧現出脫貧攻堅路上與群眾的點點滴滴……
我叫潘德鵬,是天柱農村商業銀行的一名員工,2018年3月,為響應脫貧攻堅號召,我主動請纓申請駐村幫扶。
4月1日,我告別家人,踏上了天柱縣坌處鎮四康村的駐村徵程。到村後的第二天,我和駐村工作隊主動敲開群眾家門,挨家挨戶地開展摸排,與群眾促膝長談,了解群眾家庭生活情況並徵求群眾對村級工作的意見建議,收集到意見建議達300多條。
開展院壩會
開展入戶走訪工作
一個多月下來,雖然皮膚曬黑了,鞋子走爛了,但我用腳步丈量了四康村,摸清了群眾訴求。根據掌握到的情況,我多次組織村「兩委」開會商討四康村的發展事宜,「抓黨建促脫貧保群眾增收」的思路不斷清晰。
群眾脫貧致富,發展產業是根本。2018年以來,我先後帶領160餘名致富能手分5批次到竹林、黎平、餘杭等地學習。2018年9月,大山村覃太平和唐昌忠就著手實施養豬項目,由於資金缺口較大,項目遲遲未能完工。我了解到兩人困難後立即向單位領導匯報,共爭取到60萬元信貸資金扶持項目建設。建成後,該養殖場年出欄生豬1600頭,為群眾帶來利潤60萬元,11戶貧困戶從中受益。在此基礎上,我又向單位協調30萬元信貸資金支持抱塘村吳傳躍種植百合30畝,該項目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3年獲得豐收,每年淨利潤達15萬元以上,9戶貧困戶從中受益。
2019年以來,四康村硬化了蔣溪至大山通組路3.5公裡,產業路硬化0.5公裡,開展了串戶路及庭院硬化13470平方米,為22戶「四類對象」實施了危房改造,動員53戶227人進行了易地扶貧搬遷,對40戶存在透風漏雨的群眾房屋進行了整治,爭取到39萬元資金實施了抱塘、鳳林、大山、蔣溪綜合文化中心項目。
通過村「兩委」及駐村工作組的積極努力,四康村群眾的短板全部補齊,人居環境、群眾思想認識、創業帶富能力都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曾記得四康村大山電壓不足,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影響,我與村書記兩次去遠口供電所對接,並成功解決問題。我也記得2019年5月1日,劉友梅當天要栽種2畝辣椒無勞力向我求助時,我自己出錢請4個勞動力來幫忙栽種辣椒。
帶領村裡致富能手到餘杭學習
駐村近3年來,群眾為感謝我,經常為我送來自家種的菜,多次邀請我們駐村幹部去他們家吃連心飯。通過駐村幫扶,我們的工作得到群眾認可,群眾滿意度得到提高。
我不禁又想起了《情深誼長》那首歌,這首歌將一直激勵著我向前進!
【人物小傳】
潘德鵬,男,天柱農村商業銀行員工,天柱縣坌處鎮四康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