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新聞丨胡和平:旅遊業將持續發揮優勢,為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作更...

2020-12-18 中國國家旅遊雜誌

(中國國家旅遊訊)「世界旅遊經濟論壇·澳門2020」於12月9日在澳門開幕。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線上方式舉辦論壇,共商疫情之下世界旅遊發展大計,對促進世界旅遊恢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面對疫情,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時應對、科學防控,有效遏制疫情傳播,已超過5個月未出現新增病例。」胡和平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澳門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臺等重大戰略和政策支撐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廣大民眾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社會生活一定能夠快速恢復、迎來新的更大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服務平臺作用也必將得到更好彰顯。

胡和平在會上提到,旅遊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產業之一,也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這次論壇延續關注世界旅遊發展趨勢、推進旅遊業界國際合作傳統,以「團結與創新:重塑世界旅遊新經濟」為主題,邀請多個政府旅遊部門和機構代表、多位業界領軍人物和專家學者深入交流探討,將對全球旅遊業共同面對挑戰、實現恢復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同時,胡和平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趨勢沒有改變。

胡和平表示,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適應新發展形勢,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此過程中,旅遊業作為典型的綜合性產業、開放性產業,將持續發揮穩增長、穩就業、促消費等方面優勢,為依託國內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利用國際市場資源、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作出更大貢獻。

為促進世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胡和平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堅持互利共贏,深化國際旅遊合作。

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是應對困難挑戰的必然選擇。中國願與其他國家一起,更加廣泛地開展多邊、雙邊、區域旅遊交流合作,加快 推動世界旅遊業恢復、振興進程,積極參與全球旅遊治理體系建設。

二、加強統籌協調,優化旅遊營商環境。

旅遊業覆蓋面廣、關聯度高、產業鏈長,應立足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企業是旅遊業的市場主體、發展根基,我們要齊心協力,統籌利用資源、推出綜合性舉措,幫助旅遊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旅遊市場主體活力,為旅遊業恢復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三、推進創新創造,提升旅遊發展質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應支持旅遊行業創新發展,推出更多新業態、新主體、新模式,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適應信息化要求,用好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智慧旅遊,推進預約、限量、錯峰出遊,為遊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旅遊體驗。

-END-

《中國國家旅遊》投稿郵箱:CNT2018@126.com

相關焦點

  • 文旅部部長胡和平:當前旅遊業形勢任務、思路舉措
    第3027期文化產業評論12月13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主辦,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開幕,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並作講話
  • 胡和平:新階段旅遊業的新形勢、新舉措和新要求
    旅遊戰線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之後,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復業,逐步恢復國內旅遊市場,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做出了積極貢獻。胡和平指出,當前,我們正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即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我國發展面臨著國際國內環境更加複雜多變,旅遊業發展既有新機遇,也面臨新挑戰。他提出了新發展階段旅遊業的新形勢、新舉措和新要求。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020-12-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劉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石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全國政協參政議政專家庫特聘專家、十二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石軍出席12月5日在四川眉山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主題單元並作發言。石軍就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闡述了四點看法。
  • 發揮國際網絡優勢和業務專長助力雙循環發展
    進博會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投資合作的重要舉措,已成為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平臺。作為最早承諾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企業之一,渣打銀行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進博會,並將「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設為此次參展主題。
  • 特別報導|石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石軍就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闡述了四點看法。一、把握內外循環方向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專家談丨王鐵山:西部地區在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大有可為
    西部地區應將「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與國內國際雙循環銜接起來。西部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面具有突出的地理優勢。日前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又提升了西部地區在我國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 對話朱芝松:打通任督二脈,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橋梁作用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上海建設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兩大坐標下,朱芝松認為,臨港新片區要發揮橋梁作用,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在上海經濟發展中發揮增長極和發動機的作用。
  • 發揮國際網絡優勢和業務專長助力雙循環發展訪渣打銀行(中國)有限...
    進博會是中國以實際行動推進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投資合作的重要舉措,已成為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的重要平臺。作為最早承諾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企業之一,渣打銀行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與進博會,並將「創新跨界合作,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設為此次參展主題。
  • 上海龍吳海關發揮綜保區政策優勢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作為企業所在地主管海關,上海海關所屬龍吳海關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積極幫助企業尋求開拓國內市場,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實行「一企一策」和「政策疊加」,指導企業利用「入區保稅、內銷按成品徵稅」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採購成本,提升市場綜合競爭力;鼓勵企業採取「分送集報」+「匯總徵稅」的方式節省物流環節和通關成本。
  • 廣西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本報訊 12月10日,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在南寧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解讀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記者從會上獲悉,這次全會強調廣西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將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推動廣西經濟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近期,從企業家座談會到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國謀劃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發廣泛關注。中央在此時提出「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有何深意?又該從哪裡下手開啟這場「循環之戰」?國內企業該如何應對?新發展格局將給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整理了核心要點,讓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這場由內而外的大循環。
  •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物流...
    今年7月份的企業家座談會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線,對於長期依賴於外貿出口的經濟,通過「出口轉內銷」,來解決大量過剩產能。內循環經濟模式內循環經濟模式,簡單說是自給自足,自產自銷,國內生產出來的東西,主要在國內市場消化掉,以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但並不是「閉關鎖國」,最終將形成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就疫情經濟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制將開啟...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打造雙循環的格局,不僅可以鞏固我國傳統產業的優勢,也能促進我國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新途徑。魏建國先生關於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撰寫分析文章,供關注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的讀者參考。
  • ...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 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0月22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各方面要將精力更加集中到貫徹黨中央部署、謀劃推動「十四五」發展上來,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
  • 劉鶴: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雙循環發展格局:佳萊科技緊跟國家戰略,國內國際雙向發展
    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成為了2020年經濟發展的一個熱點話題, 2020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然成為當下新發展的熱點之一。
  • 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認清我省對外開放存在的差距,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湖北更要把握機遇、補齊短板,堅定不移走開放路,向開放要空間。從外部看,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內循環」,也不是區域的「小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必將促進區域優勢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內陸也可以成為開放前沿,中部也可以成為開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