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房價下跌城市
一覺醒來,發現已經滿屏十大房價下跌城市的信息,而且北京也榜上有名。房價跌幅榜中,廊坊高居榜首跌8.4%,北京第9,跌0.9%,中山第10,跌0.5%。
10個城市中,中山毫無疑問是南方城市,貴陽應該算是西南城市吧!其他的全是北方城市。
經濟南強北弱看來真不是一句閒話,而是事實了,從目前房價的發展情況也基本可以確定。
可能多年來,房價都是遠高於平均收入,為大多數人所詬病,年年都在感嘆買不起房,還年年都在漲價。難得看見北京的房價,居然都已經開始下跌,雖然幅度不大,但也足以讓多數買不起房的人興奮了。畢竟,感覺會是看見希望,覺得黎明已經到來,很快就要天亮,房價有希望跌到自己買得起的價格吧!
房價南強北弱,關鍵是經濟
今年從開年的疫情到中美貿易戰,導致不少中小企業倒閉,大企業裁員,尤其是餐飲,旅遊,影院,商場,再到外貿相關的展會,加工企業,外貿公司等等,甚至是外貿出口的檢測公司,即便沒有倒閉,又躲過了裁員,基本也得降工資。
不過,許多南方城市的房價,倒好像沒受到影響,反而上漲不少,比如深圳,東莞,杭州,寧波,廈門,上海等等城市。
尤其深圳還是外貿公司遍布的城市,東莞則同樣遍地外貿加工的工廠,而深圳東莞在今年的房價上漲浪潮中,幾次居於榜首。新建商品房開盤都是秒光,我的一個東莞朋友幾次交了訂金,都『搶』不到房。
土地拍賣市場同樣是一浪高過一浪,比如東莞,臨深的塘廈鳳崗,今年的樓面價都到了2.6萬/㎡,而去年的房價也就這個數差不多。其他鎮街基本也都差不多,樓面價趕上甚至超過去年的銷售價。
其實,要知道的是,房價有供需決定,但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經濟發展支撐。而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就可以看出,哪座城市的經濟實力更為雄厚,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還是飽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但是南方的城市明顯基礎更加好。
退潮之後,你會發現誰在『裸泳』,經濟繁榮時,或許看不出哪座城市更有實力,但是遇上困難,馬上就能發現哪座城市更有底蘊。
你也可以說,南方有粵港澳大灣區的和長三角概念的支撐之類的。但是,要明白的是,如果一個概念就能支撐一座城市的房價,那麼,鶴崗就不至於是這個價格。炒作投機肯定有存在,但房價絕不是炒作就能撐起來的。
疫情加劇了城市的兩極化
可以說,疫情也不是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頂多只是加快了城市房價的分化。房改貨幣化二十多年來,房價經歷了野蠻粗暴的增長,接下來,考驗的就是城市的硬實力了。這也是為何城市房價開始出現明顯的兩極分化的因素了。
也可以確定地說,城市的當家人也明白,這也是為何各大城市都在積極放開戶籍,公開『搶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吧!畢竟,人口是重要的決定因素,而決定人口流入或者流出的因素是當地的經濟,也就是當地的產業發展情況,產業吸引人才,人才支撐產業發展,相輔相成。
『搶人大戰』背後是城市發展的需求
人口流入,需求增加,城市的經濟自然持續發展,房價上升;反之,則是下跌。這點東北的情況已經做了明確的反應,多年來,東北的經濟都在下跌,人口流出,不說人才,即便是老人,都已經跑到溫暖的南方買房養老。
當然,房價是個複雜的構成因素,不是簡單的土地建房成本,還包括了城市的資源,而城市的資源包括經濟發展,也就是就業和創業環境,生活的環境,還有教育醫療等等,以及城市的面積和對應的人口,也就是供需。
更重要的是,剛需買房的人,未來的2021年,是應該上車,還是繼續觀望。其實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能自己做決定,畢竟任何一件事情,都包括有多少比例的成功,和多少比例的失敗,再加上多少比例的其他意外情況,而意外是誰也不確定的。
趕緊上車PK觀望
不過,從經濟發展來看,房價長期是上漲的,短期肯定會有波動。從資產的角度看,現金資產是貶值的,購買力下降,這個是必然的,不管是什麼國家,什麼主義,都是一樣的。
房產屬於固定資產,也就是不動產,也是資產的一部分,如何分配個人的財富投資?只能看個人的能力了。當然,純粹的剛需居住,就還是那句,趁早上車。至於財富需要保值增值的投資房產,只能說未來的回報肯定也會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