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六十六。(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接前文) 我們再往後看,「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這段話怎麼來理解?這裡的清陽指的是衛氣,濁陰指的是精血。陽主衛外,陰主內守,所以《素問集注•卷二》裡註解為:「腠者,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皮膚臟腑之紋理。言清陽之氣,通會於腠理,而濁陰之精血,走於五臟。五臟主藏精者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裡的清陽指的是氣,濁陰指的是精,這樣大家就懂了。氣是往外充實於皮膚腠理,衛氣是保護人體的一層保護膜,以前我講過,就像一層保護的膜一樣,把身體保護好,這個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是存在的,就是一股氣,中醫學把它叫做「衛氣」。「濁陰走五臟」,濁陰指的就是精。精要藏到五臟當中,叫做五臟藏精。所以這樣前後一理解大家就知道了,很多人對衛氣還不是特別理解,怎麼去感知它?你要是一個觀眾,看一些運動員打球也好啊,踢球也好,或者是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他正在運動的非常興奮,渾身特別熱的時候,他正好跑到你身邊來,你離得他老遠,可能等你離他只有半米的距離,但是你能感受到他身上一股強大的氣場就會撲面而來。(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們以前現場觀看過足球運動員的比賽,就是在第一排,運動員跑過來之後,渾身出著汗,身體非常熱,這時候他的身體體表陽氣非常足,你根本就沒有碰到這個人,你離他還有一段距離,大概在半米的距離,你就能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氣場就過來了,這種氣場很熱,很有能量,這是什麼?這實際上就是「清陽發腠理」,腠理就是皮膚,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產生這種氣場。當你運動的非常興奮的時候,你身上的氣場,別人若是安靜的話,就能很好的感知到,這就是「清陽發腠理。」
我們通過練習內家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通過站樁,通過打拳,會把全身的陽氣激發起來,這時候渾身的陽氣都是充盛。別人在你身邊能感知到你身體陽氣充沛。我們要是天天鍛鍊身體,你坐在那裡或者站在那裡,別人是能感知到你身體的陽氣,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清陽發腠理」的意思,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
「濁陰走五臟」是什麼意思?陰和陽是一對固定的,我們在運動的時候產生陽氣,在安定,比如睡眠或打坐的時候就產生陰氣,陰氣做主宰,產生陰精,陰精歸於五臟,五臟是藏精氣的,所以五臟是屬陰的,主藏精,就像銀行一樣,人體有五個銀行,分別是肝、心、脾、肺、腎也就是五臟。《黃帝內經》裡邊的髒都寫作西藏的藏,就是藏的意思。形容五臟就像銀行一樣,把人體的精華都藏進去,所以叫做「濁陰走五臟。」
我們再往下看「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裡的清陽指的是飲食所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的精氣,這個精氣充實於四肢。濁陰歸六腑,也就是說這個糟粕,糟粕指的就是濁陰,所以《素問集注•卷二》裡講:「四肢為諸陽之本。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此言飲食所生之清陽充實於四肢,而混濁者歸於六腑也。」所以這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就是我們身體當中的陽氣是充實於四肢的,濁陰歸於六腑,我們都知道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這就是六腑。
這些都是中空的,大家記住六腑都是中空的,是排洩的管道,不藏任何實物,是負責運輸的,運輸什麼?運輸濁陰,就是身體的糟粕,比如小便通過水道排出來,大便通過消化道排出來,這就是所謂的「濁陰歸六腑」。(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這裡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清陽是往外充實的,濁陰是往下排洩的,所以學了這一段經典原文我們就知道,人體是與陰陽相應的,陽升陰降,陽主散,陰主藏,它是如此相應的,我們在臨床中治療,比如剛才講治療耳目不聰明的益氣昇陽法的益氣聰明湯也好,治療腸胃雍滯不通的瀉下法也好,還是治療水腫或小便不通的利水法和逐水法也好,這都是在《黃帝內經》這段原文的啟發下,在我們中醫臨床實踐中的具體發揮,所以我們由此就知道學《黃帝內經》要活學活用,把經文在我們的臨床中用起來,這樣學《黃帝內經》就不至於假大空,一定要跟臨床實踐相結合,這就是我來講《黃帝內經》的目的,(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我發現以前好多《黃帝內經》的講解,都是經文對經文,以經解經的比較多,相當於很多人聽了半天也啟發不到臨床上的思維,但是我這次講解就是儘量的把這些經文跟我們臨床中的現象相結合,讓這些中醫學的愛好者也好,或者是中醫學的同道也好,大家都有啟發,我把自己的一些經驗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啟發大家更多的臨床經驗和體悟。為患者們服務,也為中醫學愛好者們提供一種養生的指導。
好了,這節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未完待續)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附語音)-精華篇-之一百六十六。(更多精彩持續更新中……)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0,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每天9:00~17:00接打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每天9:00~17:00回復微信)
微信號:pbsyy011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