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猜測並證明三條線段間的數量關係?

2020-12-10 張越對話數學

如何猜測並證明三條線段間的數量關係?

2020年北京中考數學第27題,構造三角形全等的經典考題

原題

在△ABC中,∠C=90°,ACBCDAB的中點.E為直線AC上一動點,連接DE.過點DDFDE,交直線BC於點F,連接EF

(1)如圖1,當E是線段AC的中點時,設AEaBFb,求EF的長(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當點E在線段CA的延長線上時,依題意補全圖2,用等式表示線段AEEFBF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證明.

(1)∵DAB的中點,EAC的中點,

依中位線定理,DEBC

∴∠D+∠DEC=180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DEC=90.

又∵∠EDF=90,

DFAC(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DADB

依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基本事實)得

FCFBb

(註:第1問為送分題,毫無新意.)

(2)依題意補全圖形如答圖1:

證明如下:

如答圖2,過點BBF的垂線與ED的延長線相交於點G連接FG

∵∠GBC=∠BCE=90,

BGCE

∴∠BGD=∠AED

在△BGD與△AED中,

∵∠BGD=∠AED

BDG=∠ADE

DBDA

∴△BGD≌△AED

DGDE,且BGAE

(註:全等得出的這兩個結論都有用.)

DFDEDGDE

依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得GFEF

評析

本題證明過程多次用到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可見打好基礎很重要.

因為線段AEEFBF不在同一個三角形內,所以我們要添加輔助線構造兩個三角形全等.通過等量代換將三條線段置於同一個三角形.

添加輔助線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不是太難.

一般地,如果三條線段不成和差關係,那麼把它們轉化為三角形的三邊再進一步探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通過構造兩個三角形全等,實現線段的代換,最後利用勾股定理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中考中這類的題目並不多見,值得玩味與收藏!

拓展

實際上,當∠EDF繞點D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這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始終不變.

如答圖3,點EF分別在線段ACBC上;

如答圖4,點F與點C重合時,點E仍在邊CA上;

如答圖5,當點E與點A重合時,點F在邊BC右側的射線上.

相關焦點

  • 四種方法證明圓中的線段和差關係,不要陷入思維定勢
    分析:由結論線段和差關係,可以進行聯想,常規方法當然是截長補短法,截長法和補短法都可以進行嘗試;當然,題目以圓為背景,圓中相關的性質及定理非常之多,同學們可以通過此法去進行思考!方法點評:利用圓中的相關性質及定理進行證明,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通過弧之間的關係進行線段之間的等量關係。方法非常巧妙,可以快速達到效果。方法點評:此法利用常規方法,截長補短法之截長法,通過證明等腰三角形得到線段等量有關係,再通過全等證明另一條線段等量關係。
  • 對於端點數非常多的線段,如何快速準確的計算線段條數?
    我們平時數線段的條數,大都是採用以下這個辦法,一共分兩步:比如這條線段一共有8個端點第一步:首先把線段的段數用數字標出來。1、2、3、4、5、6、7,一共是7段。但是,如果線段上有很多個端點,比如線段上一共有97個端點(只是舉例方便,現實可能也少),線段的段數就有96段。
  • 初二數學:判斷雙曲線上的角度間關係有點難?原來要利用這條性質
    判斷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角度間的數量關係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正方形AOCB的邊長為4,反比例函數的圖像過點E(3,4),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線段BC交於點D,直線y=-1/2x+b過點D,與線段AB相交於點F,連接OF,OE,探究∠AOF與∠EOC的數量關係,並證明。
  • 小學數學必考題型之巧數正方體數量,線段,三角形,正方形數量
    今天睿爸把求正方體的數量,求線段的數量,求三角形的數量,求正方形的數量,四種公式全部都教給大家,大家記住這些公式,遇到這種題,做得又快又準。1,我們先來說正方體的數量。上圖中,最上面是第三層,標上3,第二層標上2,最下面是第一層,標示上1,所以,正方體的數量是:3+2+2+2+1+1+1+1=13個。2,接下來我們來求線段的數量。線段中線段的數量公式是:線段數量=段點X段數÷2。大家要明白什麼是段點,什麼是段數。
  • 求線段比值毫無頭緒?那是因為你沒學會使用參數
    解析:(1)含60°角的菱形,實際上可看作兩個等邊三角形拼成,屬於特殊菱形,而菱形又是軸對稱圖形,BD即是它的對稱軸,巧妙利用好這一性質,可讓證明過程簡化不少。菱形的邊長作用極其重要,首先我們可設菱形邊長為x,然後在Rt△BFG中,三邊數量關係為1:√3:2,因此再設FG=y,然後我們來探究如何表示PF。
  • 初二數學:求線段間的長度比難嗎?學會這樣利用矩形性質快速求解
    利用平行四邊形、矩形的判定性質計算線段長度的比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結語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根據條件、摺疊和矩形性質得到角度間的等量關係,證明到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性質得到線段間的等量關係,再添加輔助線構造出三角形的高,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和比值得到線段間的比值,再根據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得題目需要的值。
  • 中考數學真題:這題求線段長失分率高,原來忽略了這兩條性質定理
    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質和圓周角定理求解跟圓相關的線段長度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CAE=∠ADF,∠CAE+∠CDF=90°,則∠ADF+∠CDF=90°;根據圓周角定理和題目中的條件:CD為⊙O的直徑,則∠CFD=90°,即∠CDF+∠DCF=90°;根據結論:∠ADF+∠CDF=90°,∠CDF+∠DCF=90°,則∠ADF=∠DCF;根據題目中的條和結論
  • 如何證明存在勞動關係
    但財務拒絕給肖強發放未結算的工資,原因是他沒有和公司籤勞動合同,勞動關係事實上不存在。如果你是肖強,該如何證明勞動關係的存在?我們來看下相關法律是如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 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 10釐米的線段和50平方米的正方形,哪一個擁有的點數多?
    先說答案:面積50平方米的正方形擁有的點數和10釐米線段擁有的點數一樣多,下面是分析和證明。乍一看這個問題好像無處下手,在數學中無論是10釐米線段還是50平方米的正方形擁有的點的數目都是無窮大的,兩個無窮大數能比較大小嗎?這樣做有意義嗎?
  • 七年級數學,角度問題,方程問題之後,還有線段問題,咱們一起看
    如果已經知道一條線段,怎麼辦?我們先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一下,用圓規在線段上找中點的方法,就是我們用初二的知識就好了,孩子自己也覺得挺奇妙的。三、重點題型:1、概念:線段AB和線段BA是一個東西嗎?2、求線段的長度:抓住倍數關係,找到裡面的內在聯繫,我之後的專題中會出相關問題。
  • 初中全等三角形輔助線如何去做?這裡給您答案!
    倍長中線法倍長中線法主要應用於構造全等三角形,當我們遇到題目要求證明線段相等或者是線段與線段呈某種關係時,題幹中又提到了中點信息,我們不妨使用這種方法。常見的類型有以下三種:作以角平分線為對稱軸的翻折變換構造全等三角形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題目中讓我們尋求幾何圖形中角度關係或是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大小關係。當題目中提到角平分線不妨一試。
  • 中考數學真題:這條線段長度很多同學說難求,原來忽略了這條定理
    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解線段長度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Rt△ABC中,∠C=90°,AD平分∠CAB,BE平分∠CBA,AD,BE相交於點F,若AF=4,EF=√2,求AC的長度。
  • 一道動態幾何中有關求線段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的題目解法歸納總結
    在動態幾何中,因為有動點出現,必然會產生動線段,所以就會線段最值問題。下面先看一下這個題目:如圖,線段AB=8,P為平面內一個動點,且BP=2,連接AP,以AP為斜邊在AP上方作直角△ACP,使得CA=CP.
  • cad如何將線段等分-百家號 - 百度經驗
    在CAD中將線段等分分為定數等分和定距等分。這裡以cad 2010 的版本為例(畢竟我電腦上裝的是cad 2010版本的,其他的版本都差不多),下面將具體說一下。定距等分的命令是:MEASURE ,快捷鍵是 me。定數等分的命令是:DIVIDE.,快捷鍵是 div。
  • 《線段、射線和直線》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概念,明確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表示方法。【過程與方法】在參與探究直線、射線和線段區別與聯繫的過程中,提升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與分類思想。
  • 三角形證明常考的5個類型,怎樣提高解題能力?做到舉一反三
    三角形是初中幾何中的重要圖形之一,掌握好三角形的證明不僅是學好八年級數學的關鍵,也是為今後學習平行四邊形和圓奠定基礎。要學好這章,這5個題型應作為重點。分析 (1)根據已知條件, 利用HL可證Rt△ABC≌Rt△DCB;(2)利用Rt△ABC≌Rt△DCB可知對應角相等, 即可證明△OB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邊)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 具有較多的特殊性質,關於它的判定和證明是常考題型之二。
  • 八年級暑假預習,利用兩個銳角互餘或8字形,證明垂直關係
    「關係」的題目。「關係」一般包括「數量關係」和「位置關係」,常見的「數量關係」為相等,有些題目也考查倍數關係、和差關係;常見的「位置關係」為平行或垂直,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關係,那就是垂直平分。本篇主要介紹「位置關係」中的垂直。證明垂直暫時有兩種方法,先介紹其中一種證明垂直常用的方法,那就是通過證明兩個銳角互餘進而證明垂直,當然有時也可以選擇利用「8」字形進行證明。
  • 三角形中的重要線段及其性質
    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與這個叫的對邊相交,連接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1)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平分線兩側的三角形兩邊的距離相等;(2)三角形有三條角平分線,均在三角形內部;(3)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相交於一點,這點到三角形三條邊的距離相等,是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成為三角形的內心。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交於一點,這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均相等,是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稱為三角形的外心。
  • 北師大版九上數學4.2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 知識點精講
    1 簡介 編輯 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亦稱平行截割定理,平面幾何術語,指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角平分線與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轉化經典代表
    兩個定理經過派生知識點是: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都相等的點是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到三角形三條邊距離相等的點是這個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本單元的兩個知識點,是定理與逆定理之間進行相互轉化的一個代表,需要大家對原定理、逆定理的兩個概念進行一個認識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