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山裡的"烏泡子"和"插田泡"要熟噠,趕緊回來摘!

2021-02-12 益陽美食地圖

piǎn主說春天,潮溼又容易犯困的季節,但春天有太多值得期待的,田間地頭的奇珍異果也開始生長,這些「寶貝」都是大自然的饋贈。小時候,在益陽,除了一日三餐,摘野果當零食吃可能是每個孩子都熱衷的小幸福……

益陽人都叫它們「烏泡子」、「插田萢」,其實學名應該叫刺萢、三月萢,益陽人最喜歡的野果之一,通常為有刺的灌木。山上、路邊上都有,味道非常甜,真正的綠色食品,小時候帶個瓢去山上,一摘就是一瓢,然後帶回家慢慢享受 。萢果實酸甜可口,有「黃金水果」的美譽,還有補肝益腎、明目烏髮的功效。另外,用萢葉製成的茶還有調經養顏以及收斂止血的效果。

傳說中的蛇萢,是不能吃的,以前家裡的菜地和廁所旁邊長了很多,主要長在草地上。聽家裡大人們說,這種萢會有毒蛇在上面吐口水的,所以早上起來經常可以看到萢上面有很多白白的像唾液一樣的東西。每次看到這種萢,都要小心翼翼的繞過它走,生怕一不小心被上面的唾液沾到就麻煩大了。後來才知道,蛇莓根本沒什麼劇毒,相反它還是傳統中醫中的重要藥材,人們會用它來煎水服用,對抗暑熱和身體上的燥熱。

也就是野桃,子個小,皮上附有一層細細的絨毛,如果是熟得很好的,大部分野桃子都不是很好吃,有點酸苦味。小時候大人都說:「一個毛桃三把火」,吃多了會喉嚨不舒服。

學名金櫻子,別名刺梨子,金罌子,這個應該都會有印象吧,既可以泡酒還很好吃,但它外面的刺要先刮掉,在秋高氣爽的季節成熟,味甜,好吃。有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的功效。


茶子樹一種變異茶果的形成物。春天,茶樹上果子很容易變異長出形狀各異的茶萢、茶片,茶萢中空而果內為纖維狀,茶泡,比較難找,茶片相對容易找到些,果肉厚,味甜,鬆脆,很爽口,小時候還喜歡吸茶子樹的花,有甜甜的蜜汁從花的根部流出來,有時候甚至把整棵樹的花都要吸一遍才甘心。

家裡屋邊香椿樹長出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經典的炒雞蛋。它不僅營養成份遠高於其它蔬菜,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主治外感風寒、風溼痺痛、胃痛、痢疾等。現在也正是吃這個的時候。

山上的野果最最美味的當然非「毛慄子」莫屬了,「毛慄子」和板慄的外表差不多,比板慄要小。採摘下來「毛慄子」用腳在平地上搓幾下,將刺搓軟就可以撥開來吃裡面的果實了。它的果實和板慄也不相同,小小的圓圓的,一般有三到四粒,不過味道比板慄可要好多了。小時候吃不到板慄,自然毛慄子就成了我們的最愛了。

桑葚結果一般在5月份,老桑樹上的桑葚都掛滿了果子,壓彎樹枝,搖一搖就掉一地果,味道酸酸甜甜,水分多,吃桑葚會弄得嘴巴、舌頭和手面上黑紅黑紅的,用水都很難洗乾淨,其實有種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桑葉搓洗,非常容易去掉!

楊梅大家都很熟悉了,望梅止渴,光看圖片都出口水了!益陽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楊梅種植。楊梅一般是端午前後成熟,再過一兩個月也就到了吃楊梅的季節了。楊梅酒大愛啊……

長在山上的水溝裡的,摘嫩的酸筒杆,就嚼它莖裡面的汁,酸酸的,味道不錯。等它長粗壯了,撕掉外皮,用白糖醃一會味道很好!

那時候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紅,我們會摘一大把回來,把花瓣取下來,用白糖拌著吃,味道酸酸甜甜的。

小筍子主要為苦筍、水竹筍等,肉質鮮嫩,營養價值豐富,不管是炒肉還是炒蛋都非常好吃!

一種刺上面發的芽,把外面的皮撥掉,吃裡面的莖。滑嫩多汁,別有風味!

蕨菜,野生在林間、山野、松林內,是無任何汙染的綠色野菜,不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還有清腸健胃,入藥有解毒、清熱、潤腸、化痰等功效,經常食用可降低血壓、緩解頭暈失眠。。蕨菜食用前經沸水燙後,再浸入涼水中除去異味,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

相關焦點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都是大男人也不覺得有什麼唐突,我還半開玩笑地調侃了一句:"老師的大腿好粗呵!大師微笑著回答了一句:"功夫都在這倆大腿上呢!"這個畫面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了好多年。當時我的解讀是:要想練出下盤功夫,必須得練出粗壯的大腿。所以拳走低架就成了刻意的的追求。注意這是我當時的理解,大師並沒有這樣說噢。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中國人的修行就是要從後天陰陽返還到先天陰陽,從先天陰陽再返還到太極和無極的狀態。天氣和地氣,這二者,進入人體,結合起來才是人體的精氣。所以,人的飲食,經過消化吸收,成為精微的物質,輸送到上焦,與肺吸納進來的"天之陽氣"結合,就形成了人體的精氣。這部分"精氣"除了供給身體利用之外,多餘的精氣會收藏到腎中。所以內經中講「腎受五臟之精而藏之」,腎就是人體精氣的大倉庫。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上下之弓應指身體之弓,四旁之弓是指"兩臂弓"和"兩腿弓",今天我們先就"兩臂弓"和"兩腿弓"做點深入討論。首先,你的"弓體"上的任意一點都是均勻的,都能表達手臂弓的整體張力。(故你不必關心對方的手碰到你手臂上的哪一個點)所以也就有了兩弓梢間最完美的力的傳遞效果。其次,弓梢一端相對固定(肩部),則另一梢(手腕)會獲得更大的的張力和彈性空間。這些正是初學者與老師傅搭手時的感覺,不是嗎?那麼什麼時候你的"臂弓"丟掉了或者說不成立呢?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直接對比"腰"與"胯"來講,腰為軟組織,是人體最柔軟的部分;胯為硬組織,是一組骨群,他們皆處於人體的中心部位,所以二者皆為重要。首先,"腰為主宰"是說腰部有掌控全體的功能,但沒有人說"用腰打人"的。腰部本身並不產生力量。有人說:我一動腰先動,打人效果非常好。不錯,但你發揮的仍是腰的協調功能,作功的是身體的軀幹和手腳間的協調。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1、不同模式的神經程序,決定了不同的意識覺知如同古、田與葉都是由"十"和"口"組成的,但所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一樣,每一個人大腦中都擁有約一千億個神經細胞,之所以每一個人對同一事物會產生出不同的意識覺知(例如有人喜歡狗,有人厭惡狗),是因為每個人腦中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結模式(聯結線路)是不同的。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小時候就胖乎乎,圓鼓鼓的戈登深受長輩們關愛,祖父教其突破,父親教其跳投,如此的薰陶和言傳身教,才成就了今天的NBA"最佳第六人",我們的主人公-埃裡克·戈登已粉墨登場。埃裡克·戈登小時候就是玩橄欖球的,可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和家人的引導,戈登慢慢與籃球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是否扮演過"喬丹的兒子"沒有定論,但高中時候打暴他的兒子卻是不爭的事實。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腿部的主要功能有三:支撐、邁步、和直接攻防。腿部也分三部分骨節:大腿、小腿,足部。單腿的整體結構,可以是一把弓,也可以是一個虛實三角形。我們另文闡述。這裡仍是對單個骨節的作用進行探討。 單腿起落開合邁步是腿部運動的基本形式。提腿時,意念應在大腿骨兩端,即有胯膝抻拉平衡。舉步則顯輕靈。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脆脆香與"臭"蕻蕻
    甘溪很早就有自己的"馳名產品",兩種以"菜頭"為原材的醃製品。    甘溪盛產"大菜頭",但它的經濟價值並不高,又常常在短時間之內供過於求,堆積如山的"大菜頭"並沒有給種植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反而增添了為"銷路"的憂愁。(這種說法與以前小文中提到的並不矛盾。)"繫上紅頭繩"也沒用。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中國籍"移民"施暴無辜"白人":這個視頻火了,外國網友直呼受不了!
    一個中國籍"移民"最近在加拿大火了!它的名字叫:"大毛"快戳視頻:大家覺得看著熊貓玩兒比自己親自玩都開心:一位評論者說:太可愛了,熊貓覺得自己是北極熊「你這個冷冰冰圓滾滾的醜東西,你打到我的臉了。我要復仇」還有網友直接製作了表情包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