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寶媽和我抱怨,孩子睡覺的時候滿頭大汗,甚至是全身大汗淋漓,翻來翻去。家長沒有幫孩子擦乾淨汗或者沒有蓋好被子的話,就很容易感冒,之後就要開啟看病模式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孩子睡覺出汗的那些事。
睡覺時出汗是盜汗。
在中醫來說,睡著後出汗,但睡醒了就不出汗了,這稱為盜汗。有些小孩子在睡覺前一兩個小時出汗;有些小孩子是整夜都出汗。出汗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有些是單單頭部出汗,而有些卻是全身都出汗。雖然表現不同,都是屬於盜汗,但是盜汗又分為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
什麼是生理性盜汗?
孩子的生命力旺盛,新陳代謝也比成人快,而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熱能,身體為了將多餘的熱排出體外就是通過出汗的方式。生理性盜汗會有以下2個特點:
1、出汗時間一般是睡覺後的一到兩個小時,而且是頭部出汗為主,身上很少出汗,而且這種情況不是天天出現,僅是偶爾有。
2、睡覺、飲食、大便等情況都是正常的。
看到這裡,有寶媽就想問了:生理性的盜汗需要調理嗎?當然需要,中醫認為汗血同源,汗液排出過多會帶走孩子的陽氣和血液,容易生病。
什麼是病理性盜汗?
排除生理性盜汗之後就是病理性盜汗了。病理性盜汗的孩子除了晚上睡覺出汗以外,還有胃口不怎麼好,挑食,容易生病等表現。病理性盜汗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積食,另外一個是體表虛,不能收斂汗液。體表的毛孔也叫汗府,它的開放和脾肺有很大的關係。孩子之所以會反覆生病,其實和脾肺虛弱有關。
如何調理盜汗呢?
我們調理盜汗的孩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消食。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有舌苔厚,大便硬,口氣臭等表現的話,我們就知道孩子積食了,在接下來的幾天少吃肉,並且揉按孩子大魚際中點的板門穴,幫孩子消食。板門穴是一個消食作用不錯的穴位,每天揉按2到3次,每次5分鐘。
2、補虛固表。盜汗的孩子很多情況是體表虛,那麼我們就好幫孩子補虛固表。我們可以給孩子泡上一碗紅棗浮小麥茶。準備:紅棗5枚(去核)、浮小麥20克,放入保溫杯中,加入開水反覆衝泡飲用,但是,家長們需要注意,這個茶飲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飲用,蠶豆病的孩子也可以飲用哦!
最後,孩子盜汗問題,我們要引起重視,以免出汗過多損耗孩子的氣血,使身體虛弱。#生活福利社##健康過五一#
我是鄭醫生,一名專注中醫育兒的中醫師,每天分享靠譜的育兒知識,期待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