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時不停流汗,整晚睡不安穩,怎麼辦?兒科醫生2招搞定!

2020-12-23 小鄭談育兒

經常有寶媽和我抱怨,孩子睡覺的時候滿頭大汗,甚至是全身大汗淋漓,翻來翻去。家長沒有幫孩子擦乾淨汗或者沒有蓋好被子的話,就很容易感冒,之後就要開啟看病模式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關於孩子睡覺出汗的那些事。

睡覺時出汗是盜汗。

在中醫來說,睡著後出汗,但睡醒了就不出汗了,這稱為盜汗。有些小孩子在睡覺前一兩個小時出汗;有些小孩子是整夜都出汗。出汗的部位也有所不同,有些是單單頭部出汗,而有些卻是全身都出汗。雖然表現不同,都是屬於盜汗,但是盜汗又分為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

什麼是生理性盜汗?

孩子的生命力旺盛,新陳代謝也比成人快,而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熱能,身體為了將多餘的熱排出體外就是通過出汗的方式。生理性盜汗會有以下2個特點:

1、出汗時間一般是睡覺後的一到兩個小時,而且是頭部出汗為主,身上很少出汗,而且這種情況不是天天出現,僅是偶爾有。

2、睡覺、飲食、大便等情況都是正常的。

看到這裡,有寶媽就想問了:生理性的盜汗需要調理嗎?當然需要,中醫認為汗血同源,汗液排出過多會帶走孩子的陽氣和血液,容易生病。

什麼是病理性盜汗?

排除生理性盜汗之後就是病理性盜汗了。病理性盜汗的孩子除了晚上睡覺出汗以外,還有胃口不怎麼好,挑食,容易生病等表現。病理性盜汗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積食,另外一個是體表虛,不能收斂汗液。體表的毛孔也叫汗府,它的開放和脾肺有很大的關係。孩子之所以會反覆生病,其實和脾肺虛弱有關。

如何調理盜汗呢?

我們調理盜汗的孩子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1、消食。如果我們看到孩子有舌苔厚,大便硬,口氣臭等表現的話,我們就知道孩子積食了,在接下來的幾天少吃肉,並且揉按孩子大魚際中點的板門穴,幫孩子消食。板門穴是一個消食作用不錯的穴位,每天揉按2到3次,每次5分鐘。

2、補虛固表。盜汗的孩子很多情況是體表虛,那麼我們就好幫孩子補虛固表。我們可以給孩子泡上一碗紅棗浮小麥茶。準備:紅棗5枚(去核)、浮小麥20克,放入保溫杯中,加入開水反覆衝泡飲用,但是,家長們需要注意,這個茶飲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飲用,蠶豆病的孩子也可以飲用哦!

最後,孩子盜汗問題,我們要引起重視,以免出汗過多損耗孩子的氣血,使身體虛弱。#生活福利社##健康過五一#

我是鄭醫生,一名專注中醫育兒的中醫師,每天分享靠譜的育兒知識,期待你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寶寶晚上睡覺不踏實,讓很多新手爸媽感到頭疼。一晚上,娃不是翻來覆去,就是哼哼唧唧或哭鬧,各種哄勸似乎都不管用。女兒半歲前,睡覺也常不踏實,哼哼唧唧、嗯嗯的聲響此起彼伏;凌晨時分,還常出現雙腿、雙手伸直緊繃、小臉常憋得通紅。為此,還專門抱去看過兒科醫生,一番檢查後並未找到實質原因。
  • 4歲女孩身高80cm,帶孩子去醫院看,兒科醫生:主要跟晚睡有關
    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來看,4歲孩子正常的身高範圍是在91.7cm~115.3cm之間,從平均數據來看,4歲孩子平均身高則是103.1cm。想對比小涵的身高,的確可能存在生長發育的問題。於是小涵媽媽馬上帶女兒去醫院做檢查,過程中,醫生詳細尋問小涵媽媽孩子平時的睡眠時長。
  • 孩子在這個時間還不睡覺,容易長不高,兒科醫生:父母要重視
    尤其是現在,大家都不受溫飽而煩惱,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了,身高和顏值對於咱們來說就更加的重要了。所以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會非常注重孩子的身高,因為孩子長得高,會給孩子帶來自信。雖說孩子的身高,有八成都是遺傳父母的,但是你知道嗎,即便是先天條件再好,不好好睡覺,也會容易長不高。
  • 孩子總是晚睡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橙媽能不能寫寫老是娃晚睡怎麼辦?我就不去翻那些關於「小孩子晚睡影響大腦和身體發育」的資料嚇唬你了,就算不會引起健康問題,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熊孩子早點睡的,也就孩子睡覺時間有點兒自由,這都剝奪了會感覺生無可戀的啊。那麼,怎麼能把夜之小精靈們成功放倒呢?
  • 兒科醫生:這3個習慣影響孩子長高,孩子:我也不想,條件不允許
    對於很多父母說,給孩子補鈣、補充營養、哄娃多吃飯,不外乎就是想讓孩子少病少痛,長得高高壯壯的。但是一位資深兒科醫生說:現在生活質量不錯,孩子有身高問題,往往不是營養不良引起的。在他遇到的孩子中,身高發育不良的孩子往往有以下五個共同點。
  • 想讓孩子在十點前睡覺,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別讓晚睡傷害了孩子
    文章類型|育兒心經文章字數|987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很多家庭都存在孩子寫作業時昏昏欲睡、睡眼惺忪的現象。但孩子的精神來了,想讓他上床可就麻煩了,總會求著你玩遊戲、看個動畫片,慢慢就養成了睡懶覺的習慣。但你知道晚睡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嗎?晚睡容易打亂一個人的生物鐘,導致睡眠質量差、睡眠不規律。如果孩子長期睡不好,後果可能是影響身高發育、記憶力下降、學習能力下降、容易變胖、免疫力下降。想必沒有一個家長願意看到。
  • 兒科醫生排休不敢休
    在心腎科,每個醫生平均每天診治10個病人,醫院要求不能推諉病人,就醫高峰時,即使沒有床位,也要拼幾個板凳讓危重病人住院。  對艾比布拉·熱依木來說,每天就像一個陀螺不停地忙碌著。雖然排班表上寫著「休息」,但他2017年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天。  「不敢休,心腎科只有4個管床大夫,意味著4天就要輪值1個夜班,病人多醫生少,導致值班頻繁!」
  • 2歲孩子晚睡怎麼辦?做好3點,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弄清2歲孩子的睡眠規律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睡眠時間也有所不同,專家建議:1~2歲的孩子每天應該保證13~14個小時的睡眠時間;2~4歲的孩子,每天應該至少保證11個小時的睡眠時間。2歲的孩子白天需要睡覺嗎?對於兩歲孩子來說,如果寶寶睡眠不足,他會主動在白天補覺;如果晚上睡眠充足,白天也許就沒有睡意。有的寶寶白天習慣睡兩個小時,這也是可以的。關於寶寶白天睡覺的問題,可以順其自然。
  • 孩子睡覺愛滾來滾去不安穩,一般是這幾個原因,和缺不缺鈣沒關係
    很多媽媽在看到這樣的睡姿後,在感到好笑的同時,也會有疑問:為什麼孩子睡覺不像大人一樣安穩,反而是滾來滾去不老實呢?小孩子睡覺滿床打滾是因為缺鈣?對於孩子睡覺不安穩,滿床打滾這樣的現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所以在寶媽群裡,經常看到有寶媽在一起交流這件事情。
  • 兒科醫生:孩子吃完飯後不要馬上就睡覺,容易丟掉性命
    人們在吃完飯後很容易感覺到睏倦而想要馬上去睡覺,但是其實這種生活方式是非常不健康的。而對於正處於成長發育期的孩子而言,這種吃完飯立馬入睡的習慣更會引發大的危險發生。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總擔心孩子吃不飽而一次性給孩子餵飯太多的情況下,吃完就睡更是非常危險。
  • 5歲孩子每天11點多才睡覺,晚睡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嗎?
    文|全文共2053字,閱讀時間4分鐘閨蜜說這段時間柚子幼兒園放假後,每天晚上11點多才睡覺,有時候會更晚。經常會發生她和先生在哄睡覺時,孩子沒睡著,他們先睡著的情況。有時候強制他睡覺,孩子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嘟嘟囔囔的就是不睡覺。不僅自己不睡,還不讓爸媽睡。
  • 孩子高燒排到380號,兒科醫生卻踩點下班!寶媽:他為什麼不加班
    一、孩子高燒排到380號,兒科醫生卻踩點下班最近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很多孩子都不約而同的感冒發燒,為此父母費心費神的進行各種物理治療法,可無奈孩子的病情總是反反覆覆不見徹底好,鬧得家長整夜睡不好覺。凌晨6點多鐘左右,突然被鄰居寶媽的尖叫聲嚇醒,開門一看只見寶媽正抱著孩子在門口著急打轉。
  • 5歲兒子身高半年不長,兒科醫生直言:錯誤的午睡方法耽誤了孩子
    養育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從剛出生開始就離不開「睡」這個字,新生嬰兒甚至一整天的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睡覺。隨著孩子從嬰兒成為幼兒,雖然他們需要的睡眠時間相對減少了,但是大部分父母還是喜歡讓孩子睡午覺,認為午睡可以養精蓄銳。01孩子成長需不需要午睡?
  • 孩子總是越睡越晚?一個小遊戲,輕鬆解決孩子晚睡煩惱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的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後趨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雖然沒有了頻繁夜醒、哄睡難的煩惱,但隨之而來卻是各種各樣社會性原因導致孩子越睡越晚、越來越不愛睡覺。孩子睡得少影響大,下面幾個是影響孩子晚睡的重要原因。
  • 孩子不願意單獨睡覺?家長學會這4招,引導孩子自主入睡
    導語: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孩子不願意自己睡的現象呢?是不是大家都認為到了年紀,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自己睡覺了呢?其實不是的,讓孩子獨立睡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及時分床睡,長大後往往難以適應獨自睡覺。所以,家長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引導孩子自主睡覺。
  • 兒科醫生:孩子也有最佳睡眠時間,別晚於這個點
    生過孩子的寶媽們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時幾乎每天都在睡覺,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在睡覺,4個小時用來吃奶,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睡渣」。新手媽媽們不免擔心,孩子天天睡覺不會是生病了吧?孩子哭聲小、不愛吃奶還總是一睡一天,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睜眼看看周圍,難道是自己的孩子有問題?自己沒有經驗就問長輩,家裡老人卻說「小孩子都睡得多,代表孩子長得快」,可她還是擔心孩子的異常,決定去兒科醫院看看醫生。
  • 孩子晚睡,最大的危害竟不是長不高,第三點震驚無數父母
    於是忍不住好心地提醒:你娃到現在還不睡?很多媽媽不以為然地回:他天天都這麼晚,習慣了!天啦擼,一個幾歲的孩子深更半夜精力充沛不睡覺是怎樣一種節奏?難道不知道孩子睡不足會影響身高和健康的嗎?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證實:睡得晚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降低其反應、閱讀和算術等能力。研究人員還調查了3歲和5歲兒童的睡眠情況,發現3歲兒童睡覺時間最不規律,約五分之一的3歲兒童沒有固定睡覺時間。
  • 孩子總是不睡覺,熬夜不起早已成常態,父母應該怎麼辦?
    今日話題:我們來聊一聊怎樣可以讓孩子們願意去睡覺。很多的父母們都會發現,每當到了睡覺時應該昏昏欲睡的孩子們卻變得異常有活力,每晚都要玩到深夜才十分不情願地去睡覺。可是到了早上該起床的時候,這些孩子卻又十分賴床。
  • 寶寶脹氣,睡覺不安穩怎麼辦
    睡覺不安穩,非常容易驚醒,並且還非常喜歡蹬腿,這時候家長就需要觀察寶寶是否存在腹部的異常情況,如果寶寶腹部有輕微隆起,那麼很可能就是患有了脹氣。
  • 6歲多孩子一直長不高,反應遲鈍,晚睡是最大的元兇之一
    通常情況下,4歲以下的孩子,晚上9點半之前就會上床睡覺了。4歲以上的孩子夏季或偶爾的節假日,可能會延長到晚上10點到10點半。寶寶早睡,身體的造血功能就會越好,孩子身體的血氣就會更加的旺盛,大腦就會獲得充足的氧氣,就會發育的更好。而越晚睡覺,大腦的氧氣量就會相對的不足,注意力就會不集中,記憶力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