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天女的來歷很複雜,她原是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關於她的出生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創造世界時,她踞於蓮花上,隨水漂流,故又名波德瑪(意即蓮花);另一說她是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湧現的第三寶,手持蓮花,坐在大蓮花上,美貌絕倫,天神和阿修羅為佔有她發生爭執,因而有乳海之女的稱號。後來婆羅門教和印度教把她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女神,為她取名「功德天」,又稱「吉祥天」,說她是德叉迦和鬼子母夫婦之女、毗溼奴之妻、愛神之母、財神毗沙門之妹,主司命運和財富,名稱最早見於《梨俱吠陀》,在《阿闥婆吠陀》中被人格化。她能變化形象伴隨毗溼奴下凡:毗溼奴化身為持斧羅摩時,她是達拉尼;毗溼奴化身羅摩時,她是悉多;毗溼奴化身為黑天時,她是魯格米尼。她的像多為豐滿美女,面帶慈祥微笑。坐騎為白色貓頭鷹、金翅鳥。最後,她被金剛手菩薩降伏,成了佛教的護法神。
吉祥天母唐卡,16世紀,魯賓美術館藏
當吉祥天女進入藏傳佛教後,地位和形象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可謂天壤之別:她由原來的世間護法神升格為出世間護法神,成為學佛修法者皈依的對象;她的名稱也發生了變化,由吉祥天女變成了吉祥天母;她的形象也由寂靜相變為憤怒相。呈現忿怒相時,醜陋兇恨,異常嚇人。最常見的一種形象是:身體藍色,頭戴五骷髏冠。頭頂為桔紅色頭髮豎立,表示憤怒。發上面有半月,表明她的方法是無上的。面部三目睜得圓而鼓,大嘴如盆,露出兩顆虎牙。兩耳以動物作耳環,右邊耳環為獅子,象徵聽佛道;左耳環是蛇,是忿怒的記號。脖子上掛著兩串人骨念珠,一串是幹骨的,一串是溼骨的。上身著人皮,下身披虎皮。臍上有太陽,象徵智慧。左腰間有個令牌,記著誰該扒皮。吉祥天母右手拿著兩端飾以金剛的短棒,據說是與阿修羅作戰的兵器;左手拿著盛血的人頭骨碗,象徵幸福。右手的拇指和其餘四手指彼此按著,是忿怒的印記。她座下是一張人皮,人頭倒掛在騾子左側,頭髮垂地,象徵異教徒已被她降服。她騎騾子飛行於天上、地上、地下三界,所以又有「三界總主」之稱。作為佛教護法神,她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吉祥天母是藏地的總護法,也是綠度母的護法。在二十一尊度母中,就有一尊除障度母就是吉祥度母。在朗達瑪滅佛運動時,吉祥天母守護了藏傳佛教。所以吉祥天母被視為整個西藏最殊勝的守護神。同時,她還是拉薩大昭寺主護法,第一財神護法。吉祥天母唐卡,棉布礦彩,14世紀,西藏,
35×31cm,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
成交價103.5萬元
古老的傳說顯示了吉祥天女信仰的歷史悠久,即在吐蕃時期就已有大量的吉祥天女像存在,但從現存的古物資料來看,吉祥天女的信仰在流行的時間和地域上都沒有傳說中體現的那麼悠久和廣闊,幾乎很難追溯到元代以前。依據現存資料研究,明代或明代以前的一面四臂式,屬於薩迦派或噶舉派傳承體系,直到1587年明皇室敕封格魯派的索南嘉措為「朵兒只唱」為標誌,格魯派才逐漸取代了薩迦派和噶舉派在全藏的地位,屬於格魯派尊奉的一面二臂式也將明代流行的一面四臂式取代。清代章嘉曾在文獻《諸佛菩薩聖像讚》中將一面四臂的吉祥天女統稱為「能烘諸敵天母護法」,而把一面二臂的統稱為「二臂天母護法」。奧地利藏學家沃傑科維茨與義大利藏學家圖齊在《神靈與鬼怪》中曾詳細描述了吉祥天女的多種化身,其中既有一面四臂式也有一面二臂式,內容如下:
自在天女,也稱作秘密主。一面四臂,通身黑色,倚靠於人骨架之上。兩隻右手分別持有利斧與嘎巴拉碗;兩隻左手揮舞三叉戟。伴神是瑪姆空行母。
班丹瑪索傑姆,通身深藍色,一面二臂,騎騾子。右手揮舞檀木天杖,左手收於胸前持嘎巴拉碗。頭上戴有孔雀翎毛冠,伴神是無數的妖魔、黑鳥、黑狗和黑綿羊。
修命天女,通體黑色,一面四臂,右二手持有魔鏡和蛇索,左二手持三叉戟和金剛橛。伴神有益西瑪姆、業力天女和世界天女,另外還有母龍、夜叉、羅剎女和鳩盤荼等。
騎螺天女,通身白色,一面二臂,右手持劍,左手抱持如意獸。
魔女,無坐騎,其他標識與前幾種大致相同。
四臂龍女,全身黑色,騎驢,驢子的額頭長有一塊紅斑,一面四臂,兩隻右手持劍和嘎巴拉碗,兩隻左手持嘎巴拉碗和三叉戟。伴神是紅色的摩羯女神,八大黑龍。
夜叉女,通身黑色,一面二臂,右手持劍,左手捧如意獸,由十六名黑夜叉女相伴。其中八位夜叉女持天杖和嘎巴拉碗,另八位持劍和如意獸。
展翅天母,黑褐色,一面二臂,有一對火焰狀的翅膀,手持寶劍和嘎巴拉碗,肘彎處臥有一隻如意獸。身上有裝滿瘟疫的皮口袋,一副骰子和孔雀翎毛所成的傘蓋。
獨髻母,全身黑褐色,髮辮垂向左側,一面二臂,右手持有三叉戟,左手緊捏人心臟和繩索,身體用蛇和人頭骨串成的花環裝飾;左耳以蛇為飾,右耳負獅,頭戴由鮮花黑絲製成的王冠,周圍有熊熊火焰環繞,許多母狼是她的僕從。
南喀闊巾,通身藍色,一面二臂,忿怒相,右手持斧鉞,左手捧有盛有人腦髓的嘎巴拉碗,左腳踩在死屍上。
另外,在清代內務府圖像文獻《五百佛像集》中還記錄有:煙炭天母、吉祥兵符佛母、修生命橛母、自生佛母、海螺護法天母、偌馬堤魔母、偌馬堤龍母、藥叉偌馬堤、偌馬堤金剛翅母等等。
吉祥天女造像樣式的歷史性變化,不但能顯示出雪域高原不同信仰法系的表法功能的複雜性,而且還能顯示出舊時這一地區政權內部不同的體系和信仰流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微妙變化,以及明清以後雪域高原地區各種教派及政治勢力的此消彼長。同時,也為我們深入了解該地區的歷史、文化和民間藝術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線索。
參考文獻
《西藏的神靈和鬼怪》 謝繼勝譯,拉薩,人民出版社,1993年
《淺談傳統民俗文化信仰中的吉祥天女造像》 劉峻,2012年
《方便化醜身,慈悲為本懷—元代西藏丹薩替風格銅鍍金吉祥天母像欣賞》 黃春和,2016年
西樓藝術是泛西藏區域造像藝術的收藏愛好者、藏傳佛教藝術的推廣者。
關注我們,您可獲取——泛西藏區域造像藝術的最新動態、佛教藝術品收藏與展覽資訊、國內外拍賣佛像專場等信息。
任何有關造像的收藏、鑑定、展覽、出版等問題,您也可以直接通過此平臺留言,或者添加以下微信號聯繫我們。
西樓藝術 微信
西樓藝術 公眾號
強巴藏佛 微信
強巴藏佛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