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蒙,晚唐詩人,和皮日休並稱「皮陸」,兩人是詩友,過從甚密,唱和不衰,有唱和專集《松陵集》存世。
2020年高考全國1卷考查到陸龜蒙的《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結果有考生驚呼:「陸龜蒙,你到底要說什麼!」
不能怪學生,陸詩風格硬僻險怪,把它交給中學生去解讀,即使有比較詳細的注釋,能夠解十之三四也就了不起了。
這篇文只講講這首詩的題目,弄懂了題目,幾乎就可以了解詩的基本內容了,同時能順便解決第一個選擇題,並為第二個簡答題打下基礎。
——陸龜蒙到底要說什麼?詩歌題目將會告訴你!
題目為「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
「奉和」、「次韻」是詩人間詩詞往來的專有名詞。
所謂「奉和」,即和人用詩詞相唱和。其中「和」是唱和,「奉」乃敬辭。
「次韻」,又稱「步韻」,要求和詩同原詩的韻腳相同,而且必須用原字、按原次序來和。
我們比較一下皮日休的原詩和陸龜蒙的和詩就一目了然了。
皮日休原詩:
魯望春日多尋野景日休抱疾杜門因有是寄野侶相逢不待期,半緣幽事半緣詩。烏紗任岸穿筋竹,白袷從披趁肉芝。數卷蠹書棋處展,幾升菰米釣前炊。病中不用君相憶,折取山櫻寄一枝。
陸龜蒙和詩:
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因吟郢岸百畝蕙,欲採商崖三秀芝。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
注意兩首詩中的「期、詩、芝、炊、枝」,它們同屬「支」韻部,在皮陸的兩首詩中是相同的,這就是「次韻」。
陸詩中的「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意思是「皮日休生病在家閉門不出,寫詩寄給我」。其中「襲美」是皮日休的字。
當然,這也同皮日休的詩題相應。皮詩題目「魯望春日多尋野景日休抱疾杜門因有是寄」,寫明了寄詩的原因:自己「抱疾杜門」,而魯直(陸龜蒙的字)卻在春天「多尋野景」。——一種不平衡溢於言表。
全國一卷就這一詩題出了個題目(選擇題A項):
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
很明顯,陸寫和詩時,皮的確因病杜門,但蘭沒「與外界不通音訊」——從「奉和」「次韻」可以看出,皮日休在用寫信的方式與詩友交流。
詩人通過詩來唱和、酬答,採用「次韻」的形式屬於「高難度動作」。
想想,一首律詩,有5個字必須重複,且在重要的韻腳位置,留給和詩者閃轉騰挪的的空間實在太小了。所以通過「次韻」的方式來唱和實在是不容易。
皮、陸的兩首詩,在內容上能做到區別二致,手法上能做到各有所重,語言上能做到風格各異,就說明兩人也算箇中高手了!
下篇文將細讀全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