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次韻、和韻?蘇軾的楊花詞,為什麼能被評為和韻第一神作?

2020-12-17 果果職場情商課

次韻,也叫步韻,是和韻的一種形式。和韻,就是用他人詩詞的原韻去寫詩。和韻在唐代非常流行,白居易和元稹之間和詩早已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到了宋代更加盛行,詩如此,詞亦如此。

南宋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是一首次韻中非常好的作品,可以說是世間少有。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

蘇東坡除了寫楊花的姿態傳神之外,還暗喻了思婦情懷。不管是狀物還是抒情,都渾然一體,為我們創造出了一種空靈而纏綿的美境。堪稱和韻中的第一神作。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詞吧!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一開篇就看到了不凡之處,「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準確地說出了楊花的精髓。說楊花似花非花,的確,楊花色淡味小,如果你不仔細觀察,還以為是一隻醜陋的毛毛蟲呢,但是楊花也跟其他的花一樣,雖然不起眼,但也代表著春天的到來。「無人惜」暗示楊花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的情誼。

詠物不至於滯於物,蘇軾的想像大膽,把「無情有思」的抽象畫作了實際的生命:一個在春日裡的思婦,這位思婦寸寸柔腸都被思念折磨的殆盡,一雙嬌眼在春夢纏繞而困極難開。

蘇軾在這裡,已經將楊花和思婦的形象合二為一,讓人傻傻的分不清楚。

「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可以說是妙筆,既寫出了思婦之神,又寫出了楊花之魂,兩者已經難捨難分。一場春夢神魂飄揚,萬裡尋郎沒有結果,又被黃鶯的叫聲驚醒,纏綿哀怨有輕靈飛動,和楊花隨風飄舞,欲起旋落非常的相似。

接下來蘇軾用落紅陪襯楊花,表現了對楊花的憐惜,也有對思婦的憐惜,「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以新奇的誇張手法,巧妙運用數字傳達了詞人無盡的惜花傷春之情。惜春、嘆人、詠花,三者交融,更是將詠物抒情推向了高潮。

最後,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結尾,乾淨,不囉嗦,讓人回味無窮。流水比作淚水,映帶出空氣中飛舞的楊花,真真假假,妙趣橫生。

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尤其是在仕途上很不順利,但是作為一個詩人,蘇軾的作品還是很值得後人傳唱的。

蘇軾的詩詞能讓我們治癒自己的內心,當你親身感受到他的人生經歷的時候,你也會感受他的豁達和上進,讓人受到鼓舞。

今天給大家推薦《蘇軾詞傳》,這本書收錄了蘇軾的經典詩詞,用詞表露嬉笑,品味作者的人生經歷,有悲歡離合,有歲月滄桑的厚重,無意間衝擊著你的內心。

書中文筆華麗而不浮誇,除《蘇軾詞傳》外,還有《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等等一共六本。

世面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做男人,要讀蘇軾、辛棄疾的詩詞,豪放大氣,做女人要讀李清照、納蘭容若的詩詞溫婉端莊。

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真實的他們,就來讀一讀這套詩詞吧,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事「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道「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作,更好地體會詞人的感情。《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創作背景蘇軾的這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春三月。蘇軾因為「烏臺詩案」的原因,遭到政敵的排擠和打擊,被貶謫黃州。
  • 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
    問題:詩詞的「唱和」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形式?.......一、唱和的本意唱和原意是歌唱時此唱彼和,一方歌唱一方和,例如詞牌《竹枝》中特別標出了「和聲。」芙蓉並蒂(竹枝),一心連(女兒)。○○●●,●○△。花侵槅子(竹枝),眼望穿(女兒)。○○●●,●○△。
  • 讀詞|蘇軾的次韻楊花詞高在哪裡?
    像李白杜甫,李白孟浩然,元稹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元稹劉禹錫等等,相互之間多有贈詩、唱和。起初,和詩只要意義相關聯即可,和詩的體式、韻腳都不作要求。後來,隨著格律詩的發展,加上詩人有意的提倡,和詩必須用所和之詩的韻,這稱為和韻。
  • 「楊花」究竟是什麼花?蘇軾為什麼寫「楊花詞」?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為什麼歷代詩人這麼喜歡用「楊花」入詩?楊花究竟是什麼花呢?其實,楊花並非花,而是柳絮,傳說隋煬帝開鑿運河,命人在河邊廣種柳樹,並御賜姓楊,故後來便稱柳樹為「楊柳」。章質夫,即章楶(jié),是蘇軾的同僚和好友,北宋名將、詩人。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多次大破西夏軍隊,威震西北。
  • 蘇軾的這首楊花詞美輪美奐,詞意情景交融,將惜春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是「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到「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所以很有必要解釋一下「次韻」這個文學名詞。 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作,更好地體會詞人的感情。《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創作背景。
  • 和老街一起試寫幾首詩詞,熟悉一下依韻、用韻、次韻的創作
    前言昨天寫了一篇文章,《10分鐘搞明白詩詞唱和, 什麼是依韻、用韻、次韻、步韻?》,這篇關於唱和的文章比較長,主要介紹了古人「和韻」的幾種方式 。和韻作詩詞分為3種,依韻只需要在同一個韻部即可,不一定是押同樣的韻腳,所以最簡單; 用韻比較難,必須用相同的韻腳(句尾押韻的字);次韻又叫做步韻,除了韻腳相同,次序也必須相同,是最難的一種和韻。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四十三年後,也就是1091年,五十六歲的蘇軾來到潁州做知州,和韻了這一首詞。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正當作者懷念至深情時,河上傳來了歌聲,什麼歌聲呢?「醉翁詞。歐陽修自號醉翁,這裡的醉翁詞指的是歐陽修在潁州任職至退休所作詞,如組詞《採桑子》等。這些詞在當時以疏雋雅麗的獨特風格盛傳於世,數十年之後,歌女們依舊傳唱,足見」穎人思公」。現在三十年前的歌人們還知道幾首?歐陽修任職期間,不僅文採傳世,而且地方為政「寬簡而不擾民」。
  • 詩藝丨就唱酬和韻,在詩題使用「步韻、次韻」與「用韻」之異淺說
    在和韻詩題中,凡運用別人原作的韻腳字,且其次序不變,叫「和韻」、「步韻」、「次韻」,但「用韻」則指依據別人原作的韻腳字所屬韻部用韻,不一定要搬用別人原作的韻腳字,或雖用別人原作韻腳字,但不必依原作用韻字之順序安排句序。
  • 蘇軾《水龍吟》中,恨西園落紅難綴,如何理解?
    前言這三句出自蘇軾的《水龍吟》,以一首以次韻形式寫成的楊花詞。這裡比較令人狐疑的是這個「綴"字,單獨看這首詞不是太好理解,需要結合章質夫的原詞,以及蘇軾的這首詞的上下語境來分析。下面先分別欣賞一下這兩首的原貌。
  •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蘇軾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霜餘已失長淮闊
  • 「不恨此花飛盡」:看蘇軾的《水龍吟》,如何喧賓奪主?
    「綴」是什麼意思?連接,裝上去,裝飾。為什麼這裡要用這個字呢?因為這是一首次韻之作,是有用字要求的。這個句子出自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 詩詞小知識|古代同一個詞牌名,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
    前言前幾天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同一個詞牌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題主舉例說:如「浣溪沙」,有晏殊的「一曲新詞就一杯」,納蘭性德的「身向雲山那畔行」,有蘇軾的「山下蘭芽短浸溪」等等。原因並不難解釋,詞牌本身並不是詞的題目,只是一種格式:例如《青玉案· 送別》中,青玉案是詞牌,送別是題目;《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中,詞牌是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題目。至於題主說,詩人用同一詞牌名,莫非是想來比比誰寫的好?
  • 彤嫿新韻和唐宋詞之心有靈犀(蘇軾篇)
    蘇洵、蘇轍、蘇軾,唐宋八大家居然三個席位都是他蘇家的。東坡之為人,率直、率真、樂觀、達觀、驕傲無圓滑、無城府,喜歡。東坡之為官,正直,不黨附。且能辯證看問題。比如,因「烏臺詩案」被王安石革新黨折騰得差點掛了,卻也不附議保守黨對革新黨的攻擊,結果兩邊都排擠他。真是有性格,有風骨!
  •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文|鄭萬才經常有詩友問我,如何看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韻腳「壁」字出韻的問題。甚至有人以此為由,說蘇軾的這首詞就出韻。那麼,真的是蘇軾不懂得押韻,連出韻都不知道嗎?
  • 天台山大瀑布相關詩詞之《次韻鞏憲見示桐柏瀑布之作》
    原韻;2依韻,亦稱同韻,和詩與被和詩同屬一韻,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韻,即用原詩韻的字而不必順其次序;4 次韻,亦稱步韻,就是依次用原韻、原字按原次序相和。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次韻就是和詩的一種方式。
  • 蘇軾、蘇過父子謫居嶺南時期的詩歌交流:同題、唱和詩形式和內容
    如蘇軾 《遊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與 蘇過 《和大人遊羅浮山》,蘇軾 《五色雀》 與蘇過 《五色雀和大人韻》,蘇過雖說只稱是和韻,實際 上是更為嚴格的次韻。蘇軾 《江月五首》 中寫了 一更直到五更的江月美景,蘇過的和詩則次韻整 組詩。還有父子同和古人,如蘇軾 《寄鄧道士》 (並引) 用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韻,蘇過 《用韋蘇州寄全椒山中道士韻贈羅浮鄧道士三首》 則用三首詩來次韻。
  • 格律詩第七講:平水韻和新韻之爭,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近體詩?
    我們已經完成了格律詩的基本平仄規則,絕句和律詩的基礎平仄格式的推導講解,並在上一講理清了律詩的對仗知識和押韻的基礎知識,那麼這一講我們繼續深入講押韻關於平水韻、新韻的選擇和使用範圍,以及如何使用平水韻寫詩。奉上前六講連結,歡迎有心的朋友查看,再跟上繼續。
  • 什麼是出韻、兼韻、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葫蘆韻、轆轤韻?
    首先,我們要確定什麼是詩的出韻?一、什麼是出韻?出韻也叫落韻,出韻並不是簡單的不押韻,作詩不押韻完全是外行,不值得一談。這裡說作詩出韻,特指格律詩的出韻,格律詩出韻的現象就是錯用了鄰韻。按照唐律來說,第六句這個」聲「字,其實也出韻了。假如科舉的時候作詩,是絕對不能犯這種錯誤的。二、為什麼出韻詩人作詩為什麼出韻呢?
  • 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
    (張珍懷《日本三家詞箋注》)槐南用蘇軾詞調憑弔蘇軾,一方面揣摩蘇軾創作該詞時的心路歷程,對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對蘇軾的人格魅力和風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評價,稱其「文章卓犖」,為「一世之雄」,可稱是東坡的「異代知己」。模仿此調的還有本田種竹(1862—1907)的《大江東去》「鴻臺懷古」二闋,久保天隨(1875—?)
  • 賀徐福榮老師喬遷之喜(七律和韻)
    次韻湯國狀兄賀徐榮福老同學喬遷之喜作者/林昌平富貴人家喜事多,龍城紫氣正妍和。才圓舊燕尋巢夢,又見新鶯出谷過。商海有為稱老道,書生無用愧同科。也次韻湯老師大作賀徐榮福老師喬遷誌喜作者/林麗蓉豪宅華庭套房多,吉祥如意睦鄰和。門前福到頻繁接,屋內茶香客坐過。聚寶藏珍凝瑞氣,堆金積玉育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