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發現,自己身邊有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報課外班。
初中生、小學生家長,不僅給孩子報數理化和英語班,近年來很多報語文課外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因為家長越來越意識到:
孩子的語文成績非常重要。中、高考滿分已是150分,已經有專家說,很快語文高考成績將會上漲到滿分180分。
報語文課外班的無外乎寫作文和閱讀,低年級也有拼音認字的班。
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意識到:
從小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才是王道。
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呢?
作為一名教齡25年,教過初中和小學語文的老師來看,我的觀點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01.課外多讀優秀的作品
很多專家都是這麼說的。
也有很多家長覺得很納悶,自己也給孩子買了很多課外書,可是孩子的語文成績不見漲啊?
其實,課外多讀好書,是見效最慢但卻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的辦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對於所謂的學困生,不要靠補課,不要靠沒完沒了地「拉一把」,而是要靠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可見,要想改善孩子的學習情況,閱讀才是關鍵。
讀哪些書?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興趣,不同的需求。
有的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還只是喜歡讀「笑貓日記」「馬小跳」之類的校園小說。
而同齡有的孩子卻開始讀《朝花夕拾》《瓦爾登湖》,甚至《飄》這樣的大部頭。
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他喜歡讀哪一類書,先儘可能滿足他。再慢慢由淺入深地引導。
我有一個學生,今年上五年級,喜歡讀飛機的書,成天抱著一本又厚又大關於航空方面的書在課間讀。
雖然他每次考試,成績不在前面,但我認為他願意讀自己最喜歡的書,是非常好的,不用擔心他的成績。
這種有好奇心、喜歡讀一些專業書的孩子,將來學習起來後勁兒會更足。
02.平時多積累
語文少不了積累。積累字詞,積累古詩文,積累名言警句,積累素材。總之,積累是基礎。
小的時候,可以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古代文化典籍。
年齡漸長,可以背誦唐詩宋詞。
再大一些,可以背誦文言文優秀篇目、名家經典片段之類。
記憶肌肉需要不斷增強,語文學習的倉庫需要不斷的填充,等到運用的時候才足夠自如。
03.注意多整理錯題
語文學習中也會有一些易錯點,需要養成勤改錯、勤整理錯題的習慣。
比如一些易錯的字音、字形,同義詞的區分,近反義詞,成語填空,病句修改,句子變換,閱讀題的分類等方面的內容,雖然做過改過錯題,但是過一段時間又會遺忘。所以也需要經常翻看以前的錯題。
04.養成勤動手寫的好習慣
語文的聽、說、讀、寫四個能力中,寫是最難的,也是其他三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
寫作文好的孩子,語文成績一般都很好。所以要養成勤動筆寫的習慣。
寫,不僅僅是寫作文。還有平時的作業。
很多男孩,之所以語文成績上不去,其實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不願意動筆,總喜歡在寫上偷懶。
而我教過一些智商平平的女孩子,只要下功夫,每天認真書寫, 該背就背,改寫就寫,不打一點兒折扣,最後都能在語文學習上取得較好的成績。
所以,從小養成好習慣,認真書寫,勤於動筆,讓好習慣為語文及其他科目的學習助力,是很多家長需要注意的。
這比報幾個語文輔導班還有效果。
想把語文學好,首先要端正思想。
語文是閱讀積累的過程。良好的書寫習慣,認真仔細的審題習慣,勤於動筆、勤於整理的學習習慣,勤於思考,博覽群書的閱讀思考習慣,最終會形成合力,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
一旦養成了好的閱讀思考等好習慣,語文成績只是學習的一個順帶的結果,因為孩子的學習狀態會給你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