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3億!貝殼上市,左暉身價暴漲767億!

2020-12-27 和訊網

「貝殼找房上市了!」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陳天一

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貝殼找房上市了!

北京時間8月14日消息,8月13日晚間,貝殼找房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開盤價35.06美元,較2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75%。截止收盤,貝殼找房股價上漲至37.44美元,市值達到422億美元,合人民幣2933億元。

貝殼找房上市敲鐘儀式在中國北京和美國紐約兩地以連線方式進行,貝殼找房創始人、董事長左暉,創始人、CEO彭永東等高管團隊,貝殼找房的老員工,華興資本、騰訊等投資人代表等在北京上市儀式現場正式敲響開市鐘聲。

貝殼找房是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從平臺成交總額(GTV)來看,貝殼找房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此次,上市主體除貝殼找房,還包括鏈家、德佑及金融、裝修等業務。

營業收入的增速約為60.6%,

上市首日收漲87.2%

2018年和2019年,貝殼的營收分別為286億元人民幣和460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的增速約為60.6%。同時,貝殼佔據了中國房產交易和服務行業的最大市場份額,其2019年的GTV為2.13萬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截至2020年上半年,貝殼擁有超過4.2萬家門店和45.6萬名經紀人。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貝殼的總淨營收為71.20億元人民幣。貝殼方面估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三個月,公司的收入不少於197億元人民幣,其較2019年同期大約增長了72.4%。

目前,貝殼的業務主要聚焦於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其他新興業務的交易。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三個月,貝殼存量房交易總額為5835億元人民幣,新房的交易總額為3766億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做貝殼找房,左暉從鏈家抽調了近千人的隊伍,引入多位中高層高管人員。

貝殼找房在2018年正式面世,左暉將鏈家裝到了貝殼裡,這標誌著鏈家由房產中介走向一個集二手房和新房買賣、租賃於一身的平臺。

之後,貝殼找房擴張速度很快,成立四個月便進駐全國90個城市,連接1.4萬家門店,合作品牌超過50個。

不過,貝殼找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從零開始,當時鏈家的規模已經很龐大。

2015年,鏈家先後拿下了深圳中聯、廣州滿堂紅、成都伊誠、上海德佑、大連好望角等中介品牌,在體量、交易規模、門店經紀人數上做到了全國第一。

於貝殼找房而言,它一直有上市的野心。

早在2018年,貝殼大中華南區COO張海明就曾向媒體表示,未來上市主體是貝殼,而不是鏈家。可以看出左暉早已計劃好將鏈家和貝殼找房線上線下業務打包,衝擊資本市場。

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打造「A+E」疊加ACN網絡

其創始人左暉也一直是一個效率高、執行力超強的人。但很快,它的出現讓同行感受到了衝擊與壓力,隨之而來的是抵制。

2018年6月,在貝殼找房上線3個月後,58同城聯合中原地產、我愛我家(000560,股吧)、21世紀不動產、麥田等多家經紀公司以召開「真房源」誓師大會的名義,實則暗示抵制貝殼。在浙江金華,甚至有百餘家房地產中介機構代表共同籤署了《反殼聯盟條約》。

「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成為同行質疑貝殼的焦點,這簡直就是「魚和熊掌都想要」啊。

公開資料表示,貝殼的規則是基於ACN合作網絡(Agent Cooperate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建立的。作為貝殼平臺的底層作業系統,ACN是指在遵守貝殼制定的房源信息共享等規則的前提下,同品牌或跨品牌經紀人之間,以不同的角色共同參與到同一筆交易,成交後按照各個角色的分傭比例進行佣金分成。招股書顯示,2019年貝殼找房平臺上超過70%的存量房交易都是通過ACN跨店合作完成的。

如今,貝殼構建了「數據與技術驅動的線上運營網絡」和「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兩張網,通過對數據、交易流程和服務品質的數位化、標準化改造,搭建行業基礎設施,促進交易效率和服務體驗的提升。

相比上述對產品的抽象表述,資本市場更看重一家企業是否具有合理且有效的盈利模式。在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中,抽調佣金就是貝殼最簡單直接的盈利途徑。另外,貝殼的金融服務和裝修業務也產生收入,但都不是其主要獲利來源。因此貝殼想要盈利,就要在一定的分傭比例內,吸引越來越多的商戶入駐。

2019年初,貝殼開始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了COO線,意在提升服務運營效率,由縱向的對外擴張節奏,開始轉為橫向的內部聯結融合。隨著業務發展和規模擴張,貝殼2017-2019年的營收為255億元、286億元和460億元。

左暉自2001年創立鏈家開始,已經在住房市場摸爬滾打了19年,他是一個有理想主義的人,他堅定的知道他要什麼。

無論有多少人對貝殼存疑,左暉都將鏈家、德佑,以及旗下的金融和裝修業務包裹在「貝殼」的上市主體裡。

左暉身家大漲767億人民幣,

豪華股東賺的盆缽滿體,騰訊最引人注目

無論是鏈家,還是貝殼,我們都不能不提關鍵人物——左暉。

1992年,他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計算機系畢業。2000年左右,北京個人買房的比例大增,但對應的房產信息卻極度不對稱,他嗅到了商機,2001年11月創辦鏈家寶業。

鏈家及貝殼都不負眾望,戰績斐然,左暉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2020年5月12日,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發布,左暉以311.4億元排名第72位。8月13日貝殼掛牌,按收盤價計算,左暉身家接近70億美元,約合486億元人民幣。

在IPO之前,貝殼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個人持股比例為28.9%,為第一大股東。IPO後左暉持股26.2%,若按昨日收盤時貝殼422.13億美元市值計算,對應身價約為110億美元(折合約767億人民幣)。

不管是貝殼找房選對了賽道,還是左暉的個人魅力,貝殼找房融資的渠道都很多。

數據來源:企查查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貝殼找房受到高瓴、騰訊、軟銀、源碼及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根據最新招股書,老股東騰訊、高瓴和紅杉均表示有興趣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認購貝殼此次IPO。

其中,騰訊公布至少認購價值2億美元的ADS,高瓴和紅杉則分別認購至少價值1億美金的ADS。

其中,最耀眼的是馬化騰,他是這其中最看好貝殼找房的投資者。

2019年3月,貝殼找房D輪融資啟動時,騰訊領投8億美元。同年11月29日,騰訊又在貝殼找房D+輪融資中追加了1.14億美元。

除了投資方外,華興資本還是本次貝殼IPO的聯席主承銷商中唯一一家國內投行,深度參與了貝殼上市運作,可以說是貝殼這次上市背後的大贏家之一。華興資本包凡對貝殼的期望是「居住類的亞馬遜」,「未來凡是與居住相關的需求,都能夠在貝殼得到滿足」。

左暉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他不著眼於短期利益,選擇做「難而正確」的事情,這也獲得了機構的認可。

上市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對於貝殼找房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雖然貝殼找房營收一直不錯,但其一季度淨虧損就達到了12.31億元,這無疑加重了貝殼找房的資金壓力。

或許,想要扭轉當前淨虧損的財報現狀只是時間問題,但究竟何時能夠實現盈虧平衡和淨盈利,還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貝殼上市左暉身家大漲760億人民幣,站在背後的包凡成為最大贏家
    貝殼集團將籌集21.2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3月愛奇藝在美國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IPO。而成功上市的背後,前期參與投資貝殼的機構們可謂回報滿滿,其中尤以既是聯席主承銷商又是早期投資方的華興資本受益最大。據了解,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參與了鏈家(貝殼前身)的多輪融資。
  • 貝殼找房上市 「運動員」左暉走上裁判臺
    原標題:貝殼找房上市 「運動員」左暉走上裁判臺|2020樓市大事記   歷史譜華章,時代塑英雄。
  • 貝殼找房美國上市:市值422億美元 左暉稱做難而正確的事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樂天 8月14日報導中國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昨日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BEKE」。貝殼找房開盤價為35.06美元,較發行價20美元漲75%;收盤價為37.4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7.2%;以收盤價計算,貝殼找房市值422億美元。貝殼找房本次交易共發行1.06億美國存託股,另可行使1,590萬美國存託股超額配股權。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約24.4億美元。
  • 貝殼找房美國上市:開盤大漲75% 董事長左暉19年磨一劍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8月14日報導中國線上線下一體化房產交易服務平臺貝殼找房(股票代碼為BEKE)昨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貝殼找房開盤價為35.06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5.3%,市值近400億美元;此後,股價有所下滑,但漲幅仍超過70%,市值近390億美元。貝殼找房本次交易共發行1.06億美國存託股,另可行使1,590萬美國存託股超額配股權。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約24.4億美元。
  • 大漲87%市值超2900億!貝殼找房上市首秀火了!創始人身家近500億
    根據招股書信息顯示,騰訊、高瓴、紅杉、富達等均表示有意願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貝殼此次IPO。上市首日,貝殼收漲87.05%,報37.41美元,最新總市值為422億美元,合人民幣2932億元。貝殼是第一家做到了把依賴重度服務的複雜交易數位化重構了的公司,而且更厲害的是還成功實現了平臺化。貝殼的成功不僅僅是科技賦能的最佳實踐,更是左暉常常說的『做難而正確的事』的價值觀的勝利,這種價值觀的踐行需要長期主義的信仰、執行的毅力和韌性。紅杉中國看好貝殼的發展前景,在公司上市之際,我們以首次公開募股價格參與認購,追加了投資。」
  • 創立2年就上市,邊虧損市值邊暴漲!貝殼能笑到最後嗎?
    來源|海西商界(hia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剛創立2年就上市成功,上市7天市值就暴漲超350億元。近日的貝殼,可謂風光無限。
  • 累計融資380億元 貝殼找房赴美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左暉再次站在...
    目前正處於向潛在基石投資者詢價階段,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至20億美元。《中國企業家》從多位接近此次IPO事項的資本市場人士處獲悉,高盛、華興資本、摩根史坦利為貝殼找房此次IPO的主承銷商。不過,最終的募資金額目前還未完全確定。「是募資10億~20億美元,還是募資20億~30億美元?
  • 貝殼上市首日市值看齊百度,422億美金憑什麼?
    8月13日晚,作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的貝殼找房率先在紐交所完成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ADS,共發行1.06億股ADS,募資規模21.2億美元。開盤當天,貝殼找房股價便大幅上漲87.2%,最後收盤於37.44美元/股,市值達到422億美元,折合2930億人民幣。按此計算,這個市值如果放在整個網際網路產業,已經可以比肩網易與百度,進入中國主流網際網路企業的行列。
  • 上市首日飆升,市值超400億美元,TMD陣營又新增一個貝殼?
    鏈家發展19年仍在路上,貝殼找房僅用2年零4個月,資本市場就迎來了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北京時間8月14日凌晨,貝殼找房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IPO發行價為20美元/ADS,募資規模達到21.2億美元。
  • 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今年幫萬家房產中介店GMV破億
    網易科技訊 4月23日消息,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在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上表示,未來這個行業就是長期主義對短期主義的基因戰,而長期主義背後就是ACN文化的基礎,堅持對客戶好、對經紀人好、合作共贏和線上化。
  • 貝殼IPO,左暉的背水一戰成功了嗎
    7月24日晚,貝殼向SEC遞交招股書,在隨招股書附上的公開信中,貝殼創始人、董事長左暉這樣說。此次的上市主體貝殼包含了房地產中介鏈家,及房地產交易及服務聚合平臺貝殼找房兩部分,從鏈家成立時算起,這家企業走過了18年,而這恰好是網際網路浪潮波瀾起伏的18年。貝殼的發展歷史,正是這十餘年間傳統行業從線下向線上轉型,通過技術與數據的力量完成行業革新的縮影。
  • 中國最大中介頭子出現,今年平均一天賺3億,當年曾是個電話客服
    最近很多上市公司陸陸續續都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財報,拼多多第三季度就交出了一份首次盈利的財報,這讓拼多多的市值在短短幾天內暴漲40%左右,目前已經突破了1800億美元的大關。除了拼多多外,今年上市的貝殼找房也公布了上市後第一份的財報。
  • 貝殼創始人左暉給我的4點啟發
    第195篇周更 截止2020年12月12日,貝殼市值接近780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公開上市公司之一,我自己今年看房子時也頻繁用貝殼 貝殼脫胎於鏈家又獨立於鏈家,人們津津樂道貝殼的平臺模式,背後的創始人左暉在房地產市場做成了這件一直有人想但從沒人做成的事情。我最近看了記者李翔對左暉的一系列採訪,從左暉的言行中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認知差距,以及企業家精神是如何影響他的決策的。從中總結出4點啟發,下文裡一一展開。
  • 傳貝殼要上市!估值雖近千億,但鏈家老闆左暉仍面臨「壟斷」質疑
    擁有龐大商業版圖的左暉,在資本市場裡從來不缺故事,缺的是最後一把火。6月16日,有消息稱貝殼找房內部已正式啟動上市,或在今年內完成,上市地點定在中國香港或美國。貝殼找房pr告訴市界,目前沒有上市時間表,有後續進展,再進行公開。
  • 貝殼上市,我看到了第二個「阿里」
    8月13日21時,貝殼找房(股票代碼「BEKE」)正式登陸美國紐交所。 這家有著近20年歷史,既「老」又新的企業一經上市,便點燃了美國股民的心。 貝殼找房開盤價35.06美元,較其發行價20美元漲75.92%,收盤時更是漲到87.2%,報37.44美元,總市值超過422億美元。
  • 年入460億,最大房產「中介」要上市了
    招股書顯示,2019年全年貝殼集團收入460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公司營收71億元同比下降12.7%。但第二季度市場隨即反彈,公司收入暴漲至超過197億元,同比增長72.4%。 賺錢能力可觀,貝殼集團的虧損也一直沒停下來,過去三年公司累計虧損超30億元。這背後,一方面是行業長期低人效,低毛利率,一方面是貝殼平臺在戰略上的選擇。
  • 上市首日漲幅近90%,總市值超422 億美元,貝殼找房完成從0到1,來看...
    北京時間8月13日晚,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BEKE」。貝殼找房開盤價為35.06美元,較發行價20美元上漲75%,以開盤價計算,貝殼找房總市值約400億美元。
  • 貝殼上市:長期主義者的速勝
    鏈家用18年築起又高又厚的城牆成為行業老大,剛大功告成就自我顛覆,自營模式的鏈家轉型為開放平臺模式的貝殼。資本市場熱烈歡迎這一轉型——貝殼市值接近本行業所有上市公司總和的5倍,但未知的風險或許也在前方靜伏。
  • 「反貝殼聯盟」慘敗,最大「中介頭子」貝殼找房逆勢赴美上市有難言...
    本次上市的主體為貝殼,除平臺公司貝殼找房外,還包括鏈家、德佑、金融、裝修等業務。按照計劃,貝殼此次IPO募集資金最多為10億美元,實際金額待後續確認。分析稱,如果貝殼找房成功上市,將創造今年以來中國企業赴美最大規模IPO,這也是繼2018年底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登陸紐交所以來,首家在美IPO融資規模超10億美元的中國企業。
  • 貝殼會是下一個「美團」?赴美IPO只是左暉平臺夢的第一步
    轉換賽道、鏖戰兩年之後,左暉終於迎來轉折時刻。7月24日晚間,貝殼集團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說明書,鏈家被打包在貝殼找房的框架內,擬赴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EKE。這是一份誘人的生意。但與房地產開發行業不同的是,房產中介作為服務行業,多年來在經紀機構之間、經紀人員之間、線上線下之間存在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