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運動」治百病?有利腰椎 不是人人適用

2021-01-16 央廣網

近年悄然興起一種新運動:雙手撐地、雙腳配合在地上形成四肢爬行

爬著爬著,就能把病爬好了?

醫生闢謠:爬行有利腰椎放鬆,但絕對不是包治百病,更不是人人適用

雙手撐地,和雙腳配合,形成四肢交互爬行的動作。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做這樣「返祖」的動作,千萬別驚訝,因為他們正在「運動」。

這種早在幾年前風靡起來的「爬行運動」,至今還擁有著眾多粉絲。原因呢?據說,是因為它能「包治百病」,不僅有利於脊椎,特別是腰椎,還有利於心臟、大腦等,就連痔瘡都能治。有這麼多神奇的療效,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實呢?

在不少城市的公園裡,不少大爺大媽都戴著手套,彎腰弓背在地上爬來爬去,場面壯觀。

這樣的健身方式真的好嗎?

張老伯「爬」了一年多後,感覺自己的頸椎輕鬆無比,以前的腰疼病也不輕易犯了,身體越來越輕鬆,而且睡眠和食慾也都改善了。如今,張老伯每天至少要爬行半個小時,爬行距離至少1000米。同時他還帶了兩個徒弟,跟著他一起爬行。他表示一定要將「爬」進行到底。

鄭州的退休工人李師傅,69歲,爬行了6年,血糖低了,已經停止打針,連腦梗的跡象也沒了;而58歲的老武也表示,也就兩三年的時間,氣管炎也因為爬行運動消失了。

至於原因,網上流傳的解釋看似挺合理的。

「爬行健身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以減輕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椎和膝關節的負荷。所以爬行健身對防止腰椎部疾病、腰肌勞損以及多種頸、肩、脊椎病有一定療效。」

「直立姿勢使大腦處於人體最高位置,導致大腦極易缺血缺氧;由於心臟只進行一些極度縮小了生理強度的慢性運動,也使心臟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這些都容易使脊柱、大腦、心臟發生疾病。」

甚至有人說,人長痔瘡,是因為直立行走給肛周周圍施加了壓力,要是能像動物一樣爬著走,肛周壓力減輕,痔瘡就會好轉。

爬行對腰椎

有益處?

「我先來說一個非常真實的案例。」杭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潘浩說。

幾年前,他接診了一名來自慈谿的女性患者,患有腰椎管狹窄,走路只能走上500米就要歇上好一會兒,醫生建議手術。後來患者去美國加州生活,除了帶小孫子,她愛上了爬行運動。當時在美國很流行,後來她回到國內再次找到潘浩時,腰椎管狹窄竟然好了,而且走路毫無困難了。

潘浩也覺得很神奇,「按照道理說,醫學上是缺乏這塊的科學依據。不過返祖的行走方式,腰椎的受力比直立時會小很多,對腰椎是有好處的,但是效果這麼大,也是驚人的。」當然了,在腰椎疾病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會自行好轉,三分之一病情會加重,剩下的則會保持不變,並不排除這名患者屬於自行好轉的那部分人。

浙江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童培建則進一步解釋了,「其實這個爬行,就是源於華佗的『五禽戲』。」五禽戲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在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模仿了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神態與動作 ,利用導引術將肢體運動和呼吸吐納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具有良好的健身養生,防疾祛病,延年益壽的醫療功法。

通俗點來說,爬行的動作已經類似猿的行為,處於一種原始的狀態。「人本來就是從動物進化過來的,爬行也算回歸到自然。」童培建說。

根據人體脊椎的構造來說,在正常情況下,脊柱有4個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後凸。當人體站立時,脊柱承載約相當於體重100%的壓力;彎腰時,脊柱承載200%的壓力;坐著時,脊柱承載150%的壓力,坐著身體前傾(如使用電腦)時,脊柱承載250%的壓力。

事實上,這些日常的動作,對脊椎的傷害還是相當嚴重的。「爬行時,頭部仰起,腰是往下掛的,呈現一個放鬆狀態,讓整個脊椎都恢復到了生理狀態。所以,對於那些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這樣的運動還真是對治療有效果,總比站著、坐著好。」

童培建強調,爬行運動的好處,的確沒有「白紙黑字」的證據,但是從臨床上來看,對於脊椎,尤其是腰椎不好的人來說,還是有益處的。

爬行對心臟和血液循環

有好處?

那麼這種返祖行為對心臟和大腦血液循環是不是真的有好處呢?

看著網上的解釋,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王寧夫笑了:「人體的血液循環功能很強,不會因為簡單的動作就會改變。」他進一步解釋,人在站立時,大部分血液都被大腦和心臟吸收,供給四肢的血液所佔比例不到10%,甚至還不如一個腎臟吸收的血液多。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因為爬行而改變了原有的分配。

反而,爬行對血壓的穩定不是好事。王寧夫介紹,人在平臥時,血壓會升高,直立時,血壓會低一些,爬行時,血壓反而會升高。所以患有高血壓的人是不適合做這個運動的。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主治醫師周葉也表示,爬行本是一件吃力的運動,因為重力的關係,所以很容易過度疲勞,對心臟、頭、心血管都不好。

「之前說有人因為爬行糖尿病都好了,這種事情肯定是誇大了。糖尿病的控制還是需要藥物的,不用服藥,血糖降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周葉說,畢竟爬行是需要一定體力的,所以體質弱的、有冠心病的也都不適合。

至於治痔瘡,更是無稽之談。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肛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健介紹,誘發痔瘡的原因很多,比如說用力排便、婦女懷孕生產、愛吃辛辣食物等。「久坐久立,是可能引起痔瘡的一種因素而已,改變體位某種程度上可以預防痔瘡,但不是說整天爬著就可以讓痔瘡變好。」

醫生提醒

簡單一句話,包治百病,單純的爬行運動是完不成的,而且還可能因為這項運動誘發了疾病。

醫生提醒:

●手、足、膝部有破損和感染的朋友暫時別練,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動脈硬化、體位性貧血等患者也不適宜做此運動。

●用爬行鍛鍊前,最好先進行熱身

●在地毯或草地上進行,在硬地面上爬行要配戴護膝和手套。

●不要追求速度和距離,起身時應當緩慢,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腦瞬間缺氧暈倒。

●飯後不宜進行此鍛鍊方法,特別是要避免中老年人腸道裡食物反流。

●另外,建議一天分兩次爬行,每次分三段,每段不宜超過10分鐘,累計不超過半小時。

本報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穎穎 於偉 徐尤佳

相關焦點

  • 手腳並用爬行健身接地氣 專家:僅適用部分人群
    手腳並用爬來爬去 如此健身夠接地氣兒專家:爬行健身起源於「五禽戲」,適用於部分人群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核心提示|手腳著地,腰背弓起,隨樂聲而動,貼地面爬行。晨練大家都見過,但如此接地氣的晨練,恐怕並不多見。
  • 爬行 最好的健身運動
    人類站立時,脊柱擔負起了全身60%以上的重量,所以它是身體的一個薄弱環節;直立姿勢使大腦處於人體最高位置,導致大腦極易缺血缺氧;由於心臟只進行一些極度縮小了生理強度的慢性運動,也使心臟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這些都容易使脊柱、大腦、心臟發生疾病。生理學家認為,冠心病、高血壓、脊椎病、關節炎、內臟下垂等疾病都與直立有關。
  • 爬行治好腰椎間盤突出症,靠譜嗎?
    近日,一則女子練習爬行治好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視頻爆紅網絡,那到底這種方法靠譜嗎?只是博人眼球,還是真的有用?讓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為大家解答。靠爬行能治好腰椎間盤突出症嗎?直立行走讓我們的腰椎承擔一定的負荷,而爬行姿勢相對來說,對腰椎壓力減少,而且這個動作對腰背部肌肉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這個動作對於輕度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緩解症狀的作用。但是如果您已經有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並且已經出現壓迫神經的症狀,那您就需要進行正規治療了。
  • 爬行,一種原始的運動方式,幫你強身健體,減脂並塑形
    當我們為了健康與身材去運動之時,我們或許會選擇燃脂效果較好的有氧運動,或者會選擇持久長效的力量訓練,或者為了節省運動時間選擇HIIT的方式去運動,當然,我們會根據自己基礎的變化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但是在這其中,有一種運動方式似乎被我們忘記了,它就是爬行。
  • 練爬行,治了腰可能傷了肩
    爬行會有這麼神奇的效果?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骨科副主任醫師朱澤興對此進行了解答。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造成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之一,主要好發於重體力勞動者以及IT從業者、公務員、司機等需要久坐者。椎間盤隨年齡增長而發生退變,反覆彎腰、扭轉等動作以及急性外傷造成椎間盤受損,妊娠期腰骶部承受應力增大以及腰椎、骶椎先天發育異常等,均可導致該病。
  • 公園驚現爬行的人類
    爬行的人那為何近幾年,總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公園,像動物一樣,四肢著地的爬行呢?爬行的阿姨所以很好奇的去問了阿姨們,誰知她們說起爬行的好處竟然滔滔不絕:,標準的爬行動作,可以運動到全身每個部位,拉筋放鬆,,能緩解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背也不脹了,腦供血也改善了
  • 鄭州市民熱衷爬行運動 醫生:是回歸自然的健身(圖)
    中新網鄭州10月23日電(記者 門傑丹)近日,河南鄭州部分市民在公園爬行運動的圖片迅速躥紅網絡,引發熱議。其中,不乏質疑之聲,有人說畫面驚恐如「喪屍」,也有人說人類從爬行演變到直立行走,難道要倒回去?等等。10月23日,記者採訪獲悉,一些爬行健身者不為流言所動,一致認為,爬行健身效果明顯,別人信不信都無所謂。
  • 被遺忘的運動:爬行,幫你提高心肺功能鍛鍊全身肌肉,減脂又塑形
    當我們為了健康與身材去運動之時,我們或許會選擇燃脂效果較好的有氧運動,或者會選擇持久長效的力量訓練,或者為了節省運動時間選擇HIIT的方式去運動,當然,我們會根據自己基礎的變化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但是在這其中,有一種運動方式似乎被我們忘記了,它就是爬行。
  • 學習動物爬行稱是治療腰間盤突出,是真的嗎?
    近日,陝西西安一名女子因為之前患有腰間盤突出,聽說模仿動物爬行健身可以緩解症狀就開始潛心研究,經過爬行健身三個月,其腰病得到了極大地緩解,腰間盤突出也沒那麼疼了。女子爬行健身行為吸引力三十餘人參加,爬行健身對於腰間盤疾病的治療真的有效嗎?這又是什麼神奇操作?
  • 秋涼好健身 爬行益處多
    所謂爬行健身就是以四肢著地,學著動物走路的樣子,兩手向內彎曲、著地,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爬行的動作要領是雙手雙腳著地,雙膝雙肘不著地,雙臂支撐著身體的前部重量,雙手一前一後向前爬行,雙腳後蹬,速度先慢後快,以不喘不累為宜。爬行運動一般在飯後一小時左右進行,必須循序漸進。
  • 引起腰椎不穩定的原因是哪些?該怎麼辦?早了解早治療
    造成腰疼的主要原因還是和人體的脊柱有關係,大家都知道人類的先祖一開始也是和動物一樣是爬行的,到後來慢慢進化我們開始直立行走了。那麼支撐人體直立行走的關鍵就是人體的脊柱了。如果一個人的脊柱受損,那麼他可能就沒辦法行走了,只能臥病在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癱瘓。腰疼一般就是人體腰椎不穩定造成的。
  • 動物的爬行——處之泰然,最「經濟」最原始的運動方式!
    動物的爬行沒有任何令人驚訝的記錄。與其他的運動形式相比,爬行談不上有速度,更多的情況是慢得連測量它的平均速度都很難。但是,這種緩慢的運動方式也不失為一種獨闢蹊徑的生存之道。最原始的爬行微小的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的偽足運動就是最原始的爬行。
  • 陝西一女子患腰間盤突出,自創多種爬行方法治療腰間盤
    近日在陝西西安的某一條街道上,有30餘人詭異貼地爬行,他們又蜥蜴爬又青蛙跳,令眾人感到很驚訝。根據有關的的調查了解,該事情的起因是:市民查道茹女士因為之前患者腰椎間盤突出,在進行按摩治療時,聽說爬行可以緩解症狀,於是她就開始潛心研究爬行健身,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她的腰椎間盤突出果然得到了極大地緩解。
  • 在家中也能進行碎步慢跑鍛練人人適用風險小收益大
    除戶外走步健身外在家中還能進行碎步慢跑鍛鍊人人適用風險小現如今國家富強了運動幾十分鐘感覺到身體將要微微發汗時,腿腳靈便了,渾身輕鬆了,呼吸順暢了,就達到了鍛鍊的目的了。照這樣下去,只要持之以恆就好。跑步,適合那些身體好的青壯年人群。它可以增人的大肺活力,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強壯體質。對於大多數中老年人是不適合的,中老年人多數腿腳遲緩,不靈便,接連的抬腿跳躍,會覺得很累,大口的喘氣,心裡也發慌。
  • 球類運動易傷膝關節,應該如何加強保護?若膝蓋和腰椎不太好呢?
    眾所周知,球類運動易傷膝關節,以下是加強保護膝關的一些方法。首先,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的熱身拉伸運動,選擇適合的運動鞋,有必要的可以佩戴護膝。如果運動過程中膝關節受到損傷,要停止受傷部位的運動,好好休息以便於加快恢復。
  • 從籃球運動視角談談腰椎的日常保健
    說起籃球這項運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畢竟他是排在足球之後風靡世界的第二大運動項目。
  • 一個能鍛鍊全身的動作,原地爬行,簡單有效,可以練到全身肌肉
    而爬行則是一種原始的本能的運動方式。直立是人必需的姿態,但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不妨打破常態,給身體一個回到「原始」狀態的機會。爬行的好處:爬行健身可將全身重量分散到四肢,以減輕身體各部位,尤其是腰椎的負荷,故對防治腰椎部疾病、腰肌勞損以及多種頸、肩、脊柱病有一定的療效。爬行時頭部經常得以下垂,血流量增加,能有效地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
  • 運動不當可能加速衰老,提醒:3種鍛鍊方式,養生不成反傷身
    近日,患有腰椎疾病的西安市民查女士,創造了一項新運動——「爬行鍛鍊」。查女士表示,她的腰部經常疼痛不已,但是堅持做了醫生建議的腰部伸展運動也無濟於事。於是,查女士在家裡自己琢磨了一套動物爬行方法來進行鍛鍊。
  •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
    老人組團龜蛇爬行走紅 龜蛇爬行是什麼?】近日,廣州一名91歲的老人每天帶著一群老人在公園組團模仿龜蛇爬行的事情走紅網絡。他說自己從小愛運動,後來生病琢磨出龜蛇爬行,以此鍛鍊筋骨延年益壽。那麼這樣的鍛鍊科學嗎?
  • 腰椎曲度越直,腰越疼?為什麼腰椎生來就應該是彎的
    但事實還真不是這個樣子的,所有人的腰都是彎的,而且這種彎曲還很有意思,是向前突出。可最近總碰到一些人,問我腰椎生理曲度變直了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們做了放射線或者核磁共振都會寫出這一條。既然腰椎生理曲度可以變直,那變直有什麼壞處嗎?一、腰椎生來就是彎曲的?腰椎生來就是彎曲的,其實這話有一點瑕疵,並不是剛出生的所有人腰椎都是彎的,而是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腰椎逐漸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