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 中」在日語和中文裡的用法大不同

2021-02-19 滬江日語

日中両言語は共に「上」という漢字を使い、しかも文字上の意味もよく似ているので、中國語を母語とする日本語學習者は、しばしば中國語の「X 上」「X 中」を日本語の「のうえ」「 のなか」と直訳してしまい、不自然な日本語を作ってしまう。その代表的な誤用例には以下のようなものがある。

中文和日語裡都有「上」這個漢字,而且含義也比較相似,因此母語為中文的日語學習者經常會把中文裡的「X 上」「X 中」直接翻譯成「のうえ」「のなか」,結果就造成了日語表達的不自然。下面讓我們看一下代表性的錯誤:

(1)爺爺坐在椅子上看電視。

誤:おじいちゃんは椅子の上に座ってテレビを見る。

正:おじいちゃんは椅子に座ってテレビを見る。

(2)他在圖書館裡學習。

誤:彼は図書館の中で勉強している。

正:彼は図書館で勉強している。

在日語中是否需要使用方位詞來表示物體或人的位置,與前面所接詞的性質有很大的關係。在「物性」場所詞和地點性名詞後,一般不加方位詞「~の中」「~の上」。

*「物性」場所詞:沒有方位詞,就不具備「地點性」,只是一般性的存在物。詞語本身就體現出了這個物品的性質,位置觀念。

*地點性名詞:除了地名(如北京等)和表示位置的詞(如上面,前邊,這兒,那裡,周圍,附近),表示場所意思的詞,如廣場,教室,家,圖書館等。


1. 如果是「物性」場所詞:

これ冷蔵庫に入れて。

把這個放到冰箱裡吧。(省略「~の中」)

たんすの洋服はどれもブランド品だ。

衣櫃裡的衣服都是名牌。(省略「~の中」)

彼はベッドに寢そべって本を読んでいる。

他躺在床上看書。(省略「~の上」)

日曜日、中央公園のベンチで弁當を食べた。

星期日在中央公園的長椅上吃了便當。(省略「~の上」)

2. 地點性名詞的情況

教室には1人もいません。

教室裡一個人也沒有。(省略「~の中」)

彼は自分の部屋で本を読んでいる。

他在房間裡看書。(省略「~の中」)

王さんは運動場でラン二ングをしている。

小王在操場上慢跑。(省略「~の上」)

子供たちは広場でたこをあげている。

孩子們在廣場上放風箏。(省略「~の上」)

但這兩類詞的後面並不是絕對不加方位詞「~の中」「~の上」,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例如:

レコードは本棚の上に置いている。

唱片放在書架的頂上。(而不是書架上的任意一層)

彼はプールの中でいる。

他在遊泳池的水裡。(不加「~の中」的話,就無法把他的位置特定在遊泳池的具體一處)

日語的「中」(なか)「上」(うえ)和中文在用法上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之處,需要仔細區分。

相關焦點

  • 日語初級當中助詞「は」和「が」的區別(*'▽'*)
    大家好,我是日語能力者驚悚糖!今天我要給小夥伴們講解一下日語初級當中遇到「は」和「が」的區別。初學者許多同學在學習日語的時候都會被「は」和「が」的用法所困擾,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他們的用法。區別2「は」可以表示對比。大流星先生は今日休みです。大流星先生は今日は休みです。兩句話都翻譯成「大流星老師今天休息」。前句只是正常敘述,而後句想告訴對方大流星老師只是今天休息,其他時候都不休息。
  • 日語:中文裡的「發現」,翻譯成日語卻要用不同的單詞表達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一再強調過,不能死守辭典的翻譯,特別是《中日辭典》裡面的中文意思,因為僅僅翻譯單詞,往往可以多個日文單詞用同一個中文詞就可以詮釋了。但是到了句子,卻要因為前後內容的不同,其程度和某種含義會發生變化,而使用不同的翻譯效果,特別是在中文翻譯成日語的時候,尤其明顯。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到庫房去找一件東西(我們庫房沒有庫管,誰都可以進去,非常亂),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於是大叫:「発見しましたよ。ここにあります。(找到了,在這裡。)」同事急忙過來,「見つけたの。よかった。(找到了,太好了。)」
  • 日語中「は」和「が」的用法到底如何區分?
    隨著日語學習的深入,我們會接觸越來越多的助詞。而日語中助詞的用法非常多,讓人頭疼不已。之前我們介紹了「は」「が」的意思,有同學說,有些不太清楚它們之間如何區分,到底什麼時候用「は」什麼時候用「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首先,「は」和「が」在詞性上是有區別的。「は」是提示助詞,讀作「wa」,用於提示主題,突出提示句中的某一成分,句子後面會對該成分進行敘述或說明。
  • 「気になる」和「気にする」用法區別
    日文中的「気」有許多不同解釋和用法,今天舉一項容易混淆的用法為例,如果我們要說「在意某項事情、牽掛某件事情」的話,可以使用以下表示方法
  • 雙語:日語裡「穴」和「孔」有什麼不同?
    由於「孔」訓讀為「あな」時是常用漢字表之外的,所以一般「孔」會音讀為「こう」,「あな」的讀音一般寫作「穴」,但是在強調意思的時候,也有不用「穴」而用「孔」的情況。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都是「穴」和「孔」的區分使用吧。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比較特別的則是菜單中的「〆」,通常是表示最後一道收尾的料理或吃法,像是鍋物中的〆即是在鍋中放入烏龍麵或是米飯煮成雜炊,讓顧客最後填飽肚子用的,甚至日本各地的〆料理還有不同的文化與特色,像是衝繩吃牛排、北海道吃聖代等,相當值得旅人玩味與品嘗哦。
  • 日語裡的「の」別再亂用了,免得鬧笑話!
    在日語五十音當中,有一個假名是最為中國人熟知的,就是它——你可能不知道它的讀音是「no」,但一定見過這樣的廣告牌或店名——也一定猜到它是「的」的意思。很多人為了追求洋氣、時尚,都會在自家店鋪或商品裡加一個「の」,甚至不少人打字聊天時也愛用它。
  • 日語學習 | 指示代詞「は」和「が」的基本用法
    對於很多日語學習者來說,「は」和「が」這兩個助詞的用法常常會讓人感到頭疼。其實,「は」和「が」這兩個助詞有各自的基本功能,在句子當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同。準確的理解這兩個助詞的區別對於日語學習者來說很重要。一、「は」和「が」的基本用法。1、首次出現在話題中,或是無法明確的事物用「が」。2、已經在話題中出現,或是讀者可以明確的事物用「は」。
  • 日語:「大丈夫」的隱藏含義是什麼?會和中文一樣嗎?
    從來,我們都是知道,日本很多文化都是從古代中國模仿和學習過去的,但現代日語和現代中文卻有許多南轅北轍卻又藕斷絲連的內容。而我前面的文章也說到過,中國經歷了十幾個朝代的變遷,官方雅言從南越語演變到吳語,再到南京話,北京話,直到現在的普通話,很多意思已經改變。
  • 日語中的「名字」和「苗字」有什麼不同?
    「名字」與「苗字」不同在哪裡?「名字」と「苗字」。この2つの言葉はどちらも「」と読むことができる熟語です。「名字」與「苗字」——這兩個漢語詞的讀音都是「みょうじ」(羅馬音:myouji)。今回は、「名字」と「苗字」の正しい使い分けと違いについて解説していきます!這次就讓我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惑吧,「名字」和「苗字」的正確用法和這兩個詞的不同究竟是什麼呢?「名字」と「苗字」の違いとは?「名字」和「苗字」的不同是?
  • 「~さ」和「~み」的用法及區別
    「さ」和「み」都可以接在形容詞與形容動詞詞幹後,使原來的詞性名詞化,那麼兩者有何區別呢?
  • 日語中「には」和「では」有何不同?
    「に」と「で」は非常に多くの用法が見られるため、ここですべての用法を列挙す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が、そうした中で両者が意味的に非常に似
  • 日語中「傷」和「怪我」有什麼不同?
    日語中「受傷」有「傷」和「怪我」兩種表達,一些人認為皮膚等比較小的損傷叫「傷」,傷筋動骨等比較大的損傷叫「怪我」,但其實這種區分是不正確的,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有什麼不同吧皮膚のみの比較的小さな損傷を「傷」と言い、骨や筋肉に達する比較的大きな損傷を「怪我」と言うなど、傷と怪我の違いは損傷部分の大きさと言われることもあるが、傷と怪我にそのような區別はない。好多人都認為皮膚等比較小的損傷叫「傷」,傷筋動骨等比較大的損傷叫「怪我」,像這樣因損傷的嚴重程度來區分「傷」和「怪我」。但其實「傷」和「怪我」沒有這樣的區別。
  • 日語助詞「も」的10種用法
    今天繼續更新日語助詞用法系列。以下是詞典中「も」的10種用法,基本上涵蓋了所有功能。1表同類追加,相當於中文的「也」。例:今日も雨です。今天也是雨天。あなたが行くなら、私も行きたいます。2「〜も、〜も」相當於中文的「既....,也/又....」。例:彼は英語も話せるし、フランス語も話せる。他既會說英語,也(又)會說法語。
  • 日語「の」和漢語的「的」一樣嗎?
    「の」和「的」大致相近的用法1.構成定語川の流れ/河流(表示主語) 三本の矢/三支箭(表示種類、屬性、材料、數量等)私の攜帯電話/我的手機(表示所有、所屬)學生の教育/學生的教育(表示動作對象)弁護士の妻/當律師的妻子(表示同格物,即」同時是「=である)二.
  • 淺析日語助數詞「回」和「度」的區別
    小編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介紹了助數詞「本」的用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助數詞「回」和「度」。「回」和「度」在日語中都可以用來表示次數,有的時候二者可以互相替換,有的時候替換後又感覺不合適,那麼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日語「わけ」的用法
    「わけ」日文漢字寫成「訳」、和「翻訳」的「訳」一樣,但在使用當中是完全不同的。
  • 基礎日語——助詞「が」用法介紹及與「は」的簡單區分
    與其他助詞相比,助詞「が」用法不多,最常見的就是表示主格和表示對象的用法。對於日語初學者來說,「が」表示主格的用法很容易就和助詞「は」發生混用,今天小編在介紹「が」用法的基礎上,對二者的用法的作一下簡單的區分,希望能幫助初學日語的小夥伴們消除一些疑惑。
  • 高考日語考點| 「ずくめ」「だらけ」「まみれ」「ぐるみ」的用法
    今天來學習一下 「ずくめ」「だらけ」「まみれ」「ぐるみ」
  • 「噓つけ」「バカ言え」——日語中看似命令實則禁止的表達
    據日本的語言學家研究,「噓つけ」的用法早在18世紀便已經出現,「バカ言え」出現在19世紀,「ふざけろ」則是在上世紀末才出現的用法。關於以上用法,小學館的『日本國語大辭典』和『故事俗信ことわざ大辭典』中有以下解釋:「うそを吐け」うそをつくならつけ、こちらにはわかっているぞという気持ちで、相手の言ったことが本當でないのをとがめて言う表現。うそを言うな。うそを言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