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大丈夫」的隱藏含義是什麼?會和中文一樣嗎?

2021-01-08 煌熇落九天

很多同學學習日語都是喜歡日本的文化,在看日劇的時候(咳咳,娛樂圈也是文化)經常聽到「だいじょうぶ」這樣的發音,都知道這是【沒關係、沒問題、I'm OK】的意思。

但是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發現這個單詞的漢字居然是「大丈夫」,真實有夠神奇的。

從來,我們都是知道,日本很多文化都是從古代中國模仿和學習過去的,但現代日語和現代中文卻有許多南轅北轍卻又藕斷絲連的內容。

而我前面的文章也說到過,中國經歷了十幾個朝代的變遷,官方雅言從南越語演變到吳語,再到南京話,北京話,直到現在的普通話,很多意思已經改變。

日本也經歷了近兩千年的漢語運用,特別到近代,反而有許多日造漢字返流回中國,那麼「大丈夫」會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的和製漢詞嗎?

我們首先看一下中文裡面的【大丈夫】一詞的詞解

《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在明朝施耐庵的《水滸傳》裡面也有這樣的描述:

第六十一回:《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 「我看他如同草芥,兀自要去待地捉他,把日前學成武藝顯揚於天下,也算個男子大丈夫。」可見,【大丈夫】一詞,在古代指的是:有志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

而且這個詞,在現代中文裡面也沒有改變,但是中文裡面,我們主要指代的某人,但是日語卻變化成了某種情況。

其實「大丈夫」一詞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也和漢語意思差不多,指那些「優秀、頂天立地的男子」。

日本人在鼓勵別人的時候常說「大丈夫だろう?」(是個男子漢吧?(男子漢加油)而回答的人則會說:「大丈夫だ、問題ない」(男子漢,辦得到)後來當日本人形容自己沒事、不要緊的時候就直接簡化成了「大丈夫」,省去了後邊的「問題ない」(誰讓問題古體筆畫多呢)。

所以,「大丈夫」這個詞,雖然一開始是從漢語中原版照抄學習過去的,但是經過日本千百年的使用,從民族習慣上面更改了原來的用法,但其實從根本意義上其實沒有變。

你說它是和製漢字吧,不是的,它有中文原有的含義,但你要說它是漢語詞彙呢,可真是一言難盡,我們只能說,日本把中國詞用成了日本味兒,它不再形容人,而是形容事。

不同年代的人對「大丈夫」的不同理解

「大丈夫」基本上表達的是「沒有問題」、「可靠」的意思。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這樣使用。

A:「何か飲み物でも飲む?」(要喝些什麼東西嗎?)

B:「大丈夫です」

在這個會話中「大丈夫」就顯得很微妙。

在日本老一輩看來,多將此理解為肯定的回答:什麼都可以。而在年輕人中卻認為這是委婉拒絕的說法:不用管我。

語言表達是靈活的,包括地區方言習慣,年代用詞隔閡,在我們沒有搞清楚對方習慣之前,最好加上一些肯定或否定的感嘆詞,比如

「いいえ、大丈夫」或「はい、大丈夫」。現在網絡發達,出現了很多魔鬼辭典式的舊詞新用,很多日本人都跟不上節奏,所以我們作為外國人,標準日語掌握之餘,了解一下所謂「地道」的日語就行了,畢竟我們只是外國人,難道我們一天到晚還難為來學中文的外國留學生嗎?

最後祝大家日語進步,天天開心。

相關焦點

  • 日語:「別に」和「大丈夫」「何でもない」各自所表達的隱藏含義
    可是為什么九州妹子會說,本州妹子其實更希望我說「別に」呢?作為口頭禪的時候,這句話只能用在朋友之間,並且是小孩子和年輕人拿來表達不高興的用詞。日語有很多詞,都有隱藏的含義。「別に」表面上說的是「沒什麼」,但帶著一種不高興的隱藏含義放在戀人身上,就是「我不開心/我很傷心,我在強撐」,撒嬌式的彆扭情緒。
  • 日語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大丈夫です「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です」是日語中「沒關係、沒有問題
  • 日語中的「大丈夫」什麼時候表達YES,什麼時候表達NO?
    在《機動搜查隊404》第五集中(推薦本劇值得一看!),故事講到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引發的搶劫案,探討了關於貧窮國家的人們為了實現「日本夢」所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在劇裡語言學校的文員水森與本集主人公小梅有這樣一段對話:
  • 中文VS日語:長得一樣,意思完全不同的單詞!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中國人,學習日語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很多眼熟能祥的漢語詞彙,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然而,也有很多我們會產生歧義的地方,比如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日語中的「大丈夫」並不是「大丈夫其誰不有四方」中的熱血男兒,「人參」不是我們堪為大補的百草之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和漢語長得一樣,含義卻大不相同的日文詞彙。
  • 把人搞暈的「大丈夫です」:到底是表達OK還是NO?
    「大丈夫(dà zhàng fū)」在中文裡是名詞,意指有志氣、有節操、有作為的男子。這個詞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可以說是大眾心中好男人的代表了。但在日語中則完全是不同的意思了。
  • 大家耳熟能詳的超萬用日語「大丈夫」你真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大丈夫」(dai-jou-bu)這個日文單詞跟中文的「男子漢大丈夫」可不一樣哦!不但如此,它還有著許多不同的意思呢,根據場合有不同含意,有時代表Yes,有時卻會被用來表達No,這對於還不完全理解「大丈夫」真正含義的外國人來說,真的很容易感到困惑吧!
  • 日語裡的「大丈夫」原來是這麼來的!
    啊,對了,你跟C的關係沒問題嗎?那麼,「丈夫」和「大丈夫」這兩個詞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意思,「大丈夫」的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丈夫」和「大丈夫」我們先從「丈夫(じょうぶ)」這個詞的詞源來說起。
  • 日語中除了「大丈夫」,竟然還有「小丈夫」?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在歷史上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唐朝時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交流,把盛唐文化和漢字帶到了日本。漢字傳到日本之後,經過了歷史的變遷,發展成了「和製漢字」。這些和製漢字雖然與中文的寫法大同小異,但是在含義上也加入了日本人自己的理解,就比如說日語中的「丈夫(じょうぶ)」一詞。一、「大丈夫」一詞因何而來?
  • 這些日語詞和中文長得一樣,意思卻完全不同!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中國人,學日語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有很多明晃晃的漢語詞彙,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的含義。然鵝,也有很多我們會產生歧義的地方,比如大家最最常見的就是:日語中的「手紙」不是上廁所擦pp的那個衛生紙,而是我們書寫的信件;「娘」不是你的母上大人,而是女兒。
  • 聽說懂漢字就能看懂日語?你這樣可是會鬧出大笑話的哦
    但是,要知道很多日文漢字的意思與中文漢字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無法按照我們印象中的漢字意思進行理解,如果不知道它們的真正含義,可是會鬧出大笑話的哦~下面就來說說和漢語詞長得一樣含義卻大不相同的日文詞彙湯(ゆ)湯日語中是「熱水、洗澡水、溫泉」的意思中文中喝的湯在日語中叫做「スープ」手紙(てがみ)
  • 日語「の」和漢語的「的」一樣嗎?
    如果問中國人對哪個日語假名最熟悉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人會說是「の」。許多中國品牌為了變得洋氣一點也把中間加個「の」。那麼「の」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真的就是像這些品牌一樣把 「的」替換成「の」就是正解了嗎?一.
  • 這句日語超實用!教你日本旅遊中如何萬用「逮就補」(大丈夫)
    不過畢竟還是不同國家,即使字相同還是會有所差異,其中「大丈夫」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例子。這次金時要介紹堪稱萬用的日語詞彙「逮就補(大丈夫)」,以及中國人到日本觀光時能夠馬上現學現用的假想情景,把「逮就補」用得巧用得妙就能夠靠它來觀光走跳日本啦!「逮就補(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 「娘」在日語中竟是「女兒」的意思!
    ▼雖然漢字到日本之後經過數次演變,但仍與漢字保持相同含義的漢字(日本文字基本上由「假名」和「漢字」所構成)還是居大多數,如:機械-機械、自動-自動夜間-夜間、工場-工場諸如此類的日語詞語還有「結構」日語解釋有「結構」「可以、行」「夠了、不用了」三個含義,而漢語解釋則只有第一種。
  • 日語學習 |「大丈夫」到了日本怎麼變成「沒關係」了?
    日語中有很多漢語詞容易被人誤解,比如「愛人(あいじん)」不是「愛人」而是「情人」;「娘(むすめ)」不是「母親」的意思,而是「女兒」…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一個在日語學習中容易產生誤解的漢語詞「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日語中的「大丈夫」是一個來源於中國的詞彙。
  • 「上」和「 中」在日語和中文裡的用法大不同
    日中両言語は共に「上」という漢字を使い、しかも文字上の意味もよく似ているので、中國語を母語とする日本語學習者は、しばしば中國語の「X 上」「X
  • 中文的「暴雨」與日語的「豪雨」是一回事嗎?
    受辭典的影響,中文的「暴雨」經常被翻譯為「豪雨」,但問題是,中文的「暴雨」和日語的「豪雨(ごうう)」真的是一回事嗎? 中日兩國主管部門對「暴雨」和「豪雨」的定義 中國中央氣象局網站將「暴雨」定義為: 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雨稱為「暴雨」。 並進一步指出,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分為三個等級,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為「暴雨」;100~249.9毫米稱為「大暴雨」;≥250毫米稱為「特大暴雨」。
  • 「醜」的日語讀法你會嗎?
    看到「醜」這個字的時候是不是很多小夥伴第一反應是「chǒu」?於是就會想醜在日語裡應該如何讀。但是啊,「醜」在中文裡面也不是只有「相貌醜陋,不好看」這一層意思的。它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說到屬相的時候「醜」代表的是「牛」。日文中的「醜」正是引用了生肖的這層意思,所以就讀作「うし」了。可能有些同學會有疑問「うし」不是寫作漢字「牛」嗎?
  • 所見非所得,日語裡面奇葩漢字,中文同樣寫法,意思你萬萬想不到
    今天小馬就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常用詞語,在日語和中文裡面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的詞彙。娘(むすめ)羅馬音:mu su me日文意思:女兒的意思中文意思:就是母親,阿媽的意思這個詞語在初級日本語就有學過。日語裡面的娘是女兒的意思。那很多小夥伴又會問了,日語裡面的媽媽怎麼說?日語裡面的媽媽叫「母」。
  • 日語:中文裡的「發現」,翻譯成日語卻要用不同的單詞表達
    但是到了句子,卻要因為前後內容的不同,其程度和某種含義會發生變化,而使用不同的翻譯效果,特別是在中文翻譯成日語的時候,尤其明顯。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到庫房去找一件東西(我們庫房沒有庫管,誰都可以進去,非常亂),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了,於是大叫:「発見しましたよ。ここにあります。(找到了,在這裡。)」同事急忙過來,「見つけたの。よかった。(找到了,太好了。)」
  • 日語初級當中助詞「は」和「が」的區別(*'▽'*)
    大家好,我是日語能力者驚悚糖!今天我要給小夥伴們講解一下日語初級當中遇到「は」和「が」的區別。初學者許多同學在學習日語的時候都會被「は」和「が」的用法所困擾,在這裡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他們的用法。不管是「は」還是「が」都不要翻譯成「是」,這裡是初學者非常容易搞錯的地方。比如下面兩句話:わたしは中國人です。わたしが中國人です。按照中文語序,都翻譯成「我是中國人」,但是這裡面的「是」對應的其實是「です」。那兩句話的區別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