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店每天8點鐘開門,你們天天7點鐘給我打什麼電話!送那麼早有人來取嗎!」早上7點剛過,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江漢區團購群裡,一名團長抱怨著。
武漢人的菜籃子,是社區團購新一輪大戰的主戰場。今年8月,拼多多率先在武漢開城,美團、滴滴和盒馬優選隨之而來,把原本武漢最大的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打了個措手不及。
但對於社區小店,社區團購不是門外的野蠻人,而是送上門的「財神爺」,過於勤奮的財神爺。
再早一點兒送到,已經成為玩家搶佔市場的重要手段。「反正送得越早,留給團長和用戶的時間越多。」一位團長說,之前興盛優選「次日達」貨品到貨時間,通常在早上10點後,顧客多在下班時間領取。
9月之後,隨著巨頭相繼殺入,送貨的時間正在不斷提前,「甚至可以吃上團購的早餐」。
實際上,2018年社區團購潮流剛興起時,武漢並非重鎮。「戰事」聚集在不遠處興盛優選的大本營長沙和電商大本營杭州。但是,武漢人卻在疫情期間,被迫培養起了線上買菜的習慣,讓武漢成為中部社區團購滲透率最高的城市。由於地理位置接近,生活習慣、消費水平相近,武漢也是巨頭進攻興盛優選總部——長沙的前哨。
這可能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最後一場線下燒錢大戰,在這個要砸幾百億分出個勝負的領域,興盛優選等獨立平臺前期積累的模式優勢被瞬間碾碎。
武漢戰役已經持續了近100天。而11月以來,從不止步的巨頭們,已經讓武漢的開城團隊大批前往興盛優選的大本營長沙,進行又一輪地推、建倉、擴展團長、搶人,戰火持續蔓延。
平臺根本不在乎
在武漢,沒有一家線下店可以置身事外。在漢江區,打開橙心優選、多多買菜或是美團優選,1公裡內會出現30多個自提點。小賣部、連鎖便利店、小旅館、菸酒店、五金店、水果店……都成為巨頭網點的一部分。這些線下自提點又被稱為夫妻店——個體小本經營,分布在社區各處。
當前社區團購是一種預售模式。在團長的組織下,用戶提前一天下單,一般晚上十點截單。然後供應商配送商品到平臺中心倉,再通過各級倉庫配送到自提點。
對大多夫妻店來說,這場與網際網路巨頭密切接觸的經歷,僅發生在不足1個月之前。
如今,江漢區民航大廈附近一家有「芙蓉興盛」冠名的小賣部,已經在同時接多多買菜和美團買菜的訂單。
店主王紅經營小賣部已經有5年, 2018年,興盛優選母公司芙蓉興盛業務擴展,把小店的招牌換成了「芙蓉興盛特產店」。然而,王紅卻沒有做社區團購的業務。「太麻煩了,他們一上來就讓我拉群,要做至少5個微信群,我們哪裡搞得懂?」
今年10月,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的地推來到王紅的店裡,告訴他「不用拉群,不加微信,坐在店裡等著下單和提貨就可以」。幾百米開外,另一家自提點「萱鈺副食」的負責人張啟明也陸續接入了拼多多、橙心優選和盒馬優選三個平臺。
在武漢,傳統社區團購的寶媽等「專職團長」被逐漸放棄,取而代之的是社區小店。在業務員口中,這些小店主仍被稱為「團長」。
全現在了解到,美團、拼多多、盒馬和橙心均要求,團長必須具備一張運營執照,即擁有一家線下門店。
夫妻店也是一個龐大的人群,據阿里巴巴此前公布的數據,全國各地夫妻店保守估計也超過 660 萬家。
就算興盛優選在武漢經營已久,也不可能期待團長們的忠誠度。
在百步亭社區裡,可多超市的王薇正在計算一天的收入。她和員工每天早上要從6點多就到店裡開始接單,白天忙小超市的生意的同時,要接待取單的客人。晚上,她還要一直盯緊經營各個群聊,不停把新的優惠、秒殺信息發到業主群裡。
她每天可以接到100多單,來自不同平臺。「我們主要走量,拿抽成,這些訂單已經成了我們收入的一部分。」王薇說,每天2000-3000元的抽成,已經可以和便利店的日流水大致持平。
補貼大戰下,團長(店主)收益分為三部分:一是每一單的返點。據張啟明介紹,平臺根據訂單價格返點,但比例會有上下浮動;二是團長拉人下單獲得的分成。因此,各個店主會在閒暇時間,積極轉發優惠,促進群成員下單。最後,還有優先參與秒殺和優惠活動的額外收益。
11月中旬,滴滴、美團返點經常高達10個點(10%),「多多買菜最近降了分成後,大概只有5%,很多團長不再主動推了。」王薇表示,多多買菜的單價相對較低,又主打菜品,按理說5個點已經不少,奈何美團和滴滴返點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團長還是調整了策略。
張啟明已經開始「薅羊毛」,他每天會在橙心優選上參與秒殺,來進貨賺取差價。櫃檯邊,擺著他昨晚用0.1元秒殺來的10份甜橙和20盒酸奶。
美團、興盛以及多多買菜的1元秒殺品,一般都限購一單,而橙心秒殺一度無單量限制,每次上架就會獲得大量搶單。迅速售空。張啟明還在盒馬優選、美團優選的團長端,大批量購買了可樂、冰紅茶、食言等日常用品,直接放在店裡售賣。
進駐橙心優選這一個月以來,張啟明已經拿到1000多元的分成,但這些並不是他一個個微信群拉來的,而是通過的專業的薅羊毛平臺「買」來:通過發帖的方式,拉人頭註冊,每個人只需支付不到1塊錢,而橙心優選等平臺,對於團長的拉新補貼很高,10元到20元不等。
巨頭們不會在乎這些損失,最重要的是獲得用戶。在目前的社區團購商業模式下,必須要有足夠的用戶數量和訂單密度才能夠降低成本。
「團長註定是過渡角色,小程序已經極大縮小了網上下單的時間成本,當用戶習慣培養起來之後,美團、拼多多們一定是希望這些人全部轉化為平臺的穩定訂單,最後大家都成為類似天貓次日達,或是美團外賣的忠實用戶。」電商行業諮詢師李成東說。
正如拼多多CEO陳磊所說,「多多買菜從來不是為了做社區團購。」
踩著興盛優選的腳印
在平臺地推眼裡,眼下這種程度的薅羊毛無關痛癢,速度才是關鍵。
除了剛剛「開工」的盒馬優選,武漢並不是各家第一個開城的選擇,橙心的總部在成都,多多買菜最早在南昌試點,美團此前曾在濟南等地試點,這些城市的社區團購滲透率並不高,多用於練手。
8月初,拼多多和美團都快速推進到武漢,真正的爭奪開始了。以美團優選為例,在武漢的SKU要遠遠超過濟南2倍,開拓一名有效團長(7天內接5單)額外獎勵50元-100元不等,一個月開拓100名有效團長給予1萬元獎勵。
各家的模式只是有一些細微差異,比如美團更注重搭建直推體系,拼多多採取全外包地推,但整體來說進入武漢後打法大致相同。
9月,諮詢師李成東就發現,美團在北上廣大範圍推進買菜業務,放棄了進一步向二三線城市擴張。以武漢為例,剛剛開啟的美團買菜變為美團優選業務。「這是一種策略性的轉變,在武漢,一小時達也許適合盒馬鮮生等單價較高、定位高端的社區人群,卻很難切入到日常買菜人群。租建大倉庫,按當天的訂單進貨發貨,成本要遠遠低於做前置倉、超市或者即時配送。」
這種試錯,興盛優選在前3年前就經歷過,在湖南嘗試了前店後倉、配送站、一小時達等模式,均以失敗告終,最終2017年才確定社區團購這一模式。
實際上,除了像興盛優選這樣的創業公司外,大平臺也一直非常青睞剛需、高頻且市場規模足夠大的的買菜業務。
但無論是坐擁10家盒馬生鮮的阿里本地生活,還是主導武漢外賣市場的美團,和實現盈利的拼多多,之前都為生鮮品類的下沉大費腦筋。因而,疫情期間興盛優選的武漢數據飆升,立即引來巨頭們的圍獵。
在武漢,走興盛優選的路,讓對方無路可走,成為巨頭心照不宣的默契。
「一開始是打開興盛優選的App(在當地),照著上面的門店一個個去問。早上8點出門,晚上12點多才收工,個個打了雞血一樣。」一位美團的地推人員表示。
為了保證覆蓋所有區域,美團初期會集結多批地推一起篩選,有的團長一天能接待10個地推,「一句話,就是不能給競爭對手留下空間。」進入武漢一周,地推人員一度從20增長到200名; 3個星期後,美團就基本覆蓋武漢全城。
搶人大戰也同樣緊迫。在武漢、長沙等地,興盛優選一線普工入職多多買菜,即可加薪500-800元;主管及以上員工入職,則上漲30%-50%。美團優選的打法更簡單粗暴,入職就有3倍獎勵。
據36氪報導,在巨頭相繼殺入後,興盛優品十月在武漢的環比單量掉了40%,「現在只剩下每天30-40萬單」。
滴滴則大量挖角了B2B生鮮平臺美菜網的員工,「他們竟然挖一個普通BD去做城市總」,一位美團武漢員工感嘆。
對於巨頭們來說,速度壓倒一切。「這就是一個苦活!」李楠入職美團優選兩個月,已經後悔了。「所有事情都等著解決,選品、倉儲、供應鏈,配送的人和車、還有的無數個自提點和團長。每天被拉進十多個群。」
在脈脈上,很多最近入職橙心優選和多多買菜的人,都在不住叫苦。「招聘時就明說了,一定是10117, 周末要加班,晚12點才能下班,BD等職位早上8點按時電話會。」入職後,除了無邊的加班,還要應對各個平臺的直接競爭。
降維打擊
李成東認為,擁有超級平臺的巨頭們原本就具有前端流量優勢。「社區團購的關鍵成功因素是前端團長,中間供應鏈和末端物流。其中,美團、滴滴都具備的地推經驗和BD團隊,拼多多、盒馬的農活生鮮供應鏈,都是先發優勢。」
在他看來,下一步就看誰的速度更快,打法更紮實。
當前,武漢社區團購真正的資源爭奪戰,在後端的倉庫和供應鏈展開。
從大倉直接採購,再根據訂單次日全城配送,是社區團購降低成本的關鍵。最初,多多買菜和美團都集中在興盛優選武漢「大本營」——江夏物流園。11月,在50公裡外,黃陂區的江北工業園中,美團優選在近期包下一整個園區和倉庫作為總部;而橙心優選悄悄把武漢總倉設在距離江夏倉庫100公裡外蔡甸區物流園,承擔200多種SKU的供應鏈。
短短兩個月,三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武漢周邊的物流集散地,搶時間搭建好了供應鏈體系。
「最近,拼多多倉庫的貨明顯比興盛這邊多了,才過了一個多月,真是厲害。」拼多多倉庫附近,搬運組負責人黃師傅感嘆,他最近一個月每天都往返於江夏的幾個倉庫裡,為拼多多、興盛優選等服務。
「多多買菜最早進來的時候,經常供不上貨。顧客下單8個商品,4件沒貨,第二天只能退款,不過那個時候系統也不順暢,有的直接退全款。」王薇回說。
從電商出發的多多買菜,最早出現供應鏈問題,也因此在後期管理更為嚴格。現在,拼多多模仿美團,在武漢建立了全線直接配送,搭配大倉—網格站—自提點三級配送模式,離江夏大倉近的訂單則將貨品從大倉直接發往自提點,一般凌晨2點開始出庫,早上6點便可送達團長端。
「多多買菜現在要求很高,供應商五點入庫,超時罰1000,生鮮品類貼錯標也要罰錢。」黃師傅提到,他現在全天要在幾個倉庫之間來回跑,每到4點左右,拼多多倉庫的負責人總要趕工。同時,多多買菜也規定,履約失敗訂單量在5單以上,就會撤銷供應商和配送人員的合作。
一個錯誤就可能導致大幅落後,但有時也很難避免。以橙心優選為例,在無限量補貼首單免費的優惠拉動下,長沙上線第一天,他們就爆單拿到200萬單。這導致三分之二的訂單無法按時配送,一些用戶只能申請退款。一位供應商在接受採訪時提到,為了維持形象,橙心優選後來又把這部分商品給補上了。
配送方面,各家都聰明地利用了貨拉拉、快狗打車的專職貨運司機,來最大限度提高效率。
在初期,運力的搶奪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是否能夠按時送達,按時履約。在武漢,由於美團優選進場更早,在橙心優選開城前,美團甚至向貨拉拉司機給出大量優惠, 「美團直接發話,無論送貨量多少,只要送貨到倉,就有金額獎勵,大家都在搶美團的活,圈走司機,直接導致對方的運力緊張。」一位貨拉拉司機對全現在表示。
這位師傅說,他現在每天凌晨2點出門,早上9點基本配送完成。
供應商更在意的是回款速度。張印是武漢周邊城市鄂州的一位達利園的經銷商,最初他的客戶來自武漢各地的小型便利超市。從9月開始,他負責達利園產品在江夏倉庫的供貨,主要負責拼多多和食享會。「現在訂貨量超過過去1倍,所以最近我們已經暫停了很多漢口的小商戶的訂單,專注給社區團購的倉庫供貨。」他對拼多多的回款速度印象深刻:產品報上去一天就能上架,t+1就能結款。
下一戰,長沙
在巨頭親自下場後,背靠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興盛優選和十薈團,兩家原本社區團購的領先公司,必須應對眼下的巨大衝擊。
對於未來,李成東認為,「社區團購是一個介於電商與O2O的中間態,核心在生鮮,生鮮又是離用戶越近越有優勢,從社區出發,各個大廠即使從零起步,也有競爭的空間。」
進入11月,武漢的第一場戰役已經結束,主戰場開始轉向長沙。
「武漢拿下之後,大家對推進到長沙會更有經驗。」李楠透露,美團在武漢的BD團隊,很多人直接去到長沙。
據全現在了解到,湖北省多多買菜主管,前拼好貨核心成員英俊(花名,拼多多一級主管之一)將繼續負責長沙市主戰場。橙心優選總裁劉自成在10月參加完湖北省的啟動會之後,11月18日再次帶領總部各業務線負責人,前往湖南參與橙心優選啟動會。同時,根據多家媒體報導,美團優選事業部負責人、美團核心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的陳亮,最近開始直接負責管轄湖南省。
據悉,各家在長沙的BD都達到千人級別,美團優選和橙心優選給到當地團長的佣金區間達到10%-15%,已經高於武漢的補貼力度。
每天,在長沙原本冷清的二環外,擠滿了貨拉拉、快狗平臺的貨車。他們往返於市區和周邊的萬緯雨花區物流園和望城寶灣物流園,這是美團、滴滴和多多買菜的總倉所在地。同樣從主打大倉—網格站—自提點三級配送模式,24小時訂單+分揀,最快速度配送到長沙各地。
晚間11點半,打開長沙美團優選,一定是一排刷屏的0.99元限時秒殺。各家用最強的用戶補貼,迅速獲取用戶。
兵臨城下,興盛優選必須打響總部「保衛戰」。
據悉,興盛優選為了保住自家300多個核心供應商,11月增加了約2%的返點。這是興盛優選從未有過相關獎勵機制。主場優勢下,興盛優選和湖南各地的供應商、線下便利店,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這給了各家滲透造成了一定難度。
根據全現在多方了解,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在長沙的推進進度,明顯慢於2個月前的武漢。
同時,各家在湖北省的策略,是從武漢開城結束之後,再進一步推進到其他地級和縣級城市。但在湖南,美團幾乎同時開通了長沙市、嶽陽市和株洲市三城,多多買菜開通長沙市和衡陽市兩城,橙心優選開通長沙市、衡陽市、嶽陽市、常德市、益陽市、株洲市六城。
值得關注的是,橙心優選還在長沙臨近的嶽陽市,建立起了共享倉,擴大供應商選擇範圍。
利用周邊城市資源聯動,減少對興盛優選供應鏈體系的依賴,圍攻長沙,這是各大勢力在這座「社區團購」之城的新鮮打法。
另一家社區團購行業頭部玩家十薈團也陷入到危機。團長陽光已經在小區深耕了2年,有2個300多個人的微信群,顧客大部分可以叫得上名字。但在滴滴、美團、拼多多的碾壓性打法下,他的訂單數量已經下降了近1/3。
「你仔細區分,他們雖然便宜,但十薈團的東西品質會更好,我們已經做了很久,供應商很穩定的。」陽光很無奈。很多平臺都來挖過他,但是他沒有離開。因為,「我把手裡的聯繫方式給出去,就沒用了。」
12月1日,十薈團宣布完成1.96億美元C3輪融資,由阿里巴巴與Jeneration Capital時代資本聯合領投,這是十薈團今年獲得的第四輪融資。同時,興盛優選也被傳出在謀求新一輪2億-5億美元的融資,完成後估值將高達50億美元。
巨頭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的是,新的戰鬥方還在加入。就在前兩天,京東早會上,最近兩年越發低調的劉強東提出,他會親自下場帶隊,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
「補血」之後,這場資本持久戰還將繼續。
(根據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李楠為化名)
——————————
請微信搜索關注「20社」,和我們一起聊聊年輕人的錢包、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