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也叫朱成功,這是因為他被南明朝廷賜國姓,所以很多人稱他為國姓爺。鄭成功在南明時期堅持抗清,在進攻南京失敗後,感受到了來自滿清的壓力,所以調轉槍口,收復了臺灣,成為了民族英雄,不過也開啟了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可惜的是,鄭成功在收復臺灣的第二年,就英年早逝了。在死前,他因為一件事,非常氣憤,甚至直言要殺了自己的兒子鄭經。
可是,沒想到鄭經沒死,反而接了班。
鄭成功死前,想要殺死鄭經,可為什麼結果還是他接了班呢?
起初,鄭成功還是非常喜歡這個長子的,據史書記載,他「仁慈儉恤,謙恭愛人」並且「好學善」,絕對不是影視劇中那個看著傻乎乎有點昏庸無能的人。
他也很早就跟著鄭成功南徵北戰,在武藝和戰術指揮上頗有能力。鄭成功在去臺灣前,將鎮守思明州(今福建廈門一帶)的重任交給了鄭經。
要知道,當時鄭成功面臨的清軍壓力是很大的,把自己的兒子放在前線,足以說明對鄭經的信任。同時,廈門對當時的臺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廈門被清軍佔領了,那麼臺灣將成為孤島。
後來其實也是這樣,康熙在佔領了廈門後,開始採取禁海令,對臺灣影響很大。
1664年,鄭經向鄭成功匯報,稱侍妾生下了一子,名鄭克臧。其實他是騙了鄭成功的,這個孩子是他與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氏(昭娘)私通所生的。
那麼原配肯定不高興,再說了人家原配也不是一般人,她的父爺爺是原兵部尚書唐顯悅,這老先生直接向鄭成功告狀了。
起初,鄭成功還是很高興的,這怎麼說也是長孫嘛,自己老鄭家後繼有人顯然是非常高興的。
可是當他直接真相後,為鄭經的行為很不齒。鄭經這事一出來,讓本就鬱悶的鄭成功非常痛苦。要知道他的父親鄭芝龍剛剛被滿清政府殺害了。
剛剛經歷了喪父之痛的他,還沒有緩過勁來,就又是當頭一棒。氣急敗壞的鄭成功直接命人殺了鄭經。可是當時竟然遭到了反對,他們希望只殺陳氏及其子。
鄭成功正在氣頭上,肯定不願意,可是竟然發生諸將聯合抗命事件。鄭成功直接急火攻心,去世了。
鄭成功死後,接班的其實並不是長子鄭經,而是鄭成功的弟弟鄭襲。黃昭、蕭拱辰等人以鄭經「亂倫」,不適合做臺灣之主,而擁戴鄭襲護理國事
消息傳來,鄭經可不管這些,直接在思明繼位了,還開始整軍備戰,準備進攻臺灣。
雙方徹底撕破臉,開始刀兵相向。
當時,鄭經在福建抗清,恰逢清政府派人招撫,所以他利用和滿清談判的時機,攻臺,殺死了黃昭,其餘將領皆投降。
就這樣,鄭經輕鬆佔領臺灣,還把自己的叔叔鄭襲軟禁於廈門,結束了這場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