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造可信的AI》
[美]蓋瑞·馬庫斯、歐內斯特·戴維斯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廬文化 2020年5月版
如今的人工智慧領域,已不僅僅是一些技術專家的專屬領域,而是幾乎集中了技術哲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生物科技、計算機等跨學科的各種頂尖智慧。比如本書作者蓋瑞·馬庫斯,除了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頂級專家,同時還是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在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語言學等領域都卓有成就,這使得他敢於挑戰學術界的主流觀點。當整個人工智慧學術界都在過分樂觀地高歌猛進時,他不斷撰文和發表演講,來指出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當下AI的弊端和局限性,本書就是他關於人工智慧觀點的最佳總結。在蓋瑞·馬庫斯與他的合作者歐內斯特·戴維斯看來,關於人工智慧的炒作總是甚囂塵上,但要得到真正可信的AI,卻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超級智能的時代還遠沒有到來。他們從深度學習算法固有的缺陷出發,闡述了當下AI技術發展的桎梏,對當前AI的場景應用和研究範式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當下AI真正的問題在於信任,而常識才是深度理解的關鍵。他們最終從認知科學中提煉出11條對人工智慧發展方面的啟示,以通用人工智慧為發展目標,給出了未來AI技術的一種發展方向。
《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
[美] 伊布拉姆·X.肯迪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2020年5月版
隨著弗洛伊德事件再次引發席捲美國社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究竟什麼是種族主義、種族主義的歷史和思想根源、種族主義在美國的土壤等問題,也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本書作者伊布拉姆·X.肯迪(Ibram X. Kendi)是美國大學歷史和國際關係學教授、反種族主義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心創始主任。2012年,他曾寫出獲獎作品《黑人校園行動:黑人學生與高等教育的種族重構,1965~1976》。本書令他再度獲得重量級獎項:201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迪在書中指出,事實上,種族主義思想如今仍在美國大行其道,而且比以往更加隱晦和複雜。他追溯了反黑人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以及這些思想的驚人力量。他挑選了美國歷史上五位傑出人物,用他們的人生故事,讓我們一窺同化主義者與隔離主義者、種族歧視者與反種族歧視者之間的激烈辯論。透過這些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支持奴隸制度與擁護黑人民權的優秀思想家們,如何鞏固或挑戰了美國的種族歧視觀念,以及背後的因素。在肯迪看來,種族主義思想不是由無知或仇恨引起的,而是由那些最具影響力的大腦設計出來的。
《大宋之變 1063—1086》
趙冬梅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版
所謂「秦漢唐宋元明清」,一直是代表著中國歷史巔峰的幾個大一統王朝。而除了元和清這兩個「徵服民族王朝」,面目最模糊不清的,要數宋朝了。這個被視為漢文化鼎盛時代的王朝,一方面經濟和文化極為繁榮,一方面在政治軍事方面又長期積弱不振,幾乎從一開始就處於北方各遊牧政權的重大威脅之下,最終也的確亡於此。如何看待宋朝的興衰?北京大學趙冬梅教授認為,從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馬光離世,這24年間,是宋朝政治由盛轉衰的關鍵,堪稱「大宋之變」。本書以司馬光的後半生為線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壇風雲,深入濮議之爭、王安石變法、司馬相業等歷史細節,以人物為經,以事件為緯,充分展現韓琦、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文人政治家在歷史大變局中的抗爭與博弈,再現了所謂「共治時代」末期知識分子的榮光與屈辱。趙冬梅筆下的司馬光,是儒家「聖人道德」教育出來的、嚴於律己同時也嚴於律人的典型,但恰恰是這種常常體現為非黑即白的道德觀,令他在現實政治上遭遇挫折。非黑即白造成的不是真正高蹈的道德政治,而是越來越惡性循環的黨爭,成為宋朝衰亡的禍根。
《圖案人》
[美]雷·布拉德伯裡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0年6月版
雷·布拉德伯裡的《華氏451》和《火星編年史》,都是科幻小說史上的不朽經典,並因「將現代科幻領入主流文學領域」,而獲2000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成就獎、2004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和2007年普利茲特別褒揚獎。今年適逢雷·布拉德伯裡誕辰100周年,以這部《圖案人》中譯本作為紀念再好不過。《圖案人》是雷·布拉德伯裡的短篇小說集,以一個全身遍布可以預知未來的文身圖案的神秘男子為線索,牽出18則「黑鏡」式天馬行空的科幻奇妙物語,每一篇都有詩意而奇詭的想像和出人意料的結局。故事的關鍵詞是「如果」:如果男人可以給自己量身定製一具機械木偶,晚上出門鬼混時留它在家打掩護,不料它真的愛上了主人之妻?如果某座沉睡的城市一夕甦醒,啟動一切科技化感官,對人類展開瘋狂的復仇行動?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神父,在布道中卻發現真正的上帝並非如你想像的模樣?如果一群來自火星的入侵者戰戰兢兢地登陸地球,才發現人類不過是群沉迷於吃喝玩樂的蠢傢伙?……本書曾於1969年被改編為cult電影,同名系列劇集預計將於2022年由《超感獵殺》導演麥可·斯特拉辛斯基搬上螢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