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微電科創板IPO獲批註冊:實控人持股92.33% 晶片外購比例較高

2020-12-27 中華網

中華網財經訊,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2月23日,證監會同意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微電」)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銀和微電本次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3,210萬股,擬募集資金3.22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資料顯示,銀河微電是一家專注於半導體分立器件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封裝測試專業技術為基礎,公司不斷推進研發創新,已經具備多門類系列化器件設計、部分品種晶片製造、多工藝封裝測試以及銷售和服務的一體化經營能力。公司掌握了20多個門類、近80種封裝外形產品的設計技術和製造工藝,已量產8,000多個規格型號的分立器件,是細分行業中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公司之一,可以為客戶提供適用性強、可靠性高的系列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一站式採購需求。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及周邊設備、家用電器、適配器及電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銀河星源持有銀河微電42.31%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銀河微電實際控制人為楊森茂。

2018年,銀河微電因經營狀況不佳導致IPO未能通過審核。銀和微電本次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3,21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銀和微電擬募集資金3.22億元,投向半導體分立器件產業提升項目及研發中心提升項目,依託公司現有的技術積累和生產能力,重點進行超薄型光電耦合器、隔離驅動光電耦合器、高密度封裝小信號器件、功率MOS器件、快恢復二極體晶片、ESD保護用TVS二極體晶片等新型分立器件產品及晶片的研發、生產。

營業收入、淨利潤整體下滑

2017年至2019年,銀河微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1170.46萬元、58538.27萬元和52789.38萬元,淨利潤分別為5272.45萬元、5588.01萬元和5461.24萬元。營業收入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淨利潤總體平穩,略微增長。

2018年下半年以來,受全球GDP增長趨緩的影響,終端電子設備出貨量的增速放緩,導致半導體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且報告期內中美貿易戰導致國內出口環境惡化,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通訊設備等行業受到較大影響,客戶因出口受阻、市場景氣度下降而減少採購。受到行業周期性因素疊加貿易環境影響,半導體分立器件處於去庫存周期,公司客戶對採購量和價格的控制更為嚴格,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1,170.46萬元、58,538.27萬元、52,789.38萬元、26,336.36萬元,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5,284.49萬元、5,315.85萬元、4,961.14萬元、2,423.55萬元,報告期前三年呈現下滑趨勢。若未來全球貿易局勢持續緊張,宏觀環境未發生明顯改善,而公司不能加強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公司將面臨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的風險。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76,914.31萬元,較上年末增長9.97%;總負債為21,304.89萬元,較上年末增長10.11%。主要系公司經營狀況穩健,經營業績回升,銷售與採購規模均有所擴大。

2020年1-9月,隨著半導體行業整體回暖,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031.15萬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4.2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60.35萬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34.59%;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05.2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4.07%。

2020年1-9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443.25萬元,同比下降41.55%,其主要原因為公司銷售規模增長,擴大了原材料採購與外協加工的規模,因此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同比增長較多;公司前三季度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628.33萬元,主要是購建固定資產以及購買理財產品等的支出;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31.13萬元,主要系上市費用。

公司合理預計2020年全年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59,000萬元至61,000萬元,與2019年相比變動幅度為12%至14%;預計2020年可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6,900萬元至7,100萬元,與2019年相比變動幅度為29%至31%;預計2020年可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5,900萬元至6,100萬元,與2019年相比變動幅度為19%至21%。

此外,由於國際局勢的不穩定,直接影響了公司外銷收入,報告期各期,公司外銷收入分別為16,640.52萬元、17,425.37萬元、14,168.92萬元及7,002.74萬元,2019年度外銷收入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隨著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逐漸加劇,對諸多電子行業終端客戶的經營情況產生影響,上述客戶在外部環境緊張的情況下減少了採購和生產量,受到下遊客戶採購量下降的影響,報告期各期,公司內銷收入分別為43,604.22萬元、39,968.47萬元、37,588.93萬元及18,800.58萬元,報告期前三年內銷收入小幅下滑。

實際控制人持股達92.33%

本次股票發行前,楊森茂持有銀河星源、恆星國際95%股權,並擔任銀江投資、銀冠投資普通合伙人和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上述主體累計控制公司股權比例達到92.33%,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並在本次發行完成後持股比例較高,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實際控制人可以利用其控股地位對公司人事任免、經營和財務決策、利潤分配等施加重大影響,可能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利益,使公司面臨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楊森茂先生,1964年4月出生,中國國籍,香港居民身份證號為M3370***(非永居),高級經濟師,中專學歷,1981年畢業於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半導體器件專業。

1981年7月至1989年5月就職於常州市無線電元件七廠;1989年5月至1991年1月任常州市銀河電子實業公司經營銷售部負責人;1991年1月至1994年5月任常州星辰電子實業公司副總經理;1994年5月至2010年12月任銀河電器總經理、董事長;2003年9月至2016年12月任銀河科技董事長、總經理;2005年6月至2011年2月任銀河控股執行董事、主席;2004年7月至今任Rapid JumpLimited董事;2004年8月至今任Kalo Hugh Limited董事;2004年10月至今任恆星國際董事;2010年9月至2018年4月任裕域有限董事;2010年11月至2019年9月任乾豐投資執行董事(其中2013年11月至2019年9月兼任總經理);2010年12月至2016年11月,任華海誠科董事;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擔任銀河(中國)控股董事;2013年10月至今分別擔任銀江投資、銀冠投資執行事務合伙人;2013年11月至今任銀河電器董事長;2013年12月至今任銀河寰宇董事長;2018年3月至今任銀河星源執行董事;2006年9月至2016年10月任銀河有限董事長(其中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兼任總經理);2016年10月至今任銀河微電董事長;2019年1月至今任銀微隆執行董事。

全資孫公司銀河寰宇持續虧損

2007年12月,為擴展分立器件業務,上市公司投資設立銀河寰宇,股東為盈冠有限,註冊資本500萬美元,出資方式為美元現匯125萬美元,以盈冠有限在銀河半導體的利潤投資375萬美元。

截至2007年12月13日,盈冠有限用其在銀河半導體的利潤投入375萬美元。2009年10月22日,銀河寰宇董事會決議減資至375萬美元,按規定辦理了泰州市商務局審批及減資公告等流程,於2010年6月完成減資。

2013年9月21日,盈冠有限決定同意將其持有的銀河寰宇100%股權轉讓給銀河電器,並與銀河電器籤署了《股東轉讓股權協議》。轉讓價款參照評估基準日2013年8月31日的淨資產評估價值確定為3,216萬元人民幣。

銀河寰宇作為公司的全資孫公司,報告期內利潤的主要來源是為銀河電器及發行人生產加工,並不直接對外部銷售,且主要生產應用於綠色照明領域的軸向結構功率二極體,該類產品的市場端競爭程度高,銷售終端的定價水平較低,導致報告期內虧損。

報告期各期,銀河寰宇淨利潤分別為-76.22萬元、-507.32萬元、-429.68萬元及-100.91萬元。

針對上述虧損情況,目前銀河寰宇已採取一系列調整措施,但如果產品結構優化、客戶結構調整及技術升級效果不及預期,則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

報告期內,發行人孫公司銀河寰宇於2019年6月因未將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專用倉庫,未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檔案,被泰州市高港區應急管理局下達了(泰高)應急罰告[2019]2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處以警告並罰款人民幣5.78萬元。目前,罰款已繳納完畢。該處罰情節較輕,金額較小,經泰州市高港區應急管理局確認,不屬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泰州市高港區應急管理局就此事項出具專項說明,認為銀河寰宇積極整改,主動消除隱患,未造成危害後果,處罰事項不屬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晶片外購比例較高

從技術起源及優勢技術角度,分立器件行業有兩種類型企業,一類是以晶片技術為基礎,自主開發晶片,產品特點是相對「單一品種」,為客戶提供自主晶片對應的分立器件;另一類是以封測技術為基礎,晶片外購,產品特點是「多品種、多規格」,為客戶提供分立器件「一站式」採購服務。

發行人生產經營模式以封測技術為基礎,報告期各期,公司外購晶片的數量分別為95.41億顆、93.43億顆、78.33億顆、44.04億顆,外購晶片的金額為12,726.59萬元、10,756.92萬元、9,000.36萬元、4,975.11萬元,外購晶片的金額佔所需晶片金額的比例分別為81.89%、77.77%、75.90%、78.53%,外購晶片佔公司晶片需求的比例較高。

晶片屬於分立器件的核心部件,雖然公司掌握半導體二極體等晶片設計的基本原理,具備對分立器件晶片性能識別以及自製部分功率二極體晶片的能力,但不具備製造生產經營所需全部晶片的能力。目前公司外購的小信號器件、光電器件、部分功率器件晶片市場供應充足,但如果部分晶片由於各種外部原因無法採購,將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與國際領先企業存在技術差距

分立器件的封裝按照尺寸和功率密度有著明確的代別區分,目前公司主要收入集中在前三代產品,第四代封裝已經形成少量銷售,第五代目前處於試樣階段。對於第五代晶片級封裝,其結構與前四代出現了顯著的差異,目前來看將在智能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高速通信接口等新興領域中前景廣闊。公司目前開展了CSP0603、CSP0402封裝的研發和試樣,後期在向客戶送樣時仍需按照客戶需求進行進一步的研發,研髮結果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隨著新的應用場景逐步拓展,對器件開關速度、工作電流、電壓等的要求越來越高,MOSFET、IGBT等新型器件近年來快速發展,在部分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電路功能實現方式發生了變化,導致對二極體、三極體產品的局部迭代。

目前公司在部分高端市場的研發實力、工藝積累、產品設計與製造能力及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與英飛凌、安森美、羅姆、德州儀器等廠商相比存在技術差距。

從封裝代際上來看,國際領先企業已經在第五代封裝中形成了量產能力,從產品種類上來看,國際領先企業已在MOSFET、IGBT領域掌握了成熟、先進的技術。未來如果公司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和技術趨勢,縮小與同行業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差距,無法持續研發出具有商業價值、符合下遊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則無法拓展高性能要求領域的收入規模,對公司未來進一步拓展智能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部分傳統產品存在被迭代的風險。

相關焦點

  • 銀河微電:美的格力的二極體供應商
    隨著華為斷供的影響,中國對晶片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構成,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晶片相關公司登上科創板。在臺積電、三星申請為華為供貨晶片的同時,據報導,德國的英飛凌表示,公司的晶片產品主要是德國智慧財產權,原意為華為供貨。有人認為,華為有望突破封鎖,實現晶片不斷供。
  • 去庫存周期下營收連續「縮水」 銀河微電科創板IPO欲募資3.22億元...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星瀚 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常州銀河世紀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地為上交所科創板,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銀河微電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321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25%。
  • 第五家全國性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註冊資本一百億
    銀河資產獲批開業,註冊資本一百億第五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下稱AMC)獲批開業。12月17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批覆稱,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資產)開業,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在股東方面,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金控)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四方光電通過科創板IPO註冊:熊友輝夫婦持股近80%
    雷帝網 雷建平 1月6日報導證監會昨日發布公告,稱同意以下企業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生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四方光電將是武漢光谷在2021年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 菱電電控擬科創板:應收佔比超4成,核心晶片均外購|IPO研究院
    菱電電控核心晶片依賴外購,一旦失去供應商,公司業績難免會被拖累。然而,招股書中同時表示,公司生產的ECU所用的晶片均來自於對外採購,晶片成本佔銷售產品總成本約12%左右。  除此之外,菱電電控還存在著前五大客戶集中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內,菱電電控前五大客戶收入佔總收入比例最高超過90%。
  • 第五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來了,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自1999年全國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以來,時隔20多年後,第五家全國性AMC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資產」)獲批開業。12月17日,銀保監會公布了對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銀河資產註冊資本為100億元,股權結構如下: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國產LED晶片玩家明微電子科創板上市!開盤大漲110%,市值超60億
    元/股正式登陸科創板。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明微電子研發投入分別為0.33億、0.35億元、0.36億元、0.16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例為8.07%、8.92%、7.76%、8.82%。目前,明微電子取得國際專利6項、國內專利22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208項、軟體著作權8項。
  • 科創板IPO大狂歡:市值飆升,財富自由的聲音響徹雲霄
    據格隆匯整理,截止7月21日,已經有7位企業實控人登頂科創板百億富豪,按順序排列,分別是寒武紀、華熙生物、金山辦公、神州細胞、財富趨勢、華興源創、君實生物的實控人。招股書披露,陳天石持有寒武紀約1.2億股股份,持股比例高達33.19%。按照目前1129.08億的總市值,陳天石個人財富達到374億元,穩坐科創板首富的位置。
  • 銳芯微衝刺科創板IPO,公司存累計未彌補虧損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自成立以來,銳芯微專注於從事高端圖像晶片定製業務、高靈敏度圖像傳感器晶片和攝像機芯的研發、設計及銷售業務。 (圖片來源:銳芯微科創板申報稿) 銳芯微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羅文哲。
  • 獲大基金旗下基金入股,又一半導體企業科創板IPO獲受理
    7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信息披露,無錫力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芯微」)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資料顯示,力芯微成立於2002年5月,致力於模擬晶片的研發及銷售,主要產品為電源管理晶片,主要應用於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
  • 聯德機械的產能閒置還要外購產品,實控人國籍成疑
    經我們研究發現,公司客戶集中度明顯偏高,還一邊閒置產能一邊高價外購產品。同時,該公司實控人國籍或涉嫌雙重。 聯德機械主要從事高精度機械零部件以及精密型腔模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提供從鑄造到精加工的一站式服務。公司產品包括用於壓縮機、工程機械、注塑機以及食品機械整機製造的精密零部件等。
  • 銀河資產獲批開業,註冊資本一百億
    第五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下稱AMC)獲批開業。12月17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批覆稱,同意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資產)開業,公司註冊資本100億元。在股東方面,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銀河金控)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 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募資3.35億元研發電力物聯網晶片等
    集微網消息,12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創耀(蘇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創耀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在電力線載波通信晶片與解決方案領域,創耀科技主要客戶包括東軟載波、中宸泓昌、中創電測、溢美四方及傑思微等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主要HPLC晶片方案提供商;在接入網網絡晶片與解決方案領域,公司產品和服務主要應用於公司A、烽火通信、共進股份、D-Link、Iskratel、Alpha和Comnect等知名通信設備廠商以及英國電信、德國電信和西班牙電信等大型海外電信運營商
  • 中芯國際獲科創板註冊批文,機構稱未來市值可達6500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孫翔峰 楊潔 6月29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按法定程序同意中芯國際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從IPO申請獲受理到證監會同意註冊,中芯國際僅僅用了29天的時間,刷新科創板紀錄。「閃電」獲批中芯國際上市科創板「一路暢通」。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來源:《經理人》導 讀上市,不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技術落地、商業變現等難題也不會隨著上市而消失。3月26日消息,上交所披露,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量達到221家。
  • 2020年半導體公司盤點,機構持股比例變動趨勢意味著什麼?
    根據Choice數據,132家半導體上市公司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佔總股本比例平均數從2018年的28.13%降至2020年的21.65%,中位數從25.57%降至14.92%;持股數量平均數從2018年的2.98億股降至2020年2.22億股,中位數從1.28億股降至0.87億股。
  • 霍萊沃、新點軟體、納微科技科創板IPO首發過會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霍萊沃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787.92萬元、1.55億元、1.69億元、6,316.57萬元;同期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721.27萬元、2,982.08萬元、3,457.02萬元、650.14萬元。
  • 南微醫學(688029)科創板IPO網上行
    南微醫學(688029)科創板IPO網上行 2019-07-10 17:42:09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
  • 邦彥技術衝刺科創板IPO,收入來源主要源自艦船通信
    從股權上來看,祝國勝直接持有邦彥技術3826.977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3.52%,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且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邦彥技術的第二大股東勁牌有限在本次發行前的持股比例為20.50%,與祝國勝相差13.02%。
  • 芯海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高精度ADC晶片叫板國際巨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芯海科技利用現有的內置高精度基準源的高精度ADC(模擬/數字轉換器)晶片和MCU(微控制器)晶片,短時間內完成了紅外額溫槍硬體、軟體和算法的研發。目前,公司的紅外額溫槍方案已大規模出貨,可與德國海曼、泰科、森霸傳感、煒盛(漢威科技子公司)等數十家傳感器廠商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