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為斷供的影響,中國對晶片產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從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構成,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晶片相關公司登上科創板。
在臺積電、三星申請為華為供貨晶片的同時,據報導,德國的英飛凌表示,公司的晶片產品主要是德國智慧財產權,原意為華為供貨。
有人認為,華為有望突破封鎖,實現晶片不斷供。
然而事實上,還遠遠談不上突破封鎖,但是多個夥伴沒壞處。
一方面,英飛凌已經是中國的「老朋友」了,該公司的很多產品尤其是車規級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極高;另一方面,英飛凌的產品以專用市場為主,手機CPU這類的產品並不擅長;從英飛凌的業務範圍來看,其實和中國很多晶片企業屬於競爭關係。
比如二極體領域,位於常州的銀河微電,從事的業務就和英飛凌有重疊。
一、銀河微電的核心技術
從經營範圍看,銀河微電主要從事二極體、三極體等微電子產品的生產。相對於CPU等晶片產品來說,這是一種技術相對「落後」的領域。但是,在家用電器、計算機配件、車載設備等方面,微電子的應用非常廣泛,市場空間也比較大。
據招股書,公司以分立器件封裝測試專業技術為基礎,不斷推進研發創新, 拓展了半導體二極體晶片製造相關核心技術,初步具備了 IDM 一體化經營能力, 是細分行業內分立器件品種最為齊全的公司之一,能夠滿足客戶一站式採購需求。
二、公司業績情況
公司大約25%左右的營收來自海外,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公司近三年來,來自國外的銷量有所下滑。
2017 年度至 2019 年度,公司外銷收入分別為 16,640.52 萬元、17,425.37 萬元及 14,168.92 萬元, 2019 年度外銷收入有所下降;公司內銷收入分別為 43,604.22 萬元、 39,968.47萬元及 37,588.93 萬元,內銷收入小幅下滑。
招股書顯示,公司正在履行的合同中,大客戶包括力神科技、TCL、美的、格力等知名企業。
1、毛利下滑的風險
財報顯示,公司近年來毛利率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26%左右。但是作為技術非常成熟的產品,二極體、三極體等產品的行業整體毛利率不斷下滑,公司的產品也面臨著毛利下滑的風險。
2、國際形勢變化的風險
公司產品超過25%銷往國外,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公司的產品在海外的銷量具有不確定性。
3、市場競爭風險
據統計,前十大分立器件公司均為國外企業,前十大半導體分立器件企業市場佔有率合計63.50%,市場集中度較高。隨著國際巨頭進一步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公司面臨的競爭壓力非常大。
四、募資用途
據招股書,公司募資用途主要是進行半導體分立器件的提升,擬募資約3.22億元。
帳面顯示,公司沒有長短期借款,公司現金流充裕,基本不缺錢。
股票發行前,楊森茂持有銀河星源、恆星國際 95%股權,並擔任銀江投資、銀冠投資普通合伙人和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上述主體累計控制公司股權比例達到 92.33%, 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並在本次發行完成後持股比例較高, 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由此可見,公司募資上市的主要用途,是回報大股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