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冷菜紅油的加工技巧

2021-02-16 小李老師健康煮藝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

▼ 



    1、簡介

    冷菜紅油,是用辣椒麵和其它增香調料,與熱油煉製而成的,是製作川味涼拌菜的一種重要調味料。比如調製傳統的冷菜紅油味、蒜泥味、麻辣味、酸辣味、怪味、魚香味等都會用到它。在四川甚至一些本來不加紅油的冷菜味型,因川人喜吃辣,而加入了紅油,被稱做「××搭紅」,如「薑汁味」加紅油,叫做「薑汁搭紅」;「椒麻味」加紅油,叫做「椒麻搭紅」;「麻醬味」加紅油,叫做「麻醬搭紅」。一款加工製作很好的紅油,能為冷菜增色、增香,使冷菜色澤紅亮,微辣醇香,回味無窮;而製作失敗的紅油,則使冷菜暗淡無光,風味盡失。

    2、冷菜紅油加工工藝流程

    選料備料→初步加工→燒油炸料→攪拌煉油→晾涼浸泡→完成

    3、冷菜紅油製作方法

    原料:辣椒麵500克,去皮白芝麻50克,大蔥50克,老薑30克,小茴香5克、八角5克、草果3克、山奈3克、桂皮3克、紫草3克、菜籽油2500克。

    ①選料備料  選用四川所產的二荊條辣椒加工而成的辣椒麵。

    ②初步加工  去皮白芝麻洗淨泥沙;大蔥去掉老葉、黃葉洗淨;姜洗淨刮去粗皮切片;草果洗淨拍破;紫草入盆,摻入清水浸泡至回軟;其餘香料洗淨瀝盡水備用。辣椒麵倒入一較深的容器內。

    ③燒油炸料  鍋置旺火上,倒入菜籽油,加熱至240—270℃,調小火力繼續保持這一溫度,待油完全熟透後關火,放入薑片和大蔥浸炸至色澤金黃,打起薑片、大蔥不用。

    ④攪拌煉油  鍋內油溫降至210℃時,舀部分油淋於辣椒麵上;待油溫降至120℃時,放入小茴香、八角、草果、山奈、桂皮、紫草浸炸5分鐘;待油溫降至110℃時,將油連同香料倒入裝辣椒麵的容器中,邊倒油邊攪動,攪勻後撒入白芝麻。

    ⑤晾涼浸泡  攪拌均勻的紅油,放置於一旁,待其自然冷卻,靜置24小時即可使用。

    4、冷菜紅油煉製技術三要點

    ①原料選擇

    選用二荊條辣椒的辣椒麵,是因為該辣椒色紅、味微辣,並且香味足,用二荊條辣椒麵煉製的紅油,具有色澤紅亮,辣而不燥,香味濃鬱的特點。若要想使煉製的紅油辣味更重,可以使用一定量四川所產的朝天椒辣椒麵,其比例為二荊條辣椒麵300克,朝天椒辣椒麵200克。有條件的,最好選用手工在碓窩內舂出來的辣椒麵,這樣加工出的辣椒麵比機器磨成的辣椒麵更利於紅色素和辣椒素與油充分溶合,使煉好的紅油色澤更紅,味道更香。目前,也有一些廚師在煉製紅油時,在辣椒麵裡加入適量的豆瓣醬,這樣可以使煉好的紅油醬香味更重,同時油也更濃稠,在拌制菜品時,使油的粘附力更強。

    選用菜籽油製作紅油,是因為煉好的菜籽油具有獨特的香味,可以使煉好的紅油香味更醇濃。

    辣椒麵與菜籽油的比例為1:5,若油多辣椒麵少,則煉出的紅油色淡味淺;反之,則煉出的紅油過少,味過辣。

    ②加工準備

    裝辣椒麵的容器一定要夠大,以免倒入熱油後,熱油與辣椒麵中所含的水相遇產生化合反應,產生蒸氣,而撲出。若辣椒麵較乾燥,以防加入熱油時將辣椒麵燙焦糊,也可以加入適量礦泉水將辣椒麵拌勻,再倒入熱油煉製。

    煉製紅油時,香料的用量不宜過大,以免香料味過濃,而蓋住了紅油的香辣味。使用紫草的目的是為紅油增色,但用量過多,會使紅油的顏色過重,顯得不自然,反而會影響效果。

    ③燒油煉油

    菜籽油含有一股生菜籽的味道,只有在將油加熱至250℃,且燒熟燒透後,才能去除這股味道。所以在使用菜籽油煉油前,一定要將油用旺火燒熟。檢驗菜籽油是否完全燒熟燒透的辦法是,將其滴在白色的盤子裡,觀察其顏色,待其沒有生菜籽油的黃色,而完全變成透明無色時即可。

    煉紅油時,油溫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用適量210℃的高溫熱油淋燙辣椒麵,目的是將部分辣椒麵燙糊,使煉好的紅油香味更足;而當油溫降至110℃時,再將油全部倒入辣椒麵中,這時的油溫可以使辣椒麵中所含的紅色素、辣椒素,以及其它呈香物質溢出,充分的與油溶為一體。另外,熱油加入辣椒麵時,要邊舀油,邊攪動辣椒麵,以使所有的辣椒麵都能與油充分溶合。

    煉製好的紅油,不能立制立用,一定要放置24小時方能達到最佳效果,這時的紅油色紅、濃稠,易於粘附在原料上。


菜例:紅油腰絲

    此菜是一道以紅油為主要調味料的菜餚,成菜後口感細嫩,鹹鮮微辣,紅油香味濃鬱。

用料搭配:

    豬腰1個,青椒50克,紅椒50克,香菜30克,姜10克,蔥15克,鹽2克,味精3克,醬油10克,白糖2克,醋10克,料酒15克,紅油50克

工藝流程:

    豬腰→初加工→切絲→洗滌→焯水→拌制→裝盤→成菜

製作連結:

    1、豬腰去掉表面的膜後,用刀對剖開,片去腰臊,切成二粗絲;青紅椒分別去掉辣椒蒂、辣椒籽,切成二粗絲;香菜折洗淨,切成7釐米長的段備用。

    2、將切好的腰絲加入醋碼味10分鐘,再用清水漂洗淨,至腰絲顏色發白,瀝盡水備用。

    3、腰絲放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沸水鍋中,焯水至熟,撈起用冰水投涼,瀝盡水備用。

    4、將腰絲和青紅椒絲、香菜段裝入盆中,加入鹽、味精、白糖、醬油調好底味,再加入紅油拌勻,裝入盤中即成。

難點解密:

    1、豬腰本身的腥臊味較濃,故在加工時要將腰臊去盡,洗滌的時候也要將血水淘洗乾淨。

    2、豬腰質地極其細嫩,燙制時要掌握好火候,煮製的時間不能過長,否則腰絲質地變老,影響口感。

    3、調味時紅油一定在最後加入,否則其它調味料不容易粘附於原料上。

變化:

    紅油在川菜涼菜或小吃製作中用量較大,很多原料都可與其相配,如紅油雞塊、紅油水餃等。

其它紅油菜品欣賞:

紅油波士頓龍蝦

紅油豬手

紅油小鹿肉

    紅油生態雞


紅油鴨掌

紅油手撕雞

紅油龍蝦仔

紅油八爪魚

紅油抄手

紅油肚絲

紅油筍絲

紅油大刀耳片 

...END...



小李老師健康煮藝微信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小李老師健康煮藝微信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歐美飲食文化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川菜知識,川菜廚師必知
    自古以來,川菜就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譽。真正了解川菜的人都知道,川菜之味,絕不僅限於人們所熟知的麻辣。川菜有著「七味」(甜、酸、麻、辣、苦、香、鹹),「八滋」(幹燒、酸、辣、魚香、幹煸、怪味、椒麻、紅油)之說,而由此所演變出的味型多達幾十種,生活中常見的也有24種,居各大菜系之首。
  • 川菜廚師手中的「靈魂」調味品
    整粒使用的花椒主要用於熱菜,如毛肚火鍋、熗綠豆芽等;花椒麵在冷熱菜式中皆可使用,熱菜如麻婆豆腐、水煮肉片,冷菜如椒麻雞片、牛舍萵筍等;而花椒油則多用於冷菜。作為創新川菜的火鍋,大量使用青花椒,也是川菜的創新。二、辣椒川菜辣椒運用有幹辣椒、辣椒粉和紅油泡辣椒等。先說幹辣椒,它是用新鮮辣椒晾曬而成的。外表鮮紅色或紅棕色,有光澤,內有籽。幹辣椒氣味特殊,辛辣如灼。
  • 川菜豐富的菜式以及多樣的味型,有你喜歡的嗎?
    柴門餐飲始創於2006年-成都,以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為本,提煉發揚以成都為核心的巴蜀文化,打造「健康人文幸福川菜」為經營理念。 川菜菜式豐富 川菜的菜式,主要由高級宴會菜式、普通宴會菜式、大眾便餐菜式和家常風味菜式四個部分組成。
  • 原來郫縣豆瓣和紅油豆瓣,有這麼多不一樣?難怪我的川菜不正宗
    有許多網友都特別喜歡吃川菜,但是你知道嗎,做川菜最關鍵是實現豆瓣醬,只是市面上的豆瓣醬種類很多,比如說郫縣豆瓣和郫縣紅油豆瓣,許多網友都不知道這二者之間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一下。那麼什麼樣子的是紅油豆瓣醬呢?其實紅油豆瓣醬是郫縣豆瓣醬的另一種不同做法,那些發酵時間短的豆瓣醬,因此裡面含有較多的水分。製作過程中加入一些燒過的紅油,最主要的目的是來延長豆瓣醬的保質期。因為紅油豆瓣醬的發酵時間不夠,因此沒有濃鬱的香味,製作過程中就會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來提高香味。
  • 【順興•秘籍】——自製紅油
    紅油在川菜中使用頻率很高,紅油的分類也有很多種,香辣紅油、麻辣紅油、鮮椒紅油等,與泡紅辣椒、泡姜、郫縣豆瓣一同構成了川味的「靈魂」。
  • 川菜,香!
    直到今天,含辣的菜也只佔川菜的30%左右。怪味雞泡椒、豆瓣、紅油、辣椒醬……四川人對辣椒的加工方式豐富多樣。晾衣白肉 由蒜泥白肉演變而來蒜泥、糖醋、魚香、怪味、紅油、麻辣、薑汁、椒麻……總共不下24種,而且還在不斷出新。
  • 大筷舌尖紅油:廚師打造旺銷川味涼菜和熱菜的好幫手!
    那一定是色澤紅亮、辣而不燥、鮮香撲鼻的紅油,只有用這種優質紅油才能做出地道的川菜!紅彤彤、油亮亮的紅油,不管是做熱菜、涼菜、火鍋、串串,還是一碗非常接地氣兒的小面,它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大筷舌尖紅油的研發團隊都是擅長熬製和運用紅油的川菜大師:在謝昌勇和楊建華兩位大師的帶領下經過了多次的試煉改良,最終才調製出如今的紅油配方。
  • 驚奇 ▌龔鵬程:麻辣燙、麻辣火鍋、水煮魚、水煮牛肉、酸辣魚……除了紅油泡椒,川菜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美味~
    曾見張大千先生宴請張學良等人之食單一紙,曰:乾貝鵝掌、紅油豬蹄、蒜薹臘肉、幹燒鰉翅
  • 紅油以及紅油松花蛋的做法
    一:紅油的做法1、準備上好的辣椒麵1斤,倒進一個經得起高溫的容器裡,比如不鏽鋼桶或者陶瓷罐子。
  • 遇見非遺|都是醬,憑什麼它叫「川菜之魂」?
    提起川菜回鍋肉、魚香肉絲、毛血旺麻婆豆腐等經典菜式帶著濃鬱的熱辣鮮香感撲面而來不將就,才講究挑選優質豆瓣醬川菜之所以能夠享譽中外,離不開郫縣豆瓣的居中調和。優質的豆瓣醬,其瓣子醬香濃鬱、紅潤光澤、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長,沒有任何添加劑,全靠優質的原料和精細的加工技術。那麼,該如何挑選呢?1. 紅潤有光澤正宗的郫縣豆瓣發酵時間長,顏色是紅褐色的,非常油潤,光澤度很高。而比較差的豆瓣醬發酵時間短,顏色發暗,沒有光澤。2.
  • 舌尖上的美食川菜!
    川菜原料多選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善用小炒、幹煸、幹燒和泡、燴等烹調法。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風格樸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著名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回鍋肉、麻婆豆腐、水煮魚、夫妻肺片等等。
  • 十周年國慶 國宴菜單,川廚上陣 川菜登場
    1959年的國慶國宴堪稱國宴史上的經典,同之前十次國慶國宴幾百人的規模相比,這次宴會的參與人數足足有5000多人,包括八十多個國家的國賓和國內各界人士,雖然後來也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國宴,但這次的難度無疑是最大的,在這次宴會中川菜廚師扮演了重要角色,川菜也悄然登場並開啟了國宴之路。
  • 川菜24基礎味型的味型搭配
    川人結合在風格多變的川菜上,與百味相融,由此便生出層出不窮的千香百味來,最基本的有24種,這就是川菜的24種味型。  川菜擁有24種味型,是目前全國八大菜系裡味型最豐富的菜系,川菜常用的這24種味型,都互有差異,各具特色,反映了調味變化之精華,並形成了川菜菜系的獨特風格。川菜味道的多變使它的適應性很強,能更靈活地適應不同地區的味道並相應地作出變化。
  • 川菜類別主要特點丨知識
    川菜三派的劃分,是在已有定論的上河幫,小河幫,下河幫的基礎上,規範化完整表述為:上河幫川菜即以川西成都、樂山為中心地區的蓉派川菜; 小河幫川菜即以川南自貢為中心的鹽幫菜
  • 今天才知道,原來郫縣豆瓣醬和紅油豆瓣醬區別很大,以後不亂買了
    今天才知道,原來郫縣豆瓣醬和紅油豆瓣醬區別很大,以後不亂買了現在人們做菜越來越追求口感了,所以說家裡的調味品也越來越多,其中郫縣豆瓣醬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家的口味比較重,所以說川菜受到了全家人的歡迎,像魚香肉絲、麻婆豆腐、水煮肉片等等,都是我們家的最愛。尤其是夏天沒胃口的時候吃,超級開胃下飯,一次能吃好幾大碗米飯呢。在做這些菜的時候,少不了的就是郫縣豆瓣醬了,還被稱為「川菜之魂」,少了它口感就會很大程度下降。
  • 川菜裡的三大利器:一個專攻涼菜,一個畫龍點睛,一個是萬能輔料
    川菜輔料裡的花椒、幹海椒、紅油、藤椒就像是一個個既有能力又難以管教的「刺頭」,而郫縣豆瓣卻像是一個能服眾的教官。郫縣豆瓣就像是一個萬能粘合劑般,將這些個性鮮明的味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建出一道道垂涎欲滴的菜品來。 如果你去翻看川菜菜譜,大多數炒菜都是這樣開頭的。
  • 郫縣豆瓣,郫縣紅油豆瓣醬的區別?原來差別那麼大,看完漲知識了
    大家好,我是小林廚房的小林,今天和大家分享川菜靈魂調料郫縣豆瓣醬的使用方法,現在市面上的豆瓣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郫縣豆瓣,一種是郫縣紅油豆瓣醬,這兩種究竟有啥使用區別呢?郫縣豆瓣醬是「川菜之靈魂」,有一半的川菜中都會使用郫縣豆瓣醬,包括下飯神器回鍋肉,水煮肉片,螞蟻上樹等,以及蜚聲國際的麻辣火鍋的底料都要使用到郫縣豆瓣醬作為原料。但是你可知道現在市面上有兩種豆瓣醬一種是標註著「郫縣豆瓣」,另一種標註著「郫縣紅油豆瓣」,這兩種有啥區別呢?使用時該注意什麼呢?想要做出地道的川菜就要先了解兩者的區別。
  • 陳師傅常用的8款紅油配方,無私分享!總有一款是你需要的!
    ,經烘焙制脆呈指甲片狀或略小形態,放入植物油中加熱而成,可作為調味料直接食用,或作為原料加工各種調味品,適用於烹飪各色菜餚以及涼菜的拌製作使用。2.麻辣紅油麻辣紅油的製作方法:麻辣紅油是以幹辣椒、花椒為原料,經加工將其粉碎呈粗片顆粒狀,放入植物油中加熱浸漬而成,可作為調味料直接食用,宜可作為原料加工各類食品,適用於調製麻辣的熱菜菜餚,以及涼菜的調味使用。
  • 川菜老廚師教你一招,又香又辣還好吃!
    川菜老廚師教你一招,又香又辣還好吃!說到辣子雞,這道菜不光是一道香辣味美的家常菜,同時也是川菜系比較有名的一道菜餚,辣子雞的味型特點,雞肉外焦裡嫩,味道香辣過癮,廣受大眾食客們所喜愛。關於辣子雞的做法,很多人略知一二,有些人認為做好這道菜,關鍵在於辣椒要多放,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並不是多放辣椒,做出來的辣子雞味道就會香辣可口的,這個還是需要掌握一定烹飪技巧的。
  • 《冷菜薈萃》滷味篇:三、滷味原料的選擇和加工
    如果原料選擇不合理,加工不恰當,那麼,其他工序再好也是徒勞的。1、滷味原料的選擇用來製作滷味菜的原料很多,對原料合理選擇與準確鑑別十分必要。滷味菜餚以葷料居多,也以葷料口味最美,同時對葷料的選擇、加工也最為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