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民都當寶的小雜魚,在菜場看見可千萬別錯過

2020-12-11 錢湖有魚吃

總有些小魚,漁民不會特意抓,數量不多都留著自己吃;就算抓多了,拿去賣,沒吃過的,你也不敢買,也或者太小,看不上。只有個別知道箇中滋味的,才會毫不猶豫下手。作為小漁民一枚,某些小魚,我向來都是留著自己吃的,雖然它們個頭小,處理起來也麻煩,但我還是經常樂此不疲,精心處理,大快朵頤。今天就把我壓箱底的小雜魚清單貢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先祭出重金購買的寶典

我家的雞都嫌棄

鰟鮍,我小時候最喜歡抓的魚,無他,就是好看,圓潤,色彩斑斕,一度以為是小鯿魚,而且還不容易死。大了打魚的時候,卻開始嫌棄它。鰟鮍,在我們湖裡也有好幾個品種,最知名的就要數色彩斑斕的高體鰟鮍和中華鰟鮍了,還有一種可大到半個巴掌大的,也樸素得多,特意去網上查了一下學名,叫大鰭鱊(中國魚類的名字真是生僻字扎堆)。所有的鰟鮍都不好吃,這連我家的雞都知道。不但所有小雜魚的缺點它都有,它還有苦味,骨頭硬,真是讓人無所適從,而且作為鬧鉤兩劍客之一,釣魚人別提有多恨它了。唯一對它有好感的估計就是水族愛好者了。如果有幸在菜場遇到大個體的大鰭鱊,覺得新鮮,無論攤主再怎麼吹,再怎麼讓價,都別心動,誰買誰後悔。

鰟鮍,好看不中吃
樸素的大鰭鱊,個體最大

中國式清道夫

在魚類中,能把南方人的飲食習慣摸得一清二楚的,非蝦虎魚莫屬。這種又呆又懶的魚,最常見的地方就是河邊的埠頭。它們趴著看河邊的居民一波又一波來清洗。它們最喜歡的就是來洗碗的,碗裡的殘羹冷炙,有些它們自己能吃,有些不能吃的,成為小蟲小魚的食物,小蟲小魚又成為它們的食物。但小時候真是不待見它們。無聊的時候,就在埠頭放一把小凳子,一根小竹棒,一會兒工夫就等釣一盆,當時也沒想來吃,釣完就倒河裡了。釣魚的人也嫌棄它,在鬧鉤的小雜魚裡,它也勉強排得上號。

又呆又懶還貪吃

別看它們一副清道夫的做派,但是對水質的要求還是很高,吃的也都是活物,單憑這兩點,肉質就不會太差。可正正經經吃過它們的人並不多。老漁民看到個頭大的,一般也不捨得丟棄,因為懶的關係,它們的內臟很乾淨,所以不用處理內臟,可以直接烹煮。也確實,我試著剖過幾條,很乾淨。這貨就是太不起眼,其實長得跟彈塗魚有點像,肉質也差不到哪裡去,烹飪手法也多樣,裹粉油炸,清蒸,紅燒都是不錯的選擇,有機會真的可以嘗試一番。

比餐條硬氣

對一般人來說,它看起來與一般的餐條並無二致,但仔細看就能發現不同。簡單來說,它的外形更像是一把彎菜刀,而且比餐條要扁很多。我們當地人叫它藍刀,一來是它出水時的顏色,二來就是它這外形。我在《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中找到了它,學名叫飄魚,確實比藍刀來得更加靈動,更加飄逸。

它跟餐條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首先,它比餐條硬氣,特別體現在夏天。這兩種魚出水很快就掛,時間稍微長一點,餐條就容易破肚皮,肚皮一破,就沒法賣了。而藍刀,也就是飄魚,肚子就很能抗,耐儲存。再者,就是餐條的腹膜是黑色的,而藍刀則是白色的。別人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有種心理,腹膜白的魚總是比黑的要好,說不上來有啥科學依據。還有就是藍刀比餐條普遍要小。

如果個頭再大點,就真了不得了

麥穗魚,釣魚的都認識,也都不待見它,鬧鉤實力跟鰟鮍不相上下。因為個頭小,在我們湖裡並不是主要的經濟魚類。只有在冬天,既不能下大網眼的漁網,又不能延繩釣的時候才會想著去下小魚網捕撈它們。擱以前漁情好的時候,一頂小魚網,半頂是麥穗魚,解網解到絕望。那時的價格也上不去,十塊左右一斤。

最長的麥穗魚也就12cm左右

如今,作為湖裡密度最大的魚類之一,活體且個頭不小的,價格在25塊左右一斤。但市面上還是很難見到麥穗魚單獨出售的,只有賣蝦人邊上,偶爾會有夾雜著其它各類小魚的麥穗魚出售。一方面是因為,麥穗魚也躲不開減產,單獨捕撈麥穗魚很難有產出;而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場接受度不高,很少有人會花買花骨魚的錢,買一斤麥穗魚。

但在我看來,麥穗魚卻是尤物。雖然個頭不大,但處理相對於餐條容易很多。它的魚鱗很軟,可以不用處理,而且內臟用手擠出就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沒有肌間刺,背部都是厚實的肉啊。如果把它放大幾十倍,完全可以PK湖裡的白魚,而它的價格也可以上好幾個臺階,達到中高檔魚類的水平。

油菜花開它就掛了

棒花魚在我們這兒,叫馬頭魚。雖然怎麼看都不像馬,但還是這麼叫下來了。從個頭上來說,棒花可以說是麥穗魚的大哥,基本上是兩條麥穗魚抵得上一條馬頭魚。最大的馬頭魚,我見過快接近一兩的,作為一年生的魚類,這樣的個頭基本是極限了,一般長度不超過11cm。它的繁殖季節在4-5月份,也就是油菜花季,隨著產卵結束死去。

有覺得看著像馬頭的麼?

作為底層魚類,它喜歡沙質河床,吃的也是昆蟲幼蟲,小魚小蝦等活物,肉質也是可想而知,泥鰍般的圓柱形,也是沒有肌間刺,整條都是肉。現在的數量也是大不如前,零星幾條,總感覺吃一條少一條。現在,我會意識地在產卵季將捕到的馬頭魚放生。

走沙,走沙是跟著沙走?

我把《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翻了個遍,感覺應該就是小鰾鮈。小型魚類,體長可達6.2釐米。確實如此,它長不大。按照我們這邊的土話音譯過來,叫走沙,估計是跟它喜歡沙質河床有關。我外公作為一個資深老漁民,走沙曾是它的最愛。我爸說那是因為外公沒有牙齒,可我覺得,外公才是個資深吃貨。我個人也非常喜愛,每次小雜魚亂燉,我都挑走沙,個頭最小,肉質反而最緊實,而且不用吐骨頭,可整條食用。

在我外公的年代,漁民經常將捕到的走沙做魚餌用。要用做活餌,要求是很高的,排得上號的,就是泥鰍和河蝦,可見走沙也曾是個實力派。聽我外公說起,那時他們會用走沙來釣河鰻和鯰魚,河鰻的挑剔可想而知。現在沒了河鰻,鯰魚也越發稀少,就再也沒有人打走沙的主意了。

結語:上述幾種,現在湖裡還是有一定產量的小雜魚,大家肯定也都見到過,如果有機會,還是推薦大家吃吃看,雖然上不得臺面,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當然,好吃的小魚並不止這些,還有幾種,湖裡也已經很少見到,下次可以專門寫一篇,來說說那些幾近消失的小魚們。

相關焦點

  • 這些小雜魚,很多人不懂吃,漁民當作寶,給錢都不賣
    老爸也當了40年的漁民,現在退休了,雖然不開船出海捕魚,但也閒不住。今天,碰上海水在下午漲潮,老爸就帶著漁網到近海網魚。近海的雜魚個頭不大,品種不少,有些肉質好吃,比如沙尖魚,有些全身都是刺,沒住在海邊的人見了都不敢要,但在海邊的我們卻當作寶,只求新鮮的一碗魚湯就夠了。哪怕是豬肉都比不上這碗魚湯,當然,新鮮的海魚,如果你會吃,再多的魚刺也不用擔心。
  • 不管解凍什麼魚,別用開水泡!老漁民您1妙招,吃著和活魚一樣鮮
    導讀:胡師傅特別喜歡釣魚,有時候運氣好,一天可以釣上十斤的魚,甚至有時候連續每天都釣十幾斤的魚,而這麼多的魚分給鄰居後還是有多的,所以只好把魚冰凍著!雖然冰凍能將魚保存很久,可我每次將魚解凍後,發現魚的肉質都非常老,完全沒法吃,相信在生活中,肯定很多人和我遇到過一樣的情況。
  • 「雜魚」與「魚雜」
    一次和幾位朋友在某飯店小聚,菜上桌,「雜魚」竟變成了「魚雜」,服務員說我們原本點的就是「魚雜」。後來,通過菜單驗證,她還強詞奪理:「『魚雜』和『雜魚』差不多,其實比『雜魚』更有味。」我們想要的是「雜魚」,而非「魚雜」,二者雖然都屬魚,但不可混為一談。「雜魚」和「魚雜」,我從小就吃過,不過那時的它們並沒有「名分」,也沒聽過這繞口令的名字。「雜魚」突出在品種上的「雜」,多為雜七雜八的「細魚兒」,如:羅漢兒、鰟鮍兒、黑魚吊兒、硬頭參子、虎頭鯊、昂刺、泥鰍,甚至還有河蝦、毛蟹、螺螄等。一般都是罱子罱的、泥塌網拉的、耥網子耥的、踢罾兒踢的、出衝出的,幹河溝幹的。
  • 臺灣一漁民捕獲暴牙怪魚 其父捕魚20年首見(圖)
    這隻被漁民捕獲的暴牙怪魚,原來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海網9月26日訊 臺灣臺東大武鄉漁民24日捕獲一條暴牙怪魚,專家判定是罕見的「星斑叉鼻魨」,並表示這種魚有毒,漁民捕獲別輕易食用,可送到研究單位,對魚類研究信息很有幫助。
  • 冬季遇到小雜魚,4個步驟,一環扣一環,將雜魚獨擋在窩子外面!
    一是冬季魚口輕,跑鉛屬於極頓的釣法,不利於發現魚的吃餌信號;二是重鉛快速沉底,可減少截口的發生,這點毋庸置疑,但鉤餌著底後,雜魚該怎麼撕扯餌料,依然撕扯,並不能真正避開雜魚。不妨嘗試以下幾種辦法,興許效果更佳。首先利用窩料的氣味「驅小留大」。冬季窩料要麼是酒米,要麼紅蟲顆粒,其他種類窩料極少用。
  • 菜場門前,攤主、保安、市民都忙著賣魚,咋回事?|來聽新聞
    鯽魚、黑魚、草魚……近日,浙江嘉興海寧一菜場門前滿地是魚顧客們紛紛掏錢搶購為啥在菜場門口賣魚?「能幫一把是一把」商戶自發組織捐款菜場裡,許多攤主和老趙一家是老相識父子都是實在人他們十分理解孩子出事媽媽徐娟吃著女兒做的菜眼眶都紅了,看著女兒這麼懂事,她覺得心疼又有些欣慰。網友:希望父母能夠多陪陪孩子,別讓他們悄悄長大。最帥飛姿!母嬰電梯遇險小夥飛速施救近日,江蘇揚州一位推著嬰兒車的女子乘手扶電梯上行時突然摔倒,嬰兒車也翻倒在地。一位小夥見狀立即飛身上前,先扶起嬰兒車,又將女子拉起,並把她們安全送上樓,婉拒了商場的獎勵並悄然離開。
  • 魚怎麼保存不容易壞?老漁民分享正確方法
    魚怎麼保存不容易壞?老漁民告訴你正確方法,放1年都不會壞。我家出門就是海,老爸和公公以前都是以打魚為生,有著幾十年的經驗,對於魚的習性了如指撐,經常聽他們說起,怎麼挑新鮮的魚,平時怎麼保存魚。這是老漁民幾十年經驗之談!那麼為何釣到的魚不能直接冷凍,要先處理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您就會明白了。下面這種小魚,是我家親戚自己海釣的魚,經過簡單處理,直接放冰箱冷凍後,送到我家的。1個月以後被我拿出來煮,每一條還是那麼新鮮,煮熟後還是鮮嫩多汁,跟新鮮的魚沒啥區別。
  • 多寶魚這樣做才好吃,簡單易學,肉質鮮嫩
    多寶魚你們吃過嗎?肉質鮮嫩,香甜適口,味香鮮美。愛吃魚的你千萬別錯過,走過了路過,千萬別錯過,過了這個號就沒有這美食了,趕緊收藏吧。孜然烤多寶魚製作材料:多寶魚,洋蔥,孜然粉,料酒,辣椒粉,鹽,生抽製作步驟:1、把多寶魚處理乾淨,洗淨,在魚身上切上十字刀,洋蔥切絲
  • 【上海話朗讀】小菜場,大乾坤
    春天裡,上海人家從小菜場裡買回去葷菜、蔬菜,人客來了家常菜擺滿一桌,有竹筍醃篤鮮、鹹菜㸆毛筍、面丈魚炒蛋、紅燒塘鱧魚、糖醋大黃魚、韭菜炒蜆肉、目魚大烤、鹹菜豆瓣酥、馬蘭頭拌豆腐乾……老上海大名鼎鼎個「三角地小菜場」勒虹口區,最早是一層樓個木結構,名字叫「虹口菜場」,有一百多年個歷史,後來改建城為三層建築,底層是賣各種蔬菜個,二層賣魚、肉、雞、鴨、火腿、臘肉、香腸、鹹肉咾啥
  • 教您用五種魚做出的『雜魚鍋貼』,肉質鮮美,湯汁濃鬱,很過癮
    現在我們的視頻主頁中正在有一項抽獎活動,獎品就是海鮮禮盒一份,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道美味的海鮮大餐『雜魚鍋貼』,製作方法也特別的簡單,在家裡就完全可以做,美味又好吃,好吃又不貴,起碼比飯店實惠。
  • 魚雜火鍋鬧「革命」
    長沙家常魚雜火鍋鍋底,高湯起個湯底即可。魚籽、魚泡下入簡潔的高湯鍋中,沸騰的湯底,照樣「滾」出一鍋冬天溫暖友情的美味。洞庭舫魚雜館的火鍋,鮮香辣燙,卻以「一鍋紅豔」的紅油鍋底,號稱已將「湘川黔鄂」四大菜系的精華煮沸一鍋。
  • 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而在舅爹家的飯桌上,我一般只能看到黃辣丁、桂魚、綠豆魚、麥穗魚、黑魚這5種魚,當我問舅爹為什麼您常買這5種魚時,舅爹說:「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而且很多老漁民捕到了這5種魚,有時候都捨不得賣呢,他們自己都愛吃呢。接下來胡師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5種魚。
  • 湖南省漢壽縣:洞庭湖老漁民變身護魚人
    打了幾十年,前些年發現湖裡魚少了,漁民為了多捕魚,拖網、電網……什麼招都用過。「有些捕魚網網眼很小,把小魚小蝦都給捕了,破壞性很大。」七八年前,劉克歡主動拆除了湖中圍欄、圍網,收起打鳥工具。在保護區外的方嘴村承包了110多畝水塘,搞起了生態養魚,以餵草為主,輔以少量飼料。「一畝水面就投200尾,和自然狀態差不多。雖然賺得少,但對水體破壞小,心裡踏實!」
  • 【浠蘄事】魚雜,幾好吃......
    這不,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在鄉下,都把臘月二十四作為撈年魚的日子,幾乎沒什麼大變化。其實,變化還是有的。現在的當家婆們,不再吃魚雜了。可是,我的祖母當家那些年,她總說:「魚雜,幾好吃。」每到二十四的中午前後,隊裡撈的年魚稱回來了,祖母將草魚鰱魚鯽魚鯉魚逐一分類歸置後,花上小半天工夫遲魚(除去魚內臟),做魚乾的瀝起來,上年飯桌裝菜碗的剁起來.忙到快吃晚飯時候,案板上、灶臺上、大鐵鍋裡就有了魚元子、魚頭湯、滑魚塊,甚至要到二十八還福才上桌的炸酥魚也開始在油鍋裡翻滾了。無疑,這一天的晚飯是以吃魚為主。
  • 這幾種海魚長得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多花錢,老漁民教你區分
    這幾種海魚長得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多花錢,老漁民教你區分大海如此廣闊,地球71%的面積都是海洋,海洋裡生活這許多許多的物種,其實就有很多我們經常食用的魚類。海裡的可食用魚種類非常多,多到連老漁民都認不全,畢竟海洋面積大,每個地方的魚種類也都不一樣。魚的種類不一樣,但是很多看著都差不多,不是漁民還真區分不了。身在沿海地區,雖然海魚經常吃,但也分不清,就比如這幾種海魚,長得很像,價格差別大,不懂亂賣的,都要多花錢,所以今天就讓老漁民教你區分。
  • 實體菜場逐年消減,魔都這些神仙菜場千萬挺住呀……
    老上海們親切又家常的招呼, 是小層光記憶中濃濃的煙火和市井氣息, 魔都曾有句俗語:菜籃子裡看形式, 上海的形式好壞,都在老百姓的菜籃子裡…… 隨著叮咚、盒馬、美團等線上生鮮平臺的風靡,
  • 老漁民:區別很大,千萬別選錯
    營養價值咱就不說了,都被稱為「鈣庫」了,營養能差哪兒?咱們聊聊用其入菜,它在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寡淡無味的青菜,還是平淡無奇的餡料,只需要加入少許蝦皮的點綴,瞬間會變得熠熠生輝。再平常不過的食物,也會被點綴的香氣四溢,這就是蝦皮的「魅力」!
  • 蠶豆易老,嘗鮮趁早!千萬別錯過如此美味的胖豆子
    俗話說 「蠶豆易老,嘗鮮趁早」 晚了連個殼都瞅不著了 形狀必須扁圓,越飽滿越表示它是枚身強力壯的「小鮮肉」。 選蠶豆時還可以用手捏豆莢,好的蠶豆摸著比較硬,不容易捏動。
  • 為什麼偏口魚比多寶魚便宜呢?當地人給你分享原因
    我們這裡魚的品種不少,每年十月份以後,基本偏口和多寶魚都會釣到。多寶魚在我們這裡也叫「花鮃」,是公認的最好的海魚之一,漁民就有「一鮃、二鏡、三鰨目」的說法。不過多寶魚已經很多年釣不到,偏口魚倒是經常會看到有銷售的。
  • 一種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魚,非常的笨,主動跳上漁民的船
    說到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大部分都是生長的在水下如果你想去抓它,那是很難捕捉到它的,因為魚是比較敏感,聰明的但是世界上既然生長著一種魚非常的笨,笨到自己送貨上門,主動跳上漁民的船上就連當地政府都立法去保護它,今天就帶大家去看看這種笨笨的魚